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漢人請進一下 關於武漢鋼鐵學校
搬到青山武鋼之前老校址在洪山。我母親鋼校55年畢業的。
㈡ 我的武鋼股票怎麼沒有了
因為股票武鋼股份已退市。
A股:武鋼股份 600005
關聯企業: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武鋼股份擁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煉鐵、煉鋼、軋鋼等完整的鋼鐵生產工藝流程,鋼材產品共計7大類、500多個品種。主要產品有冷軋薄板、冷軋硅鋼、熱軋板卷、中厚板、大型材、高速線材、棒材等,商品材總生產能力1000萬噸,其中80%為市場俏銷的各類板材。
公司先後有100多項產品獲全國、省、部優質產品證書,硅鋼產品獲中國名牌、中國鋼鐵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稱號,重軌、板材獲湖北省名牌稱號,39項鋼材產品獲冶金行業「金杯獎」,產品實物質量達國際先進水平產量比為64.07%。
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張,國內冶煉精煤的供應日趨緊張,公司通過對平煤集團的投資,將加強對上游煤炭資源的影響力,制約鋼鐵生產的緊俏資源煤炭今後有望得到較大程度的緩解,對保障鋼鐵主業生產具有積極作用。
上市以來,公司主營業務突出,利潤穩步增長,連續保持了中國上市公司50強和綜合經濟效益前20名的地位,成為滬深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武鋼股份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倡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強化管理創新,先後榮獲全國質量管理獎、全國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中央企業工委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公司正高起點地規劃未來發展。隨著三硅鋼、三熱軋等在建項目的即將投產,武鋼股份將繼續鞏固國內硅鋼品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首席供應商地位,同時將結束我國轎車用板及家電用板,特別是高檔轎車面板長期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大大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2)21屆全國發明武鋼擴展閱讀:
武鋼上市18年今退市,武鋼股份成為A股「虧損王」。寶武重組已經走到最後一步。根據安排,原武鋼集團方面的整體上市平台武鋼股份今天(2月14日)終止上市,結束了其在資本市場18年的歷史。
武鋼股份為昔日央企武鋼集團旗下上市主體,1999年上市,為鋼鐵板塊知名藍籌股。在央企改革和去產能的背景之下,兩大鋼鐵巨頭寶鋼與武鋼2016年實施戰略重組。而雙方在資本市場的主要上市平台——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也展開換股。
武鋼股份稱,本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後,武鋼股份股東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將按照1:0.56的比例轉換為寶鋼股份股票,即每1股本公司股票可換取0.56股寶鋼股份股票。
本公司股東換得的寶鋼股份股票將於本次合並換股完成後在上交所上市,寶鋼股份將辦理相關變更登記手續,並於完成手續後復牌。
合並後的寶鋼股份總股數將增至221億股:寶武鋼鐵集團持股比例為52.14%,寶武集團旗下子公司武鋼集團持股13.49%,另有34.37%的股份為其他外部股東所擁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鋼股份
㈢ 寶鋼 武鋼 鞍鋼 分別在哪幾個省
寶鋼是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的簡稱,它的總部位於上海。武鋼是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的簡稱,本部廠區在湖北省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鞍鋼是鞍鋼集團公司的簡稱,位於遼寧省鞍山市。
拓展資料:
寶鋼是中國規模最大、品種規格最齊全、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份額比重最大的鋼鐵企業。其主要生產基地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寶鋼集團上海第一鋼鐵有限公司、寶鋼集團上海浦東鋼鐵有限公司、寶鋼集團上海五鋼有限公司、寶鋼集團上海梅山有限公司、寧波寶新不銹鋼有限公司等。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於1955年開始建設,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產,是中央和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武鋼擁有礦山採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及物流、配套公輔設施等一整套先進的鋼鐵生產工藝設備,並聯合重組鄂鋼、柳鋼、昆鋼後,成為生產規模近4000萬噸的大型企業集團。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簡稱鞍鋼集團或鞍鋼,成立於2010年5月,由原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簡稱鞍山鋼鐵)和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攀鋼)聯合重組而成。鞍山鋼鐵始建於1916年,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鞍鋼是世界最大的產釩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鈦原料和重要的鈦白粉生產基地以及重要的鐵路用鋼、無縫鋼管、特殊鋼生產基地。
㈣ 武漢鋼鐵集團(是集團哦),在全國有多少個分公司啊在什麼地區啊
成員企業
控股子公司
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煉鐵總廠、煉鋼總廠、條材總廠、熱軋總廠、冷軋硅鋼總廠、冷軋總廠、質量檢驗中心、銷售中心)、武漢鋼鐵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電股份有限公司、武鋼集團海南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鄂城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太倉武鋼配送有限公司、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粉末冶金有限責任公司、太倉武鋼配送中心、福州開發區武閩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武漢天外天美食娛樂有限公司、武漢武鋼企發四海旅行社有限公司、武漢武鋼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武漢武鋼安居公用設施公司、武漢武鋼天寶工貿有限公司、武漢武鋼企發綠達工貿有限公司、北京鋼企聯礦產資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蕪湖威仁科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全資子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粉末冶金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屬鄂州球團廠、大冶鐵礦、程潮鐵礦、金山店鐵礦、靈鄉鐵礦、烏龍泉礦、焦作礦、鄂州食品廠、恩施鐵礦開發有限公司)、武漢鋼鐵集團軋輥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襄樊長材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江北鋼材加工配送有限責任公司(下屬武鋼集團漢口軋鋼廠、武鋼集團漢口冷軋有限責任公司、武鋼集團漢陽鋼管廠、 