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加8自帶的軟體有哪些
①整部手機最大亮點,120HZ 3168*1440的頂級屏幕,屏幕素質相比上一代更上一層樓,在刷新率、色准以及最高亮度等方面都有提升
②今年旗艦標配的865+X55,性能以及通信速度有保障
③電池容量相比上代上升12%,但鑒於120HZ和5G,這個提升可能難以應付
④加入30W無線充電,這個30W的方案據說是OPPO棄用的方案,有待證實
⑤加入電視上的MEMC晶元,使得手機平台視頻補幀成為可能
⑥一加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設計語言,從7Pro到8Pro上有不少傳承下來的設計元素,能帶來更好的辨識度
⑦設計機身顏色有自己的想法,不隨大流,同時也做到了令人心動級別的漂亮
⑧手感真〇〇爽,進一步刷新了我對玻璃觸感的認知
⑨主攝+廣角大幅度升級,6999的X2Pro同款,素質不用擔心。主攝採用IMX689,底是真的大,拍夜景隨手拈來。廣角採用去年7Pro主攝以及今年大部分游戲手機的主攝感測器IMX586,廣角拍照放大也清晰
缺點:
注意:以下列出的是我個人所能想到的所有缺點,在不同人眼中有些可能算不上是缺點
①MEMC晶元算力太弱,算不動1080P視頻,一卡一卡的不如關閉,實測能穩插幀的竟然是480P,略顯雞肋。而且啟動插幀提示之前需要等待好幾秒,希望只要一旦在條件適宜的情況播放視頻就立即發出「正在啟動極限插幀」的提示(這里我得再給一加說幾句話,新技術出現總會伴隨著各種不成熟,第一次能把電視上的晶元縮小到手機里並在部分場景實現不錯的效果已是不易,正如法拉第剛發明出來發電機時面對他人質疑所說的話—— 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有什麼作用呢?)
②長焦鏡頭是去年7Pro同款,還有完全搞不懂有什麼用的湊數濾鏡鏡頭浪費內部空間,主攝廣角方案直接照搬OPPO爸爸,一加真就跟OPPO形同父子(貶義)。
③新機續航竟然跟我手上已經損耗了15%的7Pro差不多,實測滿電打同一款游戲續航竟然還會更弱(二者都頂格開2K+強制全局90或強制全局120)
④屏幕專業設置裡面的屏幕刷新率除了60HZ 120HZ應該再出個90HZ的甜品檔位,兼顧流暢和續航,應對極客用戶更應該推出強制全局120HZ以及強制全局90HZ選項
⑤莫名其妙開倒車的全屏手勢操作,原先7Pro上已經有的底面手勢(底部中間上劃回桌面多任務,兩側返回)這次竟然只有三大金剛鍵方案和側邊返回+底部上劃桌面多任務兩種方案。同品牌換機後還要硬改使用者原本長期操作習慣真的反人類,已經開發出來的方案應該予以保留給消費者更多選擇,不保留是因為專利牽扯嗎?
⑥充電速度放今年只能說,算是不慢的水平,但因為功率增長會影響電池容量設計,算是個不痛不癢的點,可以忍
⑦好多應用程序不能強制使用全屏模式(專業設置全屏應用顯示方式裡面只有部分應用可以強制),應該出一個選項全局強制全屏(針對這個問題我再完全個人主觀的發散一下,機身長了三毫米+官方那厚厚的透明套,真的影響音游的手感,再加上好多音游不兼容強制全屏,按鍵全部向底部偏了,原先定位按鍵的肌肉記憶都要重新練)
⑧一加PAY到現在竟然只支持3家銀行的儲蓄卡,2家銀行的信用卡。常見的中農工建一律沒有,至少給個招行啊。
⑨揚聲器有縮水,聽筒出來的聲音不管是多大音量都有破音、很刺耳的感覺。實際後期看拆解圖也證實了我的猜想
⑩屏幕挖孔設計,是這個屏幕的唯一缺點,但鑒於做升降不光影響重量以及內部元器件堆疊,進而影響發熱控制和電池容量,可以理解(屏幕完全是X2Pro同款,不知道有沒有大神測一下二者交換屏幕後能不能用)
⑪自帶出廠膜很吸灰塵,在新品交流群里不少新用戶都有遇到這個小問題,很降品質感
⑫今年沒有廣受歡迎的甜品級檔位8+256組合,只有8+128或12+256,有種當年蘋果起步32下一個直接128沒有64中間檔位的感覺。另外,8在印度發布了印度獨佔6+128組合,類比一下顯而易見說明一加不是沒能力搞多存儲組合
⑬206g到199g感知不強,希望下一代能夠進一步改進重量(但還是得表揚一加能夠在加入5G後竟然還能反而降低重量 R.I.P.天國的升降式)
⑭5399 5999 這事我知道有一部分是高通的鍋,但還是難以接受。(貴是我的缺點,不是一加的,順便一提印度的8Pro 12+256約和人民幣5543,繼隔壁印度良心米後又有印度良心加,雖然印度人還是嫌貴!
