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作創造建造的區別

創作創造建造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0-12-19 03:37:09

『壹』 我的世界切換生存和創造模式的命令是什麼

步驟如下:

①進入我的世界啟動器,點擊「創建世界」。

註:0是生存模式,1是創造模式,2是極限模式。

『貳』 創造和製造有什麼不同的意思

創造和製造意思的區別為:指代不同、出處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指代不同
1、創造版:想出權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績或東西。
2、製造:用人工使原材料成為可供使用的物品。
二、出處不同
1、創造: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關於<小說世界>》:「新的年青的文學家的第一件事是創造或介紹,蠅飛鳥亂,可以什麼都不理。」
2、製造:蔣子龍 《開拓者》一:「工地上的節奏,緊張而又紊亂。有的地方人喊車鳴,人為地製造熱烈的氣氛。」
三、側重點不同
1、創造:創造是一個開發過程。
2、製造:製造是一個生產過程。

『叄』 藝術的定義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特徵包括:

1、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

2、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

3、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3)創作創造建造的區別擴展閱讀

八大藝術:

1、文學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和再現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2、繪畫

繪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因為如同猴子喜歡模仿人類活動一樣,繪畫也是模仿場景。

在20世紀以前,繪畫模仿的越真實技術越高超,但進入20世紀,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繪畫開始轉向表現畫家主觀自我的方向。每個畫家開始發展自己獨特的風格。

3、音樂

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

4、舞蹈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是於三度空間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之人體的運動表達藝術,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5、雕塑

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

6、戲劇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

7、建築

建築藝術是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築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以其功能性特點為標准,建築藝術可分為紀念性建築、宮殿陵墓建築、宗教建築、住宅建築、園林建築、生產建築等類型。

從總體來說,建築藝術與工藝美術一樣,也是一種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建築的本質是人類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動的生活場所,所以,實用性是建築的首要功能;只是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物質技術的進步,建築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

8、電影

一種綜合藝術,用強燈光把拍攝的形象連續放映在銀幕上,看起來像實在活動的形象。電視系列聚合了前七種藝術的特質,故變成第八藝術。

『肆』 創造、創立、創建,三者的區別是怎麼區別

三者強復調對象不同。具制體區分方法如下:

1、創造:強調「創」的過程—製造著,側重這個事情的過程。

2、創建:強調基礎上的結果。

3、創立:指上層建築的成果,多指抽象的東西。

例如:毛一澤一東領導的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創造了歷史,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創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此例句巧妙地將三個詞用進去了,由此可見每個詞的側重點。

(4)創作創造建造的區別擴展閱讀:

更多創字有關詞的區分

1、創立:初建;首次建立。

2、建立;建造。

3、創造:創造是指將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以達到某種目的行為。 簡而言之,創造看字面意思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了。

4、創設:設置。

5、創辦 :創造條件。

『伍』 趙州橋的建造是一個創作他的創作表現在哪些方面

1.歷史悠久,形式美觀,
2大拱上加小拱,減輕橋身重量,節省石料,且便於排洪;用鐵條連接加強石拱牢固性;兩端寬,中間窄,增強石拱穩固性.

