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注能不能使平凡創造偉大
成功者都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干起,這一點一滴的小事看似平凡,但一直堅持幹下去,那麼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會從平凡小事中創造偉大的成功。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浮躁的時代,自我的張揚和個人主義的回歸使人們的自我認識不斷膨脹,許多人都不願做平凡小事。對此,有必要提醒這些人,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石一木疊起來的,不以平凡之事為輕者,才可以成就不平凡。
在極其平凡的小事中和在極其低微的崗位上,往往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並發揮自己的潛能,圓滿地達到目標,錦綉的前程就會隨之而來。
不專注平凡小事者,無不成為平庸者。
大衛是一家機械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不停地抱怨:「憑我的本事,做修理這活太丟人了!」
每天,大衛都對工作之平凡而抱怨不停,從來沒想過用心修理好手中的機器。而與大衛一同進廠的三個工友,從沒以工作之小而蔑視它,而是用心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件事。不到一年,這三個工友有一位被另一家機械廠聘用,另兩位被老闆送進某工業大學培訓。獨有大衛,仍舊在抱怨聲中,做他蔑視的修理工。
無論你正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要想獲得成功,就要積極主動地干好工作中的每一個平凡之處,把工作當回事。如果你象大衛那樣,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對它投以「冷淡」的目光,那麼,即使正從事最不平凡的工作,也不會有所成就。偉大的成就是要從平凡小事做起。忘記這一條職場規則,永遠不能可脫穎而出的。
今天,許多人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平凡的。這一現象,在一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身上尤為突出。他們無法認識到平凡小事的價值,只是迫於生活的壓力而勞動。輕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自然無法投入全部身心,於是在工作中敷衍塞責、得過且過,這樣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有所成就。
公共汽車售票員乾的事恐怕再平凡不過了,但北京市21路公共汽車1333號車的女售票員李素麗卻是以專注工作的職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她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售票員」、「全國勞動模範」,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掏糞工人時傳祥,也在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並受到劉少奇主席的親切接見。
工作本身並不能確定從業者的優劣,但是對於工作的態度卻能辨別一個人今後所能取得的成就。然而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人,卻把工作分成三六九等,他們總是固執地認為,某些工作是低賤的,而某些工作卻前途無量。或許正是因為這種觀念,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才會毫無競爭的優勢可言。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乾!
但令女孩萬萬想不到的是,上司安排她去洗廁所!而且上司對此工作的質量要求特別高,必須要把廁所洗得光潔如新!
洗廁所,而且工作標准如此之高,對於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女孩來說,困難是不難理解的。開始時,她只是充滿抱怨地干這份工作,因此不斷受到上司的指責。於是,她陷入困惑、苦惱之中。這時,她面臨著一個抉擇: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
正在這關鍵時刻,一位前輩及時幫她擺脫了困惑與苦惱,更重要的是幫她認清了工作的態度。這位前輩並沒有用空洞的理論說教,只是親自做樣子給她看。首先,她一遍遍地抹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她從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口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強。
這位前輩的行動讓她痛下決心:做好洗廁所的工作。因為她從前輩喝馬桶里的水體會到,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工作者本身,如果馬桶里的水是臟的,受到傷害的是洗馬桶者。
幾十年光陰一瞬而過,這位洗馬桶的女孩成為了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員——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
專注於平凡小事,堅持不懈地用心做好,照樣可以獲得成功。
北京便宜坊烤鴨店青年廚師程明生,會做2400多道菜,寫了一部20多萬字的烹調書。
紡織工人葉慧英改進操作方法,成為織布業的改革家,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杜德順從醫學院畢業,卻到浴室當修腳工,他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起來,編寫了《常見腳病醫術》一書。
四川蓬安縣醫院清潔工人沈萬明精於滅鼠,成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特約研究員。
湖南省郴州東江水泥廠工人許永善成了著名工程師,寫出了專著。
不要輕視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即使是平凡的小事,也值得你去做,值得你全力以赴,盡職盡責,認真地完成。小任務能夠順利完成,有利於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才不會輕易跌落。
2. 議論文《平凡中創造價值》800字。只要有作文必採納!
