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国家医学界的新成果
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其实在医学界,人们对03年发生的这场传染病的名称存在争议,因为已经查明,这种病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这种型传染病,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概念也渐趋正确。起初人们认为,致病原因是衣原体病毒,直到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我国广东医生在与病魔的搏斗中,根据其临床上有发烧、咳嗽、肺部有阴影等肺炎共性症状,但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状不够典型,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有传染性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等特征,于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它,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了其医学名称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根据当时已经掌握的情况将其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简称SARS),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事实上,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这一命名也没有充分反映该病症的本质特征,早有人建议应该将其命名为“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果真如此,可缩略为“冠肺”)。这种建议虽然尚未被社会和医学界接受,但足以佐证了SARS和非典一样,都是反映人们一定阶段对事物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目前已经找到治疗方法,中国和欧盟科学家联手,成功找到了15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欧科学家2005/6/9日在杭州结束的“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学术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香港大学的新近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野生宿主
计算机汉字输入专家周钢曾于2003年建议“非典型性肺炎”可以称为“肺痶”。
不过,仍然建议应该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命名原则,在医学界称之为SARS(音“萨斯”)。香港医学界在第一时间与WHO一样,改称为SARS,中国大陆地区,因为民间一直以简称“非典”来称之,故在词条本身,不建议更改。
传统医学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无效的。
黄杏初,中国首例报告SARS病人(即中国大陆地区俗称的“非典病人”),也是全球首例。
有迹象表明,中国非典病毒是美国投的生化武器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卡雷辛柯夫前天声称,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生化
武器,极可能是从实验室里流出来,由于非典型肺炎是麻疹病毒与流
行腮腺炎两种病毒的混合种,而这种混合病毒只有在实验室里才可
以做出来,在天然环境中根本不可能发生,所以他认定非典型肺炎是从实验室流
出来的一种生化武器。
对于SARS是一种生化武器台湾和美国可能早已知情.这并不是一种臆测,目前至少 有以下证据可能证明:
1,最早对SARS大肆宣扬和恶意炒做的是0死亡率的是美国和台湾.
这显然是一种贼喊捉贼的伎俩.因为做贼心虚,所以声音才喊的特别大.尤其是
早早的就抛出一篇似乎早已准备好的的评论.
里面未卜先知的提到了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神秘的病毒,并且轻率的断言,病源地是
中国广东.
稍微有传染病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最早发病地并不一定是病源地.例如爱滋病最早是出现
在美国,但是病源地在非洲.这种不负责任的轻率断言,显然是一种转移视线的栽赃伎俩.
2, 在评论抛出不到一两天的时间美国就找到了病源体.美国在生化方面可能
是比中国先进,但是比较诡异的是如果>的评论里关于中国封锁消息,不与国际
合作的指责是真的话,美国是怎样取得病源标本的呢?要知道美国没有一个死亡病历,
而且发病的只有几个疑似的病人.显然在病源样本不充分的情况下,美国取得这样快而
且准确的进展是很奇怪的事情.
3.最奇怪的一点是美国和台湾的0死亡率.按照台湾的卫生状况和人员流动情况,台湾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绝对应该高过新加坡和加拿大.美国目前有100多病例,就算美国护理条件
比香港好,在没有治疗药物的情况下,按照4%-5%的死亡率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唯一的
解释就是台湾和美国可能早就备有密而不宣的解药.
4.台湾对待SARS的态度也很奇怪.台湾的气候和卫生环境一直是各种传染病比较容易
爆发流行的地方,象最近比较出名的就有口蹄疫,出血热,肠病毒等等,虽然台湾每次
也都是用同样的手段栽赃给中国,但是每次都因为怕影响商业和旅游业,台湾每次也都是
采用封锁消息,隐瞒数据的消音处理.但是这次却有本质的不同,在只有一两个病历且
尚无一人死亡的情况就大肆宣扬,向WHO告状,吕锈镰还因为做贼心虚向外暗示大陆是
秘密研制的生化武器外泻,虽然这样做的结果是台湾被列为了SARS的疫区,但是台湾却
似乎并不在意.
5.香港的发病也具有遭受生物武器攻击的特征,病源地集中在一两个建筑物里,而且初期
传染性非常强,几乎住在附近的人无一幸免.而到了后期传染性就逐渐减弱.广东在初期的
时候也是这样,据说最初发病的人,传染性特别强,而且全部死亡,到了后期就逐渐减弱,
死亡率也迅速降低.这显然是有人在某个建筑物里投毒的结果,初期病毒体非常集中,所以
危害就大的多,到了后期,由于病毒体密度的减少,危害也就迅速降低.
