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早的體溫計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體溫計出現於實驗科學蓬勃興起的十七世紀。不過,要講體溫計的發明,得先說一下溫度計的問世。因為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
也許,您對溫度計的「父親」並不會太陌生。他,就是義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者伽利略,於1592年研製成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他發明溫度計的過程是:把一根一端帶圓泡,另一端開口的玻璃管,垂直地插進一杯水中,當周圍的氣溫發生變化時,管內水柱的高低也隨之發生變化,由此得知氣溫的高低。但是,由於水是露在大氣里的。水柱的升降除受氣溫的影響外,還受到大氣壓的影響,因而僅憑水柱高低測量氣溫的變化往往欠准確性。
1616至1636年間,伽利略的朋友,義大利科學家桑克托里斯將溫度計的形狀作了改進,他把溫度計改成彎曲蛇形狀,體積改得更小,玻璃管帶泡的一端可含進嘴裡,以測出體溫。所以,桑克托里斯是世界上科學測量溫度方法運用於醫學的第一人。
為了解決溫度計欠准確的問題,1654年,伽利略的學生伏迪南改用酒精代替水,製成一種不受大氣壓影響的溫度計。
1657年,義大利人阿克得米亞又用水銀代替酒精製成另一種溫度計,從此,這種溫度計開始被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
2. 最早的體溫計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它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首先製成液體溫度計的是法國人雷諾,他於1632年製成了第一支液體溫度計.
3. 體溫計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他的第一隻溫度計是一根一端版敞口的玻璃管,另一權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大。
4. 體溫計是誰發明的
1592年,伽俐略創製成功第一支溫度計。那是一根有刻度的直形細長玻璃管,在玻璃管上等距離地標上刻度。封閉的一端呈球形,另外一端事先在管內裝進一些帶顏色的水,並將這未封閉的一端倒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當周圍的氣溫發生變化時,管內水柱的高低也隨之發生變化。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玻璃球內氣體膨脹,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溫度較低時,玻璃球內氣體收縮,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上升。由此得知氣溫的高低。
(4)體溫槍的發明擴展閱讀:
溫度計研發歷史
古希臘人早就知道空氣在受熱的時候會膨脹,在大約2000年前,亞歷山大的英雄(Hero of Alexandria),這其實是一希臘人,生活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名字叫「Hero」,他發明了一個類似蒸汽機的東西,用的就是熱氣膨脹的原理,但這個還不是溫度計。
直到1592年,伽利略發明了一個類似溫度計的東西,這個也可以測定氣壓,1612年,伽利略的朋友Santorio Santorio (1561-1636),他把伽利略的溫度計改造了一下,在一個封閉的系統里,隨著溫度的變化,空氣收縮膨脹,彩色的液體高度也隨著變化,他用這個測定人體的溫度變化,算是世界上第一個體溫表。
直到1713年,Daniel Fahrenheit(1686-1736)在溫度計上放上了刻度,首先把冰融化的溫度和健康人體的溫度兩個刻度標上,但他很快意識到,冰融化的溫度是不變的,但水結冰的溫度則是變化的,他把冰,水和鹽混在一起,這個溫度作為0度,而冰融化的溫度是32度,人體的溫度是96度。
1835年,人們發現人體的正常溫度是98.6度(就是攝氏37度)。Fahrenheit有的時候用酒精作為表示溫度的液體,但後來他選擇了水銀,以後這個溫度計的上限訂到了水沸騰的點,212度。這個就是英國美國使用的華氏度。
1742年,瑞典的天文學家Anders Celsius(1701-1744)把水結冰的點定位0度,水沸騰的點定位100度,之後Carolus Linnaeus(1707-1778)把這個順序倒了過來,就是現在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攝氏度。