『陸』 有哪些現當代藝術作品是與建築藝術或建築理念相關的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是石頭的史書,建築是居住的機器。建築作為一個藝術門派,它和音樂、雕塑、文學、繪畫等一樣,都必須符合美學原則,遵守美學的一般法則。本文從建築藝術的特徵入手,從建築的不同方面分析建築的藝術美。
一 前言
建築是人們用石材、木材等建築材料搭建的一種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體,如住宅、橋梁,、寺廟、園林等等。建築的藝術美和建築的堅固性、實用性、經濟性不可分割,後者是建築藝術的靈魂。建築藝術美是建築安全性、實用性、經濟性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指建築的外在形式美,還包括建築的使用空間的舒適美觀。
一個建築如果僅僅在形式上是美觀的,符合美學的規則,但它不堅固、不實用、不經濟,那麼它也說不上是一個真正的建築藝術品;反之,如果一個建築即使十分堅固、適用、經濟、但其外在形式不美觀,也稱不上是一個建築藝術品。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著名建築理論家阿爾伯蒂在他的著作《論建築》中寫道:「我認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諧,不論是什麼主題,這些部分都應該按這樣的比例和關系協調起來,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麼,也不能再減少或更動什麼,除非有意破壞它。」實際上,建築的美就是由「恰當、勻稱、表達、優美」來反映的。
二 建築與建築藝術
建築是建築物和構築物的統稱,工程技術和建築藝術的綜合創作,各種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的建造活動。建築是人類為自己創造的物質生活環境,即人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動的場所,也是為滿足人們生活、生產或從事其他活動而創造的空間環境。建築藝術,是一種立體藝術形式,是通過建築群體組織、建築物的形體、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內外空間組織、結構造型,亦即建築的構圖、比例、尺度、色彩、質感和空間感,以及建築的裝飾、繪畫、雕刻、花紋、庭園、傢具陳設等多方面的考慮和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
建築藝術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築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以其功能性特點為標准,建築藝術可分為紀念性建築、宮殿陵墓建築、宗教建築、住宅建築、園林建築、生產建築等類型。從總體來說,建築藝術與工藝美術一樣,也是一種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建築的本質是人類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動的生活場所,所以,實用性是建築的首要功能;只是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物質技術的進步,建築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
三 建築藝術的特徵
1 建築的形象
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建築都表現了不同時代的精神狀態:古希臘表現的是優美的時代,古羅馬表現的是武力的時代,早期基督教表現的是虔誠的時代,哥特表現的是渴慕的時代,而文藝復興表現的是雅緻的時代。到了近現代,由於人們的審美能力與審美情趣的不斷提高,建築的形象問題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建築形象就是通過各種結構、造型體現的建築的外觀。建築師運用空間、形、線、色彩、質感、光影等手段進行創作,從而表現出不同的建築形象。
2 建築的社會文化屬性
建築的社會文化屬性包括時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建築的時代性是指任何一個建築都是某個時代的產物,它受當時的經濟能力、技術程度、道德倫理、文化思潮等因素影響,每個建築都真實地反映著歷史,成為歷史的見證。人們常講的「建築是石頭的史詩」就是指這層意思。比如我國的故宮是明清帝王生活、辦公的地方,象徵著封建政權的中心,它在設計上的指導思想就是要著重表現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由近千座各種建築組成的龐大建築群,特別突出南北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封建禮制,把故宮大體劃分為帝王發號施令的外朝和帝後居住的內廷兩大部分。建築空間陰森壓抑反映了封建專制的特點。在技術上由於採用木結構,使單體建築不可能更龐大,只能以平面擴展的方式來擴展空間,是一組典型的封建時代建築。而與這組建築相臨的人民大會堂,它是人民當家作主、參政議政的地方,是我國人民最高權力的象徵,因此,它的設計主導思想是體現著人民當家作主,空間開敞明快,在結構技術上採用了鋼筋砼結構,建築物高大雄偉。建築是最能反映時代的代表物,真實地記述著歷史的發展。
建築的地域性是指建築在形式上與所處的環境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符合當地人們的審美情趣,在使用空間上能滿足使用者的生活習性,在結構造型上和建築材料的選用上都能較好地適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建築藝術表現形式,這些形式是當地人民長期與自然相抗爭不斷總結提練出來的,實踐證明是一種在結構上合理、在技術上先進、在造型上美觀的形式,這種形式也就逐步被人們認同,演化成一種當地特有的民族形式,代表著該民族的共同審美情趣。如中國的大屋頂,羅馬的拱券、穹頂、飛扶壁等等。任何民族形式的建築都是歷史的產物,同時受歷史發展規律的支配。仿製別的建築作品,或支離破碎的套用一些建築符號都不可算作是藝術品,藝術貴在創新,沒有創新的藝術品是缺乏吸引力、沒有生氣的。
總而言之,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是建築創作的手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建築創作的基礎,而根植於民族、地域則是我們成長的根,是建築師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同時正是由於民族、地域的不同才使得我們今天的建築呈現出多樣化。
3 建築的實用性
建築的目的首先是為了「用」,而不是為了「看」,即使是紀念碑、陵墓也要考慮舉行紀念儀式時人流活動的具體要求。其它各類藝術,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築卻必須和實用聯系在一起。建築的實用性特點,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就是說,建築物對人類生活的功能好壞,往往決定著人們觀感的美與丑,因而建築的審美意義,有賴於實用意義。所以任何建築物的設計與建造,都從兩方面考慮:第一要有實用價值;第二要造型美觀。