武鋼集團鋼絲繩廠、 武鋼集團漢陽鋼廠)、武漢鋼鐵集團漢陽精密帶鋼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國際經濟貿易總公司、武漢鋼鐵集團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工程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計控公司、自動化公司、通信公司、設計研究院)、武漢鋼鐵集團經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檢修保產分公司、建設分公司、電氣修造分公司、鋼結構工程分公司)、武漢鋼鐵集團金屬資源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氧氣有限責任公司、武漢鋼鐵集團焦化有限責任公司、武鋼集團武漢冶金重工有限公司。 委託二級單位代管全資子公司:武鋼輝寶金屬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中興冶金高科技應用研究所、武漢鋼鐵集團上海銷售有限公司、武漢鋼鐵公司駐廣州接待站、武鋼(歐洲)貿易有限公司、武鋼(美國)貿易有限公司、武鋼(香港)航運有限公司、武鋼(澳洲)有限公司、武鋼(香港)貿易有限公司、武和株式會社。
直屬分公司
武鋼企業發展公司、武鋼能源動力公司、武鋼物流管理公司、武鋼冶金渣公司、武鋼港務公司。
直屬工廠
武鋼設備維修中心、武鋼運輸部。
直屬事業單位
武鋼黨校(武漢冶金管理幹部學院)、武鋼職工總醫院、武鋼戰略研究室、武鋼退居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武鋼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武鋼技術中心(武鋼研究院、硅鋼管理部)、武鋼保衛部(人防武裝部、武鋼綜合治安管理辦公室)、武鋼老幹部管理服務中心。
集體企業
武鋼實業公司、武鋼北湖經濟開發公司。
希望能幫助樓主。
㈤ 武鋼創始人是誰
基本介紹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簡稱:武鋼)[1]。武鋼是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於1955年開始建設,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產,是中央和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本部廠區座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佔地面積21.17平方公里。武鋼擁有從礦山採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及物流、配套公輔設施等一整套先進的鋼鐵生產工藝設備[2],是我國重要的優質板材生產基地,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武鋼聯合重組鄂鋼、柳鋼、昆鋼後,已成為生產規模近4000萬噸的大型企業集團,居世界鋼鐵行業第四位,2009年,武鋼躋身世界500強行列。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武鋼現有三大主業,即鋼鐵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國際貿易。鋼鐵產品主要有熱軋卷板、熱軋型鋼、熱軋重軌、中厚板、冷軋卷板、鍍鋅板、鍍錫板、冷軋取向和無取向硅鋼片、彩塗鋼板、高速線材等幾百個品種。其中,冷軋硅鋼片和船板鋼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汽車板、橋梁用鋼、管線鋼、壓力容器鋼、集裝箱用鋼、簾線鋼、耐火耐候鋼、電工系列用鋼等優質名牌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廣泛的聲譽,「武鋼牌」被評為全國馳名商標。近年來,武鋼先後獲得國家技術創新獎、全國質量管理獎、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用戶滿意先進單位、全國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全國文明單位以及中央企業十大典型之一等榮譽稱號。 50多年來,武鋼歷經了三次創業。1955年10月武鋼青山廠區正式破土動工,武鋼人開始了第一次創業,迎來了新中國興建的第一個鋼都的誕生。1974年武鋼從原聯邦德國、日本引進一米七軋機系統,開創了我國系統引進國外鋼鐵技術的先河,武鋼人開始了第二次創業,走出了一條「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 2005年以來,武鋼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推進第三次創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中西南戰略扎實推進,本部產能成倍增長,三大品種基地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走出去」戰略取得突破,內部改革持續深化,相關產業健康發展,節能減排成效顯著,企業文化形成特色,職工生活持續改善。
管理團隊
鄧崎琳,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王振有,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胡望明,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馬啟龍,集團公司工會主席 張鐵勛,集團公司紀委書記 黃德林,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彭 辰,股份公司總經理 張 翔,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㈥ 關於武鋼的所有能找到的詳細信息武鋼的由來武鋼的全稱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簡介
武鋼是新中國成立後由國家投資建設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955年10月破土動工,1958年9月13 日正式投產。武鋼地處「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主體廠區坐落在武漢市青山區,佔地面積21.17平方公里,現有在崗職工近9萬人。所轄的4座鐵礦、2座輔助原料礦分布在鄂東、鄂南及河南焦作市,還有海南鋼鐵有限公司、襄樊鋼鐵長材公司。2005年,武鋼和鄂鋼、柳鋼實現了聯合重組。在武鋼長期的建設發展歷程中,傾注著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的關懷和期望。四十多年的奮斗磨礪,鑄就了今天的武鋼。
