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意境對嗎

創造意境對嗎

發布時間:2020-12-18 13:32:14

⑴ 怎樣創造文章的意境

一 意境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中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正如王昌齡先生所說,詩歌有三境,物鏡,情境,意境,其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意境.在文學作品中,意境得以生成,似乎不太容易的,但是,在中國的詩歌中,卻不乏這樣韻味不窮的作品.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在姚鼐筆下的散文,也是異曲同工之妙: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 散文亦有詩歌的詩意,亦有意境的美麗,同樣回味不盡,口角噙香.只是,散文的意境創設是否與詩歌一樣呢? 從語言上說,散文字句朴實,如"素描".從文化上說,散文的思想的傾訴, 是智慧的結晶河和情感的宣洩.它的意境生成,離不開文字的表訴和情感的表露. 二 美的文字和意境生成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徐志摩在翻譯日本的"再見",譯成"殺羊那拉",而不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沙揚娜拉",也許這首小詩的韻味將大失.同樣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有幾個字用得很巧妙.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其中,瀉字盡流水之形態,翼然盡山亭之奇險.兩者又是補充"蔚然而深秀之山"的秀美,這就描繪了美麗的環滁之山,讓人忍不住也走進了,太守的與民同樂之中.當然,當然這個瀉字在<<紅樓夢>>中有引,寶玉認為此一"瀉"字過於俗氣,便用了一個"泌",於是便有了泌芳匣. 但是大觀園里的水是不能和天然的山水相比,此一瀉字,更顯其真. 當然,不同的文字就將表達不同的感情,這是文字與情感的關系,情感與意境生成也是有干係的,但是,文字本身的作用太讓人忽略了 三 情感的表達與意境的生成 以情制勝的文章,如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一為忠,二為孝,以情感人.成功的散文也善於吸取,文字的選取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感情,而感情的自然流露對意境的生成是有影響的. "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卧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 這是選自歸有光<<項脊軒記>>的文字,思親思妻之家,作者在表達的時候並沒有說自己如何思念,既沒有蘇軾"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也沒有陸游的"錯錯錯,莫莫莫",是寫妻子所植之樹,死後幾年了,樹已經亭亭如蓋,而人呢?我們可以看到做人每次對樹相望時,他心中對妻子的回念,對妻子的追悼,和一切已逝的心痛和失落.這是什麼意境,是"執手相看淚眼,卻無語凝咽"的無語之痛,是"下筆無言處,惟有淚千行"的傷心痛徹,更是象聞一多先生寫給女兒的詩___<<也許>>,這是源源細流般隱著的深痛.這偏是情感的制勝,歸有光把一個小小 的 項脊軒化做了他們家族的興衰,化做了"月光如水照緇衣"的深深反思,化做對親人的懷念,化做,化做了"月光如水照緇衣"的深深反思和追念.這是他的心靈之園,凝聚了他的深情.當我們走進這個一個軒子里,是否能看到一個老人靜靜執書,偶爾眺望一下園子的樹木,吟上"喟然傷心肝".便是這樣的情感的 表露,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項脊軒. 情感的流露,是意境生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兩者兼容,情景合一 文字的美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感情,感情的表達也需要的文字的選取,而這些在某時候,可以更好的完成意境的創設.這在文學的 創作中是互補的,象餘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是美好的詞句和淡淡的傷感,把我們帶進了雨的世界裡. 其實,還有另一種說法,在意境的生成時,我們更加喜歡用"神來之筆",也許,真正讓人回味的美的東西,冥冥中有種註定吧.

