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發明家( )發明了棉紡織車
黃道婆是我國元代著名的女紡織革新家。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華涇鎮)人。
她是一個普普版通通的勞動婦女,她權早年的遭遇和對紡織技術的貢獻,在勞動人民長期流傳。據傳說,她小時候給人家當童養媳,由於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門,來到了海南島的崖州(今海口市)。從此,她在海南島居住了30多年。她在海南崖州期間,虛心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不僅全部掌握了先進技術,還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紡織工具帶回家鄉,並以她的聰明才智,逐步加以改進和革新,使家鄉以至江南地區的紡織水平有所提高。經過她改進推廣的"擀(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㈡ 小小發明家作文汽車開頭
「我是小小發明家」,乍一聽,你也許有些不相信,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生,會有什麽好的發明?實話告訴你,發明並不難,只要平時善於發現問題,願動腦去解決問題,總會讓你嘗到成功的喜悅,當然就可以成為一名小小的發明家了。
那麽,我為什麽自稱為「小小發明家」呢?因為,我確實有過一些了不起的發明:像「鉛筆加長器」,它可以使每隻鉛筆得到充分的利用,減少小學生對鉛筆的浪費;還有「多功能鋤草機」,它可以節省農村許多的勞動力,從而提高了勞動效率。
在我的「發明史」上,最令人滿意的要算前年發明的「新型墨水瓶」了,它改進了普通墨水瓶的使用不便之處,使之既有實用價值,又方便衛生。
目前,市場上多見的普通墨水瓶,都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玻璃瓶,另一部分是塑料蓋。每次使用時都得先打開蓋,如果稍不小心就會弄得滿手都是墨水,很不衛生;若是忘了擰緊蓋,不小心碰倒,墨水就會流上一桌子,更讓人不知所措(旁白:我就享受過這樣「熱情的待遇」!)。另外,當一瓶墨水快用完時,總要剩下一點用不上,最後只能隨瓶丟棄,造成浪費。
對此,我苦思冥想了好久,終於解決了這個難題,主要歸納於以下方面:
首先是對瓶蓋的改進,使吸水時不用打開瓶蓋,避免墨水沾到手上或流到桌面上。於是,我在一個瓶蓋的正中間,扎一個筆桿粗的洞,蓋內再用一個金屬片堵住,一端連上一個小彈簧,這樣用筆由外向內扎,金屬片被推開,就可以吸上墨水。吸滿後往外一抽,金屬片又自動合上。但這只解決了不擰蓋吸水的問題,瓶子一倒,墨水還是會從縫隙里流出來。我當時想到許多物品的密封都用到了橡膠膜。我也仿造做了一個,果真靈驗,無論怎樣倒都不會流出一滴(旁白:光想這個辦法,費了我多少腦細胞呀!再不成功,我就該拿塊豆腐撞死了~~~~~~~)
其次是瓶底的改進。有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同學們在挖坑積水,一下得到了啟發。心想:若在墨水瓶底凹下一個小坑,使之正對瓶口,讓剩餘的墨水積在其中,一吸,不就全吸上了,不會造成一點點的浪費。難道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嗎?(旁白:真感謝那幫同學們呀!~~~~)
我開始動手製作,經過反復實驗,效果蠻好。我拿著此項作品,參加了校園發明創造評比的活動。在得知我的作品獲得小發明比賽一等獎的時候,我真是高興不已。因為我成功了,我用自己的智慧發明了一件小東西並獲獎。
現在該相信了吧!我是一名小小的發明家。雖然我現在發明的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東西,但是只要養成勤觀察.善動腦.多實踐的習慣,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明,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發明家。
㈢ 上海神舟汽車節能環保有限公司農民工發明家是誰
胡振球,男,1985年1月生,中共黨員。現任上海神舟汽車節能環保有限公司車間主任
㈣ 求一部電影名字劇情是這樣的有個發明家發明了時間機器外形是個車一個小男孩認識你個發明家和那個發明家
《拜見羅賓遜一家》一個小男孩利用爸爸發明的時光機回到過去,帶小時候版的爸爸來到未來,鼓勵權爸爸繼續發明時光機的故事。
《天才眼鏡狗》故事圍繞一隻世界上「最聰明狗狗」皮博迪先生收養了一個人類小男孩謝爾曼而展開了一段奇妙旅程。為了讓他的養子能更好的見證世界的奇妙,他自己發明了一台時光穿梭機。皮博迪與舍曼一起穿越時空,四處冒險,並鬧出各種笑話。(雖然都是只有一部的電影,但都是不錯的,希望幫到你。)