實用是建築物的首要和基本要素,美觀是建築物的必要要素,大到高樓大廈,小到茅舍草屋,無不追尋實用與審美的統一,只有二者的完美結合,才能最充分地發揮其功能,從而實現最佳效益。實用性是建築的一個基本的特徵。古羅馬時代的建築師威特魯威提出建築的三條原則:實用、堅固、美觀,一直被視為建築學的經典公式。傑弗里・斯科特也認為,好的建築要有三個條件:實用、堅固、使人愉快。建築史也一再表明了這一點:實用一直被視為建築的首要的和核心的問題。可以說,單純個人的情感、怪誕的想法或奇異的構思可以在畫布上或在舞台上表現出來,而對建築來說,大概就不行了。任何一個建築家想以自己的方式去建造阿里斯托芬的「雲中鵓鴣城」,都註定是一種愚蠢的冒險心理。建築是為多數人的實用目的而設計和建造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它被稱為實用藝術。
四 建築藝術的不同美學
1 建築的性格美
建築的性格美是不同類型建築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現。例如,優秀的住宅建築表現出濃厚的生活氣息,有溫馨安定的感覺;文化娛樂建築表現出愜意美好、別致新穎的感覺;辦公建築表現出莊重嚴肅、積極奮進的感覺;學校建築表現出明快大方、開朗寧靜的感覺。
當然,建築性格的表現手法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常用的手法是形式服從功能。法國朗香教堂造型奇異,平面不規則;牆體幾乎全是彎曲的,有的還傾斜;塔樓式的祈禱室的外形象座糧倉;沉重的屋頂向上翻卷著,與牆體之間留有一條40厘米高的帶形空隙;粗糙的白色牆面上開著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著彩色玻璃;入口在捲曲牆面與塔樓的交接的夾縫處;室內主要空間也不規則,牆面呈弧線形,光線透過屋頂與牆面之間的縫隙和鑲著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來,使室內充滿了浪漫主義和神秘主義。
2 建築的造型美
建築造型包括建築體型、立面、色彩、細部等,它是建築內外部空間的表現形式,是根據建築的功能要求、物質技術等條件而設計的,是技術和藝術的統一。同時,建築的造型還要考慮到形式美的一些原則,如比例、尺度、均衡、韻律、對比等。這些也都是判斷建築造型是否美觀的重要標准。例如,北京天壇祈年殿在體型和色彩運用上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古希臘帕特農神廟為雅典城邦守護神雅典娜而建的祭殿背西朝東,聳立於3層台階上,玉階巨柱,畫棟鏤檐,遍飾浮雕,蔚為壯觀。整個廟宇由鑿有凹槽的46根大理石柱環繞。潘太里科大理石色白,相對帕羅斯島上的優質大理石來說略顯粗糙,所以這里的帕羅斯大理石僅供雕塑使用,光滑和無瑕的質地使它顯得尤為珍貴。柱間的用大理石砌成的92堵殿牆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各種神像和珍禽異獸,蔚為壯觀。
3 建築的結構美
建築結構是建築的骨架又是建築物的輪廓。中國古典建築中的斗拱、額枋、雀替等,從不同角度映襯出古典建築的結構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建築結構的形式越來越豐富,如框架結構、薄殼結構、懸索結構等。建築的結構與建築的功能要求、建築造型取得完全統一時,建築結構也體現出一種獨特的美。代代木體育館是日本著名建築大師丹由瞬間海浪漩渦形態而引發的設計靈感,不僅造型獨特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而且整個設計線條沒有直角直線,多是懸索柔韌的弧度,用建築專業術語講只兩個字:柔性。該建築佔地約91公頃,包括一幢游泳館和一幢球類館。游泳館屋頂採用懸索結構,索網表面覆蓋為焊接起來的鋼板,內表面則用石棉板保護。游泳館採用兩個交錯的新月形平面,給封閉的室內空間帶來開放性。設計師利用主索之間的空隙設置頂光,勾劃出屋脊的輪廊,有助於人們在視覺上形成一個流線型、宏偉別致的內部空間。
4 建築的環境美
任何建築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處於一定的客觀環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個建築與環境的關系問題。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很早就十分重視建築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美國現代著名建築師賴特提出的「有機建築」的理論,也主張建築應與大自然相和諧,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別墅)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這座位於美國匹茲堡市郊區的私人別墅,坐落在一個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優美環境之中。建築的前部從澆鑄在岩石上的鋼筋混凝土支撐懸挑出來,上下兩層寬大的陽台,一縱一橫,好像從山洞中「長」出的兩塊巨石,後面高起的片石牆和前面挑出的部分取得平衡並形成水平與垂直的方向對比。這種自由靈活的組合,不僅與周圍環境十分協調,而且可以使人們在不同的角度看到各種豐富多變的體形輪廓。
5 建築的風格美
建築的風格是指建築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築裝飾所具有的時代共性。不同風格的建築體現出不同的美。德國科隆大教堂工程規模浩大,它以輕盈、雅緻著稱於世,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築。教堂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主體部分就有135米高,大門兩邊的兩座尖塔高達157.38米,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雲霄。大教堂的四周還有許多小尖塔。
總之,建築的美難以一言以蔽之 ,因為它不僅僅是視覺的藝術,還包括了聽覺、觸覺、味覺、心理感受等等許多因素,又融合了技術、理念、環境等方面。建築藝術創作受經濟、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建築藝術具有著鮮明的時代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一個成功建築藝術作品是由建築師、業主以及許許多多的人來共同努力完成的,是群體智慧的結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我們堅信建築的藝術更加會美得深入人心。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柒』 中國當代建築藝術到底又沒有自己的風格以及世界建築藝術發展的潮流是什麼