6.从这次SARS事件的爆发时间和结果及影响也可以看出谁是元凶.SARS爆发的时间恰好在
美国要发动侵伊战争之前,这样一来即可以打击中国的经济防止资金因为战争的原因都
跑到中国来,又可以转移中国的注意力,一面在美国战局不利的时候中国趁机统一台湾.台湾
有可以借这个机会取消刚刚两岸开始的三通,又可以打击到前进中国的台商的信心,三还可以
借机撒泼打滚摸黑中国,四可以向WHO告状以求浑水摸鱼加入WHO.五可以打击香港,离间香港
和中国的关系.总之怎么推演都是对大陆不利,对台湾和美国有利.而且选择生物攻击可以
不着痕迹,中国很难查出证据,只能吃哑吧亏.但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而且台湾和美国
表演的太过了,反倒画蛇添足,漏出了马脚.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初步认定是美国提供了生物武器给台湾,然后让台湾特工先后在广东,
香港,北京等各大城市投毒.中国一直讲究后发制人,相信现在正在收集证据,一旦证据确凿,
㈡ 近十年左右医学有什么重大突破吗
丙型病毒性肝炎,全球3%的人口感染,感染后大部分会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近年来发明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以直接杀灭丙肝病毒,最新数据显示已经可以完全治愈,功德无量。可惜我国目前还没有进口或者仿制,预计要3-5年以后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㈢ 2019年中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019年,国家发展起得了重要成就。主要成就有克隆杂交稻种子、盾构机穿海工程、国际顶尖机场、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人造太阳”等。
1 、造福世界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1月,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4 、超级装备 最聪明盾构机挑战穿海工程
离大连市中心不远,有个梭鱼湾,大连地铁5号线要穿过这个海湾,考虑到巨轮出入,不能架设跨海桥梁,因此采用海底隧道。而这项工程催生出一台超级装备。
1月18日,海宏号盾构机在大连始发,它堪称中国研发的最聪明的盾构机。海宏号盾构机是中国中铁专门为该工程研发、也是世界上现有功能最全的盾构机,核心部件设计全球领先。
5、 时速600公里 国产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
“高速磁浮列车”成为2019年点击率颇高的关键词。5月23日,我国首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实现了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6、 中标ITER 中国企业为“人造太阳”装“心脏”
7月16日,中核集团收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俗称“人造太阳”)组织中标通知书,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工程)牵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参与,携手法国法马通公司等单位组成国际联合体,以工程总承包形式正式中标在法国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TAC1安装标段。
㈣ 中国近5年来医学,生物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A.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本质与规律的学科.核酸与蛋白质(有人认为还有糖)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因此核酸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今后仍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要依靠蛋白质(包括酶)来进行.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除了要阐明由氨基酸形成的并有一定顺序的肽链结构外,今后将特别重视肽链拆叠成的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因为蛋白质生物功能与它的空间构型关系极为密切,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传递者,遗传信息由DNA~RNA一蛋白质的传递过程,称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核心.其基本问题己比较清楚,当前研究的重点是:
①约经10一15年,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全序列(遗传密码)可以测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②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在各层次上调节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任务.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方法与技术和各学科的渗透,正在形成很多新的学科,诸如分子遗传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神经分子生物学、分子分类学、分子药理学与分子病理学等等.因此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导作用还将要持续下去。
B.遗传学
遗传学比分子生物学更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不可分割、相互交叉的两个学科,且很难截然分开.
有些著名的遗传学家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基因携带的信息是由基因的结构所决定,信息的表达是由基因的功能实现的,因此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所有生命现象的机制,追根究底都会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因此遗传学在今后较长时间仍然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和推动力.
有人估计人体细胞内约有10万个基因,迄今弄清楚的不到5%,所以与重要生命活动有关与疾病有关的新基因的发现与阐明将是今后几十年的重要任务。
C.细胞生物学
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Wilson)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一句名言“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至今还有着很深的内涵.魏斯曼与摩尔根都曾先后试图在细胞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遗传、发育与进化统一的理论,虽然当时没有找到具体解决的途径,但关于细胞的知识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代谢、细胞遗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虽然今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全方位的,但概括起来可能是两个基本点:
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如生长、增殖、分化与衰老等,在此要涉及到一个全新的问题,细胞内外信号如何传递;二是基因产物一一蛋白质分子与其他生物分子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行使细胞的有序的生命活动.
今后20多年,以下一些问题可望取得重要进展与突破:
①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与表达的主要执行者——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可能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得到阐明.
②细胞骨架(包括核骨架与染色体骨架)的研究将得到全方位的进展.