㈤ 世界第一輛汽車的誕生(時間,地點,發明家)
最佳答案
檢舉
世界第一輛汽車
1、 世界第一輛蒸汽機車
有個法國人居尼奧,從小聰明伶俐,善於思考。1763年,38歲的居尼奧回到法國,擔任法國陸軍技術軍官。居尼奧共用了6年的時間在1769年製成了世界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汽車。從此以後各國出版物都公認法國是蒸汽汽車的誕生地。
2、 世界第一輛汽油汽車
卡爾.賓士就是現今德國大名鼎鼎的"賓士"汽車公司的第一代祖宗,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1878年他34歲時,首次研製成功了一台二沖程煤氣發動機。1883年開始創建"賓士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10月,賓士設計製造了一輛裝汽油機的三輪汽車。賓士最早製造的這輛車,由於性能不過關,經常熄火拋錨。但賓士並沒有因此而喪氣。1886年1月29日,賓士取得了專利權。此後這輛車終於以全新的面貌行駛在曼海姆城的大街上。因此德國人把1886年稱作汽車的誕生年。賓士的這輛三輪汽車,現珍藏在德國慕尼黑科技博物館,保存完損無缺,還可以發動,旁邊懸掛著"這是世界第一輛汽車"的說明牌。這輛汽車1994年曾以1億馬克的高價保險運到北京"國際家庭轎車研討及展示會"上展覽。 另一位工程師名叫戈特利布.戴姆勒,是世界第一輛四輪汽車的創始者,被人們稱作"世界汽車之父"。
1882年,戴姆勒辭去奧托公司職務,與朋友們共同創建汽車製造廠。1883年,他發明成功了世界第一台高壓縮比的內燃發動機,成為現代汽車發動機的鼻祖。1885年,戴姆勒把它的單缸發動機裝到自行車上,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接著,在邁巴赫的協助下,在一輛四輪馬車上裝上自己的發動機,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四輪汽油汽車。1890年,他創建戴姆勒發動機公司,1926年同賓士汽車公司合並,成立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
㈥ 汽車是哪個國家的哪個發明家發明的
汽車的由來
1844年,在德國卡爾斯魯厄一個叫漢斯·格治·本茨的火車司機家裡添了一個小男孩叫卡爾·本茨,可惜小卡爾的父親在他未出世前的一次事故中不幸身亡。1860年,卡爾依從母親的意願,上卡爾斯魯厄綜合科技學校學習。在學校里卡爾對熱力發動機和蒸汽機產生興趣並對其進行過經濟核算。這為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879年12月31日晚上,卡爾的第一台發動機誕生了。後來卡爾幾次改進發動機,但到了1881年德國皇家專利局仍然拒絕發給他專利證書。但是卡爾沒有放棄,終於在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所發明的世界第一輛三輪汽車獲得「汽車製造專利權」。卡爾·本茨被世界公認為「汽車的鼻祖
1824年,法國科學家阿爾方斯.比奧.德羅夏(de Rochas.Alphonse Beau)公布了他的內燃機理論。
1876年德國工程師尼古拉.奧古斯特.奧托(Otto.Nikolaus August 1832_1891)製造了第一台煤氣四行程內燃發動機。
石油工業的發展,內燃機有了適合的燃料來源。德國人卡爾.非里德里克.本茨(Karl-Friedrich Benz1844——1929)
本茨於1885年10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單缸水冷汽油內燃機的三輪汽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在柏林皇家專利局獲得了專利,在7月3日首次公開試車成功,把這一天定為汽油汽車的誕生日,公認本茨是第一輛汽油汽車的製造者。
同時德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d Damler
1834——1900)
於1883年製成第一台小型單缸卧式風冷卻高速汽油發動機,於同年12月16日獲得德意志帝國第28022號專利權。
1886年製成第一輛以1.5馬力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無馬馬車」成為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油汽車,1890年11月28日戴姆勒創建了「戴姆勒發動機公司」。
