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要倒數計時呢
這是有來歷來的。自從飛機源發明以後,人們想方設法創造更高速度的飛機,同時加快了火箭的研製。1926年,世界第一枚液體火箭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奧本市郊試飛成功。不久,德國出版了一本《宇宙飛船航行》雜志,第一期封面上面有一艘繞地球運行的飛船,並題名「一個半小時就繞地球一周!」德國的烏發電影公司拍攝了第一部太空科幻故事片——《月宮少女》,聘請火箭專家奧伯特擔任技術顧問,製造火箭提供拍攝電影,導演弗里茲·朗格為加強影片的戲劇效果,在火箭發射鏡頭中設計了倒數計時發射程序即10、9……3、2、1,發射!
這種發射程序引起了火箭專家們的興趣,經研究它倒是很適合火箭發射程序的,而且很科學。它簡單、清楚、准確、使人思想集中,產生緊迫感。因此,倒數計時程序就被廣泛採用了。
② 倒計時的發明者
們在迎接諸如「世博會」、「奧運會」等時,往往採用倒計時的方式告訴人們距會期還有多長時間,人們只要看到倒計時的數字,心裡就非常明確。那麼,「倒計時」是怎樣來的呢?原來,「倒計時」來源於火箭倒數發射程序。
1926年3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發射成功,由此激起人們對航天技術的研究興趣。第二年,航天科技愛好者們相約到德國聚會,成立了「太空航行協會」,並出版了《宇宙飛船》雜志,其創刊號上,畫有一環繞地球運行的宇宙飛船,題名「一小時半繞地球一周」。34年後,當時的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飛船「東方一號」。不久,航天技術研究也引起了電影界的興趣,德國的烏發電影公司拍攝了描寫太空旅行的科技幻想片——《月球少女》。該片導演弗里茲·朗格在火箭發射的鏡頭中設計了「……3、2、1、發射!」的倒數發射程序。該科幻片放映後,在世界上引起轟動,更加激起人們對航天技術的興趣。而導演弗里茲·朗格設計的倒數發射程序,更引起了火箭專家們的極大興趣,專家們認為,該程序設計十分科學,它簡單明了,清楚准確,突出地表現了火箭發射的准備時間逐漸減少,使人們思想集中,產生准備時間即將完畢、發射就要開始的緊迫感。
從此,倒數計時發射程序就在火箭發射中被普遍採用了,並廣泛引用到其他領域的計數和計時中去。
③ 倒計時是怎麼由來的
1969年7月16日上午9時30分(美國東部時間),美國在肯尼迪宇宙飛行中心發射了「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准備工作在緊張地進行,離發射的時間越來越近,時鍾嘀嗒嘀嗒地走著,人們的心情也跟著越來越緊迫,突然從擴音器里傳出總指揮下達最後10秒鍾的准備發射的口令,同時在控制中心的巨大熒光屏上顯示出10、9、8、7、6、5、4、3、2、1,發射!
頓時,發射架下,火光熊熊,濃煙滾滾,隨著震天動地的巨響,火箭吐著長長的黃色的火舌徐徐上升……「阿波羅」11號飛船乘坐了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3名宇航員,7月20日,登月艙「鷹」安全降落於月球的靜海區域。6小時後,阿姆斯特朗穿著宇宙服跨出了登月艙門,打開了電視攝像機,踉踉蹌蹌地走下扶梯,人類終於踏上了月球表面!他風趣地說:「這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小步,而對人類來說卻是一大步。」接著,奧爾德林也踏上了月面,他們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足跡。他們在月球上做了不少有意義的科學實驗,採集了許多月岩樣品,還在月面上漫步了兩個半小時,於7月22日開始返回地球。
上面說到的這種倒順序數數和倒順序顯示時間數值的方法,叫做倒數計時,現代火箭、導彈的發射、核裝置的起爆等,都是採用這種倒數計時發射程序的。
為什麼要倒數計時呢?這是有來歷的。自從飛機發明以後,人們想方設法創造更高速度的飛機,同時加快了火箭的研製。1926年,世界第一枚液體火箭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奧本市郊試飛成功。不久,德國出版了一本《宇宙飛船航行》雜志,第一期封面上面有一艘繞地球運行的飛船,並題名「一個半小時就繞地球一周!」德國的烏發電影公司拍攝了第一部太空科幻故事片——《月宮少女》,聘請火箭專家奧伯特擔任技術顧問,製造火箭提供拍攝電影,導演弗里茲·朗格為加強影片的戲劇效果,在火箭發射鏡頭中設計了倒數計時發射程序即10、9……3、2、1,發射!
