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什麼最早發明農業

什麼最早發明農業

發布時間:2021-08-05 12:25:11

⑴ 傳說黃帝和炎帝是漢族的始祖誰最早發明了農業被成為什麼也被尊奉為農業的創始

神農氏是我國原始社會時期一位勤勞、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領,他是中華民族之祖、農業之祖、醫葯之祖、商貿之祖、音樂之祖等,對中華文明有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被後世尊稱為「三皇」之一

⑵ 我國最早的農業出現在哪個社會歷史時期

中國農業發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

⑶ 中國農業起源於什麼時候

正是尋求各種可食植物的努力,促使人類逐漸獲得了對各種可食植物和許多不可食植物的種種經驗和知識,慢慢地,隨著人類植物學知識的不斷積累,原始的農業誕生了。
人們普遍認為,原始農業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距今不過1萬年的歷史。從人類的整個歷史來看,1萬年前已經是距現代很近的事了。
人們當初是怎樣開始馴化野生植物、學會栽培的呢。由於遺留下來的古代資料比較少,我們現在了解的還很不夠,根據已有資料顯示,原始人類進行植物馴化活動主要是從採集食用種子(包括植物的根莖等)開始的。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遺址中,還保存著原始的氏族社會採集經濟的痕跡——人們在他們的居室內發現了陶罐盛裝的粟粒,並且還有窖藏的粟堆。這清楚地證明,遠在6000年以前,我們祖先的生活便離不開穀物了。
應該承認,人們通過播種和栽培植物來保證獲得大量食物,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在這以前,男人們四齣去捕魚打獵,以作為人們食物的來源。但是,僅僅靠漁獵獲得食物並不是那麼可靠的,為了不餓肚子,女人們就在居住點附近尋找一些可以充飢的東西作為補充。她們從草叢中搜集種子,從樹上採集果實,還從土壤里挖掘可以吃的根、塊莖和球莖等。有的時候,人們無意中掉在地上或者因吃不完而埋藏在土裡的植物種子竟然發了芽,並在那裡生長起來。後來,人們終於認識到:如果把種子撒到土壤里,植物就能夠發芽生長,還會產生更多的種子,這樣就可以不必費很多時間跑很遠的路去採集了。
經過了無數代人的觀察和探索,人類關於植物種植的知識終於積累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大約在1萬多年以前,人們便開始有意將一些植物的種子播撒在土壤里,讓它們生長、開花、結果。人們發現,運用這種方法比到處尋找採集既方便、又可靠,於是就產生了「原始種植技術」。到新石器時代,人們終於將一些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逐步馴化培育成為更符合人類要求的栽培植物,使野草慢慢變成了人們需要的作物,原始農業終於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原始的農業被稱為「刀耕火種農業」,因為那時候人們賴以生產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和火。人們用簡陋的石斧之類的原始工具將樹叢砍倒,把枝葉丟棄在地上曬干以後,連同地面的野草一並燒掉,然後在地面上撒上植物種子,或者用石鋤、削尖的木棒之類的工具在地上挖坑播種,任其生長。作物成熟後,人們用石鐮或蚌鐮等工具割下谷穗,再用石磨或石碾加工成可口的食物。後來,人們又逐漸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石耜和石犁等農具,並認識到經過人為耕鋤的土地會明顯改善作物的生長,增加收成,於是,原始農業就發展成為「耕鋤農業」。
在植物中,最早受人們青睞的是一些籽粒好吃又容易保存的禾穀類植物的種子,其中粟就是最早被原始人類馴化的栽培植物之一,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上,考古學家發現了距今已經有7000多年的粟粒,除此之外,我國的考古學家還在江蘇、江西、湖北、廣東,安徽、河南、雲南等地發現了碳化的稻穀,其年代距今都在4000~7000年之間。類似的發現在國外也有很多報道,可見,在六七千年以前,當時的人們對於這些禾穀類植物已經是非常熟悉了。

⑷ 在中國神話中,什麼發明了農業

農醫始祖:神農
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葯的發明者。

⑸ 誰最早發現了農業對國民經濟的四大貢獻

經濟學家庫茲涅茨的經典研究表明,農業對國民經濟發展作了產品、市場、要素和外匯四大貢獻。

出自網路農業多功能性

⑹ 中國農業起源於距今多少年左右的什麼早期

中國農業起源於距今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時代。

中國農業發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在長達八九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農業曾經有過許多領先於世界的發明創造,但也經歷過漫長的停滯時期。

近代帝國主義的入侵使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農業日益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傳統「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結構開始解體。

