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屈原創造的詩體被後人稱為

屈原創造的詩體被後人稱為

發布時間:2021-08-05 23:25:17

① 楚辭是戰國時代偉大詩人誰創造的一種詩體

一、楚辭是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
二、簡介:
1、楚辭是屈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屬並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原收戰國楚人屈原 、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註:即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2、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國丹陽,湖北省宜昌市,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② 屈原,字____,戰國時期____國人,又因以屈原作品《____》為代表,所以,後世也稱此詩體為_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辭賦家)
屈原(大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東周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華夏族[1]。出生於楚國丹陽[1-2],名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一生中寫過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後來由於楚王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致使國土淪喪,他滿懷憂憤之情,跳江自盡。從而,世人為了紀念他,便有了端午節。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後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汨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等。在詩中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任職高位
《史記·屈平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識(,四聲),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
關於屈原所任楚懷王左徒一職,古今學者多有解釋,現擇其要者而舉之:
1、張守節說:左徒是左右拾遺之類的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屈原列傳》說:「左徒蓋今左右拾遺之類。」但據近現代學者褚斌傑、趙逵夫等人考證,認為後世的拾遺實為言官,可以上書言事而無實權,唐代的拾遺官階只是「從八品上」,同《史記》中的所述屈原所從事的政治活動不相稱。陸侃如《屈原評傳》說:「左徒是左右拾遺之類的官,僅次於令尹。」
2、林庚說:左徒是太傅之類的官。林庚《民族詩人屈原傳》所附《四注·說左徒》一文中,在引《史記》關於春申君為楚之親信,任左徒再升令尹的記述後說:「左徒所以說是宮廷的親信,因為是親信,所以侍從太子,其情形大約如賈誼之為『長沙王傅』,秦因此也稱黃歇為『太子之傅』。」
3、游國恩說:左徒是令尹的副職。游國恩在《屈原》一書中說,據《史記·楚世家》:「考烈王以左徒為令尹,封以吳,號春申君。」因此認為左徒之職似乎僅次於地位最高的令尹,也許就是令尹的副職。
4、趙逵夫說:左徒是行人。趙逵夫在《屈原與他的時代》中有《左徒·征尹·行人·辭賦》一文。在該文中,他從出土的文物及相關資料進行考證,認為「徒」、「尹」二字是雙聲假借。並舉《離騷》「濟沅湘以南征」,《九歌》「駕飛龍兮北征」,又引《爾雅·釋者》:「征,行也。」說「征尹」之取義,同於中原國家所謂「行人」,是指負責外交的官員。
5、湯炳正說:左徒是左登徒。湯炳正在《屈賦新探·左徒與登徒》一文中認為,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簡上記載的官職有「左登徒」、「右登徒」字是古代典籍中「升」字的通假字,「升」字古音跟「登」字完全相同,並且互相通假,因此,「左徒」是「左登徒」的省稱,在楚國朝廷上屬於大夫級別。同時,湯炳正也對「左徒」的職掌進行了說明,認為「左徒」雖兼管內政、外交,但從《屈原列傳》,尤其是《春申君列傳》的記述來看,他們的主要活動都在外交方面。如屈原的幾次使齊及其與張儀的斗爭等方面都可以證實。
6、聶石樵說:左徒是僅次於宰相的官。聶石樵《屈原論稿》說:「令尹就是宰相,可見左徒是僅次於宰相的官。」詹安泰在《屈原》一書中認為:「我們根據後來春申君、黃歇以左徒為令尹,就可以看出,左徒在當時是一個僅次於令尹(宰相)的高官。」並說:「左徒升級就可以做令尹。」
7、姚小鷗說:左徒是太僕之類的官。姚小鷗在《〈離騷〉「先路」與屈原早期經歷的再認識》一文中,考證《離騷》「來吾道夫先路」的「路」就是「輅」,是楚王的乘輿,與下文「恐皇輿之敗績」相合。進而考證了「左徒」的職掌,認為「左徒」是相當於後世「太僕」一類的官職。姚小鷗所說的「太僕」,據《周禮·太僕》載:「太僕,掌王正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諸侯之復逆。」為此,姚小鷗說:「《周禮》中『太僕』一職為下大夫,其爵位並不高,但職掌甚為重要。」並認為「左徒之職約與《周禮》中的『太僕』相當」。
8、王一軍說:左徒即楚懷王左司徒。王一軍在《屈原左徒即左司徒考》(《現代語文》2010年第8期)中指出司馬遷《史記》中的屈原為楚懷王左徒即左司徒之略寫。根據《屈平列傳》中的相關記述,屈原所任職務即起草憲令接遇賓客應對諸侯與《周官書》所規定的大小司徒職守相近。楚人尚右,故右司徒為

③ 戰國時期,屈原創造出的新的詩歌體裁是「( )..

①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④ 屈原創造的詩體被後人稱為什麼

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

⑤ 屈原創作的新體詩歌被後人稱為什麼

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⑥ 屈原採用楚國方言,吸收民歌精華創造出一種新體詩歌( )被後人稱為()

楚辭,騷體詩

⑦ 屈原的新體詩歌後人稱為什麼

樓主說的應該是《離騷》吧,楚辭只是文學體裁,不是書,這種體裁後來也被稱為「騷體」,有一個詞叫「風騷」指的就是《詩經》里的十五國風與《離騷》,意指文才,趙翼詩中就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之句

⑧ 屈原創造了什麼詩體

騷體,亦可稱為「楚辭體」。
騷體是屈原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所創造的一種抒情韻文,以《離騷》為代表,一般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參差,多六、七言,以「兮」字作語助詞。另外,過去有人總結過,「騷」調以虛字為句腰,腰上一字與句末一字平仄相異為諧調,平仄相同為拗調;《九歌》以「兮」字為句腰,句調諧拗亦同。騷體可以稱詩,亦可以指賦。漢以後署名蔡琰的騷體《悲憤詩》後半部分,韓愈的《復志賦》,柳宗元的《懲咎賦》、《閔生賦》等均可歸入騷體類。 騷體主要作家:屈原、宋玉、蔡琰。代表作品有《九歌》、《離騷》等 較之屈原以前的詩歌形式,騷體詩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是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創造了一種以六言為主,摻進了五言、七言的大體整齊而又參差靈活的長句句式。這是對四言體的重大突破。 二是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騷體」不拘於古詩的章法,放縱自己的思緒,或陳述,或悲吟,或呼告,有發端,有展開,也有回環照應,脈絡又是極其分明的。 三是體制上的擴展。屈原以前的詩歌大多隻是十多行、數十行的短章。而他的《離騷》則長達372句、2469字,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長篇體制。

⑨ 屈原創作的新詩歌體被後人稱為什麼,他的代表作品是什麼

騷體 《離騷》

⑩ 屈原創造的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叫什麼

①楚辭體:復是戰國時期楚國制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閱讀全文

與屈原創造的詩體被後人稱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