93歲的他靜靜地走了。無數活著的人在口口相傳中記住了他--蹬三輪的老人白芳禮。這不是神話:這位老人在74歲以後的生命中,靠著一腳一腳地蹬三輪,掙下35萬元人民幣,捐給了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而每一個走近他的人都驚異地發現,他的個人生活幾近乞丐,他的私有財產賬單上是一個零。他一年四季從頭到腳穿戴的總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都是他從街頭路邊或垃圾堆里撿來的。他倒為此挺開心,曾對人說:"我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的穿戴沒有一件是花錢買的,今兒撿一樣,明兒撿一樣,多了就可以配套了。"
他每天在外的午飯總是兩個饅頭一碗白開水,有時候會往開水裡倒一點醬油,那已是他的"美味"了。
在家他很節儉,每頓最多隻吃一塊肉或一個蛋,怎麼勸他再吃都沒用,他總是說:"留著下頓,吃多了白瞎。"偶爾放縱自己的是饞厲害了,就在晚上睡覺時往嘴裡放上一星肉,含著,慢慢品滋味。
為了多拉一趟活,多掙一塊錢,他幾乎到了不要命的地步。一年365天,無論節假日,無論刮風下雨下雪,他從來沒有休息過一天。早晨6點准時出車,要到晚上七八點鍾才回
他曾在夏天路面溫度高達50攝氏度的炙烤下,從三輪車上昏倒過去;他曾在冬天大雪滿地的路途中,摔到溝里;他曾由於過度疲勞,蹬在車上睡著了;他曾多次在感冒發高燒到39攝氏度的情況下,一邊吞著退燒葯片,一邊蹬車,虛脫的汗水濕透了棉襖;更有不為人知的是,由於年事已高,冬天裡他常常憋不住小便,棉褲總是濕漉漉的,他就墊上幾塊布照樣蹬著車四處跑。
在你的心裡想像這樣一幕吧:一個瘦弱的老人,蹬著三輪車,穿著不規整的衣服,戴著一頂草帽,在師生的驚異目光里到大學去,從身上掏出厚厚的一角兩角零幣攢起來的錢遞給學校領導說是要給困難學生捐錢,大學里每年都會收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捐款,多是大企業。如今收到來自個人、而且是一個蹬三輪老人的捐款,每個人的表情從驚異木然到感動甚至是痛苦。
而這樣的一幕老人堅持就是十多年,不曾間斷…………
"自己苦點累點沒有關系,讓每一個孩子都有錢到學校有書可以讀",這是20年前老人的動機,也是20年裡老人辛苦蹬車的追求和夢想。"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原發性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瓣膜退行性病變,老年型白內障,神經性耳聾,並有腦萎縮及消化道出血症狀。"這是老人病倒的最後,醫生對他的診斷結果。
"等我病好了,我還要蹬三輪掙錢資助你們讀書",這是老人對在病房裡對前去看望他的孩子們說的話.
"三輪車、收音機、小黃鶯",這是老人今年逝世時留下的最後的遺產。
如果你還不曾為這些簡單的話語動容,那麼,還有一個數字請你記住,在這個老人逝世的時候他已經93歲了,從74歲的暮年開始至90高齡,他不曾有一天如其他老人那樣在家中頤養天年,而是在大街上比一個壯年人還拚命的拉三輪,而這一切,只是為了讓那些孩子,那些他毫不認識的孩子們有錢可以上學,可以在教室里安逸的上課。
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得是耄髭之年還堅持二十載無怨無悔;關愛教育拿出很多前來助學的人也很多,常見於報端銀屏。排出那些借捐助之名得慈善虛名的人之外,也有不少人真誠的拿出錢來捐給偏遠的孩子,甚至有成千上萬或者者比爾一樣富可敵國的捐助。
然而,一個人有100元捐出10元,一個人有2元捐出1元,一個人是乞丐身無分文把乞討得來的2毛錢分了1毛錢給另一個乞丐。這三人中誰比誰更讓人感動呢?