當代中國建築藝術發展歷程

□蕭默

從50年代開始的當代中國建築藝術,曾有過一段曲折的發展歷程。
我認為,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50年代中期以前,以當時被稱作「民族形式」的創作
方式為主導,是二、三十年代開始的「民族形式」建築運動的延續,
主張將宮殿、廟宇等傳統建築樣式賦予新建築,如北京友誼賓館、重
慶人民大會堂、長春「地質宮」、北京三里河「四部一會」辦公樓等,
都有一個琉璃瓦大屋頂。「民族形式」的創作,無疑與「中國人民站
起來了」對愛國建築師所起的激勵作用密不可分,但這種創作企圖將
曾經適用於木結構和手工業操作方式建造的傳統樣式加在功能、材料、
結構、施工方法都與之大不相同的新建築上面,除了某種特殊情況,
肯定不能成為方向。

第二階段從50年代中至60年代中,可稱為簡約化時期。由於「民
族形式」建築的昂貴,很快就引起了注意並加以糾正。但這種糾正多
半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行為,缺乏理論深度,一時間,似乎節約成
了一切,放棄了對建築的藝術和文化品格的追求,許多作品比較平庸。
只是因為慶祝國慶十周年,在一些特殊建築上也出現過一段對建築藝
術價值的肯定,如北京國慶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
民族文化宮、北京火車站、中國美術館、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多是在
建築上集中置放一個或數個縮小了的宮殿式屋頂,或者採用平頂。

第三階段即「文化大革命」,可稱為庸俗藝術論時期。在「突出
政治」的氣氛下,建築被十分不恰當地要求體現某種被歪曲了的「政
治」觀念,在各地興建的「萬歲館」、城市中心廣場或其他城市標志
性建築中,就出現了可以稱之為政治具象象徵主義或抽象象徵主義,
以及無原則模仿北京十大建築等的「創作方法」。具象象徵主義如大
量使用具有政治含義的圖案(紅旗、五角星、火炬、向日葵)、「萬
歲館」的平面是一個圖案化的「忠」字,甚至涉及某些建築裝飾的朝
向等;抽象象徵主義主要採用數字象徵手法,如雕像及基座的高度、
廣場分塊的數目、紀念塔的層數,不管造型恰當與否,都以是否隱含
某些政治含義為取捨。

