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兩個字的食物有什麼
1、元宵
元宵是中國傳統小吃之一,屬於元宵節節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江米沾到餡料表面變成球狀,就成了元宵。
2、煎餅
煎餅是我國北方地區傳統主食之一,相傳發源於山東泰安。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慾,促進面部神經運動,有益於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神經的健康,延緩衰老,實為絕佳保健食品。煎餅還衍生出了菜煎餅、煎餅果子等著名小吃風靡全國。
3、包子
包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一般由麵包裹著餡,主要製作材料有麵粉和餡,起源於四川。相傳由三國時期蜀漢諸葛亮發明(距今1800多年)。
4、蛋糕
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製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後製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5、年糕
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② 核桃酥,是中國的發明的,還是外國的發明中國有什麼特色糕點
中國食文化歷史悠久長遠,作為中式餐飲的一部分——中國點心,經過我國勞動人民的長期實踐,尤其是點心師們的繼承和發展,點心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例如:包、餃、糕、團、卷、餅、酥、條、凍、飯、粥等。在通過數千年點心師們的創作,它們基本形態也豐富多彩,造型逼真,例如:幾何形、象形、自然形等等。
烘焙食品是由西方引進,它們雖然食用方便,營養豐富,但是在造型方面比較中國點心來說還是略有遜色。而我們從事烘焙食品的中國製作者們,又何嘗不能借鑒和學習自己國家在這方面的精粹呢?下面是本刊編輯在《面點工藝學》中摘錄的一篇文章,供廣大烘焙同行分享。
一.點心的形
1.包類
包類主要指各式包子,屬於發酵面團。其種類花樣極多,根據發酵程度分為大包、小包;根據形狀分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籠包等;花式包,如:壽桃包、金魚包等;無縫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餃類
餃類是我國面點的一種重要形態,其形狀有:木魚形,如水餃,餛飩等;月牙形,如蒸餃、鍋貼、水餃等;梳背形,如蝦餃等;牛角形如鍋貼等;雀頭形如小餛飩等;還有其他象形品種,如花式蒸餃等。按其用料分則有:水面餃類,如水餃、蒸餃、鍋貼;油麵餃類,如:咖喱酥餃、眉毛餃等;其他如澄面蝦餃、玉米面蒸餃、米粉制的紅白餃子等。
3.糕類
糕類多用米、麵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米粉類的糕有:松質糕,如五色小圓松糕、赤豆豬油松糕等;粘質糕,如豬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發酵糕類,如倫教糕、棉花糕等。麵粉類的糕有千層油糕、蜂糖糕等。蛋糕類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還有,山葯糕、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乾果、雜糧、蔬菜等製作的糕。
4.團類
團類常與糕並稱糕團,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製作,多為球形。品種有:生粉團,如湯團,鴿子圓子等;熟粉團,如雙餡團等。其他還有果餡元宵、麻團等品種。
5.卷類
用料范圍廣,品種變化多。品種有:酵面卷,可分為卷花捲,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捲等;折疊卷,如豬爪卷、荷葉卷等;抻切卷,如銀絲卷、雞絲卷等。米(粉)團卷,如:如意芝麻涼卷等。蛋糕卷,如果將醬蛋糕卷等。酥皮卷,如欖仁擘酥卷等。餅皮卷,如芝麻鮮奶卷等。其他還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種。
6.餅類
餅類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根據坯皮的不同可以分為:水面餅,如薄餅、清油餅等;酵面餅類,如黃橋燒餅、酒釀餅等;酥面餅類,如蔥油酥餅、蘇式月餅等;其他還有米粉製作的煎米餅,蛋面製作的餚肉鍋餅,果蔬雜糧製作的荸薺餅、桂花粟餅等。
7.酥類