白芳禮老人,無疑就是第三者。那麼真誠那麼純粹。
在老人的周圍,反襯的是一幫屍位素餐酒囊飯袋碌碌無為的官員,還有那些富裕的卻只圖一己享樂不問天下窮困的有錢人們。這是責任和良知的最好體現。
善良的人們,請不要吝惜你的淚水,讓我們在老人卑微的身影里俯下身去。老人是平凡的,甚至是可憐的。在媒體發現他之前,沒有人知道他的故事,沒有人知道他以一己之力捐資助學的情懷。這是怎樣的一顆心阿,是怎樣的默默無言卻又光輝燦爛。
可是,老人今年卻沒有被評選上《感動中國》人物,當白岩松煽情的語調加上令人感動的音樂里,十個人物在光鮮華貴全國矚目的頒獎舞台上展示他們曾經的付出讓每一個觀眾感動落淚的時候,人們的良心卻沉默的遺忘了這個已然離我們遠去的老人。
還記得這並非第一次的落選,去年感動中國的提名里也有老人的名字,可是,今年延續去年相同的失落。
不知道大家的眼睛裡這是怎樣一個老人,至少在他為之奉獻的津門,萬千的百姓為他的離去而感動著悲傷著。
這些年得到白芳禮捐助的大學、中學、小學以及教育基金等單位達30家之多。老人捐錢從不圖回報,許多得到他幫助的學生並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快樂和幸福來自他那一顆太陽的心!
而如此偉大可敬的老人兩次被提名CCTV感動中國人物的提名卻因為某些原因而落選,讓人感到CCTV是在真正的感動中國還是在做秀 !至於那些投票,在實際的操作里又有多大的作用呢?
一位老人、一輛三輪車、35萬元捐款、300多名貧困學生……當人們將片語一一連線後,展現出來的是老人伴著坎坷、誤解、堅持與慈愛的一生。他,就是白芳禮。
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輪車收5角錢計算,他為貧困學生奉獻的是相當於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直到將近90歲高齡,然而,終於在那一天他感到了無奈。1999年,天津火車站進行整頓,所有商亭一律被拆除。望著轉眼工夫被拆成一堆LJ的"白芳禮支教公司",老人哭了。他老了,腿腳沒勁了,以後還指望用什麼掙錢給孩子們讀書呢?
那年冬天,老人蜷縮在車站附近一個自行車棚里,硬是給人家看了3個月的自行車,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錢整整齊齊地放在一個飯盒裡,等存滿500元時,他揣上飯盒,蹬上車,在一個飄著雪花的冬日,來到了天津耀華中學。人們看到,他的頭發、鬍子全白了,身上已經被雪浸濕。他向學校的老師遞上飯盒裡的500元錢,說了一句:"我干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老師們全哭了。
白芳禮,你憑什麼感動中國?你有曼妙的舞姿和優美的曲線嗎?你有能力站在萬人矚目的舞台上,讓無數的少男少女對你產生浪漫朦朧的遐想么?
白芳禮,你憑什麼感動中國?你坐過宇宙飛船翱翔過宇宙嗎?你享受過走下飛船後,那無邊的花海和雷聲鳴般的掌聲嗎?你只是一個小學都沒上過的三輪車夫,怎能與我們的航天英雄相提並論?
白芳禮,你憑什麼感動中國?你是一個國有大型醫院的院長嗎?你是一個在醫療界頻頻作出高姿態,彷彿聖人般能呼風喚雨的資產家么?你的唯一的財富只有那區區20幾萬,而且還散給了千千萬的的貧寒學子。
"用第一抹光線的純凈,為世界畫一雙眼睛"CCTV感動中國的優美歌詞讓人為之無限憧憬和聯想,但是在C C T V 的評委或者說在 C C T V後台的一些領導眼中,只有偉大的航天員,只有華麗的舞蹈家才能或者說才配感動中國。感動這個詞和三輪車夫,社會底層人民和窮光蛋這幾個詞語是一點關系也沾不到的。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平凡中折射偉大"這種精神已經喪失殆盡。
當我們的社會高層已經習慣用"偉大"這個詞語來衡量什麼叫做感動,當我們的春節晚會已經開始只為上層人士服務,當從提問幼稚園孩子你將來想選擇什麼職業得到的回答是明星大老闆的時候,這個社會的主流精神已經一絲絲的被急功近利和奢華浮躁所取代。
白芳禮讓我們從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看到了這個社會的一線希望,CCTV的感動中國評選又無情的把這微弱的希望撲滅。不,央視撲滅的不是白芳禮的個人榮譽的得失,已經遠在天堂的老人不會再計較這些塵世的虛名,央視撲滅的是一個民族未來的希望!當無私和平凡已經不在,我們的明天將何去何從?