以上這些觀念都同屬一元建築論,即不是片面強調建築的這一個
側面就是片面強調另一個側面。第四階段從70年代末改革開放開始,
建築藝術創作開始步上了一條健康道路,可稱之為多元建築論時期。
人們在認識到建築的多元性的前提下,堅持創造既具有時代特色又具
有中國氣派的新建築文化,80年代以來的大量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些優秀作品可以有多種創作方法,大致可分為古風主義、新古典主
義、新鄉土主義、新民族主義和本土現代主義。

古風主義是一種特殊情況下更多借鑒傳統建築外部形象的嚴肅創
造,幾乎全是在名勝之地作為旅遊對象建造的,如武昌黃鶴樓、南京
夫子廟與秦淮河、北京琉璃廠文化街等。

新古典主義是對傳統建築的外部形象有更多改造,對傳統以借鑒
而不是以模仿為主,多因處在著名古建築附近而採取的一種協調處理
手法,或建築本身的性質要求人們更多地聯想起傳統文化。代表作如
曲阜闕里賓舍、西安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三唐工程」(唐代藝術
陳列館、唐歌舞餐廳、唐華賓館)、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等。

新鄉土主義不是向以宮殿為代表的傳統主流而轉向民間建築吸取
靈感,代表作如具有濃厚的閩北民居風味的福建武夷山莊賓館、武夷
山九曲賓館,具有皖南民居特色的黃山雲谷山莊賓館,呈現河西土堡
式民居風貌的甘肅敦煌航站樓等。

新民族主義是指在少數民族地區興起的帶有當地民族特色的創作,
代表作如烏魯木齊新疆迎賓館、新疆人民大會堂、吐魯番賓館、西藏
拉薩貢噶機場候機樓、西藏博物館、九寨溝賓館和雲南西雙版納體育
館方案等。

本土現代主義更加普遍。如果說,古風主義、新古典主義、新鄉
土主義和新民族主義的創作多少都帶有些特殊的性質,使它們與傳統
的聯系更富有內在的有機性,那麼,在更多情況下,建築卻不一定和
傳統有太多直接關系。但這類建築的優秀作品仍然是從中國大地上生
長出來的,建築師仍然沒有忘記使它們在多元創造中賦予作品以鮮明
的時代感與中國氣派。如重視整體環境藝術氛圍的創造,取得突出成
就的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北京國家奧林匹克體
育中心;體現中原古老文明的鄭州河南博物院;採取具象象徵手法,
烘托出強烈悲壯氣氛的甲午海戰紀念館;處在超高層建築群的包圍中,
突現與人的尺度和諧,採取橫向體量的上海博物館;借鑒傳統園林藝
術精神卻不見傳統「符號」的杭州聯合國國際小水電中心;充溢著詩
意的福建長樂「海之夢」,以及上海圖書館、杭州鐵路新客站、成都
三星堆博物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等,都是十分優秀的
作品。

從以上簡短的回顧中,我們可以深切體會到宏觀文化環境對於建
築的健康發展是何等重要。中國建築離開傳統木結構手工業方式究竟
還只有幾十年,從彎路中掙脫出來更不過短短十幾年而已,比起漫長
的四千年傳統和西方現代建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它所取得的成就就
更值得珍視了。它將樹立起我們的信心,成為新的前進的起點。當然,
問題還是存在的,創作環境還有待優化,建築師的素質也有待提高,
在新時期中,泥沙俱下,藝術上平庸甚至低劣的建築也還是不少,一
些被外國人譏為「舶來的二流貨」如所謂歐陸風等類建築,在商業利
益的驅動下,最近在中國就多有出現。但我們有理由充滿信心地期望,
當代中國建築藝術,在傳統建築藝術成就的強大蔭庇之下,經過與新
的生活的融合,必將取得無愧於祖先也無愧於時代的更大輝煌。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當代中
國建築藝術展組委會秘書長)