⑵ 意境創造對寫作的好處

一 意境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中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正如王昌齡先生所說,詩歌有三境,物鏡,情境,意境,其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意境.在文學作品中,意境得以生成,似乎不太容易的,但是,在中國的詩歌中,卻不乏這樣韻味不窮的作品.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在姚鼐筆下的散文,也是異曲同工之妙: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
散文亦有詩歌的詩意,亦有意境的美麗,同樣回味不盡,口角噙香.只是,散文的意境創設是否與詩歌一樣呢?
從語言上說,散文字句朴實,如"素描".從文化上說,散文的思想的傾訴, 是智慧的結晶河和情感的宣洩.它的意境生成,離不開文字的表訴和情感的表露.
二 美的文字和意境生成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徐志摩在翻譯日本的"再見",譯成"殺羊那拉",而不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沙揚娜拉",也許這首小詩的韻味將大失.同樣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有幾個字用得很巧妙.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其中,瀉字盡流水之形態,翼然盡山亭之奇險.兩者又是補充"蔚然而深秀之山"的秀美,這就描繪了美麗的環滁之山,讓人忍不住也走進了,太守的與民同樂之中.當然,當然這個瀉字在<<;紅樓夢>>;中有引,寶玉認為此一"瀉"字過於俗氣,便用了一個"泌",於是便有了泌芳匣.
但是大觀園里的水是不能和天然的山水相比,此一瀉字,更顯其真.
當然,不同的文字就將表達不同的感情,這是文字與情感的關系,情感與意境生成也是有干係的,但是,文字本身的作用太讓人忽略了
三 情感的表達與意境的生成
以情制勝的文章,如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一為忠,二為孝,以情感人.成功的散文也善於吸取,文字的選取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感情,而感情的自然流露對意境的生成是有影響的.
"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卧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
這是選自歸有光<<;項脊軒記>>;的文字,思親思妻之家,作者在表達的時候並沒有說自己如何思念,既沒有蘇軾"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也沒有陸游的"錯錯錯,莫莫莫",是寫妻子所植之樹,死後幾年了,樹已經亭亭如蓋,而人呢?我們可以看到做人每次對樹相望時,他心中對妻子的回念,對妻子的追悼,和一切已逝的心痛和失落.這是什麼意境,是"執手相看淚眼,卻無語凝咽"的無語之痛,是"下筆無言處,惟有淚千行"的傷心痛徹,更是象聞一多先生寫給女兒的詩___<<;也許>>;,這是源源細流般隱著的深痛.這偏是情感的制勝,歸有光把一個小小 的 項脊軒化做了他們家族的興衰,化做了"月光如水照緇衣"的深深反思,化做對親人的懷念,化做,化做了"月光如水照緇衣"的深深反思和追念.這是他的心靈之園,凝聚了他的深情.當我們走進這個一個軒子里,是否能看到一個老人靜靜執書,偶爾眺望一下園子的樹木,吟上"喟然傷心肝".便是這樣的情感的 表露,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項脊軒.
情感的流露,是意境生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兩者兼容,情景合一
文字的美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感情,感情的表達也需要的文字的選取,而這些在某時候,可以更好的完成意境的創設.這在文學的 創作中是互補的,象餘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是美好的詞句和淡淡的傷感,把我們帶進了雨的世界裡.
其實,還有另一種說法,在意境的生成時,我們更加喜歡用"神來之筆",也許,真正讓人回味的美的東西,冥冥中有種註定吧.

⑶ 雨巷創造了怎樣的意境,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

抒發了詩人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我」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願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我」似乎在期待什麼、追求什麼,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又顯得那樣遙遠而渺茫。

(3)創造意境對嗎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正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最初為人稱道,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節的優美。葉聖陶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雖然未免有些過譽,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節的優美這一特點,不能不說是有見地的。

《雨巷》全詩共七節。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除「逢著」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這樣起結復見,首尾呼應,同一主調在詩中重復出現,加強了全詩的音樂感,也加重了詩人彷徨和幻滅心境的表現力。

作者簡介: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翻譯家等。

他先後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⑷ 詩歌中的語言和節奏是詩人創造意境的手段這句話錯在哪

