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創造第一集

中國創造第一集

發布時間:2020-12-18 18:17:14

㈠ 中國製造怎樣才能推進中國創造

中國製造業發展的著力點不在於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著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質量和品牌是製造業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是製造強國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沒有質量和品牌,不要說中國實現工業強國的目標不能實現,就連製造大國的地位,由於一些國家的追趕,都要褪色和動搖。」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坦言,我國裝備製造業在質量基礎能力、質量安全風險、產品品種結構、產品實物質量和自主品牌培育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因此要推進品質革命,打造精品裝備,構建以質量安全為基礎,以先進質量為核心,以贏得市場認可的國際化品牌為標志的裝備製造業競爭新優勢。
為此,《行動指南》提出分三個階段,在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實現我國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品牌水平大幅提升。其中,第一個階段是到2018年,夯實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品牌發展的基礎,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第二個階段是到2021年,推動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品牌整體提升,國產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等指標得到顯著提高。第三個階段是到2025年,推動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品牌達到世界製造強國水平,以中國裝備樹立中國製造的質量和品牌新形象。
「第一個階段解決的是基礎能力問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說,比如要解決一批行業非競爭性共性質量問題,在裝備製造業相關的關鍵原材料、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等方面取得突破。第二、三階段則是要升級,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提高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
《行動指南》強調要通過完善扶優限劣的采購制度來激發企業提升質量和品牌的內生動力。工信部將在工具、量具、模具、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等基礎類裝備,以及重點通用類裝備等領域,試點建立產品質量分級制度。同時,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加快高端技術裝備和優質產能「走出去」。
「政策將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向高質量的、高效益的產業轉移,企業要形成一套科學的品牌培育方法和先進的質量管理辦法,還需要一大批質量技術咨詢機構,在咨詢、檢測、試驗、鑒定、評價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沙南生說。
據介紹,工信部將以區域、行業和產業集群為重點,實施質量和品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行動。依託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提升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的質量和品牌服務能力,開展質量提升、品牌培育、創意設計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等領域的培訓、診斷和輔導等服務。到2018年,在500個以上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形成質量和品牌服務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和國防科工局今天發布了《促進裝備製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指南》,提出到2018年,裝備製造業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0%以上,質量信譽形象明顯改善;一批企業邁入產業價值鏈高端,一批自主品牌加快走向世界。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著力點不在於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著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質量和品牌是製造業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是製造強國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沒有質量和品牌,不要說中國實現工業強國的目標不能實現,就連製造大國的地位,由於一些國家的追趕,都要褪色和動搖。」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坦言,我國裝備製造業在質量基礎能力、質量安全風險、產品品種結構、產品實物質量和自主品牌培育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因此要推進品質革命,打造精品裝備,構建以質量安全為基礎,以先進質量為核心,以贏得市場認可的國際化品牌為標志的裝備製造業競爭新優勢。
為此,《行動指南》提出分三個階段,在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實現我國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品牌水平大幅提升。其中,第一個階段是到2018年,夯實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品牌發展的基礎,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第二個階段是到2021年,推動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品牌整體提升,國產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等指標得到顯著提高。第三個階段是到2025年,推動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品牌達到世界製造強國水平,以中國裝備樹立中國製造的質量和品牌新形象。
「第一個階段解決的是基礎能力問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說,比如要解決一批行業非競爭性共性質量問題,在裝備製造業相關的關鍵原材料、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等方面取得突破。第二、三階段則是要升級,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提高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
《行動指南》強調要通過完善扶優限劣的采購制度來激發企業提升質量和品牌的內生動力。工信部將在工具、量具、模具、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等基礎類裝備,以及重點通用類裝備等領域,試點建立產品質量分級制度。同時,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加快高端技術裝備和優質產能「走出去」。
「政策將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向高質量的、高效益的產業轉移,企業要形成一套科學的品牌培育方法和先進的質量管理辦法,還需要一大批質量技術咨詢機構,在咨詢、檢測、試驗、鑒定、評價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沙南生說。
據介紹,工信部將以區域、行業和產業集群為重點,實施質量和品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行動。依託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提升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的質量和品牌服務能力,開展質量提升、品牌培育、創意設計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等領域的培訓、診斷和輔導等服務。到2018年,在500個以上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形成質量和品牌服務能力。