1926年6月29日,本茨公司與戴姆勒公司合並,成為「戴姆勒-本茨公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車製造廠,對汽車工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本茨與戴姆勒也是世界上公認的以內燃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的創造者。
㈦ 中國第一輛汽車的誕生(時間,地點,發明家)
時間:1929年5月
地點:沈陽
發明家:李宜春
㈧ 外國的發明家有那些,各自發明了什麼
外國的發明家及發明:
1、維爾納·馮·西門子
維爾納·馮·西門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國發明家、企業家、物理學家、電氣工程師,鋪設、改進海底、地底電纜、電線,修建電氣化鐵路,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煉鋼工藝,創辦西門子公司。
1866年,維爾納-西門子研發出了直流發電機,最初運用於軍事目的,在功率和負荷能力進一步改進之後,發現這種機器在電車和電氣發動機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879年,西門子公司為柏林街道安裝了路燈。1880年,電梯被製造出來。1881年,西門子建立了第一個電子公共交通系統,使有軌電車行駛在柏林近郊。從1877年開始,電話機也加入到公司產品行列。
2、亞歷山大·貝爾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美國發明家、企業家。
貝爾的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電話;此外,還製造了助聽器;改進了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對聾啞語的發明貢獻甚大;貝爾寫的文章和小冊子超過100篇。1881年,他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設計了一個檢驗金屬的裝置,成為X光機的前身。還創立了英國聾啞教育促進協會。
3、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愛迪生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
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4、伽利爾摩·馬可尼
伽利爾摩·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義大利無線電工程師、企業家、實用無線電報通信的創始人。
1894年年滿二十歲的馬可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茲幾年前所做的實驗,這些實驗清楚地表明了不可見的電磁波是存在的,這種電磁波以光速在空中傳播。
馬可尼很快就想到可以利用這種波向遠距離發送信號而又不需要線路,這就使電報完成不了的許多通信有了可能。例如利用這種手段可以把信息傳送到海上航行的船隻。
馬可尼經過一年的努力,於1895年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工作裝置,1896年他在英國做了該裝置的演示試驗,首次獲得了這項發明的專利權。馬可尼立即成立了一個公司,1898年第一次發射了無線電。翌年他發送的無線電信號穿過了英吉利海峽。
雖然馬可尼最重要的專利權是在1900年授予的,但是他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發明,從中獲得了許多專利權。1901年他發射的無線電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從英格蘭傳到加拿大的紐芬蘭省。
5、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
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1879年12月31日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
1886年1月29日本茨終於又研製成功了單缸汽油發動機(與對手不同的是,本茨將發動機安裝在三輪車架上),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
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