酥類大多為水油麵皮酥類。按照表現方式分有:明酥,如鴛鴦酥油、萱化酥,藕絲酥等;暗酥,如雙麻酥餅等;半暗酥,如蘋果酥等。其他還有桃酥、蓮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種。
8.條類
條類主要指面條、米線等長條形的面點。面條類有:醬汁鹵面,如擔擔面、炸醬面、打鹵面等;湯面,如清湯面、花色湯面等;炒麵,如素炒麵、伊府麵等;其他還有涼面、燜面、燴面等品種。油條、雲南的過橋米線等也屬於條類製品。
9.飯類
飯類為我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為普通米飯和花式飯兩種。普通米飯又分為蒸飯、燜飯等,花式飯則可分為炒飯、蓋澆飯、菜飯和八寶飯等。
10.粥類
粥類也是我國廣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為普通粥和花式粥兩類。普通粥又分為煮粥和燜粥。花式粥則可分為甜味粥,如綠豆粥、臘八粥等;鹹味粥,如魚片粥、皮蛋粥等。
11.凍類
凍類為夏季時令品種,以甜食為主,如西瓜凍、杏仁豆腐等。
12.其他類
除了前面已提到的面點形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品種如饅頭、麻花、粽子、燒賣等,也是人們所喜愛的。
二.面點外形特徵
我國面點的造型種類繁多,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地區,不同風味流派也會千變萬化,造型逼真。但從總體上看,面點的外形都有一定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何形態
幾何形態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幾何形態在面點造型中被大量採用,它是模仿生活中的各種幾何形狀製作而成。幾何形又可分為單體幾何形和組合式幾何形。單體幾何形如湯圓、藕粉團子的圓形;粽子的三角形、梯形;方糕的方形;鍋餅的長方形;千層油糕的菱形等。立體裱花蛋糕則是由幾塊大小不一的幾何體組合而成,再加上與各種裱花造型的組合,形成美觀的立體造型。總體上看這種蛋糕即屬於組合式幾何形。
2.象形形態
象形形態可分為仿植物形和仿動物形。
(1).仿植物形
這是面點製作中常見的造型,尤其是一些花式面點,講究形態,往往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如花卉,像船點中的月季花、牡丹花;油酥製品中的荷花酥、百合酥、海棠酥;水調製品中的蘭花餃、梅花餃等,也有模仿水果的,像酵面中的石榴包、壽桃包、葫蘆包等,而船點中就更多了:柿子、雪梨、葡萄、橘子、蘋果等;模仿蔬菜的有:青椒、蘿卜、蠶豆、花生等。
(2).仿動物形
仿動物形也是較為廣泛的一種造型,如酵面中的刺蝟包、金魚包、蝙蝠夾、蝴蝶夾等;水調面點中的蜻蜓餃、燕子餃、知了餃、鴿餃等;船點中就更多了,金魚、玉兔、雛雞、青鳥、玉鵝、白豬……。這些都是仿動物形面點。
3.自然形態
自然形態採用較為簡易的造型手法使點心通過成熟而形成的不十分規則的形態,如開花饅頭,經過蒸制自然「開花」。其他如開口笑、宮廷桃酥、蜂巢蛋黃角、芙蓉珍珠餅等也是成熟過程中自然成形的。
三.面點形狀要求
我國面點的成形從成形手段看有手工成形、印模成形、機器成形三種,但從實際情況看,仍然以手工成形為主,通過面點師靈巧的雙手捏塑成各種形狀。
面點造型中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工藝過程都要圍繞食用和增進食慾這個目的進行,首先是好吃,其次才是好看,既能滿足人們對飲食的慾望,又能使人們產生美感。但以味美為主的面點,也有具體的形態作為依託。所以面點形狀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造型力求簡潔自然
我們在製作面點時,要力求簡潔、明快,向抽象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因為製作面點的首要目的是食用,而不是觀賞;另一方面,過分講究逼真,費進費工,食品易受污染,不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要。簡潔、明快、自然,既能滿足食慾,又衛生,是追求的方向,那種繁瑣裝飾,刻意寫實的做法要堅決擯棄。
2.講求形象生動
我國面點的形,主要表現在面團、坯皮上加以表現,歷來面點師們就善於製作形態各異的花卉、鳥獸、魚蟲、瓜果等,增添了面點的感染力和食用價值。面點的味好、形好,不但可以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而且可以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面點造型對於題材的選用,要結合時間因素和環境意識,宜採用人們喜聞樂見、形象簡潔的物象為佳。如金魚、白兔、玉鵝、蝴蝶、鴛鴦等。要善於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徵,從生活中去提煉出適合面點造型特點的藝術造型。可通過運用省略法、誇張法、變形法、添加法、幾何法等手法,既創造出形象生動的面點,又簡潔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於裝飾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幾瓣,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徵;「金魚餃」著重對金魚眼和魚尾進行誇張則更加形象。「蝴蝶卷」則把蝴蝶身上復雜的圖案處理成對稱的幾何形等, 既形象生動又簡便易行。