㈡ 中國自1949年以來,創造了許多「第一」,你知道有哪些呢

第一支火箭

㈢ 中國在「一帶一路」上創造了哪些「第一」

中國在「一帶一路」上創造了7個第一:
第一次以「一帶一路」為核心議題的高端多邊國際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這次論壇是2013年「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提出以來,中方就此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國際會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論壇的主題是「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
第一次寫入聯合國大會決議——關於阿富汗問題第A/71/9號決議:2016年11月17日,第71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關於阿富汗問題第A/71/9號決議。決議歡迎「一帶一路」等經濟合作倡議,敦促各方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加強阿富汗及地區經濟發展,呼籲國際社會為「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環境。決議得到了193個會員國的一致贊成。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普遍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唱響聯合國舞台。
第一條「中國標准」電氣化鐵路——衣索比亞亞吉鐵路:2016年10月5日,亞吉鐵路建成通車儀式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亞吉鐵路是非洲大陸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和最長距離的電氣化鐵路,也是中國在非洲建設的第一條集技術標准、設備、融資、施工、監理、運營和管理於一體的全產業鏈「中國標准」電氣化鐵路。
「中亞第一長隧道」——烏茲別克卡姆奇克隧道:2016年2月27日,中國企業承建的烏茲別克安格連-帕普鐵路卡姆奇克隧道成功實現貫通,讓天塹變通途,有利促進了烏茲別克鐵路事業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安格連-帕普」是目前中國企業在烏茲別克承建的最大工程,也是共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合作的示範性項目。有著「中亞第一長隧道」之稱的卡姆奇克隧道段,是安帕鐵路線的焦點所在,也是烏茲別克鐵路網全線的咽喉所在。來自中國的隧道建設者們僅用900天時間完成了共計47.3公里主、輔隧道的修建。
中國高鐵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第一單項目——印尼雅萬高鐵:當地時間2015年10月16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成的中國企業聯合體,與印尼國企聯合體,正式簽署了組建中印尼合資公司協議,標志著中國企業正式贏得了雅加達-萬隆(雅萬)高鐵項目。這條鐵路合作協議為中國高鐵走出去創造了多個「第一」,不僅是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第一單項目,也是首個由政府主導搭台、兩國企業對企業進行合作建設的第一個鐵路走出去項目,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重大早期收獲。
迄今中國企業中標的最大國際橋梁工程——孟加拉帕德瑪大橋工程:2014年 6月2日,中鐵大橋局中標孟加拉帕德瑪大橋工程,是迄今中國企業中標的最大國際橋梁工程。孟加拉帕德瑪大橋為公鐵兩用橋,上層是雙向四車道公路,下層為單線鐵路。主橋長6150米,為單跨150米的鋼桁梁-預應力混凝土橋面板組合結構連續梁。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一帶一路」孟加拉國東西部客貨運輸主通道和泛亞鐵路重要通道之一。
第一個實體落地項目——中哈物流合作項目:2013年9月7日,連雲港與哈薩克鐵路公司簽署了中哈連雲港過境貨物運輸通道及貨物中轉分撥基地項目合作及協作協議,標志著中哈物流合作項目正式誕生,這也成為「一帶一路」進程中第一個實體落地項目。

㈣ 中國創造的世界之最(現代)人創的

中國最大的人抄造瀑布:漓襲江「九天銀河」人造瀑布
世界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
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
世界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世界上最快的經濟發展速度-每年發展速度都保持在9%以上
世界最大的植樹造林活動-三北防護林
最大的廣場是北京天安門廣場

主要糧食產量都是世界第一或第二,小麥、稻子、玉米第二等
主要油料產量都是世界第一如花生、大豆。
糖類產量都是世界第一
主要工業世界第一,鋼材等
主要礦業世界第一,稀土礦
主要能源世界第一或前列,煤,石油世界第五
外匯第一
經濟高速增長持續時間第一
人口第一
超100萬大城市第一
城市人口世界第一
輕工業世界第一,服裝、鞋帽等
化工第一
煙草第一
吸煙人口第一
汽車事故死亡第一
豬牛羊肉類產、吃第一
蛋類產、吃第一
禽肉第一
大學生培養第一
工程師培養數量第一

㈤ 跨越中國製造的分集簡介

第一集:《製造的競爭力》
敘述了中國製造是如何從不具備競爭力繼而在30年的過程中轉化為全球市場上低成本高效率的楷模,通過各種類別製造業中的典型案例,表達了中國製造的興起怎樣改變了全球經濟的格局。同時為中國製造在下一步的轉型升級破題——中國企業的價值取向:為誰而戰!為什麼而戰!
第二集《品牌在縫隙中漸進》
通過幾個不同類別的企業案例揭示了中國製造企業如何在強手如林的全球市場,為打拚自己的品牌而進行的艱苦探索,為正在全球市場低迷過程中的中國製造企業開啟了一扇可供借鑒的窗口。
第三集《創新的世界觀》
其核心是「讓創新開拓市場,讓市場維系創新」,通過東軟、吉利、龍芯等案例,揭示了在全球化時代的創新思維邏輯——「以我為主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這樣一個引領中國製造未來的思維方式。
第四集:《國際化之路》
全面分析了TCL、聯想和東軟在國際化過程中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結果,並以此透視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路徑——實力與價值的交換的信任,以及企業文化的全面融合。
第五集:《升級中國製造》
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製造的低成本優勢收到了了空前的挑戰,中國企業如何建立高技術含量的低成本,放棄單一的低價優勢構建未來的國家競爭優勢。通過比亞迪、中集、吉利、一汽等案例,分別從技術升級,戰略升級、管理升級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㈥ 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有什麼不一樣嗎