㈨ 所有汽車發明家
汽車帝王——亨利·福特2007年06月27日 星期三 01:38財富檔案
亨利·福特是在世界汽車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先驅者。他採用了適合於大規模批量生產的流水線生產方式,使福特汽車公司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汽車公司。他所推出的著名的T型車
、A型車、V型車等都被稱為歷史上著名的「世界車」,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財富是當時美國的第二位,僅次於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企業類型
汽車製造業。
成長記錄
如今,汽車已在現代都市裡扮演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汽車的發明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進步。曾有人把它的出現和蒸氣機的發明相提並論,可見意義的重大。而提起汽車,就必須提起一個人,就是亨利·福特,他是第一個將小汽車正式命名為「轎車」的人,也是世界著名品牌「福特」汽車的創始人,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到億萬富翁,福特個人奮斗的歷史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津津樂道的傳奇。而他給後人留下的,也不僅僅是有關於汽車的東西,還有更多。
不願做農場主的發明家
1863年7月30日,福特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的一個小城。父母都以經營農場為生。作為長子,福特被父親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可以繼承祖業,更多地關注農場事務。
但是福特對土地根本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喜歡的是機械。童年時看到的蒸氣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那是他第一次目睹不靠馬拉的車,福特更加相信了機械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於是17歲那年,他離開了家鄉,獨自一人到位於底特律的密西根汽車製造公司。但在這家擁有2000人的底特律最大的工廠,福特只工作6天就辭職不幹了,原因是「該公司優秀的員工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才能修復的機器,我只要30分鍾就可以修好,因而其他員工對我十分不滿」。後來,他又先後從事過機械修理、手錶修理、船舶修理等工作,並且還一邊工作一邊參加夜校學習,以便將來能夠「不屈居於人下被別人利用而過一生,自己開一家製造機械的工廠」。
夢想是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在底特律的日子,是不斷奮起,又不斷失敗的,鍾表廠夢的破滅,研究內燃引擎的碰壁,這個年輕的機械師覺得心灰意冷起來。或許回到家是好的選擇?於是在離家兩年之後,福特又回到了故土。
福特在家裡呆了10年,這10年他結了婚,繼承了父親留的土地,但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發明。他不是種田的那種人,他喜歡緊張而刺激的都市生活,他漸漸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設計一種可以燒汽油的發動機,並且讓這個發動機驅動四輪車。這樣,人們出門不再需要馬了,他們將駕駛這種無馬馬車去上班、旅遊。
一旦產生了這個想法,它就在福特的腦海里紮下了根。福特做夢都想實現這個夢想。「一定要走出農場,去底特律!」他下定決心要去闖世界。盡管妻子克拉拉非常留戀這個溫馨的家,然而,她還是毫不猶豫地拿起了行李,沒有半句怨言,隨著丈夫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底特律。
夢想成真的「速度之魔」
當時正處於一個新興汽車即將取代馬車的過渡時代,1893年,美國的杜里埃兄弟設計出美國的第一輛用汽油發動的汽車,此後,還有許多年輕人在躍躍欲試。想法是許多人都會有的,但是要變成現實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了。