世界建築藝術發展的潮流是新現代主義,在設計時主要以簡約、節能、綠色、環保、自然為主。

『捌』 19世紀下半葉歐美建築有什麼重要的創作

19世紀下半葉歐美建築,大都採用了羅馬的科林斯柱廓和類似希臘古典晚期宙斯神壇的造型。總的來說,拱的末端越接近地面越窄。
其實主要是由於政治上的原因、建築創作中的復古思潮 ,形成所謂的「帝國式」 風格。
例如:
1870年貝德文在芝加 哥應用了水力升降機,1867年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 裝置了一架水力升降機、新技術的應用 (1)初期生鐵結構。 浪漫主義在各個地區的發展不盡相同? 。美國在 1850~1880年「生鐵時代」中 建造的商店,巴 黎建造了許多國家級 紀念性建築? 1858~1868年拉布魯 斯特設計的巴黎國立 圖書館? 英國的羅馬復興不活躍,又保證防 火安全? 古典復興在美國盛極一時。它 的巨型結構與新型 設備顯示了資本主 義初期工業生產的 最高水平與強大威 力,常沉醉於對「純形式」美的追求。 巴黎萬神廟 :一種是反映當時社 會上層階級觀點的復古思潮.1工業革命對城市與建築的影響 ? 建築創作中的復古思潮是指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 紀末流行於歐美的古典復興? 浪漫主義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上半葉活躍於歐洲文 學藝術領域的一種主要思潮。 3,以哥特風格為主.2,它語言混雜、折衷主義? 英國第一座生鐵橋 (2)鐵和玻璃的配合。 .3折衷主義 ? 埃菲爾鐵塔,人口惡性膨脹。 1793-1796年在倫敦建造了 一座單跨拱橋——森德蘭橋。

而 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30年代是第一階段。這種思潮受到當時啟蒙運動的影響。 、浪漫主義、新技術與新形式的可能性? .1工業革命對城市與建築的影響 。 倫敦「水晶宮」,應用 於屋頂的實例 ? 英國布賴 頓皇家別墅 是模仿印度 伊斯蘭教禮 拜寺的形式? 柏林勃蘭登堡門是從雅典衛城山門吸取的靈感? 法國在18世紀末到19世 紀初是古典復興運動的 中心,建造 了古典復興建築--巴黎 萬神廟.2浪漫主義 。 1854年紐約哈珀大廈是初期生 鐵框架建築的例子;對一般住宅。當然?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世界歷史進入近代階段、住宅等類型.2,還出現了企圖 革新建築的先驅,地面 與隔牆全部用鐵架與 玻璃製成、英國利茲貨幣交易所等、自由。 代表作、「平等」.2,但講究 比例權衡的推敲? 。如1824 年建於巴黎的馬德萊娜市場,其主要內容是「自 由」? 希臘建築形式在美國紀念性建築和公共建築中也比較 流行.3折衷主義 。 法國巴黎美術學院在19世紀與20世紀初成為整個歐洲和美洲各 國藝術和建築創作的領袖。 1833年出現了第一個完全以鐵架和玻璃構成的巨大建築 物——巴黎植物園溫室? 博覽會的產生是由於近代工業發展和資本主義工業品在世界市場競爭 的結果。 。 折衷主義建築並沒有固定的風格。 啟蒙運動的核心資產階級的人性論、美、壯麗,二是1889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 界博覽會的埃菲爾鐵塔與機械館,長555m、羅馬 的古典建築來表現 民主、車站? 16。 柏林勃蘭登堡門(1789~1793年) ,仿照巴黎萬神廟的造 型.2。 ,代表作有愛丁堡 中學,既解決了 採光問題。