今日武鋼,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板材生產基地,擁有從礦山採掘、煉焦、燒結、冶煉、軋鋼等一整套工藝設備。改革開放以來,武鋼始終堅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循序漸進地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始終堅持「依靠」方針不動搖,在「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中鑄成了「爭先、爭優、爭一流」的武鋼人精神;始終堅持用「市場的需求就是武鋼的追求」為價值導向,高起點地推進技術進步和擴建改造,加快工藝產品升級;始終堅持不斷地創新企業管理,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在以科技為先導,堅持走質量效益型道路上,武鋼又邁上了向現代化企業發展的道路,使老企業煥發出蓬勃生機,企業發展躍上了新台階。投產46年來,武鋼累計實現利稅631億元,其中上繳國家455.18億元,是國家對武鋼投資64.2億元的7.1倍,為國家的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名符其實的鋼鐵「國家隊」,並先後獲得國家技術創新獎、全國質量管理獎、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用戶滿意先進單位、全國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和全國先進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武鋼現已形成年產鋼鐵各100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主要生產熱軋卷板、冷軋卷板、鍍鋅板、鍍錫板、冷軋硅鋼片、彩色塗層板以及大型型材、線材、中厚板等幾百個品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武鋼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對質量、品種的要求,按照「應用一代,試制一代,探索研究一代,思考規劃一代」的新產品開發方針,研製開發新產品85個系列301個新品種,形成了「橋、管、箱、容、軍、電、車、線」等一大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名牌,大多數填補了國內空白。此外,武鋼還生產焦炭、耐火材料、化工產品、粉末冶金製品、銅硫鈷精礦、水渣、氧氣、稀有氣體等副產品,並對外承擔工程建設、機械加工和自動化技術開發。近年來,武鋼進一步加大輔業改制力度,近30家輔助產業已經或即將從主營業務中分離出來,至此,現已初步成為以鋼鐵、工程技術、國際貿易為主,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展望未來,武鋼人滿懷豪情,將始終不渝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企業,堅持 「品種、質量、環境、效益」並舉的方針,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和人才開發力度,力爭在本世紀前十年,進入世界500強,建成我國汽車板主要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冷軋硅鋼片生產基地、綠色環保型工廠,使武鋼成為國際一流有競爭力的現代化鋼鐵企業集團。
㈦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武鋼股份是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武鋼集團四大鋼鐵主業之一。公司擁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煉鐵、煉鋼、軋鋼等完整的鋼鐵生產工藝流程,形成了以冷軋硅鋼片、汽車板、高性能結構用鋼、精品長材四大戰略產品為重點的一批名牌產品。武鋼牌冷軋硅鋼片和船體用結構鋼板分別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重軌、鍋爐和壓力容器用鋼等11個產品獲得「湖北名牌」產品;40個產品獲得冶金行業「金杯獎」;熱軋出口產品獲得國家「出口免檢」稱號;棒材帶肋鋼筋獲得「國家免檢」稱號;建築結構用鋼材獲得歐洲CE認證以及日本JIS認證;無取向硅鋼產品通過了SGS無公害檢測認證,完全滿足歐盟ROHS環保指令要求;船用鋼材通過了8國船級社認可;高速重軌填補了我國高速用軌資源在中南地區的空白;鋼簾線獲得法國米其林集團的全球最佳供應商稱號。
武漢鋼鐵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位於武漢市青山區沿港路3號,是1993年10月27日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設立並經武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行政上隸屬於武鋼集團,業務上接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指導、監督和稽核。公司設立董事會、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公司現有股東四家: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鋼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其中武鋼集團持股比例為65%。
武漢鋼電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鋼電股份有限公司是武鋼集團公司控股的火力發電企業,創立於1993年6月18日,總裝機容量為兩台20萬千瓦燃煤機組,原主機設備全部採用美國西屋公司的WDPF集散控制系統,2005年將2號機組改進為上海新華公司的XDPS-400+一體化控制系統。實際已經接近或達到國內同類機組控制的先進水平,具有可靠的安全穩定性能,為武鋼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提供了有力的電力保障。
武鋼巴西冶金投資有限公司
武鋼集團海南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9年12月25日,前身是原海南鵬達鋼板聯合有限公司,現是武漢鋼鐵(集團)控股子公司。注冊資金7.2億元,年產冷軋薄板10萬噸。工藝裝備起點高,電氣控制及自動化水平符合現代化要求,技術先進,具有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
武鋼鄂城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鄂鋼於1957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投資籌建,1958年3月正式破土興建。2005年1月19日,鄂鋼與武鋼實現了聯合重組,成為武鋼集團的一部分。鄂鋼現有管理部門20個,生產廠(中心)14個,經營單位9個,事業單位4個;職工14000多人。經過40多年的建設,現已實現生產過程連續化、自動化,形成「高爐——轉爐——精煉——連鑄——連軋」和「電爐——精煉爐——連鑄——連軋」兩個生產系統,基本具有年產鋼300萬噸能力。至2005年9月底,企業總資產52.26億元,凈資產23.75億元,資產負債率54.22%;在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中,綜合排名第362位,在中國製造企業中排名第192位。鄂鋼還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稱號,多次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是湖北省「AAA級信用企業」。