評選已經過去,結果不能更改。還記得《南方周末》99年的新年獻詞里有這樣的兩段話: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為什麼我們總是眼含著淚水,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為什麼我們總是精神抖擻,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為什麼我們總在不斷尋求,因為我們愛得深沉。愛這個國家,還有她的人民,他們善良,他們正直,他們懂得互相關懷。"
"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於你,來自於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精神抖擻!老人二十年的支教生涯難道不正是這樣的一種力量嗎?
察看過去的紀錄,《南風窗》評選白芳禮作為年度人物;在不少論壇里,也可以看見網友的追念;老人辭世後的追思會,有天津萬人參加;南開大學的BBS里,有很多人在為老人鳴不平……有這么多人記得老人,也許也就足夠了。《感動中國》又能說明什麼呢?作為中央媒體,我只感覺到她日漸下降的權威,整個日漸庸俗的媒體圈除了娛樂大眾就是愚弄大眾,除此,還說什麼呢?
只是但願,在這個善於遺忘的社會里,白芳禮的故事不要被人輕易的淡忘,和那些記入歷史的人物一樣,永遠的被我們記住,我們的國家,在一個角落裡有這么善良的一位老人。
對於老人自己來講,他的付出,從來沒有想到會有誰來回報有誰來關注。 榮譽,對他而言只是虛名浮雲,毫無疑義。(雖然,也許包括他自己,都會對這種天真的善良不被承認而黯然。)
斯人已去,唯願平安!糾纏於此的所有爭論,已變得沒有多少意義。
在我的心裡,老人是應該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因為老人深深的感動了我,還有我身邊的很多人。
3. 在平凡中創造奇跡 創造價值的名人事例
1、鑿壁偷光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幹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裡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
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2、馬雲堅持不懈學習
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
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3、奧托·瓦拉郝的故事
奧托·瓦拉郝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才過程就極富傳奇色彩。瓦拉郝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這樣的評語:「瓦拉郝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
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課瓦拉郝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是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不可造就之才。」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用的品質,建議他試學化學。
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郝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著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才生」。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4、海倫·凱勒為夢想堅持不懈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
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5、戰勝殘疾的巴雷尼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 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
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4. 華夏大地平凡創造什麼意思
平凡中有偉大,偉大中有平凡,華夏大地每個人都在創造著自己的生活,每一個人普通的一個創造,積攢出華夏的偉大與輝煌。
5. 平凡的人也能創造偉大的故事。
當看完《中國驕傲》這本書時,我不禁在心中深深贊嘆:我們偉大祖國是真正的英雄!
奧運健兒,航天夢想實現,小康社會,歷史改革……一個個驚人的奇跡,一次次大規模的跨越,中國在不停地前進、前進……而這,都離不開每位中國人民的辛勤工作、創造和對祖國的貢獻。
在《中國驕傲》中,就有一則讓我難忘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一位郵遞員王順友認真工作的事——王順友從家出發開始送信並回到家在中,必須要用14天。這也就意味著,在這14天里,他只能露宿山間。一天,他來到一個名叫「九十九道拐」的地方,一隻山雞突然飛起而驚動了馬,王順友拚命拉住韁繩保護郵件,誰知馬抬起兩只後蹄踢中了他的肚子。王順友肚子一陣疼痛,倒在地上。這時的馬才安靜下來,人馬互相安慰。此時,王順友依然一步一步忍受著劇痛趕路,直到把郵件送完。此時,他才安心地進了手術室。在生與死的考驗中,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郵件!保住!郵件王順友這種認真對待工作的精神得到了人們對他高度的評價:民族的脊樑!
在我們偉大祖國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奧運健兒努力訓練,為中國爭金牌,宇航員登上太空,克服恐懼與身體的不適為中國實現多年的夢想,科學家研究發明,給人民帶來方便……其實,只要你為祖國作出貢獻,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都可以。我們要堅信:平凡也能創造偉大!