③ 誰知道麻糕的起源啊,誰發明的啊
到常州小吃,第一個令人想到的就是麻糕了。它是我們常州代表性的特產,就像天津有桂花香——十八街麻花;蘇州有豆腐乾、北京有烤鴨等等,它們都是各個地區的名牌食品。
製作麻糕的原料很簡單——麵粉和芝麻。它有咸甜之分,適合不同人的口味。麻糕與燒餅相比,異樣之處在於它是空心的,咬起來有一種酥脆的感覺。趁熱著吃,更是香氣四溢,令人食慾大增。
在鄉下或者城市,街道兩邊的小吃店比比皆是,每天早晨的生意卻一律的紅火。勤勞的主婦在自家廚房熬一鍋粥,然後到小吃店裡買上幾個麻團、饅頭或是麻糕,就著自家腌制的脆嫩蘿卜干進餐。嘿,那真是沒的說。隨便點的或是匆忙的學生就到小吃店裡吆一碗面或來碗餛飩,或者就來一碗豆腐花拌小蔥,附帶一小盤榨菜絲和兩個茶葉蛋,那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如果再碰上一兩個熟人邊吃邊聊,天南海北,真有意思。
小吃在各個地方都很盛行,然而我最喜歡常州的風味小吃,因為那是生養我的故鄉。
製作方法:
1.將麵粉(3.5公斤)放入麵缸,倒入熟豬油,揉搓均勻即成油酥(5.25公斤)。將麵粉(650克)和酵種放入麵缸,加50℃熱水600克(秋、冬季節要用70℃的熱水,夏季用30℃溫水),和成面團。發酵後,把用50克熱水溶化的鹼液倒入,揉成發面團(1.75公斤)。
2.將豬板油洗凈,撕去膜衣,剁成茸,放於盆內,加入精鹽拌勻。
3.把發面搓成長條,摘成面劑50隻(每隻重35克),將劑子撳扁成圓皮,包入油酥(105克),收口捏攏後略撳扁,用擀棰擀扁,自左至右捲起,再擀扁推長,自外朝里捲起(搭頭朝上),再略撳扁(要邊薄中厚),然後包餡。甜麻糕每個包入綿白糖(25克),咸麻糕每個包入咸板油餡(20克)、蔥末(10克),收口捏攏再略撳,用擀棰擀成1厘米厚、17厘米長、中腰寬12厘米的腰狀糕胚。用熱水100克把餡糖調成液體,分別塗刷在糕坯表面,再逐塊蘸滿芝麻,翻轉糕坯使芝麻面朝下,然後雙手略蘸清水抹在糕底。將糕坯貼入燒熱的爐中,每爐可貼20塊,用小火烘烤。爐口蓋上水缽。約4分鍾即可成熟,然後輕輕鏟出。
產品特點:色呈金黃,香脆松軟甜鮮,皮薄酥重,層次分明,為常州地區風味名點。
參考資料:常州麻糕
④ 核桃酥,是中國的發明的,還是外國的發明
中國食文化歷史悠久長遠,作為中式餐飲的一部分——中國點心,經過我國勞動人民的長期實踐,尤其是點心師們的繼承和發展,點心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例如:包、餃、糕、團、卷、餅、酥、條、凍、飯、粥等。在通過數千年點心師們的創作,它們基本形態也豐富多彩,造型逼真,例如:幾何形、象形、自然形等等。
烘焙食品是由西方引進,它們雖然食用方便,營養豐富,但是在造型方面比較中國點心來說還是略有遜色。而我們從事烘焙食品的中國製作者們,又何嘗不能借鑒和學習自己國家在這方面的精粹呢?下面是本刊編輯在《面點工藝學》中摘錄的一篇文章,供廣大烘焙同行分享。
一.點心的形
1.包類
包類主要指各式包子,屬於發酵面團。其種類花樣極多,根據發酵程度分為大包、小包;根據形狀分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籠包等;花式包,如:壽桃包、金魚包等;無縫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餃類
餃類是我國面點的一種重要形態,其形狀有:木魚形,如水餃,餛飩等;月牙形,如蒸餃、鍋貼、水餃等;梳背形,如蝦餃等;牛角形如鍋貼等;雀頭形如小餛飩等;還有其他象形品種,如花式蒸餃等。按其用料分則有:水面餃類,如水餃、蒸餃、鍋貼;油麵餃類,如:咖喱酥餃、眉毛餃等;其他如澄面蝦餃、玉米面蒸餃、米粉制的紅白餃子等。
3.糕類
糕類多用米、麵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米粉類的糕有:松質糕,如五色小圓松糕、赤豆豬油松糕等;粘質糕,如豬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發酵糕類,如倫教糕、棉花糕等。麵粉類的糕有千層油糕、蜂糖糕等。蛋糕類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還有,山葯糕、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乾果、雜糧、蔬菜等製作的糕。
4.團類
團類常與糕並稱糕團,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製作,多為球形。品種有:生粉團,如湯團,鴿子圓子等;熟粉團,如雙餡團等。其他還有果餡元宵、麻團等品種。