中國創造我認為就是版權在中國,但是成品不一定由中國製造。比如回三國演義這部書版答權在中國,但是當國外得到版權版權許可的情況下,也可以印刷。
中國製造則是成品生產地在中國,但是版權不一定在中國。比如ps的手柄,版權是日本的,但是很多的正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所以有「made in China」

㈦ 新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世界紀錄是由誰創造的

新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世界紀錄是陳鏡開創造
陳鏡開(chén jìnɡ kāi)男子舉重運動員。內19容35年生。廣東東莞人。自幼喜愛健身運動。1953年從健身運動轉為練舉重。1955年入中南軍區體工隊,後被選入國家舉重集訓隊,成績提高很快,一年間挺舉成績從95公斤猛增到130公斤。1956年6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蘇聯舉重友誼賽中,以133公斤的成績打破了美國運動員溫奇保持的56公斤級(最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成為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同年還分別以135公斤、135.5公斤的成績兩次打破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

㈧ 中國第一頂創造了哪些全國「之最」

11月18日,隨著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華海號」頂管機的最後一頂,我國目前管廊施工領域頂距最長、斷面最大的矩形頂管工程——江蘇蘇州市城北路綜合管廊元和塘頂管工程順利貫通,該頂管工程被業內譽為「中國第一頂」。

據悉,中鐵上海工程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開展科研,突破了如長距離減阻、淺埋過河、不良地質頂進等多項高難度施工瓶頸,留下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總結形成了一系列長距離大斷面矩形頂管施工工藝標准,將為我國今後的地下綜合管廊施工和更長更大的頂管工程提供寶貴經驗。

㈨ 中國生產的第一列火車

西門子和株洲電力機車廠為上海地鐵生產的在中國製造的第一列地鐵列車在株洲成功下線

2004年 12月18日

2004年12月18日,為上海地鐵明珠線2期生產的第一列中國製造的地鐵列車在湖南株洲成功下線。該批24輛6節編組列車在西門子交通技術集團的合作夥伴,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廠,生產製造。

2004年1月,地鐵車輛的生產在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廠開始,用全新的製造設備進行生產。

2004年8月18日,在維也納召開的下線典禮上,第一列在維也納為上海明珠線2期線生產的地鐵已象徵性地交付給上海申通集團的沈光怡先生。上海項目經理Rainer Tesch先生表示,「該批車輛中的前四列完全在維也納製造,而目前在株洲生產的首列地鐵列車,已成功實現60%的本地化生產。

在德國威爾登測試中心進行過所有必要型式試驗後,在維也納生產的上海明珠線2期的第一列列車將於2005年1月18日交付給顧客。 而第一列中國產列車將於2005年3月29日交付給顧客。所有列車的交付可望於2006年底完成。

此次項目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按期進行執行,這完全歸功於在維也納,格拉茨,愛爾蘭根和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廠的各個團隊的緊密合作。共有60多名來自德國和中國的同事參與了此次項目。

在株洲生產的上海明珠線2期的成功下線,同時也標志了我們向合作夥伴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廠成功地轉讓了先進的地鐵製造技術。