首先要提的是,為什麼寫現代詩。寫詩歌功率為追MM的夢想是業余愛好。啊哈,只是說,我不打算分別介紹。 。 。 。 。 。
總體而言,通常是因為你是業余愛好,為了夢想前。為了追MM的沒什麼意思了,它被稱為小提琴的文字或文字游戲,不能稱為詩,更談不上文學。否則,只要我在寫一個字,變成了一排,每個人都是詩人。
如果你真的喜歡它,我不放心地說。
第一個現代詩,是什麼。句子華麗呢?可以華麗確保沒有任何錯誤。為了吸引人的它呢?能源的話,肯定不是一個錯誤。為了心情是什麼?是,這是最重要的。
但答案似乎是沒有盡頭的,華麗的是什麼,琅琅上口的心情為了什麼呢?為了風格?事實上,沒有什麼比...
感覺。
所以我們在深入討論這個詞的感覺。
是什麼感覺呢。如果提到的現代詩歌,我們在這里僅僅是指我心裡的感覺,但這個概念不是狹隘的。
如果我們讀詩的感覺,如果我們寫詩歌寫作的感覺,那麼這兩個條件是必要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你的感覺,首先必須是能夠把字的感覺,可以從文本中提取。
然後問我們是如何寫入和讀出的感覺。我沒有寫我很傷心,傷心對我來說,該湖是為我難過,土地頁面對不起我,讓其他人將能夠讀出我的狠難過的時候,你寫的真的很開心今天,鳥類,但也你是幸福的,花也為你高興,為你感到高興的太陽,別人將能夠讀出你狠幸福。
那時的感覺是如何讀取和寫入。
想的感覺是什麼。
哭的傷心,開心的笑了代表的代表,這是由於生物性質,而不是常規。 (廢話是什麼?)
這樣的文字怎麼來的文本約定俗稱是什麼,也許,也許不是,不是罷了,約定在那裡。覺得呢?我想是的。讓我們來討論一些比較典型的話。
屁顛屁顛的,十個人裡面九加一,就會明白這個詞的意思,而這個詞的理解很小的區別是一個既可愛的,快樂的,行動的話詞典以上。他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情緒,甚至身體狀況。
(旗)飄揚,飄揚的字,你會認為這是一個講信譽的公司標志,標志一個動態的,而不是壞了,不薄,是不是一個靜態的。
捲曲,你所想像的煙霧上升,第二,微風中,一個很輕微的風,縷縷青煙,而不是一個大組,第四,顏色,和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白煙,五,煙囪,一些想像,這是窗外,第六,小房子,大房子,第七,距離,它不會關閉它,第八,綠樹成蔭,雖然有些人會認為,荒涼,但大多數人想到在寧靜的鄉村,綠樹成蔭,第九,晚上,甚至與黃昏的話是不完美的,十分之一,不能說太多人會覺得應該有山,但肯定超過一半,一半首先,我喜歡使用這個詞,它有時甚至超過十分之九是合適的,因為他的概率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感覺的縮影。
密,你通常會想到一個炒鍋,一組白氣,一個黑暗的房間,一群人可能會更窮,周圍的老人與孩子們的認可,對不對,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感覺,呃,也可能認為有一個小窗口一樣。 。 。 。
宇宙:它應該是更容易想到的星空,宇宙與我們的中國是沒有太大的不同。
說,這幾個吧,如果你願意相信我的分析的話,然後我開始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文字帶來的感覺是非常相似的,最簡單的驚呼笑聲。什麼
起源嗎?的
肯定來自信號的相同的種屬同一物種的反應是類似的,這是示意性的。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絕對不是說,有人認為他是個鞋匠,有些人認為他是一個強盜,一些人認為他是一個向導,有??些人認為他是一個人,有些人認為他是軍人,有些人認為他是主人。 。 。 。 。 。 。
非常重要的結論就出來了,寫詩歌,尤其是現代詩,這句話更自由,更集中體現狀態的感覺。的
的羲模熔詩,具體的忘了,大概的圍欄前的白色花朵在樹年輕,我揮手告別似乎是錯誤的,懶得檢查,再有,你是不是感覺應該是陽光明媚的天氣非常熱的太陽光線是最適合你的悲傷。快下班了,就不多說了。 。 。 。 。 。

然後覺得簡單的句子。
自由,而不是說隨便寫。隨便寫,沒有感覺啊。因此,如何寫,感覺寫。 。 。 。
感情是真實的,這句話必須懂得取捨。悲傷的,快樂的,而不是字面的意思喊出來與心情感覺出准確的觸發回憶的讀者,以及天生的感覺,是一個比較標準的文字的話。
選擇其中之一,如何取捨,當然更不會寫太多了,亂,和墨水與紙張的浪費。
如果你理解了一個良好的感覺,我不會詳細說明,把你的感受融入到你的句子,可以讓你感覺隱看似無關的話,可以讀出,通過生物他人的共識,因此,簡單地說,實現部分四捨五入,可以讀出部分直觀的標準是一個權衡。 。 。

的工作,我已經筋疲力盡了,沒有積分並不重要,通過
其實,仔細一看,非常好! !
通過了嗎? ? ! !