B. 一加一等發明如鉛筆加電燈等於帶鉛筆的燈
一加一等發明如鉛筆加電燈等於帶鉛筆的燈=帶燈的鉛筆
C. 還什麼加一加的發明
用一個直徑合適的舊元珠筆筒把短小的鉛筆套進去,短小的鉛筆就可以繼續使用。
D. 中國發明的好手機有什麼
華為手機
E. 智能手機誰先發明的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智能手機IBM Simon(西蒙 個人通訊設備)誕生於1993年,它由IBM與BellSouth合作製造。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CDMACDMA2000正迅速風靡全球並已佔據20%的無線市場。截止2012年,全球CDMA2000用戶已超過2.56億,遍布70個國家的156家運營商已經商用3G CDMA業務。包含高通授權LICENSE的安可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在內全球有數十家OEM廠商推出EVDO移動智能終端。
2002年,高通公司晶元銷售創歷史佳績;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製造商提供了累計超過75億多枚晶元。智能手機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誕生。
人體影響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拇指打字發微信,食指和中指在屏幕上滑來掃去,可能是很多人每天最頻繁的「活動」。瑞士一項最新研究稱,經常使用智能手機會在大腦處理觸覺的部分留下強烈「印記」。
研究人員對26名觸屏手機用戶和11名傳統手機用戶的拇指、食指和中指進行1250次刺激,並記錄他們的腦電圖,隨後將測試結果與近10天內的手機使用記錄進行比對分析。
結果顯示,與沒有使用觸屏技術的用戶相比,智能手機用戶與體感相關的腦皮質活動增強,即處理手指觸摸動作大腦區域的活動增強。
研究負責人阿爾克·高希表示,智能手機使用越頻繁,大腦體感皮層的活動越強烈,而這種頻繁觸摸的動作最終可能會重塑大腦指揮手指工作的方式。這種改變對人類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高希說,可能不全是好消息,如有證據表明,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可能與運動功能障礙及慢性疼痛有關。也有研究人員認為,頻繁使用智能手機可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F. type c是華為發明的嗎
不是華為發明的,但是也不是蘋果發明的,蘋果只是後期貢獻者之一,蘋果加入usb協會是在14年中下旬。
網傳蘋果是13年底把typec基本完成,然後給的英特爾(網上相似文章都是依據國外一個叫John Gruber的果粉數碼博主的一篇文章寫的)。而在2013年底,typec部分特性就已經被公布,參與者中沒有蘋果,那麼就是說,Apple剛秘密搞出個設備介面就送給了Intel,然後Intel拿到這項技術以後立馬據為己有。我覺得蘋果沒有這么大度,這可是利潤可以吊打lightning的全新介面,結果不求名不求利的送給英特爾,只為typec早日發布?
另外USB Type-C規范有上百頁,外形設計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協議規范。typec部分規格在13年公布時,pd協議還是按照舊的連線開發(14年發布的typec沒有採用,而是使用依據14年改變的新的連線開發的pd協議)。要知道蘋果對於Micro-USB十分不感興趣,要不然也不會在12年發布閃電介面,要是蘋果發明的typec怎麼會依據落後的Micro-USB開發新介面而不是自家剛發布一年的閃電介面?
具體內容可以去知乎問題「
Lightning 和 USB Type-C 設計上各有什麼優劣」下閱讀
引用了知乎用戶極光和千載周瑜的文章的部分內容。
G. 發明加一加還沒有被發明的
1、發明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請求—實質審查—授權
2、申請發明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請求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2)說明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說明書內容的撰寫應當詳盡,所述的技術內容應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後能予以實現為准。
(3)權利要求書:說明發明的技術特徵,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4)說明書附圖:發明專利常有附圖,如果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術方案的,可以沒有附圖。
(5)說明書摘要:清楚地反映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
H. 中國自己發明的手機有哪些
手機是外國人發明的,就是大哥大,中國的手機品牌有一加聯想金立中興華為oppovivo魅族還有雜牌小辣椒,日本的品牌我只知道有索尼,韓國的有三星,美國的有蘋果谷歌。還有其他一些小品牌
I. 智能手機是誰發明的
智能手機(Smartphone)是指具有移動操作系統,可通過安裝應用軟體、游戲等程序來擴充功能,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路來實現無線網路接入手機類型的總稱。 智能手機具有優秀的操作系統、可自由安裝各類軟體(僅安卓系統)、完全大屏的全觸屏式操作感這三大特性,其中Google(谷歌)、蘋果、三星、諾基亞、HTC(宏達電) 這五大品牌在全世界最廣為皆知,而小米(Mi)、華為(HUAWEI)、魅族(MEIZU)、聯想(Lenovo)、一加手機(oneplus)等品牌在中國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