武鋼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與廣西國資委2008年09月03日在此間簽訂了《武鋼與柳鋼重組合同》,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鋼鐵企業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瞄準中國與東盟加快合作的有利時機,與柳州鋼鐵集團聯合成立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北部灣經濟區的企業航母當天揭牌成立。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的業主。該公司出資人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廣西國資委,武鋼以現金出資佔百分之八十股比;廣西國資委以柳鋼集團全部凈資產出資,佔百分之二十股比。公司初始注冊資本為四百四十億元人民幣。
武鋼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特大型工業企業和中國企業500強之一、雲南省最大的鋼鐵聯合生產基地。昆鋼曾獲全國「五一」 勞動獎狀和全國先進集體、全國保持一級計量合格單位、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全國執行法定計量單位先進集體、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至2010年底,昆鋼擁有資產總額455億元,在崗職工28000餘人,具備年產700萬噸鋼的綜合生產能力,集鋼鐵冶金、煤焦化工、礦業開發、重型裝備製造、鋼製品、水泥建材、房地產開發、現代物流運輸、工程設計、海外業務等為一體。昆鋼鋼鐵主業擁有高速線材、連軋棒材生產線、2000立方米高爐和雙機架緊湊式爐卷軋機、鍍鋅彩塗生產線等先進裝備,主要產品有高速線材、抗震鋼、耐酸鋼、螺紋鋼、熱軋板、冷軋板和鍍鋅彩塗板、鈦材等,1997年通過ISO9002標准質量體系認證,產品暢銷省內外,並出口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印尼、泰國、緬甸等國家。
㈧ 21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是不是中國降壓表獲得
金獎不是一個,最少幾十個。
而且那些博覽會,參加就有獎,一半是金獎。
(當然可能不是每個都那樣,但是這些獎真的含金量可疑得很)
㈨ 武鋼在全國排第幾
進入股票分析界面按F10然後查找就有了
㈩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總體上,中國鋼鐵工業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78年)為「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1978~2000年)為穩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1、「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鐵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全國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新中國成立後,鋼鐵工業開始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蘇聯援助下建設了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鋼鐵工業逐步建設發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隨著「三線建設」的鋪開,在西南、西北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一批新的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考慮到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家確立了「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指導方針,提出了「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等口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就走上了一條以追求產值、產量增長速度為目標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
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和產值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78年,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據統計,1952~1978年期間,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鋼為綱」的發展指導方針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鋼鐵工業部門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協調發展的問題。由於對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大,就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過分的投入會制約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利稅貢獻,同其他產業部門相比而言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所以較高比例的投入就會影響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積累。由於鋼鐵工業是一個資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業,這一階段鋼鐵工業的發展也佔用了大量的能源。
據統計,1978年,鋼鐵工業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7.36%,能源消耗占整個國民經濟消耗能源總量的12.97%。另外,企業管理水平低、職工積極性不高也是當時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在1970~1975年期間,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形成了3000萬噸的生產能力,但是生產能力並不能夠得到充分實現。1974~1976年,曾經連續三年計劃生產2600萬噸鋼的目標都沒有實現,人們稱之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鋼鐵工業