5.卷類
用料范圍廣,品種變化多。品種有:酵面卷,可分為卷花捲,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捲等;折疊卷,如豬爪卷、荷葉卷等;抻切卷,如銀絲卷、雞絲卷等。米(粉)團卷,如:如意芝麻涼卷等。蛋糕卷,如果將醬蛋糕卷等。酥皮卷,如欖仁擘酥卷等。餅皮卷,如芝麻鮮奶卷等。其他還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種。
6.餅類
餅類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根據坯皮的不同可以分為:水面餅,如薄餅、清油餅等;酵面餅類,如黃橋燒餅、酒釀餅等;酥面餅類,如蔥油酥餅、蘇式月餅等;其他還有米粉製作的煎米餅,蛋面製作的餚肉鍋餅,果蔬雜糧製作的荸薺餅、桂花粟餅等。
7.酥類
酥類大多為水油麵皮酥類。按照表現方式分有:明酥,如鴛鴦酥油、萱化酥,藕絲酥等;暗酥,如雙麻酥餅等;半暗酥,如蘋果酥等。其他還有桃酥、蓮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種。
8.條類
條類主要指面條、米線等長條形的面點。面條類有:醬汁鹵面,如擔擔面、炸醬面、打鹵面等;湯面,如清湯面、花色湯面等;炒麵,如素炒麵、伊府麵等;其他還有涼面、燜面、燴面等品種。油條、雲南的過橋米線等也屬於條類製品。
9.飯類
飯類為我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為普通米飯和花式飯兩種。普通米飯又分為蒸飯、燜飯等,花式飯則可分為炒飯、蓋澆飯、菜飯和八寶飯等。
10.粥類
粥類也是我國廣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為普通粥和花式粥兩類。普通粥又分為煮粥和燜粥。花式粥則可分為甜味粥,如綠豆粥、臘八粥等;鹹味粥,如魚片粥、皮蛋粥等。
11.凍類
凍類為夏季時令品種,以甜食為主,如西瓜凍、杏仁豆腐等。
12.其他類
除了前面已提到的面點形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品種如饅頭、麻花、粽子、燒賣等,也是人們所喜愛的。
⑤ 麻團的由來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我國,國宴上的一道甜點是麻團。
一、專原料
1、主料:糯屬米1000克,豆沙餡500克。
2、輔料:白糖600克,白芝麻100克。
3、調料:花生油600克(耗50克)。
二、製法
1、將糯米磨成米漿,裝袋中,瀝干水分,置於盆內,加白糖150克揉勻,揪成40個劑子。把豆沙和糖450克揉勻,分成40個餡料。
2、把一個個劑子在手中搓圓,包入一個豆沙餡料,外表滾粘一層白芝麻,製成圓球形生麻團。
3、把炒鍋置中火上,倒入花生油,燒到六成熱,放入生麻團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
⑥ 麻團怎麼炸
麻團又叫煎堆,華來北地區稱麻團自,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廣西又稱油堆,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特色油炸麵食。製作起來也並不復雜。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另有一種石榴花煎堆,上面有紅色花狀物體,形似石榴,寓意多子。
麻團是用糯米粉加白糖、油和水揉製成形,再經入鍋油炸而成的。因其呈圓團形,表面又沾裹有芝麻,故名。
1.將濕糯米面與發酵糯米面放盆內,加入熱水約450克,紅糖、飴糖、糖腌桂
花、小蘇打等,拌和均勻,調成粉團。
2.把和好的粉團分成大塊;再搓條,揪劑子(每個重約90克),按扁,包入15克豆餡,封
口捏圓;包好以後,表面粘勻芝麻仁(要先用開水燜過),即成麻團生坯。
3.將鍋內的油燒至八成熱以上,然後降至六成熱左右,放入麻團生坯,炸至外殼發挺、
發硬;離火降溫炸(即氽,如油溫仍然高,還要注入一些涼油降溫),並不斷翻動,防止粘連,
直到氽至麻團膨脹成為空殼球時,再移到火上,加大火力,稍炸片刻,至外殼硬脆,色泛
金黃即可。
⑦ 麻團放酵母不放泡打粉可以嗎
您好,當然可以。泡打粉和酵母都能發酵面團。但是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酵母是天然微生物,較之作為化學膨大劑家庭中一員的泡打粉,還是酵母的安全與健康更勝一籌。
⑧ 中國古代拿什麼烤糕點
中國古代糕點復的製作方法有多種,主制要有蒸、油煎、油炸、烘烤等四種.
蒸,即用蒸籠,如饅頭、包子、年糕等;
油煎,用平底鍋加油,如各種煎餅類;
油炸,麵粉、米粉加水揉和,均可油炸,如油條,麻團之類;
烘烤,用吊鍋烘烤。各式精細點心,如月餅之類均用吊鍋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