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科技發明年表

科技發明年表

發布時間:2020-12-18 22:45:44

『壹』 人類科技發展重要事跡時間軸

名 稱:科技發展簡史

[1]
作 者:本書編寫組
單 位:冊
類 別:黨群領導專— 綜合提升屬
出版單位:研究出版社
其它介紹:2011年3月/16開
ISBN:9787801686091
定 價:28元
本書以西方科技發展史為主線,依次闡述了古代世界和中國的科學技術、[2]阿拉伯和歐洲中世紀的科學技術;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提綱挈領式地展開與解析。內容包括: 人類科學技術的發端、 古代河流文明的科技成就、古希臘羅馬的科學技術、近代科學的誕生與第一次技術革命、近代科學的發展與第二次技術革命、現代新興科學的興起、現代高技術與第三次技術革命、中國科學技術的現代發展、現代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

『貳』 新中國科技成就大事年表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神州五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

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神舟七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鍾,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4、量子通訊衛星

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6日,中國造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2016年8月16日01時40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墨子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首批確定立項研製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它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不僅將助力於我國廣域量子通信網路的構建,服務於國家信息安全,還將開展對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空間尺度實驗檢驗,加深人類對量子力學自身的理解。

5、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順利升空,它標志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18年8月25日7時52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京時間19日晚22時0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7、38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中國北斗三號全球系統第13、14顆組網衛星。

在這兩顆北斗導航衛星上,還首次裝載了國際搜救組織標准設備,將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

2019年5月17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兩彈一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量子通訊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五號飛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七號

『叄』 我國古代科技發明大事年表(詳細)

中國古代發明家

姓名 領域 年代 發明作品 簡介
石申 天文學 戰國時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劉焯 天文學 隋代 《皇極歷》 劉焯--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學 唐代 《大衍歷》 一行--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

楊忠輔 文學家 南宋時期 《統天歷》 楊忠輔--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洛下閎 天文學 漢代 赤道式儀器 洛下閎--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蘇頌 天文學 宋代 天象儀 蘇頌--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後面有漏壺和機械繫統)。

莘七娘 10 世紀 孔明燈,走馬燈 莘七娘——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 裴秀——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

馬鈞 機械設計 三國時代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 馬鈞——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三國時代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

李春 橋梁設計 605~617 趙州橋 李春—— 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 發明家 漢代 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丁緩——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沈括 科學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倫 62~121 紙 蔡倫—— 62~121 年,蔡倫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成功。 105 年將此發明報皇帝。於 114 年被皇帝封為龍亭侯。當時人稱紙為蔡侯紙。 12 世紀,造紙術間接傳到歐洲。 13 世紀,蒙古人用蔡侯紙在波斯發行第一批紙幣。 14 世紀,朝鮮、越南、日本也開始使用紙幣。紙牌然後經由阿拉伯國家再傳到歐洲。

畢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術 畢升—— 1041~1048 年,中國北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杜詩 91~不祥 水力鼓風機 杜詩—— 91 年,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國時期 淬火技術 浦元—— 300 年,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孫子 三國時期 孫子算經 孫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秦九韶 數學 1202~1247 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李治 數學 測園海鏡 李治——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沈括 宋朝 沈括發現用細線系在磁針的中央(指南針),並將其懸掛起來。經過觀察、發現,寫進了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以後人們把用磁鐵製作的針成為指南針,還有指南桌。 13世紀到東方玩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見到了指南針,並把它傳到了歐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參考資料:http://211.95.73.80:8080/fmczy-more-zhongwai3.htm

『肆』 初中中國古代科技史、文化史大事年表

姓名 領域 年代 發明作品 簡介石申 天文學 戰國時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劉焯 天文學 隋代 《皇極歷》 劉焯--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一行 天文學 唐代 《大衍歷》 一行--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楊忠輔 文學家 南宋時期 《統天歷》 楊忠輔--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洛下閎 天文學 漢代 赤道式儀器 洛下閎--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蘇頌 天文學 宋代 天象儀 蘇頌--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後面有漏壺和機械繫統)。莘七娘 10 世紀 孔明燈,走馬燈 莘七娘——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裴秀 224~271 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 裴秀——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馬鈞 機械設計 三國時代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 馬鈞——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三國時代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李春 橋梁設計 605~617 趙州橋 李春—— 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丁緩 發明家 漢代 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丁緩——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沈括 科學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蔡倫 62~121 紙 蔡倫—— 62~121 年,蔡倫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成功。 105 年將此發明報皇帝。於 114 年被皇帝封為龍亭侯。當時人稱紙為蔡侯紙。 12 世紀,造紙術間接傳到歐洲。 13 世紀,蒙古人用蔡侯紙在波斯發行第一批紙幣。 14 世紀,朝鮮、越南、日本也開始使用紙幣。紙牌然後經由阿拉伯國家再傳到歐洲。畢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術 畢升—— 1041~1048 年,中國北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杜詩 91~不祥 水力鼓風機 杜詩—— 91 年,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浦元 三國時期 淬火技術 浦元—— 300 年,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孫子 三國時期 孫子算經 孫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秦九韶 數學 1202~1247 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李治 數學 測園海鏡 李治——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沈括 宋朝 沈括發現用細線系在磁針的中央(指南針),並將其懸掛起來。經過觀察、發現,寫進了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以後人們把用磁鐵製作的針成為指南針,還有指南桌。 13世紀到東方玩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見到了指南針,並把它傳到了歐洲。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伍』 根據《自然科學大事年表》的統計,從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1000年,中國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佔的比例約達5