折衷主義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在歐美盛極一時,在1889年應用於埃菲爾鐵塔 內。 第一座依照現代鋼框架結構原 理建造的高層建築是芝加哥家 庭保險公司大廈? 折衷主義是19世紀上半葉興起的一種創作思潮。 星形廣場凱旋門 ? 。 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 16。 巴黎世界博覽會機械館的三鉸拱 本講小結 對18世紀下半葉~19世紀下半葉歐美建築作了 較詳細的闡述.2浪漫主義 16、法,寬 124? 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載客升降機是美國紐約奧蒂斯發明的 蒸汽動力升降機。總面積為 74000㎡、義大利則流行較少? 國會大廈 採用的是 亨利第五 時期的哥 特垂直式,在建築上得到一定的反映。 ? 16,稱為哥特 復興、銀行,後逐漸用於一般高層房屋上,還 有紀念性建築,1835年在倫敦建造的亨格 爾福特魚市場,書庫共有5層,時間較早。 1864年升降機技術傳至芝加哥。大體上法國以羅馬 式樣為主。 巴黎埃菲爾鐵塔 、浪漫主義與折衷主義在歐美流行的時間 國家 法國 英國 美國 古典復興 1760-1830 1760-1850 1780-1880 浪漫主義 1830-1860 1760-1870 1830-1880 折衷主義 1820-1900 1830-1920 1850-1920 16,成為資本主義初期古典復興建築思潮的社 會基礎,如星形 廣場凱旋門.3建築的新材料? 折衷主義代表作----巴黎 歌劇院(1861-1874), 建築造型為「殖民 時期風格」,如部 雷和勒杜。 .3。 ;另一種是探求建築中的新功 能、學校等建築類型影響較小、申克爾 設計的柏林宮廷劇院(1818~1821年)、倉庫和政府大廈 多應用生鐵構件作門面或框架、市場 ,也促使建築 不得不探求新形式。折衷主 義任意選擇與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 英國利茲貨幣交易所 4。 浪漫主義建築主要限於教堂,英國 布賴頓皇家別墅(1818~1821年)? 、材料和裝飾方面的新觀念,如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18世紀末到19世紀的主流是對各種風格的「復興」;二是 住宅問題,塔高 達328m、石結構與玻璃材料得 到了有機的配合,英國。一是 工業城市? 16。19世紀 中葉以法國最為典型? 。從19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是第二階段? 機械館是一座前所未有的 大跨度結構建築。長度為 420m、柏林老博物館 (1824~1828年)等,並對建築形式提出新要求,代表作有柏林勃蘭登堡門。 本講內容 ? ? ,英國? 德國以希臘復興為主。 英國國會大廈 16,內部 吸取東方的各種裝飾 或洛可可的手法、光榮 和獨立、學校、浪漫主義與折衷主義。 。 在結構方法上首次應用了 三鉸拱原理? ? 法國大革命前後.4m? 浪漫主義的第二個階段? 折衷主義代表作----羅 馬的伊曼紐爾二世紀念 碑(1885~1911年),設計 人帕克斯頓, 時間較晚、新文藝復興。

『玖』 論當代中國建築的發展

從50年代開始的當代中國建築藝術,曾有過一段曲折的發展歷程。
我認為,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50年代中期以前,以當時被稱作「民族形式」的創作
方式為主導,是二、三十年代開始的「民族形式」建築運動的延續,
主張將宮殿、廟宇等傳統建築樣式賦予新建築,如北京友誼賓館、重
慶人民大會堂、長春「地質宮」、北京三里河「四部一會」辦公樓等,
都有一個琉璃瓦大屋頂。「民族形式」的創作,無疑與「中國人民站
起來了」對愛國建築師所起的激勵作用密不可分,但這種創作企圖將
曾經適用於木結構和手工業操作方式建造的傳統樣式加在功能、材料、
結構、施工方法都與之大不相同的新建築上面,除了某種特殊情況,
肯定不能成為方向。

第二階段從50年代中至60年代中,可稱為簡約化時期。由於「民
族形式」建築的昂貴,很快就引起了注意並加以糾正。但這種糾正多
半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行為,缺乏理論深度,一時間,似乎節約成
了一切,放棄了對建築的藝術和文化品格的追求,許多作品比較平庸。
只是因為慶祝國慶十周年,在一些特殊建築上也出現過一段對建築藝
術價值的肯定,如北京國慶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
民族文化宮、北京火車站、中國美術館、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多是在
建築上集中置放一個或數個縮小了的宮殿式屋頂,或者採用平頂。

第三階段即「文化大革命」,可稱為庸俗藝術論時期。在「突出
政治」的氣氛下,建築被十分不恰當地要求體現某種被歪曲了的「政
治」觀念,在各地興建的「萬歲館」、城市中心廣場或其他城市標志
性建築中,就出現了可以稱之為政治具象象徵主義或抽象象徵主義,
以及無原則模仿北京十大建築等的「創作方法」。具象象徵主義如大
量使用具有政治含義的圖案(紅旗、五角星、火炬、向日葵)、「萬
歲館」的平面是一個圖案化的「忠」字,甚至涉及某些建築裝飾的朝
向等;抽象象徵主義主要採用數字象徵手法,如雕像及基座的高度、
廣場分塊的數目、紀念塔的層數,不管造型恰當與否,都以是否隱含
某些政治含義為取捨。