(6)什麼最早發明農業擴展閱讀

農業傳說:

據《拾遺記》記載:有一天,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銜著一棵五彩九穗谷,飛在天空,掠過神農氏的頭頂時,九穗谷掉在地上,神農氏見了,拾起來埋在了土壤里,後來竟長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裡揉搓後放在嘴裡,感到很好吃。

於是,他教人砍倒樹木,割掉野草,用斧頭、鋤頭、耒耜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種起了穀子。

神農氏從這里得到啟發:穀子可年年種植,源源不斷,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實選為人用,多多種植,大家的吃飯問題就是解決了。

那時,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草葯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誰也分不清。神農氏就一樣一樣的嘗,一樣一樣的試種,最後從中篩選出的稻、黍、稷、麥、菽五穀,所以後人尊他為「五穀爺」、「農皇爺」。

⑺ 我國最早在什麼時候提出增產農業

據我國的考古成果,我國最早的農業出現在萬年之前的新石器時代。 1986 年在河北省徐水縣發現的南庄頭遺址。在發掘的 60 余平方米的范圍內,發現了一條小灰溝和草木灰層,出土了獸骨、禽骨、鹿角、蚌、螺殼、木炭、石料,以及石器、骨角器、木板、木棒、夾沙紅陶片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遺物。特別是作為穀物加工工具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在遺址中出土,說明當時已有農作物栽培業出現。據碳 14 測定,它的年代為距今 10510±u65297X10—9690±u65305X5 年(未作校正)。它比磁山文化還早,甚至比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還早千年之久。它是我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因此,它把我國農業起源的時間上推至萬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這個時代大約從1.4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距今4000年左右。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徵: 1、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新石器時代彩陶罐 2、發明了陶器 3、出現了原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

⑻ 中國古代的農業經濟最早出現在哪個時期

(一) 農業技術的萌芽時期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0000--4000年以前)中國農業大約起源於一萬年前。它是在採集和漁獵經濟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業的產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 農業技術的初步形成時期:夏、商、周(約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中國發明了金屬冶煉技術,青銅農具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水利工程開始興建。農業技術有了初步的發展。

⑼ 農業四大發明

中國農業四大發明:稻、養蠶繅絲、茶、茶油。

1、稻

水稻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中國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之一。在所有考古發現的農作物中,以稻穀遺存為最多。

⑽ 什麼是農業的起源

正是尋求各種可食植物的努力,促使人類逐漸獲得了對各種可食植物和許多不可食植物的種種經驗和知識,慢慢地,隨著人類植物學知識的不斷積累,原始的農業誕生了。

人們普遍認為,原始農業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距今不過1萬年的歷史。從人類的整個歷史來看,1萬年前已經是距現代很近的事了。

人們當初是怎樣開始馴化野生植物、學會栽培的呢?由於遺留下來的古代資料比較少,我們現在了解的還很不夠,根據已有資料顯示,原始人類進行植物馴化活動主要是從採集食用種子(包括植物的根莖等)開始的。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遺址中,還保存著原始的氏族社會採集經濟的痕跡——人們在他們的居室內發現了陶罐盛裝的粟粒,並且還有窖藏的粟堆。這清楚地證明,遠在6000年以前,我們祖先的生活便離不開穀物了。

應該承認,人們通過播種和栽培植物來保證獲得大量食物,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在這以前,男人們四齣去捕魚打獵,以作為人們食物的來源。但是,僅僅靠漁獵獲得食物並不是那麼可靠的,為了不餓肚子,女人們就在居住點附近尋找一些可以充飢的東西作為補充。她們從草叢中搜集種子,從樹上採集果實,還從土壤里挖掘可以吃的根、塊莖和球莖等。有的時候,人們無意中掉在地上或者因吃不完而埋藏在土裡的植物種子竟然發了芽,並在那裡生長起來。後來,人們終於認識到:如果把種子撒到土壤里,植物就能夠發芽生長,還會產生更多的種子,這樣就可以不必費很多時間跑很遠的路去採集了。