㈩ 中國第一架戰斗機是誰製造的

1956年7月19日,試飛員吳克明駕駛殲-5「中0101」號戰斗機首飛成功,標志著中國具備了自行生產噴氣式戰斗機的能力。記者 董麗娜 翻拍 1956年7月19日清晨,沈陽空軍於洪機場跑道上,一架銀白色的「中0101」號噴氣式戰斗機呼嘯騰空,躍升、俯沖、盤旋……經過一系列預定的試飛動作後,飛機安全著陸。地面上,來自各方的300多名代表都高興得蹦了起來,許多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那是一個跨時代的時刻,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試飛成功。」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宣傳處的吳加舜主任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53年過去了,當年參與試制殲-5戰斗機的羅時大已經86歲高齡了,每每談起試制中國第一架戰斗機的那段崢嶸歲月,老人仍然激情滿懷。 曾遭遇500多個「不諧調」問題 1943年,正讀高中的羅時大看見日本人的飛機天天轟炸老百姓,氣憤的同時,又對「中國連飛機都沒有」而感到悲哀。能夠設計、製造飛機成了他埋在心底的願望。這也是他日後離開上海交通大學,來到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學習的原因所在。 1951年11月,羅時大帶著滿腔熱情來到沈陽112廠(沈飛前身),主要工作就是修理蘇制米格-17噴氣式殲擊機。「從1951年至1954年,我們一共修理了200多架米格-17殲擊機,跟蘇聯專家學習、掌握了米格型飛機的結構特點。 」 與發達國家先研製飛機,後修理飛機不同,中國的航空工業道路走的是先修理後製造的道路,修理飛機、為飛機製造零部件的經驗為日後試制殲-5飛機創造了條件。 1954年,沈陽112廠接到國家下達的製造殲-5飛機的命令。盡管每天都夢想著能夠製造出自己的飛機,但當得知這個消息後,羅時大仍然感到任務艱巨:「殲-5是仿製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噴氣式殲擊機——前蘇聯米格-17,全部零件1萬多項,25萬多件。而廠里大多數工程技術人員都剛剛大學畢業,工人也都是從全國調過來的,根本不懂得飛機製造。領導幹部雖然久經革命考驗,但也沒有飛機製造技術和生產管理經驗。 」 1955年3月,廠里拿到前蘇聯提供的全套飛機圖紙與技術資料。沒有廠房,他們邊生產邊基建,沒有設備,就邊補充邊生產,為了研究和學習技術資料,他們經常是通宵達旦。由於設計圖紙和工藝裝備來自於前蘇聯的兩個地方,在飛機的試制過程中,出現了500多個不諧調問題,作為副總工程師的羅大時兼任起「不諧調問題組組長」,專門解決這些不諧調問題。 比計劃提前一年零三個月完工 「由於經驗不足,我們在工作中還鬧出不少笑話。 」羅時大說,在加工某個飛機部件時,資料原文工藝規定「要用伏爾加河水清洗零部件」,大家都以為伏爾加水裡有什麼特殊的功效或溶劑;資料原文工藝規程中要求,飛行員頭靠上的一塊皮子要用3歲小牛腹上的皮,且要求該小牛皮未被牛虻叮過,未受鞭打傷過,翻譯不敢私自改動,技術人員不知如何是好,便跑過來問羅時大,羅時大也犯了難:弄到3歲的小牛不難,肚子沒被鞭子抽打過的也能找到,可沒讓牛虻叮過就太難鑒定了。「我們後來不得不去請教前蘇聯的技術專家,原來清洗零件用普通的自來水就行,而頭靠上的皮子只要是軟一點的牛皮就可以。 」 羅時大說,從那以後,他們的腦袋不再一根弦,「變得聰明了很多。 」1956年7月,殲-5誕生,比計劃提前一年零三個月。 1956年7月19日,在沈陽於洪機場的跑道上,銀色的「中0101」號噴氣式戰斗機在晨光中格外耀眼,300多名各方代表注視著中國製造的第一架飛機,表情興奮又緊張。 曾經在朝鮮戰場上擊落兩架F-86戰斗機的飛行員吳克明帶著飛行裝備,自信滿滿地跨進座艙。座艙內的開關和儀表全是中文標志,這使得一直開俄文或英文標志戰斗機的他感慨萬千。 點火、加油、離地,「中0101」號呼嘯騰空,躍升、俯沖、盤旋……經過一系列的試飛動作後,它又穩穩地停在了跑道上。「我們都蹦了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露著笑容,很多人流出了眼淚。」53年後,回憶殲-5首飛的場景,羅時大仍然難以抑制他內心的激動。 首飛成功後的15天中,殲-5又經歷了19次綜合性科目的試飛,技術人員對在試飛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故障進行了調整和排除。最後的試飛結果表明:「中0101」號飛機在最大速度、最大高度時,特種設備、發動機等各項性能、數據已全部達到試飛大綱的標准和要求。 「我們自己的飛機」飛過天安門廣場 1956年9月8日,國家驗收委員會在112廠舉行了驗收簽字儀式,同時批准成批生產,交付空軍及海軍航空兵部隊使用。 9月9日,《人民日報》以《我國試製成功新型的噴氣式戰斗機》為題,在頭版向全世界報道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9月10日,聶榮臻元帥來到沈陽參加國產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試製成功慶祝大會,親自為「中0101」號剪綵,接著登上觀禮台觀看了飛行表演。 試飛員經過多日試飛,對這架飛機也十分熟悉了,所以當天進行的飛行表演連貫性好、難度高,十分驚險。飛行表演結束後,聶榮臻元帥連說:「很好!很好! 」 1956年10月1日,國慶。新生產的第一批4架殲-5戰斗機編隊呼嘯飛過天門廣場,正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的毛澤東主席指著飛機對外國朋友說:「我們自己的飛機飛過去了! 」 後來,他把這種感受寫進了《論十大關系》,其中寫著「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我們不曉得造飛機、造汽車,現在開始都能造了。 」 1956年至1959年,沈陽112廠共生產了600多架飛機,裝備了我國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為捍衛我國的領空、領海立下了不朽戰功

與中國創造第一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