以上這些觀念都同屬一元建築論,即不是片面強調建築的這一個
側面就是片面強調另一個側面。第四階段從70年代末改革開放開始,
建築藝術創作開始步上了一條健康道路,可稱之為多元建築論時期。
人們在認識到建築的多元性的前提下,堅持創造既具有時代特色又具
有中國氣派的新建築文化,80年代以來的大量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些優秀作品可以有多種創作方法,大致可分為古風主義、新古典主
義、新鄉土主義、新民族主義和本土現代主義。

古風主義是一種特殊情況下更多借鑒傳統建築外部形象的嚴肅創
造,幾乎全是在名勝之地作為旅遊對象建造的,如武昌黃鶴樓、南京
夫子廟與秦淮河、北京琉璃廠文化街等。

新古典主義是對傳統建築的外部形象有更多改造,對傳統以借鑒
而不是以模仿為主,多因處在著名古建築附近而採取的一種協調處理
手法,或建築本身的性質要求人們更多地聯想起傳統文化。代表作如
曲阜闕里賓舍、西安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三唐工程」(唐代藝術
陳列館、唐歌舞餐廳、唐華賓館)、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等。

新鄉土主義不是向以宮殿為代表的傳統主流而轉向民間建築吸取
靈感,代表作如具有濃厚的閩北民居風味的福建武夷山莊賓館、武夷
山九曲賓館,具有皖南民居特色的黃山雲谷山莊賓館,呈現河西土堡
式民居風貌的甘肅敦煌航站樓等。

新民族主義是指在少數民族地區興起的帶有當地民族特色的創作,
代表作如烏魯木齊新疆迎賓館、新疆人民大會堂、吐魯番賓館、西藏
拉薩貢噶機場候機樓、西藏博物館、九寨溝賓館和雲南西雙版納體育
館方案等。

本土現代主義更加普遍。如果說,古風主義、新古典主義、新鄉
土主義和新民族主義的創作多少都帶有些特殊的性質,使它們與傳統
的聯系更富有內在的有機性,那麼,在更多情況下,建築卻不一定和
傳統有太多直接關系。但這類建築的優秀作品仍然是從中國大地上生
長出來的,建築師仍然沒有忘記使它們在多元創造中賦予作品以鮮明
的時代感與中國氣派。如重視整體環境藝術氛圍的創造,取得突出成
就的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北京國家奧林匹克體
育中心;體現中原古老文明的鄭州河南博物院;採取具象象徵手法,
烘托出強烈悲壯氣氛的甲午海戰紀念館;處在超高層建築群的包圍中,
突現與人的尺度和諧,採取橫向體量的上海博物館;借鑒傳統園林藝
術精神卻不見傳統「符號」的杭州聯合國國際小水電中心;充溢著詩
意的福建長樂「海之夢」,以及上海圖書館、杭州鐵路新客站、成都
三星堆博物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等,都是十分優秀的
作品。

從以上簡短的回顧中,我們可以深切體會到宏觀文化環境對於建
築的健康發展是何等重要。中國建築離開傳統木結構手工業方式究竟
還只有幾十年,從彎路中掙脫出來更不過短短十幾年而已,比起漫長
的四千年傳統和西方現代建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它所取得的成就就
更值得珍視了。它將樹立起我們的信心,成為新的前進的起點。當然,
問題還是存在的,創作環境還有待優化,建築師的素質也有待提高,
在新時期中,泥沙俱下,藝術上平庸甚至低劣的建築也還是不少,一
些被外國人譏為「舶來的二流貨」如所謂歐陸風等類建築,在商業利
益的驅動下,最近在中國就多有出現。但我們有理由充滿信心地期望,
當代中國建築藝術,在傳統建築藝術成就的強大蔭庇之下,經過與新
的生活的融合,必將取得無愧於祖先也無愧於時代的更大輝煌。

閱讀全文

與創作創造建造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