⑸ 朗誦是一種再創造,常藉助音樂姿勢等輔助手段創造優美動人的意境和形象,屬於藝術表演范疇,一說法對嗎

朗誦是一種再創造,常藉助音樂姿勢等輔助手段創造優美動人的意境和形象,屬於藝術表演范疇,一說法對嗎

⑹ 詩歌的意境就是意和境的合成,對嗎

所謂「意境」,就是作者在詩歌與散文中,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是抒情作品中呈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同時也包括作者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像空間。意境,是中國獨有的一個詩學和美學術語,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西方國家文學理論中沒有「意境」之說。但是西方國家的小說散文中有意境的創造。比如《簡愛》中對桑菲爾德庄園的環境氛圍的營造,就是一種意境。在中國,意境理論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學,如老子的「大象無形」說實際上就是指意境。「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領悟佛法所能達到的境地,語出佛經,為南朝詩學借用。如劉勰《文心雕龍·隱秀》評詩,有「境玄思澹」之語,可見意境說初見端倪。王昌齡的《詩格》首創了「意境」一詞。到了唐代,皎然在《詩式》中提出「取境說」,即由境而來,由思而來。權德輿提出「思與境諧」的理論。司空圖《詩品》提出「境生於象外」之說。劉禹錫發展了「境生於象外」之說。宋人嚴羽《滄浪詩話》中提出「言有盡而意無窮」之說,對意境理論的形成多有探討。到了清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集其大成。王國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當代文藝理論家宗白華說: 「意境是情與景(意象)的結晶品。」概括起來,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種藝術境界。
意境與意象的關系,根據童慶炳的界定,我們可以看到:首先,意象是一個個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實在的,具體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抽象的,是一種氛圍。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組合構成意境,意象是構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徑。正確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像,即形象思維。這就是說,在文學創作中,總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後。是先有一個個意象在作者的腦子里,然後組合融合化為一種意境。
"意象"與"意境"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它們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屬於兩個不同的美學范疇,有著各自獨特的內涵和審美特徵。同時,意境和意象有著包容和被包容的關系,意象無窮的張力形成了意境整體上無窮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許多客觀存在的物象。它們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賴的關系。就是說,沒有意象,難以組合融合成一種意境;而如果沒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盤散沙,沒有靈魂。它們的區別在於:
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藝術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發出來的藝術氛圍。可以舉例說明:如白樸的《秋思》:「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鷗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共並列了十二個意象,雖也鮮明生動地呈現出絢麗的秋色圖,但並無飽滿深摯的情感,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成「誘發」人想像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再看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就是一首通過一組意象有機組合而成為優美意境的傑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散曲營造了一個遊子思歸而不得、觸景生情的凄涼悲清的意境;為了完成此意境的營造,作者構築了「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天涯」等意象,把這些名詞意象直接連綴,產生的悲涼氣氛就是意境。通過這兩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意象與意境的鮮明區別。
第二,意象是實有的存在,意境是虛化了的韻致和意味。比如海子的《日記》,這是他死前在青海德令哈寫的一首詩。如果單個地挑出來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淚滴、荒涼的城等。然而,作者通過這些意象,一一組合起來,表達了對「姐姐」的思念。請看原詩:「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這是唯一的,最後的抒情;這是唯一的,最後的,草原。我把石頭還給石頭,讓勝利的勝利。今夜清稞只屬於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長。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從海子的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意象的實在性;同時也可看出,意境的韻味,那是一個被虛化了的世界。
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藝術創造的終極目標,意象則只是營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脫離意境的意象建構是不成功的蒼白無力的意象;沒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無味的,難以給人美感的失敗之作。一個作家,終生追求的目標,就是創造藝術形象,也就是營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創造,都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在意象的基礎上營造意境。請看瘂弦的詩《秋歌》:「落葉完成了最後的顫抖,荻花在湖沼的藍睛里消失。七月的砧聲遠了,暖暖。雁子們也不在遼瞏的秋空,寫它們美麗的十四行了,暖暖。馬蹄留下踏殘的落花,在南國小小的山徑。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韻。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麼也沒有留下。只留下一個暖暖,只留下一個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這首詩的成功之處,就在於營造了一個秋天的意境。這里有秋的白描,有對人物暖暖的深情。由「落葉、荻花、湖沼、砧聲、雁子、秋空、馬蹄、山徑、寺院、」這一系列意象,組合融合成一種秋的意境。在這里,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終目的和最高追求。
總之,意象與意境既有密切聯系,又有細微區別。所謂區別,概括起來就是:在創作時,總是先有意象,後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虛化了的藝術氛圍,是作家追求的終極目標。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⑺ 怎樣創造散文的意境

一 意境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中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正如王昌齡先生所說,詩歌有三境,物鏡,情境,意境,其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意境.在文學作品中,意境得以生成,似乎不太容易的,但是,在中國的詩歌中,卻不乏這樣韻味不窮的作品.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在姚鼐筆下的散文,也是異曲同工之妙: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
散文亦有詩歌的詩意,亦有意境的美麗,同樣回味不盡,口角噙香.只是,散文的意境創設是否與詩歌一樣呢?
從語言上說,散文字句朴實,如"素描".從文化上說,散文的思想的傾訴, 是智慧的結晶河和情感的宣洩.它的意境生成,離不開文字的表訴和情感的表露.