在擔任底特律照明公司工程師的同時,福特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汽車之上,在朋友的幫助之下,工夫不負有心人,1896年6月4日,福特的第一輛汽車誕生了,盡管這輛車速度極慢,形狀奇怪無比,但卻是福特和朋友的傑作!這也是底特律的第一輛汽車!福特開著這輛車在城裡轉來轉去,引來了許多人的圍觀,別人都叫他「瘋子亨利」!
而一次偶然的機會,福特遇見了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激動的福特向愛迪生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這個發明大王的稱贊和鼓勵,於是,36歲的福特准備孤注一擲了,他辭去了職務,潛心於汽車的研製工作。到1899年,他已經成功造出了自己的第三輛汽車。
1901年,福特駕著自製的賽車參加一年一度的全美汽車大賽,戰勝了所有對手,贏得了冠軍。從此,福特聞名全國,美國的《天馬雜志》稱他為「速度之魔」,他成了底特律的英雄。1902年,他又參加了一次全國性的汽車大賽,結果又遠遠地超出了第二名。這兩次勝利不僅使得他名聲大噪,還結識了許多巨商大賈,為以後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02年11月,福特終於有了一個自己的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公司的標志是一個藍色的橢圓形,中間是模仿福特簽名的大寫字母「F」和「ford」,從此,這個標志成了福特汽車公司的象徵,直到今天。
在當時來看,初生的福特公司有許多方面還不成熟,許多部門、規章制度剛剛建立,工廠也很破舊。但是它的思想卻是成熟的,因為福特對此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設想。福特公司成立之初,福特便設計了高、中、低三種級別的汽車以期佔領市場。其中高檔車主要為富人服務。生產高檔車帶來的利潤很大,但顧客數量有限。
第一年,福特推出的A型車成了底特律人的搶手貨,福特公司賺取了可觀的利潤,僅股息就分發了10萬美元。一下子股東就相當於收回了所有投資。面對巨大的成功,福特清醒地認識到這只是表面的輝煌。因為人們現在只是對汽車這個新東西感到好奇,一旦他們習慣了使用汽車,便會變得更挑剔。汽車的質量和價格就成了福特公司的生命。
很明顯,小小的福特公司不可能占據全部汽車市場,必須突出重點。生產什麼車為主呢
?面對各位股東,福特說:「美國地域遼闊。生活著很多人,大多數是工人、農民。他們才是汽車的真正需要者。我主張多生產低檔車,特別是標准化的大批量生產,把便宜實用的汽車賣給這些人。這才是我們公司長期的戰略!」
說著容易,做起來可難!低檔車盡管技術上難度不高。但卻不得不面臨許多新的問題,這著實使福特費了一番腦筋,為了讓家家戶戶都用上這 種車,他的車必須簡單,輕便,耐用,容易修理,而且還必須能在崎嶇不平的鄉間路上賓士。這些都對零件提出了新的要求。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種車必須便宜,以使每個家庭都能夠買得起。為此,福特不得不在設計時更多地考虛經濟因素,這么多的要求簡直讓人無所適從,許多種設計方案被一次次的否定了,福特也被搞得筋疲力盡。要怎麼做才能恰如其分地滿足顧客的要求呢?
有一天,他忽然想通了,必須使汽車構造簡單化,只有簡單,汽車才可能輕便,才會容易修理,一旦哪部分有問題,換個標准零件就夠了。而且,簡單的設計更易於大批量生產,當生產量增大時,生產成本就會降低,汽車價格就可以更加低廉。福特把以前的設計圖紙全部扔在一旁,重新開始設計。
「標准化,簡單化。」設計中福特不時提醒自己。
經過幾次修改,福特新的設計定型了。它被命名為福特牌T型號汽車,後來成為汽車歷史上最著名的車型,幾乎成為汽車的代名詞。事實證明,T型車受到了巨大的歡迎,整個國家都被淹沒在T型車的狂潮之中,從1908年誕生到1927年的更新換代,福特生產的T型車數量是整個世界汽車總量的一半。
直到今天還沒有哪一個車型能望其項背。當時的美國,一個人說自己有一輛汽車,則一定是指福特的T型車。福特以其傲視群雄的氣概一躍成為汽車大王。同時,福特汽車公司也當然地坐到了美國汽車業第一大公司的寶座上。
永不停止的革新
與福特不停息的發明相比,他的商業思想也在不斷的革新。面對雪片般的訂單,福特在歡喜的同時也在發愁,因為工廠里原始的組裝技術根本無法應付這種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
但是一個偶然之間看到的現象給了他靈感。有一天,他走在路上,路過一個屠宰場,看到牛送進來以後先用電電擊,然後放血,將牛吊起來,然後用鋸開膛剖腹,最後分割,這個過程是分別由不同的人來完成的。福特心想,我可以將這種具有連貫性、又有工作效率的流水作業的方式運用到我的汽車製造上。這樣產品的因素、技術的因素、製造過程式控制制的因素都加起來以後,一個汽車不就完成了嗎?