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應為祖國的光輝過去而驕傲、自豪,也該為祖國的未來路程而奮斗、開拓,就讓我們攜手努力!
6. 平凡的我創造一個不平凡的人生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就在平凡的教學過程中。他們相信平凡的事情中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來。
但平凡絕不是平庸。平凡的人安於平凡的生活,卻在做著不平凡的努力,就是在享受著生命的無限精彩,春風春雨,潤物潤心,也是尋找快樂的窗口,成為精神上的富有者,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但殊不知平凡中也會顯現出偉大。蘇格拉底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 工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謀生的手段,你才有從平凡走向卓越的可能,都會懷揣責任,全身心投入,把工作做好。
人生不是完美的。很多時候,樂觀或者悲觀,所以我們便學會與命運相搏,應該永遠帶著一顆平常心去生活和工作。平凡的人以平常心待人,懂得收斂自己身上的鋒芒,知道自己做人的良知和責任,桃李芬芳。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手裡做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身處其中,你會時時感受到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只是要讓它發出光來、職業等等,所以我們只能選擇平凡,年復一年,白天孜孜耕耘於三尺講台,晚上不倦相伴於清燈鍵盤。把平凡當成一種享受,不計名利得失,堅韌不拔的耐力。平凡的人無論處於怎樣平凡的工作崗位。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傑出的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平庸的工匠,慢慢去學會接受無法改變的命運與磨難。
7. 平凡創造奇跡 下一句用什麼語句
堅持終將成功!嘻嘻……
8. 關於平凡而偉大的名言
1、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張瑞敏
2、把現在正做的事做好,就對永恆有了交待。———拉瓦特
3、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簡單的事做好即不簡單。—— 韓寒
4、不要光贊美高聳的東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樣不朽。——菲·貝利
5、不以小事為輕,而後可以成大事。——(法)拿破崙
6、大的靈魂,常寓於平凡的軀體。——英國
7、對於平凡人來說,平凡就是幸福。 ——尼采
8、即使自己變成了—撮泥土,只要它是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自己的夥伴大踏步地沖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中)吳運鐸
9、堅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對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海倫·凱勒
10、經常有這樣的情形:為科學和技術開辟新道路的,有時並非科學界的著名人物,而是科學界絕不著名的人物,平凡的人物,實踐家,工作革新者。——斯大林
11、沒有任何東西比人類的愛更富有聰明、更復雜。它是花叢中最柔嫩的而又最質朴、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這個花叢的名字叫道德。——蘇霍姆林斯基
12、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中)魯迅
13、平凡的人希望,天才的人創造。 ——愛默生
14、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周國平
15、如果能從每一個過程中,細心去思考,吸取經驗,即使表面看來是平凡無奇的生活,也會從中得到豐富的體驗。——松下幸之助
16、少說些漂亮話,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列寧
17、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 —— 伯克
18、倘要所用的人沒有短處,其結果最多隻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組織。所謂樣樣都是,一定是一無是處。——杜拉克
19、完成偉大事業的人,起初並不偉大。——(美)愛默生
20、偉大的靈魂,常寓於平凡的軀體——印度
21、偉大的頭腦傾向於平凡。 ——安德烈·紀德
22、我常把自己比作小草,小草能生在高山、峽谷,河溪旁,峭壁上,它以不同的方式,為大地獻出自己的翠綠。——史光枉
23、我們永遠要記住: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周正
24、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列寧
25、一件事情既然以不平凡的形式開始了,那麼它也必定以同樣的形式結束。—— 萊蒙托夫
26、一種固然低劣的辯辭或平凡的視察,假設這樣提出來,前面加幾句尊重他人的意見的話,他即可以得到更多的榮譽和重視。
27、友誼的主要功效之一就在使人心中的憤懣抑鬱之氣得以宣洩弛放,這些不平凡之氣是各種的情感都可以引發的。——培根
28、真理是平凡的,真理是跟平凡的事物和平凡的群眾分不開的。—— 馮定
29、真實的思想家最最嚮往的是閑暇。與此相比平凡的學者卻躲避它,由於他不知道如何處理閑暇,而此時安慰他的是書籍。——尼采
30、只有平凡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實際上只有遠離矯飾或特異的地方,才真實。——費狄拉
9. 為什麼專注可以從平凡創造偉大