這種發射程序引起了火箭專家們的興趣,經研究它倒是很適合火箭發射程序的,而且很科學。它簡單、清楚、准確、使人思想集中,產生緊迫感。因此,倒數計時程序就被廣泛採用了。
④ 請問「順時針」「逆時針」以及「倒計時」的由來
「順時針」「逆時針」估計是由於鍾表而出世的。雖然說中國古代也有日晷,也有指針,回但畢竟那時沒人答說順時針,逆時針。
「倒計時」這一短語來源於1927年德國的幻想故事片《月球少女》,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弗里茲為了增加藝術效果,扣人心弦,在火箭發射的鏡頭里設計了「9、8、7、……3、2、1」點火的發射程序。這個程序得到火箭專家們的一致贊許,認為它十分准確清楚科學地突出火箭發射的時間越來越少,使人們產生火箭發射前的緊迫感。此後「倒計時」被普遍採用,而且超越了使用范圍,成為一個適用性極強,適用范圍極廣的詞語。
⑤ 倒計時和正計時有什麼區別,那個比較好倒計時誰發明的啊
倒計時數起來較快,123後面是無窮的數字,讓人不耐煩!當然是倒計時比較好了,倒計時是人發明的
⑥ 倒計時的發明者
「倒計時」來源於1927年德國的科幻電影《月球少女》,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弗里茲為內了增加藝術效果,扣人心容弦,在火箭發射的鏡頭里設計了「9、8、7、……3、2、1」點火的發射程序。這個程序得到火箭專家們的一致贊許,認為它十分准確清楚科學地突出火箭發射的時間越來越少,使人們產生火箭發射前的緊迫感。此後「倒計時」被普遍採用,而且超越了使用范圍,成為一個適用性極強,適用范圍極廣的詞語。
⑦ 倒數法是誰發明的
1926年3 月抄16日,世界上第一襲枚液體火箭在美國的馬薩諸塞州試製成功。這時,德國的烏發電影公司決定拍攝一部描寫太空旅行的科幻故事片—《月球少女》。該片導演弗里茲•朗格為了加強影片的戲劇效果,他別出心裁地在有關火箭發射的鏡頭中設計了倒數計時發射程序,即「……5、4、3、2、1、發射」。沒想到的是,這一來自電影畫面的火箭發射程序竟引起了火箭專家們的極大興趣。經過研究表明,這種倒數計時發射程序是十分科學的。它即簡單明了,又表述清楚准確,而且還突出地表示了火箭發射准備時間的逐漸減少,使人思想集中,產生准備時間即將完畢,發射就要開始的緊迫感。此後,科學的倒數計時發射程序被普遍採用至今。
⑧ 馬路上紅綠燈安裝倒計時表是誰發明的很有創意有專利號嗎
國內交通信號倒計時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從澳大利亞引進回並啟用倒計時顯示器。答早期的倒計時是採用發光的光帶表示時間,隨著光帶長度遞減,模擬信號相位時間變化。隨著技術的發展,現階段倒計時普遍都採用標准7段碼顯示時間。
「倒計時」這一短語來源於1927年德國的幻想故事片《月球少女》,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弗里茲為了增加藝術效果,扣人心弦,在火箭發射的鏡頭里設計了「9、8、7、……3、2、1」點火的發射程序。這個程序得到火箭專家們的一致贊許,認為它十分准確清楚科學地突出火箭發射的時間越來越少,使人們產生火箭發射前的緊迫感。此後「倒計時」被普遍採用,而且超越了使用范圍,成為一個適用性極強,適用范圍極廣的詞語。 「倒計時」的意義在《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 倒計時: 動 從未來的某一時點往現在計算時間,用來表示距離某一期限還有多少時間(多含剩餘時間越來越少,越來越緊迫的意思):~顯示牌 工程已進入~階段。 由此,我們看到「倒計時「是動詞性短語,它的意義有二,一是距離某一時刻越來越近,二是時間越來越少,有緊迫感。
⑨ 中國花了幾年時間發明了原子彈
中國沒有「發明」過原子彈,是蘇聯援助的。具體用了幾年不好說,我把關鍵的年份列出來:
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時毛澤東提出希望蘇聯援助中國搞原子彈,赫魯曉夫建議先從培訓幹部、建設小型反應堆做起。
1955年1月20日中蘇簽署《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放射性元素的尋找、鑒定和地質勘查工作的協定書》,大批蘇聯地質專家來華協助尋找鈾礦。
1955年4月27日中蘇簽署《關於為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協定》,確定蘇聯派遣專家來華設計建造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並無償提供相關科學技術資料,提供充足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培訓中國技術人員。
1957年5月沃爾比約夫率領十幾位專家來華,到1959年11月離開時培養了4000餘名中國核技術人員。
1957年10月15日中蘇正式簽署了《關於生產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以及在中國建立綜合性原子能工業的協定》(簡稱《國防新技術協定》)。規定蘇聯將援助中國的原子彈研究和生產,並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核圖紙資料。
1957年底至整個1958年,蘇聯在原子彈研製方面向中國提供了成套設備、圖紙核技術資料,派遣大批專家來華,進行工廠選址、設計、設備安裝、調試、培訓中方人員掌握操作技能。具體有:鈾礦場、粉碎礦石的水冶廠、提取二氧化鈾製作核燃料棒的核燃料廠、製造濃縮鈾的核擴散廠、製造原子彈的核武器研製基地(20基地)、核實驗場(21基地)。1958年5月後陸續開工。
1958年9月,蘇聯援建的7000千瓦重水反應堆建成。
但此時峰迴路轉,中蘇關系出現裂痕,蘇聯將提供給中國的原子彈樣品扣下了。
可是要知道,到此時為止,蘇聯專家已經將原子彈的原理及製造原子彈的六個步驟教給中國技術人員,各種配套設施與工廠也都為中國設計完成並開始建造。蘇聯扣下的原子彈樣品只是合同規定的最後一步:教會中國人員如何在實驗場安裝調試原子彈。
因此,我國製造出原子彈只是時間問題。只需等待配套工廠建設完成開始運轉,生產出所需的核燃料,即可製造原子彈。
幾年後,1964年,我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
若從中國有意製造原子彈時算起,即1954至1964,用了10年。
蘇聯在民用原子能方面援助中國是1955年簽訂的條約。
蘇聯在軍用原子能方面援助中國是1957年簽訂的條約(《國防新技術協定》)。具體的援助也是1957年開始。這樣算是用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