二 美的文字和意境生成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徐志摩在翻譯日本的"再見",譯成"殺羊那拉",而不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沙揚娜拉",也許這首小詩的韻味將大失.同樣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有幾個字用得很巧妙.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其中,瀉字盡流水之形態,翼然盡山亭之奇險.兩者又是補充"蔚然而深秀之山"的秀美,這就描繪了美麗的環滁之山,讓人忍不住也走進了,太守的與民同樂之中.當然,當然這個瀉字在<<紅樓夢>>中有引,寶玉認為此一"瀉"字過於俗氣,便用了一個"泌",於是便有了泌芳匣.
但是大觀園里的水是不能和天然的山水相比,此一瀉字,更顯其真.
當然,不同的文字就將表達不同的感情,這是文字與情感的關系,情感與意境生成也是有干係的,但是,文字本身的作用太讓人忽略了

三 情感的表達與意境的生成

以情制勝的文章,如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一為忠,二為孝,以情感人.成功的散文也善於吸取,文字的選取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感情,而感情的自然流露對意境的生成是有影響的.
"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卧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
這是選自歸有光<<項脊軒記>>的文字,思親思妻之家,作者在表達的時候並沒有說自己如何思念,既沒有蘇軾"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也沒有陸游的"錯錯錯,莫莫莫",是寫妻子所植之樹,死後幾年了,樹已經亭亭如蓋,而人呢?我們可以看到做人每次對樹相望時,他心中對妻子的回念,對妻子的追悼,和一切已逝的心痛和失落.這是什麼意境,是"執手相看淚眼,卻無語凝咽"的無語之痛,是"下筆無言處,惟有淚千行"的傷心痛徹,更是象聞一多先生寫給女兒的詩___<<也許>>,這是源源細流般隱著的深痛.這偏是情感的制勝,歸有光把一個小小 的 項脊軒化做了他們家族的興衰,化做了"月光如水照緇衣"的深深反思,化做對親人的懷念,化做,化做了"月光如水照緇衣"的深深反思和追念.這是他的心靈之園,凝聚了他的深情.當我們走進這個一個軒子里,是否能看到一個老人靜靜執書,偶爾眺望一下園子的樹木,吟上"喟然傷心肝".便是這樣的情感的 表露,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項脊軒.
情感的流露,是意境生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兩者兼容,情景合一

文字的美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感情,感情的表達也需要的文字的選取,而這些在某時候,可以更好的完成意境的創設.這在文學的 創作中是互補的,象餘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是美好的詞句和淡淡的傷感,把我們帶進了雨的世界裡.
其實,還有另一種說法,在意境的生成時,我們更加喜歡用"神來之筆",也許,真正讓人回味的美的東西,冥冥中有種註定吧.

⑻ 創造意境的基本方法

提示:緊扣虛實的特點

⑼ 談談如何才能創造出優美的散文意境

各種詩歌和創造性的頓悟是在放鬆的時刻降臨到我們心頭的。但是,他們的出版現並不是偶然的,權而只是在我們強烈地投身於其中和在我們醒覺的意識體驗里我們的集中注意的那些領域中才會出現。

中國的現狀,就是缺少給人放鬆心態並且依舊可以進行認真創造的環境。浮躁成為普遍的社會心態,對創造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理論甚至是簡單的意識上,沒有真正放鬆心態並全神貫注的實踐,自然沒有創造。

⑽ 王維,創造了一種什麼的意境

王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創造了一種空曠遼遠的意境

王維專在山居秋暝屬中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意境是衡量詩美的最高藝術境界。意境的創造離不開詩歌的藝術表現技巧。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山居秋瞑》所創造的清新淡雅、優美寧靜的意境 ,主要原因正在於詩人採用了虛實相生、動靜相應、聲色交融、時空交錯等藝術表現技巧。

閱讀全文

與創造意境對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