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的靈感

發明的靈感

發布時間:2020-12-18 05:36:37

1. 科學家在大自然有靈感發明的東西是什麼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大部分的發明創造都是靠仿生研究成功的。車輪靈感來源於圓形的滾石或滾木,萊特兄弟從鳥身上得來的靈感發明了飛機,貝爾通過聲音的傳遞得來的靈感發明了電話為人類開辟了信息的時代。雷達是從蝙蝠身上得來的靈感,為軍事上做出了貢獻。像現在的電腦是仿造人類的大腦而發明出來的。汽車是從馬車仿造而來的。所以我們身邊一切的發明創造離不開生活,離不開大自然直接或間接的靈感啟發。

2. 創意小發明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對生活中事務的認識

3. 人類哪些發明的靈感來源於昆蟲

昆蟲個體小,種類和數量龐大,占現存動物的75%以上,遍布全世界。它們有各自的生存絕技,有些技能連人類也自嘆不如。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特別是仿生學方面的任何成就,都來自生物的某種特性。

蝴蝶與仿生

五彩的蝴蝶錦色粲然,如重月紋鳳蝶、褐脈金斑蝶等,尤其是螢光翼鳳蝶,其後翅在陽光下時而金黃,時而翠綠,有時還由紫變藍。科學家通過對蝴蝶色彩的研究,為軍事防禦帶來了極大的裨益。在二戰期間,德軍包圍了列寧格勒,企圖用轟炸機摧毀其軍事目標和其他防禦設施。蘇聯昆蟲學家施萬維奇根據當時人們對偽裝缺乏認識的情況,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叢中不易被發現的道理,在軍事設施上覆蓋蝴蝶花紋般的偽裝。因此,盡管德軍費盡心機,但列寧格勒的軍事基地仍安然無惹,為贏得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同樣的原理,後來人們還生產出了迷彩服,大大減少了戰斗中的傷亡。

人造衛星在太空中由於位置的不斷變化可引起溫度驟然變化,有時溫差可高達兩、三網路,嚴重影響許多儀器的正常工作。科學家們受蝴蝶身上的鱗片會隨陽光的照射方向自動變換角度而調節體溫的啟發,將人造衛星的控溫系統製成了葉片正反兩面輻射、散熱能力相差很大的百葉窗樣式,在每扇窗的轉動位置安裝有對溫度敏感的金屬絲,隨溫度變化可調節窗的開合,從而保持了人造衛星內部溫度的恆定,解決了航天事業中的一大難題。

甲蟲與仿生

屁步甲炮蟲自衛時,可噴射出具有惡臭的高溫液體「炮彈」,以迷惑、刺激和驚嚇敵害。科學家將其解剖後發現甲蟲體內有3個小室,分別儲有二元酚溶液、雙氧水和生物酶。二元酚和雙氧水流到第三小室與生物酶混合發生化學反應,瞬間就成為100℃的毒液,並迅速射出。這種原理目前已應用於軍事技術中。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為了戰爭的需要,據此機理製造出了一種功率極大且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發動機,安裝在飛航式導彈上,使之飛行速度加快,安全穩定,命中率提高,英國倫敦在受其轟炸時損失慘重。美國軍事專家受甲蟲噴射原理的啟發研製出了先進的二元化武器。這種武器將兩種或多種能產生毒劑的化學物質分裝在兩個隔開的容器中,炮彈發射後隔膜破裂,兩種毒劑中間體在彈體飛行的8—10秒內混合並發生反應,在到達目標的瞬間生成致命的毒劑以殺傷敵人。它們易於生產、儲存、運輸,安全且不易失效。螢火蟲可將化學能直接轉變成光能,且轉化效率達100%,而普通電燈的發光效率只有6%。人們模仿螢火蟲的發光原理製成的冷光源可將發光效率提高十幾倍,大大節約了能量。另外,根據甲蟲的視動反應機制研製成功的空對地速度計已成功地應用於航空事業中。

蜻蜓與仿生

蜻蜒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並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蜒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後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km/小時。此外,蜻蜒的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製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蜒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於是人們仿效蜻蜒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為了研究滑翔飛行和碰撞的空氣動力學以及其飛行的效率,一個四葉驅動,用遠程水平儀控制的機動機翼(翅膀)模型被研製,並第一次在風洞內測試了各項飛行參數。