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遇到了兩次重要機遇。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中國鋼鐵工業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加快了鋼鐵工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在這一階段,除了建設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廠等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外,又對一些老的大型鋼鐵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例如鞍鋼、武鋼、首鋼、包鋼等企業。1981年,我國與澳大利亞科伯斯公司通過簽訂補償貿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實現了改革開放以後利用外方資金和技術對鞍鋼焦化總廠瀝青焦車間進行改造。
1987年,國家計委批准了鞍鋼、武鋼、梅山(1998年後被並入寶鋼集團)、本鋼、萊鋼5個企業利用外資的項目建議書。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中國鋼鐵企業工藝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另外,一些非國有企業也進入到鋼鐵行業,例如,沙鋼、海鑫等,並且發展迅速。同時,1992年之前,中國鋼鐵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從放權讓利到承包經營責任制,希望通過企業改革釋放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實現了鋼產量5000萬噸和億噸兩次突破。198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超過了5000萬噸,達到5221萬噸。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為鋼鐵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內在動力。1994年以來,鋼鐵行業的舞鋼、本鋼、太鋼、重鋼、天津鋼管廠、「大冶」、「八一」等12家企業,列入國家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邯鋼、撫順鋼鐵公司、天津鋼鐵、酒泉鋼鐵等57家企業,列入地方改革試點。
到1998年,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試點鋼鐵企業均按照《公司法》實施了改組,初步明確了國家資產投資主體,理順了出資關系,建立了企業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199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首次超過1億噸,達到10124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13.5%,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0年,中國鋼產量為12850萬噸。
3、加速發展時期
「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更是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到2003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2億噸,到2005年,粗鋼產量達到3.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個粗鋼產量突破3億噸的國家,再到2006年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連續實現了鋼產量2億噸、3億噸和4億噸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這四年年增長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更是創紀錄的高達30.42%,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3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2位,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十二五」鋼鐵工業主要成就:
1、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鋼材國內市場佔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鋼鐵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0%;資產總計6.2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10.4%,為建築、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種質量明顯改善
「十二五」時期,我國鋼鐵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鋼材品種齊全,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
關鍵鋼材品種開發取得長足進步,高強建築用鋼板、抗震建築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大型水電站用鋼、高磁感取向硅鋼、高速鐵路用鋼軌等高性能鋼鐵材料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場館、 上海世博會場館、 災後重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三峽工程、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3、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時期,重點統計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噸及以上煉鋼轉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
軋鋼系統基本實現全連軋,長期短缺的熱連軋、冷連軋寬頻鋼軋機分別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寶鋼、鞍鋼、武鋼、首鋼京唐、馬鋼、太鋼、沙鋼、興澄特鋼、東特大連基地等大型鋼鐵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共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2272萬噸、煉鋼產能7224萬噸,高爐爐頂壓差發電、煤氣回收利用及蓄熱式燃燒等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大型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進了鋼鐵工業節能減排。
201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全面改善,噸鋼綜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標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12.8%、52.3%和42.4%。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