經過了無數代人的觀察和探索,人類關於植物種植的知識終於積累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大約在1萬多年以前,人們便開始有意將一些植物的種子播撒在土壤里,讓它們生長、開花、結果。人們發現,運用這種方法比到處尋找採集既方便、又可靠,於是就產生了「原始種植技術」。到新石器時代,人們終於將一些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逐步馴化培育成為更符合人類要求的栽培植物,使野草慢慢變成了人們需要的作物,原始農業終於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原始的農業被稱為「刀耕火種農業」,因為那時候人們賴以生產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和火。人們用簡陋的石斧之類的原始工具將樹叢砍倒,把枝葉丟棄在地上曬干以後,連同地面的野草一並燒掉,然後在地面上撒上植物種子,或者用石鋤、削尖的木棒之類的工具在地上挖坑播種,任其生長。作物成熟後,人們用石鐮或蚌鐮等工具割下谷穗,再用石磨或石碾加工成可口的食物。後來,人們又逐漸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石耜和石犁等農具,並認識到經過人為耕鋤的土地會明顯改善作物的生長,增加收成,於是,原始農業就發展成為「耕鋤農業」。

在植物中,最早受人們青睞的是一些籽粒好吃又容易保存的禾穀類植物的種子,其中粟就是最早被原始人類馴化的栽培植物之一,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上,考古學家發現了距今已經有7000多年的粟粒,除此之外,我國的考古學家還在江蘇、江西、湖北、廣東,安徽、河南、雲南等地發現了碳化的稻穀,其年代距今都在4000~7000年之間。類似的發現在國外也有很多報道,可見,在六七千年以前,當時的人們對於這些禾穀類植物已經是非常熟悉了。

那麼,是不是這些植物一開始就是非常適宜於種植呢?並不是。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樣一種現象:植物的開花結實期和種子成熟期是不一致的,有些種子還要通過休眠才能夠發芽,而且種子發芽也都不是很整齊的,這就是野生植物的「野性」。野生植物的這種「野性」是長期適應自然的進化的結果,是野生植物爭取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法寶,但是對於植物栽培來說,這些性狀就不符合人們的要求了,於是,我們的祖先就對它們進行了改造。

通過人工選擇和栽培,人們使植物對人類有利的性狀逐漸突出,而不受歡迎的性狀逐漸消失,使野生植物逐漸向著有益於人類的方向發展。其實,原始人類所種植的栽培植物與現在我們所種植的同類植物許多方面已經大不相同,有的甚至「面目全非」了,當我們吃著碩大、甜美的梨或蘋果時,你肯定不會相信它們的祖先僅僅是一些又酸又澀、既硬且小的果實;而現在播種後發芽整齊、種子成熟一致、非常便於人們收獲和栽培管理的禾穀類,其祖先不過是一些果穗脆弱、籽粒成熟期不一致、成熟後又很容易散落的「雜草」罷了;豆類的野生祖先,其莢果成熟後幾乎全部自行裂開,把種子全部散播掉了,根本無法大面積收集;我國的芍葯、牡丹富麗華貴,其中牡丹又被我們定為「國花」,而在很早以前,它們的祖先卻是很不中看的;還有,菜豆的祖先富含有劇毒的氰化物,這樣才會免得它具有高蛋白的種子給動物們吃掉,因此人們在馴化時就選擇了含這類有毒物質少的品種;與此相反,原始的煙草本來只在幼葉中含有煙鹼,人們因為需要,選擇就偏重於提高其煙鹼含量,並使其葉子在整個生長期中都含有這種生物鹼。

再譬如,番茄又叫西紅柿,是現今人們非常喜愛的蔬菜之一。番茄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北部,隨著新大陸的發現,被西班牙殖民者帶到了歐洲。當年,首次見到這種植物的希臘人說它是「狐狸吃的桃子」,英國人懷疑吃了它會得絕症,更有不少人認為它有毒,所以都不敢嘗試去吃。說實話,如果我們看到番茄當年的外貌,也不會對它有多大興趣的。因為它的枝葉有一種難聞的氣味,果實也很小,又有稜角,而且種籽還很多。但是,經過了人們的長期培育以後,番茄的果實由小變大,外形由多角變為圓形,果肉變厚,種籽也變少了,逐漸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樣子。誰會想到,當年如此「醜陋」的番茄,居然會有朝一日風靡全世界,成為人們喜歡的日常蔬菜呢!

這些變化說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卻是我們的祖先付出了多少勞動、流出了多少汗水、又歷經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才得到的。

現今,世界上許多主要的農作物,如小麥、大麥、水稻、玉米、甘蔗、亞麻、棉花和多種蔬菜、豆類等等,都是在很早很早以前的原始社會就被人們所種植了。現在,人類賴以生存的栽培植物共約2000種(不包括觀賞植物),這些栽培植物在1萬多年以前並不存在於自然界中,可見,在利用野生植物方面,我們的祖先付出了多少難以數計的艱辛,顯示了多麼不可思議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多麼豐富而寶貴的遺產!

閱讀全文

與什麼最早發明農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