③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结合,将在细胞分化机理研究方面有重要突破,为发育生物学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④细胞衰老与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机理将在更深层次上阐明.
⑤以细胞分子生物学为骨干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人工装配生命体的理想可能逐步实现。
D.发育生物学
从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如何发育成为一个结构与功能复杂的个体,是至今未能解决的生命科学的重大课题,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主课题.由于近几十年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所取得一一系歹(突破性成果与知识的积累,已为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创造了条件,这也就是今后发育生物学应运而飞速发展的原因。
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阐明基因在多层次水平上控制胚胎的发育就不仅是涉及到个别基因的问题,而是一系列调节基因在时空上的联系与配合,从而支配发育的程序.虽然这是难度极大的课题,但近年已初见端倪并有所突破.估计今后发育生物学将沿着这条道路深入下去,并可望取得丰硕的成果。
E.神经科学(或脑科学)
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与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乃至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无比复杂的高级体系,含有10 11细胞.它是感觉、运动、学习、记忆、感情、行为与思维的活动基础.大脑细胞,口何指导人与动物的行为是未来生物学中最富潜力与最吸引人的领域;神经科学的崛起,预示着生命科学又有一个高峰的来临.神经科学或脑科学必然在下世纪促进认知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兴起.因此各国政府投入巨资支持这一课题,包括美国总统签署的“命名1990年1月1日为脑的10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今后几十年内可以预示到的神经科学突破性的进展可能包括:
①在分子到行为的各层次上阐明学习、记忆与认知等活动的基础;
②很快会发现与阐明一系列与记忆、行为有关的基因与基因产物;
③神经细胞的分化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会有重大进展;
④脑机能在理论上的进展与突破(如模式识别、联想记忆、思维逻辑机理的阐明)会 促进新一代智能计算机与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⑤一系列神经性疾病与精神病的病因可望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得到解释.
F.主态学(包括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由于生态学理论与应用是与世界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以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生态学的重要性就变得十分突出.未来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所以生态学经典学科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必然要适应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不断改变.
今后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可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生态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与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②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③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尤其是拯救濒临绝灭的 生物种类更加具有紧迫性;
④城市生态学与经济生态学将迅速发展;
⑤生态工程与生态技术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G.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环境向生命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1世纪人类的空间活动将要离开地球附近,探索月球及其他太阳系的大体.这就要求人在地球外各种环境中能长期地生活和工作,首先是在,长期空间飞行器中航行,月球站以及火星或火卫站等,空间医学必须有重大突破,解决长期在地外空间所遇到的宇航员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和兔疫功能变化等生理学难题,同时,与开拓大疆相关联的是受控生态系统,创造一个不需要外界补给,而使人们能在其中长期生活的环境.这些问题有希望在21世纪20一30年代解决,其中空间生理学问题有可能利用中医和中药的方法取得某些重大突破.
地球外层空间为研究重力生物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重力条件对各种层次结构生物的影响仍然是21世纪重力生物学的主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于细胞,绿色植物,一些微生物和小动物.特别是重力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形态、结构、变异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是一个热点.重力生物学的学术意义在于揭示重力效应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重力生物学的成果将是空间制药及空间生态系统等应用领域的基础,重力生物学的学术和应用都是下个世纪的重要课题,可望在21世纪20-3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地外生物探索是生命起源的重大课题,其中地球以外的智能生物探索是一个长期的 课题.地球上的人类正在向外层空间发射电波和接收讯号.外星人与地球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学术和技术差距不仅是一种危险,也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问题,将被持续地研究下去。
①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遗传密码)将在10一15年测定完毕,为全部遗传信息的破译奠定基础.
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重要基因与重要疾病有关的基因将被陆续发现,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控制记忆与行为的基因、控制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控制细胞增殖的系列基因、胚胎发育多层次网络调节基因.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发现与其生物学功能的释明将大大提高对生命本质的了解.
③人与动物的高级生命活动:感知、思维、记忆、行为与感情的发生与活动机制在脑科学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有更深的认识.
④癌症的治疗将有全面的突破,爱滋病的防治得到控制.
⑤在阐明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的基础上,人类还可能在实验室合成生命体,这种生命体应具有原始细胞的基本特征.
此外生命科学与农业科学的交融,将全面更新、拓展与创新现代化农业.