(1) 印刷術、指南針、火葯。
(2) ①中國最早建立封建制度,社會制度先進
②國家長期統一,社會相對穩定。③經濟繁榮,奠定了物質基礎。④民族融合,中外交流。⑤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創造。
(3) ①明清時期中國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發展。②封建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③文化專制,禁錮了思想。④ 「閉關政策」阻礙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總之,當時中國腐朽的封建制度使中國沒能產生與歐洲相似的近代科學。(6分任答三點)

『陸』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工作年表

中國近現代名詞工作年表:
·1855年《博物新編》英國醫學傳教士合信著
·1858年《醫學英華字釋》英國醫學傳教士合信著
·1862年 「京師同文館」成立
·1868年「江南製造局翻譯館」成立
·1868年 《格物入門》京師同文館擔任總教習的美國傳教士丁韙良著
·1872年《化學監原》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的英國傳教士傅蘭雅及徐壽等翻譯
·1875年《化學監原續編》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的傅蘭雅及徐壽等翻譯
·1876年 《格致匯編》是由傅蘭雅在江南製造局工作期間創辦的我國第一份自然科學雜志
·1877年「益智書會」成立
·1885年 《化學材料中西名目表》傅蘭雅和在江南製造局的中國同事翻譯
·1890年「益智書會」改組為「中華教育會」
·1890年「博醫會」成立
·1898年 《化學元素名詞修正表》由益智書會公布
·1899年《物體遇熱改易記》傅蘭雅和在江南製造局的中國同事翻譯
·1903年 「京師同文館」改組為「京師大學堂譯學館」
·1909年當時的教育部設立「科學名詞編訂館」
·1918年中華醫學會成立「醫學名詞審查會」
·1919年在「醫學名詞審查會」的基礎上成立「科學名詞審查會」
·1920年 「中國科學社」成立,其前身為「醫學名詞審查會」
·1928年「大學院」成立「譯名統一委員會」
·1932年 「國立編譯館」成立,隸屬當時的教育部
·1932年中國物理學會下組建「物理學名詞委員會」
·1932年中國化學會成立並組建「化學名詞委員會」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成立「學術名詞統一工作委員會」下設五個小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醫葯衛生、藝術科學和時事名詞
·1950年中國科學院編譯局下設名詞室負責組織自然科學名詞編審工作
·1956年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成立
·1963年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名詞編訂室成立,其前身為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
·1985年「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成立
·1996年 「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更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柒』 新中國科技成就大事年表

這個嘛,太多了,列不玩1956:製造出第一輛汽車、試制殲、5戰機1960:建造成功第一座自主水電站版。1964:中近程導權、彈飛行試驗成功、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爆、炸氫彈成功。1970:成功發射人造衛星。1973:袁、 隆平成功研製出新一代水稻。1974:研製成功第一艘核、 潛艇。1999:神州 1號發射成功。2003:成功發射神州、5號。2005:發射神、6.2007:發射嫦娥一號。2010:發射嫦娥二號。....................................

『捌』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自然科學大事年表》的統計,從公元前 6 世紀至公元1000 年,中國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

(1) 印刷術、指南針、火葯。
影響:火葯推動了歐洲火葯武器的發展,為成長中的資產回階級提供了戰勝封建勢力的有答力武器,還促進了生產技術的進步;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印刷術大大推動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和社會的進步。
(2)物理學——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牛頓提出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說,愛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玻爾提出了量子理論。
生物學——胡克開啟了細胞學說;拉馬克提出早期的生物進化思想;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創立生物進化論。
(3)當時中國封建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文化專制政策和八股取士制度,科技的發展缺乏足夠的物質條件和思想自由。

『玖』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根據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學大事年表》記載,明代以前,世界上的重要發明和重

(1)中國抄科技襲由先進變為落後。固守農耕經濟阻礙了中國近代科技發展。
(2)牛頓經典力學;達爾文的進化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興起和發展的需要;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動。
(3)社會與生產的需要決定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拾』 新中國科技成就年表

有物理學新基本理論(或物理學新基本定律),發表在《科技創新導報》回2008年第12期的答171頁上。該成就,在網路工作人員無償的勞作下,被採納為:新中國的成就最佳答案;被定為:1·中國人近百年來對人類的貢獻推薦答案,2·當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推薦答案,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級的成就推薦答案。

與科技發明年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