第二個模型試圖安裝一個以更快頻率飛行的翅膀,達到每秒18次震動的速度。有特色的是,這個模型採用了可變可調節前後兩對機翼之間相差的裝置。

研究的中心和長遠目標,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驅動的飛機表現,以及與傳統的螺旋推動器驅動的飛機效率的比較等等。

蒼蠅與仿生

家蠅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快速的飛行技術,這使得它很難被人類抓住。即使在它的後面也很難接近它。它設想到了每一種情況,非常小心,並能快速移動。那麼,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昆蟲學家研究發現,蒼蠅的後翅退化成一對平衡棒。當它飛行時,平衡棒以一定的頻率進行機械振動,可以調節翅膀的運動方向,是保持蒼蠅身體平衡的導航儀。科學家據此原理研製成一代新型導航儀——振動陀螺儀,大大改進了飛機的飛行性能,可使飛機自動停止危險的滾翻飛行,在機體強烈傾斜時還能自動恢復平衡,即使是飛機在最復雜的急轉彎時也萬無一失。蒼蠅的復眼包含4000個可獨立成像的單眼,能看清幾乎360。范圍內的物體。在蠅眼的啟示下,人們製成了由1329塊小透鏡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張高解析度照片的蠅眼照像機,在軍事、醫學、航空、航天上被廣泛應用。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並能對數十種氣味進行快速分析且可立即作出反應。科學家根據蒼蠅嗅覺器官的結構,把各種化學反應轉變成電脈沖的方式,製成了十分靈敏的小型氣體分析儀,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宇宙飛船、潛艇和礦井等場所來檢測氣體成分,使科研、生產的安全系數更為准確、可靠。

蜂類與仿生

蜂巢由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六稜柱形小蜂房組成,每個小蜂房的底部由3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這些結構與近代數學家精確計算出來的——菱形鈍角109°28』,銳角70°32』完全相同,是最節省材料的結構,且容量大、極堅固,令許多專家贊嘆不止。人們仿其構造用各種材料製成蜂巢式夾層結構板,強度大、重量輕、不易傳導聲和熱,是建築及製造太空梭、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的理想材料。蜜蜂復眼的每個單眼中相鄰地排列著對偏振光方向十分敏感的偏振片,可利用太陽准確定位。科學家據此原理研製成功了偏振光導航儀,早已廣泛用於航海事業中。

其它昆蟲與仿生

跳蚤的跳躍本領十分高強,航空專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英國一飛機製造公司從其垂直起跳的方式受到啟發,成功製造出了一種幾乎能垂直起落的鷂式飛機。現代電視技術根據昆蟲單復眼的構造特點,造出了大屏幕彩電,又可將一台台小彩電熒光屏組成一個大畫面,且可在同一屏幕上任意位置框出某幾個特定的小畫面,既可播映相同的畫面,又可播映不同的畫面。科學家根據昆蟲復眼的結構特點研製成功的多孔徑光學系統裝置,更易於搜索到目標,已在國外一些重要武器系統中應用。根據某些水生昆蟲的組成復眼的單眼之間相互抑制的原理,製成的側抑制電子模型,用於各類攝影系統,拍出的照片可增強圖像邊緣反差和突出輪廓,還可用來提高雷達的顯示靈敏度,也可用於文字和圖片識別系統的預處理工作。美國利用昆蟲復眼加工信息及定向導航原理,研製了具有很大實用價值的仿昆蟲復眼尋的末制導導引頭的工程模型。日本利用昆蟲形態及特性開發研製了六足機器人等工學機器和建築物的新構造方式。

未來展望

昆蟲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隨著環境的變遷而逐漸進化,都在不同程度地發展著各自的生存本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昆蟲的各種生命活動掌握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意識到昆蟲對人類的重要性,再加上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新一代生物電子技術在昆蟲學上的應用,模擬昆蟲的感應能力而研製的檢測物質種類和濃度的生物感測器,參照昆蟲神經結構開發的能夠模仿大腦活動的計算機等等一系列的生物技術工程,將會由科學家的設想變為現實,並進入各個領域,昆蟲將會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4. 著名發明家靠什麼靈感發明東西呢

鋸的發明
大家可能還熟記著小學課本中的那篇關於魯班發明鋸的文章專吧.傳說,有一屬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很大的任務——建築一座大宮殿.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緊.魯班的徒弟們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當時還沒有鋸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實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們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還是遠遠不夠,耽誤了工程的進度.那個年代,完成不了奴隸主的任務是要受重罰的,魯班心裡非常著急,就親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時候,他偶爾拉了一把長在山上的一種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劃破了.魯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為什麼這樣鋒利?他把草折下來細心觀察,發現草的兩邊都長有許多小細齒,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既然小草的齒可以劃破我的手,那帶有很多小齒的鐵條應該可以鋸斷大樹吧.於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屬工匠的幫助下,魯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鋸——一把帶有許多小齒的鐵條.他用這個簡陋的鋸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從這個故事都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啟發:實踐出真知,鑽研出智慧.