㈤ 中国在医学上诞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质炎系列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让脊灰与中国儿童绝缘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域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这是继全球消灭天花之后,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又一伟大业绩。
由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广及免疫规划策略的实施,自1994年10月以来,全国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报告,曾被医学界称为“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杀手”的小儿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向恐惧和绝望宣战
麻风病,一个曾经让人谈之色变、闻风丧胆的重大传染病,如今已难觅踪迹。1957年,为防治在我国多地大面积流行的麻风病,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皮肤病研究所,根据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密切结合。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的防治策略、技术和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果。
3、根治绒毛膜上皮癌化学疗法的创建与推广:从死亡率90%到治愈率90%的颠覆性突破
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带领团队对绒癌耐药机制、耐药标志物筛查和耐药逆转等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耐药与危重病例的治疗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使耐药及危重绒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达70%以上,治疗效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4、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
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5、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救治体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来,随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创建和发展,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阜外医院几代人对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体系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科技网-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㈥ 医学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指科研人员在他所从事的某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范围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内究、综合分析容等一系列脑力、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评审或鉴定,确认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产力,也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的财富、智力的资源。科研成果应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1)科研成果应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创造性是指前人所没有或国内外所没有的.理论上有新的创见,技术上有新的提高。先进性应该在成果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水平上有所提高;(2)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初经济价值),并得到社会的公认。既要有实用性.又要符合科学规律.具备实施条件.满足让会要求.经济价值高,(3)科研成果必经过技术鉴定或评审。鉴定或评审应实行同行专家评议。认为合格,才能算作成果。
㈦ 目前医学科技,有哪些新成就
医学科技新成果
外科博士严佶祺首次提出肝脏热缺血耐受极限为确定肝移植最佳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博士严佶祺在导师李宏为教授指导下进行的“大鼠心脏停搏供体肝脏移植的研究”,获2000年度《香港外科医学院杂志》最佳论文奖,文章首次提出移植肝脏热缺血耐受极限为45分钟。
严佶祺博士的研究重点是对供肝遭受心脏停搏这一热缺血现象损伤的机制,目的在于了解心脏停搏后肝脏移植手术所能耐受的缺血极限。他对5组大鼠进行了原位肝移植,供者心脏停搏时间范围分别是0、15、30、45、60分钟。在对上述时间中大鼠肝移植病理变化、肝功能和受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后发现,热缺血45分钟后25%的受体大鼠成活一周以上,由此提出肝脏热缺血的极限为45分钟,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为在临床进行人体肝移植手术中较好地把握供肝热缺血时机,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提出了理论依据。
(汪敏)
郝钦忠新灸法治多种病症
四川汉源梨城回春堂疑难病诊所郝钦忠,在应用传统医药的灸法基础上,研制新法新药,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妇科疾病,获得较好疗效。
灸法治病,大多用来治疗寒类疾病。而郝钦忠的灸法治疗因配以多种药物,因而增加了疗效。其药物多用中草药制成,针对不同病种,或清热散毒、行淤止痛,或软坚散结、祛风止痒,或清热凉血、止痛通经。
郝钦忠的灸法治疗另一特点是不需取穴治病,病人可自己在病位熏灸治疗,使灸药之力透达至病处,且不扎针进入人体,方便了患者,特别适用于山区野外作业的人、登山旅游的人在遇到扭伤、跌打伤、过敏及寒症、痹症使用,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在家自我保健也很方便。
目前郝钦忠的灸法主要用于治疗晕痛病、胃肠肝胆气滞血淤及风寒湿淤的痹症,如头晕、头痛,头面五官疼痛,胃肠气滞胀痛,妇女经期疼痛,迟经、闭经等。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希望采纳……
㈧ 请问目前在医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有那些
万方数据库,一查便知道了。没有最前沿,只有更前沿。
医学领域太广了,包括预防医学。所以实在太多,您还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方向性的去研究更为实际些。
㈨ 中国医学成就
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成就,
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期医学有重大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
被译成多种文字 。
1)商周医药学
①商和西周时期,已有较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②甲骨文中所见的疾病有数十种,包括眼、耳、口腔、肠胃等各种分科。
③商代遗址中还出土了石贬镰等医疗用具。
(2)秦汉医学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③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④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B.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3)隋唐医学的进步
①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②李时珍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㈩ 近年的医学发展有什么成果
近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3年该奖授予了发现了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分别是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以及托马斯•聚德霍夫。
2012年,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长山中伸弥。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iPS: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这使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2010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他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因此又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医学统计显示,世界上约有10%的夫妇有生育问题,而体外受精技术可以帮助其中绝大多数夫妇实现有自己后代的梦想。至今,全球已有400多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以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后代。 2009年,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的,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不至于发生降解。
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豪森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则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2 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 1943-)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9 英国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美国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阿达-尤纳斯因研究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获奖。
2008 美籍华裔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获奖。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也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并且是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4 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均为以色列人;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 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2003 彼得·阿格雷, 美国人 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人 他们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这是个重大发现,开启了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