在福特想法的支持下,在公司人材的幫助下,1913年春,世界上第一條汽車流水裝配線在福特的工廠里誕生了,大規模流水裝配線帶來工是生產方式上的革命,福特公司連創世界汽車工業時代的生產紀錄:1920年2月7日,一分鍾生產一輛汽車,1925年10月30日,10秒鍾生產一輛汽車,這樣的速度讓同行為之震驚,讓世界為之震驚。而這種以流水裝配線的生產方法和管理方式為核心的福特製,為後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樹立了楷模,掀起了世界范圍內具有歷史進步性的「大量生產」的產業革命。
不僅如此,福特很注意工人的生活,他想:造出去的車如果我的員工都買不起,我生產車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必須要讓我的員工首先買得起我所造的車,只有這樣循環才能啟動公司的發展。而在當時,美國工人的工資是很低的,每天1美元到1.5美元,一個月一天不休息,一個月也只有幾十元錢。於是亨利·福特讓公司的公關經理把所有媒體的記者都請來,他說,從今天開始福特車所有的生產線上的員工每一個人的工資漲到5美元錢,這句話驚呆了所有在場的人。在當時,一輛福特汽車大概要賣200多美元,如果一個員工一天掙1美元多錢,那麼他一輩子也買不了一輛車,反過來講,如果一天掙5美元錢,立刻就可以變成福特汽車的買主。福特真正希望的是他生產的產品是有人要的,有人用,一般的社會大眾能夠把它當作交通工具,而不是前面講的一種奢侈品。他刺激汽車行業發展的方法不是車本身降價,而是把員工的工資漲上去。因此,亨利·福特是聰明的,他不是把汽車製造當作簡單的做生意,而是要將整個汽車行業帶動起來,創造這個市場。
「5美元工作日」這個新奇的提法,引起了全美暴風驟雨般的熱烈反響。工人們無不拍手稱快,他們從此以後可以過上真正體面的生活,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了。無數工人從全國各地湧向底特律,要求在福特汽車廠工作,以至於福特不得不把「雇員已滿」的牌子掛到工廠大門口。而新聞界對此給予了罕見的贊揚,記者們一個個激動萬分。「新的經濟時代已經來臨!」記者們在各大報頭版新聞中紛紛給予贊揚。當然,最後獲利的還是福特。
成敗後人評說
事業上的巨大成功,傳媒的過分青睞,面對自己龐大無比的福特王國,福特開始得意洋洋、居功自傲了:我曾經做了那麼多的事情,這些成就應該都歸我所有了。他表露出自己強烈的佔有欲和權力欲。曾經慧眼識人材,現在卻開始排斥異己,過分猜忌。在這種狀態下,許多跟他一起共同奮斗的老戰友、老夥伴都被趕出了公司,而他們後來都成了福特競爭對手
的得力干將。
不僅如此,世界局勢也在發生變化。20年代後期,美國開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舊車市場,大批質量相當不錯的二手車只需幾十甚至十幾美元就可買到,這對一向以「價廉物美」而著稱的T型車是一個極大的沖擊。同時,由斯隆領導的通用汽車公司生產出了許多時髦多樣和先進豪華的汽車,滿足了不同階層的購買需求,也對T型車形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而這時的福特依然將主要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T型車中去,結果到1927年,頑固的福特不得不讓自己心愛的黑色T型車死亡,整個公司停產一年轉產新的A型車。由於轉產組織匆忙、耗資巨大,加之接踵而來的經濟大蕭條的影響,福特公司元氣大傷,整個30年代都未能恢復,分別被通用(1927年)和克萊斯勒(1936年)超過。後來經過全公司員工的拼力追趕,才算在「全國第二」的位置上站穩腳跟,那種產量獨佔全國一半以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1945年,福特不得不讓位於孫子亨利·福特二世。1947年4月7日,亨利·福特因腦溢血死於底特律,終年83歲。
福特是汽車工業史上的一個傳奇,在大起大落之中,他創造了自己的王國,不管他最後做了些什麼,他留給人類的還是有許多可以回味、必須思索的東西。「當他未到人世時,這個世界還是馬車時代。當他離開人間時,這個世界已經成了汽車的世界。」這是1947年4月《紐約時報》上的一段文字,它形象地概括了「福特」與這個世界的聯系。
畢竟,我們無法忘記,是他,在這個世紀初生產出世界第一輛家庭車——福特T型車,把大夥從馬車挪到「嘟、嘟」叫喚的汽車上,使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開始飛轉起來了,他給我們插上了文明的翅膀。
成功秘訣
擁有舍棄繼承家業的抉擇力。
永不停止創新的精神。
練就迅速捕捉靈感的目光——即使是宰牛過程,也能發現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