5. 發明的靈感來自於自然

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發是多種多樣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渾成,質朴無華,然而正是受此啟發,人類才發展起了建設科學,建立起了現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日夜奔騰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導人們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運動的慣性力等許多道理,教會人們如何開發利用大自然的潛能嗎?金屬,給人類的靈感就更多了,這類看起來很堅硬的東西,被火融化後竟能按照人類的需要變成為人類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們明白了各種物質都有熔點,都能進行形態和能態轉化。
仿生學,你可不要小看它。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大部分的發明創造都是靠仿生研究成功的。萊特兄弟從鳥身上得來的靈感發明了飛機,貝爾通過聲音的傳遞得來的靈感發明了電話為人類開辟了信息的時代。雷達是從蝙蝠身上得來的靈感,為軍事上做出了貢獻。像現在的電腦是仿造人類的大腦而發明出來的。汽車是從馬車仿造而來的。所以我們身邊一切的發明創造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我們人類的朋友。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利用我們的資源。所以說人類的現代化文明以及高科技60%是靠仿生學得來的。從而把人推向了文明,也把人類從事物鏈中的第二位推向第一位。所以仿生學是人類發展的重要因素。
1、壁虎粘合劑

在海濱小屋的牆壁處,下榻在這里的度假者看著壁虎快速穿過,他們的眼中不禁閃現出驚奇的眼神。早在幾年前,科學家就認識到:由於壁虎足墊上擁有數百萬個分叉的小剛毛,因此使得具備了神奇的飛檐走壁的本領。現在,科學家正在研製模仿這種神奇力量的一系列超強粘合劑,即壁虎粘合劑。有了它的發明,爬牆機器人將會相繼問世;有了它,友好型頭發綳帶將可能產生;在未來不久,人們甚至可以憑借採用這種粘合劑製造出一種神奇手套,戴上它就擁有了和壁虎一樣飛檐走壁的本領。到時候,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度假的時候,完全可以和這些四足動物好好比試一番。
2、海參塑料

我們知道,當海參受到驚嚇以後,它柔軟的身體內會分泌出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夠在數秒鍾之內使它的皮膚變硬,變硬了的皮膚就像一副鎧甲一樣堅硬。它這一軟硬兼備的本領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靈感,他們正在研製一種在遇到水之後立即由硬變軟的塑料材料。這種像海參一樣軟硬兼備的塑料可用於生物醫學移植。例如,可用作大腦的顯微電極。
3、鯊魚皮泳衣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美國游泳名將邁克爾-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在游泳項目中獲得了8枚金牌,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他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首先得歸功於多年的刻苦訓練和他自己擁有的令對手羨慕的天賦,但他所穿的鯊魚皮泳衣可能也讓他擁有了某種優勢。
「鯊魚皮」是昵稱,大名是:Speedo LZR RACER,它是由Speedo公司、美國宇航局和澳洲流體實驗室聯合開發的第四代鯊魚皮泳衣,是世界上首件100%利用超聲波粘合的泳衣,周身找不到一處接縫,因此也減少了部分阻力,打造出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泳衣,而浮力和光滑程度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據估計,LZR泳衣會讓使用者在獎牌爭奪戰中處於2%至5%的優勢,這足以決定勝負往往取決於分秒的冠軍歸屬。自從新泳衣今年2月份推出後,加上本屆奧運會,已經先後有59項世界紀錄因它而「破」。美國《連線》雜志公布的奧運選手合法提高成績的十二件「法寶」中,鯊魚皮泳衣排名第一。
這種超級泳衣材料模仿了鯊魚皮的形狀和質地特點。鯊魚皮表面粗糙的V形皺褶可以大大減少水流的摩擦力,從而使身體周圍的水流更高效地流過進而實現快速游動。這些最新型的「鯊魚皮」泳衣從肩到腳跟緊貼皮膚,看上去像個沒有披斗篷的超人。它的首要功能是包裹住乳房和臀部等會在水中晃動增加阻力的部位,人要把自己擠進這套泳衣得花不少時間。除了減少阻力,它們還能使游泳者的下半身處在更水平的位置。 據了解,鯊魚皮泳衣在關鍵部位鑲嵌聚亞安酯板材,擠壓身體表面產生最大阻力的部位,使身形變小,減少「形體阻力」。經過美國宇航局風洞測試證明,鯊魚皮泳衣具有排斥水的功能,具有很小的阻力。