從攝氏度的國家來到使用華氏度的國家非常不習慣,要經常把華氏度轉換成攝氏度,才能明白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很多年後才習慣華氏度,具體轉換是F=9/5C+32,C=5/9(F-32),心算還是比較困難的。
1848年Kelvin引入一個絕對0度的概念,就是攝氏零下273.5度,然後攝氏0度就是273.15K, 100攝氏度就是373.15K。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的歷史
5. 誰發明了體溫計
400年前,永動機曾是歐洲的熱門話題,不斷有人向皇宮送上自己設計的方案和樣機。有一內天,義大利物理學家容伽利略奉命入宮審查樣品。
這是一件全封閉的玻璃容器與管道構成的系統,不需加熱,不用外力推動,容器中的水可周而復始、上上下下地循環流動。伽利略認真考察了幾個晝夜,發現水流動的原因是由晝夜溫差引起氣體脹縮造成的,它不是永動機。
正巧,伽利略的一位行醫的朋友曾請他設計一個可以測量病人是否發燒的儀器,他一直沒有想出好辦法。眼前這件所謂永動機給了他啟發:何不用氣體脹縮來測量病人的熱度。他請了玻璃工匠做了一個精巧的帶細管的小瓶,把小瓶倒插在水中,讓病人的手握著小瓶,小管中的液面位置就可以反映病人的溫度。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支科學的溫度計。
具有良好科學素質的人總是善於從各種事物中捕捉發明創造的靈感,甚至能從最荒謬的事物中發掘出它合理的成分。
6. 額溫槍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第一把嚴格意義上的槍是英國人造的。一把打火石槍(不是燧發火石槍啊)
7. 體溫計是怎樣發明的作簡要回答
上海頡忱專利創新為您解答:
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版他的第一隻溫權度計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溫度計有熱脹冷縮的作用所以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較大。
8. 溫度計是誰發明的
第一個體溫計
第一個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時發明的。但直到300年後才設計出使用內方便、性能可靠的體溫計。
水銀容儲存在末端的水銀球內。當水銀被加熱時,它會發生膨脹,沿著非常狹窄的玻璃管上升。所以,體溫的小小變化就會導致玻璃管內水銀的大幅度上升。量完體溫後,得用力甩動體溫計,使水銀回到水銀球內。
1714年-1988年
1714年,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研製了在水的冰點和人的體溫范圍內設定刻度的水銀體溫計。一位荷蘭醫生用它來給發熱病人量體溫,但體溫計仍然太大了,大多數醫生未能很快使用它。
1868年,文德利希這位德國教授出版了《疾病與體溫》一書,書中記載了2.5萬例病人的體溫變化,而他所使用的體溫計的大小是奧爾伯特體溫計的兩倍,每次要花20分鍾的時間來記錄體溫!
後來,奧爾伯特在1867年設計了一個能快速而准確測量體溫、長度只有約15厘米的體溫計。遺憾的是奧爾伯特的體溫計問世太晚,未能給卡爾·文德利希提供幫助。
1980年前後,發明了會說話的體溫計。膜狀液晶體溫計在體溫正常時呈現綠色,低燒呈現黃色,高燒呈現紅色。
1988年,出現了電子呼吸脈搏體溫計,可以進行遙測。
9. 體溫計是何時誕生的
體溫計應用於臨床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時間,而它的發明研製卻花了近三個世紀。體溫計的研製應該從溫度計的發明產生說起。 1592年,義大利著名生物學家伽俐略成功地創造出第一支溫度計。那是一根有刻度的直形細長玻璃管,封閉的一端呈球形,未封閉的一端插在水裡;當周圍的氣溫發生變化時,管內水柱的高低也隨之發生變化,由此得知氣溫的高低。但是,由於水是露在大氣里的。水柱的升降除受氣溫的影響外,還受到大氣壓的影響,因而欠准確。 12年後,他的學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改用酒精代替水,製成一種不受大氣壓影響的溫度計,並首次被義大利醫學教授聖托里奧用於測量人的體溫。 大約10年後,義大利人阿克得米亞又用水銀代替酒精製成另一種溫度計,從此,這種溫度計開始被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 在1867年,英國倫敦的一位名叫奧爾巴特的醫生根據測量人的體溫的特點和需要,又研製出一種專門用於測量人或動物體溫的溫度計,至此,體溫計才正式誕生了,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體溫計也在不斷地被革新換代。1984年,芬蘭的一位醫療器械設計師又發明了更方便、准確的電子體溫計。可以預言,在高新科技飛速發展的明天,一定會研製出更先進、更科學、更准確的新型體溫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