成功者都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干起,這一點一滴的小事看似平凡,但一直堅持幹下去,那麼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會從平凡小事中創造偉大的成功。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浮躁的時代,自我的張揚和個人主義的回歸使人們的自我認識不斷膨脹,許多人都不願做平凡小事。對此,有必要提醒這些人,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石一木疊起來的,不以平凡之事為輕者,才可以成就不平凡。
在極其平凡的小事中和在極其低微的崗位上,往往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並發揮自己的潛能,圓滿地達到目標,錦綉的前程就會隨之而來。
不專注平凡小事者,無不成為平庸者。
大衛是一家機械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不停地抱怨:「憑我的本事,做修理這活太丟人了!」
每天,大衛都對工作之平凡而抱怨不停,從來沒想過用心修理好手中的機器。而與大衛一同進廠的三個工友,從沒以工作之小而蔑視它,而是用心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件事。不到一年,這三個工友有一位被另一家機械廠聘用,另兩位被老闆送進某工業大學培訓。獨有大衛,仍舊在抱怨聲中,做他蔑視的修理工。
無論你正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要想獲得成功,就要積極主動地干好工作中的每一個平凡之處,把工作當回事。如果你像大衛那樣,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對它投以「冷淡」的目光,那麼,即使正從事最不平凡的工作,也不會有所成就。偉大的成就是要從平凡小事做起。忘記這一條職場規則,永遠不能可脫穎而出的。
今天,許多人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平凡的。這一現象,在一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身上尤為突出。他們無法認識到平凡小事的價值,只是迫於生活的壓力而勞動。輕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自然無法投入全部身心,於是在工作中敷衍塞責、得過且過,這樣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有所成就。
公共汽車售票員乾的事恐怕再平凡不過了,但北京市21路公共汽車1333號車的女售票員李素麗卻是以專注工作的職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她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售票員」、「全國勞動模範」,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掏糞工人時傳祥,也在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並受到劉少奇主席的親切接見。
工作本身並不能確定從業者的優劣,但是對於工作的態度卻能辨別一個人今後所能取得的成就。然而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人,卻把工作分成三六九等,他們總是固執地認為,某些工作是低賤的,而某些工作卻前途無量。或許正是因為這種觀念,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才會毫無競爭的優勢可言。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乾!
但令女孩萬萬想不到的是,上司安排她去洗廁所!而且上司對此工作的質量要求特別高,必須要把廁所洗得光潔如新!
洗廁所,而且工作標准如此之高,對於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女孩來說,困難是不難理解的。開始時,她只是充滿抱怨地干這份工作,因此不斷受到上司的指責。於是,她陷入困惑、苦惱之中。這時,她面臨著一個抉擇: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
正在這關鍵時刻,一位前輩及時幫她擺脫了困惑與苦惱,更重要的是幫她認清了工作的態度。這位前輩並沒有用空洞的理論說教,只是親自做樣子給她看。首先,她一遍遍地抹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她從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口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強。
這位前輩的行動讓她痛下決心:做好洗廁所的工作。因為她從前輩喝馬桶里的水體會到,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工作者本身,如果馬桶里的水是臟的,受到傷害的是洗馬桶者。
幾十年光陰一瞬而過,這位洗馬桶的女孩成為了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員——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
專注於平凡小事,堅持不懈地用心做好,照樣可以獲得成功。
北京便宜坊烤鴨店青年廚師程明生,會做2400多道菜,寫了一部20多萬字的烹調書。
紡織工人葉慧英改進操作方法,成為織布業的改革家,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杜德順從醫學院畢業,卻到浴室當修腳工,他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起來,編寫了《常見腳病醫術》一書。
四川蓬安縣醫院清潔工人沈萬明精於滅鼠,成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特約研究員。
湖南省郴州東江水泥廠工人許永善成了著名工程師,寫出了專著。
不要輕視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即使是平凡的小事,也值得你去做,值得你全力以赴,盡職盡責,認真地完成。小任務能夠順利完成,有利於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才不會輕易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