6. 牛頓有哪些發明了什麼從那裡的靈感

1、蒼蠅-----小型氣體分析儀。。
2。螢火蟲-----人工冷光;
3。電魚------伏特電池;
4。水母------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5。蛙眼------電子蛙眼
6。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探路儀」。
7。藍藻-----光解水的裝置,
8。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步行機。
9。動物的爪子------現代起重機的掛鉤
10。動物的鱗甲------屋頂瓦楞
11。魚的鰭------槳
12。螳螂臂,或鋸齒草------鋸子
13。蒼耳屬植物-------尼龍搭扣。
14。龍蝦-------氣味探測儀。
15。壁虎腳趾------粘性錄音帶
16。貝-----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
17。鯊魚-----泳衣,
18。-鳥----飛機
19。魚------潛水艇
魯班從帶鋸齒的草發明了鋸子;
從鳥類的飛行,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人類的發明——來自動物的靈感
從蘋果的下落,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
科學家根據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
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
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
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根據螞蟻的生活習性,和群居特點,編程領域出現了蟻群演算法;
從生物的神經元分布和聯系中,我們有了人工智慧系統,出現人工神經網路;


7. 莫爾斯發明的靈感故事

朋友,你們可知道150多年前發明電報的人是一位美國的畫家?也許你們會懷疑:不懂電學的畫家怎能發明電報呢?

其實,這也不奇怪。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要是勤學苦鑽,不僅外行可以變成內行,而且還能創造出驚人的奇跡。美國畫家莫爾斯發明電報的故事就是一個明證。

在「薩利」號郵輪上

1791年4月27日,薩繆爾·莫爾斯誕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查理鎮,父親是知名的地理學家。他畢業於耶魯大學美術系時,只有19歲。1832年秋天,已任美國國立圖畫院院長的莫爾斯從歐洲考察和旅遊回國時,在一艘從法國勒阿弗爾港駛往美國紐約的「薩利」號郵客輪上,認識了一位美國醫師、化學家、又是電學博士查理·托馬斯·傑克遜。當時傑克遜參加了在巴黎召開的電學討論會後回國,談到了新發現的電磁感應,引起了莫爾斯極大興趣。

「傑克遜先生,電磁感應是怎麼回事呢?」莫爾斯好奇地問。

「你看一下實驗就清楚了!」傑克遜說道,就從皮包里取出一些電器材料放到桌上,然後給繞在蹄形鐵芯上的銅線圈通上電,只見桌上的鐵片、鐵釘都被那鐵芯吸上了。不一會,斷了電,那些鐵釘、鐵片很快就掉了下來。

「導體在磁場中作相對運動會產生電流,通電的線圈會產生磁力,這種現象就叫電磁感應現象!」傑克遜簡要解釋道。

「我雖然不懂電學,經過您的指教,使我開了竅。非常感謝!」

莫爾斯回到自己的房間,久久不能平靜,感到電磁感應把他引進到一個廣闊的天地。他利用在船上休閑的時間興致勃勃地閱讀了傑克遜借給他的有關論文和電學書本,畫家的豐富想像力使他萌發了一個遐想:

「銅線通電後產生磁力;斷電後,失去磁力。要是利用電流的斷續,作出不同的動作,錄成不同的符號,通過電流傳到遠方,不是可以創造出一種天方夜譚式的通信工具了嗎?」他越想越入迷,覺得這個極妙的理想正是人類夢寐以求的願望,一定要實現它。他毅然下決心去完成「用電通信」的發明。

艱苦的歷程

莫爾斯回到國立圖畫院後,白天堅持本職工作,利用業余時間刻苦鑽研電學。他把自己的畫室改造成電報實驗室。為了縮短自學的時間,特地拜電學家亨利為師,定時去聽課,學做實驗。每逢假日和晚上,莫爾斯經常獨自一人在實驗室里,集中精力邊學習邊設計邊試驗。他苦幹了4個春秋,製造出了首台電報樣機。可是,連續多次試機,發現磁鐵毫無動作。他萬分焦急地找到一位教授肯爾,向他求教。

「你在磁鐵上繞了多少圈線?」肯爾似乎捉摸到問題的症結,開門見山地問道。

「共繞了10圈。」莫爾斯答道。

「太少了,多繞幾圈,你再試試,准能達到足夠的磁力。相信你一定會成功。」肯爾給他很大鼓勵。

莫爾斯遵照肯爾的指點,回到實驗室重新繞電線,嘿!磁鐵真的動作起來了。

可是,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1837年9月4日,莫爾斯發明的電報機信號只能傳送500米。但他毫不氣餒,繼續研究。他從亨利老師的發明得到靈感,終於創造出了一種起接力作用的繼電器,解決了遠距離信號減弱的問題。

然而,如何利用電磁鐵電流斷續時間長短的動作,錄成記號,變成文字,真正起到通信的作用呢?莫爾斯請來朋友維耳當助手,費盡心血,創作出用點(·)和劃(-)符號的不同排列來表示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成為電信史上最早的編碼,後被稱為「莫爾斯符號」。他與維耳還研製成電報音響器,可以在收電報的同時,通過電碼聲音直接譯出電文,大大縮短了收報譯文的時間。

第一次收發電報成功

為了使電報樣機迅速得到試驗鑒定,莫爾斯與維耳多次研究考察,擬定了在華盛頓與馬利蘭州的巴爾的摩兩城市間架設第一條40千米長的高空試驗性電報線路計劃。幾經波折,計劃於1843年得到美國國會的撥款支持。1845年5月24日,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的世界上第一次收發電報公開試驗獲得了成功。幾年後,電報很快得到推廣。

1854年,美國最高法院正式確定莫爾斯的發明專利權。1858年,歐洲各國聯合發給莫爾斯40萬法郎獎金。這位畫家成為電報發明家的故事傳遍了世界!

晚年,享有盛譽的莫爾斯將發明電報獲得的巨大財富從事慈善事業。1872年4月2日莫爾斯逝世後,紐約市人民特地在中央公園為他建造了一座雕像,永遠紀念他為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

8. 哪種事物給了你啟示,激發了你進行發明創造的靈感呢

1.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明。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為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 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燈使黑暗化為

9. 什麼是魔術貼誰發明的。發明它的靈感是啥

魔術貼(HOOk&LOOP)讀音mó shù tie,又名粘扣帶, 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種連接輔料,分子母兩面,一面是細小柔軟的纖維,圓毛(LOOP),另一面是較硬帶鉤的刺毛(HOOK)。一般的衣服HOOK在上面。
產品廣泛用於服裝、鞋子、帽子、手套、皮包、沙發、車船、座墊、航空用品、雨披、窗簾、玩具、睡袋、體育運動器材、音響器材、醫療器械、帳篷、小輪車護套、各類軍工產品、電子電線、充電器、陳列用具等。
魔術貼是由瑞士一名工程師喬治-德-麥斯他勒(1907——1990)發明的.一次打獵回來,他發現針尾草粘在自己的衣服上。他用顯微鏡觀察後發現,針尾草的果實有一種勾狀結構,可以粘附到織物上. 於是他就想到用勾子固定毛面。
其實在鳥類的羽毛中早已存在了這種結構,鳥類的正羽由羽軸和羽片所構成。羽片是由許多細長的羽枝所構成。羽枝兩側又密生有成排的羽小枝。羽小枝的一側著生鉤突(Hook),而另一側著生節結(loop),使相鄰的羽小枝互相鉤結起來,構成堅實而具有彈性的羽片,以搧動空氣和保護身體。由外力分離開的羽小枝,可借鳥喙的啄梳而再行鉤結。鳥類經常啄取尾脂腺所分泌的油脂,於啄梳羽片時加以塗抹,使羽片保持完好的結構和功能。

10. 潛水艇的發明靈感來源於什麼

潛水艇的發明是受魚的啟發。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後,英國殖民統治者憑海上優勢,糾集大批戰艦,輪番轟擊美國海陸軍,使美軍傷亡慘重。當時美軍中有一個名叫達韋

閱讀全文

與發明的靈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