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北省涞源铜矿小立沟矿产资源评估
此文原载《国有资产管理》1993年第12期
1 基本情况
涞源铜矿直属河北省冶金集团公司,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境内。涞铜规划开采矿床有4个,本次评估的小立沟矿床仅是其中之一。
涞源铜矿始建于1970年,由北京有色设计院完成规划设计,1972年已正式投入生产。按设计方案,首采矿床目前已基本采完,对小立沟矿床开采已全面展开。
涞源铜矿区位条件优越,紧靠京原铁路,公路贯穿矿区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矿区供电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后备矿产储量也较充裕,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现在,矿山有一座日选能力300吨的选厂,地下采矿设施完备,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采掘、运输;地面配套设施包括供电、排风、尾矿坝、修配车间、居民住宅、学校等;另外,还有几个下属矿山,生产效益较好。
2 评估单位
×××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
3 评估目的
为小立沟矿床矿产资源资产采矿权出让,转化价格提供参考。
4 评估基准日期
1992年12月31日。
5 评估日期
1993年3月。
6 评估原则
(1)公平科学性。从矿山的经营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有关资料,做到公平无误;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选择合理的参数进行测算。
(2)客观性。尊重科学,广泛结合生产实际及以往的实践,客观地评价矿山的生产能力及后备资源的服务年限。多方面听取有关人员对某些参数的意见,吸收他们的合理建议修正所选参数。
(3)预测性。预测未来矿产品市场价格、生产经营成本变化,并对今后的经济政策、社会变革等作出合理的推断。
(4)简便可行性。
7 评估的依据
(1)实地调查的地质勘探资料,包括到原勘查单位收集有关投入情况、储量圈定、块段品位、水文地质资料等;矿山的采、选、精矿运输、加工;采矿方面的采出率、损失率、贫化率、选矿方面的回收率、产出率及采选成本。矿山生产经营方面的数据包括历年的综合成本、收入、利润、税收等。另外,还口头了解或书面参阅了矿山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及矿山开发历史。
(2)国家、地方、部门的法规、文件等。
8 评估方法的选择
收益现值法。
9 评估过程
(1)收益现值法的计算公式。
运用收益现值法评估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是将被评估资源各年预期收益额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现为评估基准日累加得到的。公式为:
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矿山生产收益现值=∑[(剩余)各年预期收益额×各年折现系数]
这里:
预期收益额=年矿产品销售收入-所有与矿山生产经营有关的支出-资金利润
(2)有关评估参数的选定与测算。
①剩余资源服务年限的测算。小立沟铜矿截至1992年底共采出矿石约113929吨;按1980年河北地质六队提交的勘探储量1062798.4吨计算,尚剩余948869.4吨。从勘探圈定的储量来看,全矿床平均品位为2.43%,块段品位大于1%的占90%以上,2%以上的也有40%;低于1%,在0.35%~0.70%之间的不足10%。按照现在我国的铜矿采选技术及涞铜近几年来入选品位在1%以上的实际,勘探提交的所有储量均在规划开采之列,即全为经济可采储量。按设计日处理量300吨,年工作300天计算,年处理量为9万吨。实际上,根据这几年的处理量统计,平均只达到83711吨/年。按经济合理服务年限计算生产规模的公式为:
P(矿山生产规模)
=Qk·ε采/T(1-p)
那么:
T=Qk·ε采/P·(1-p)
式中:Qk为可采储量,取剩余经济可采量948869.4吨;ε采为采矿回收率,取1990、1991、1992年平均为85.62%;P为矿山生产规模,取矿山实际年处理量83711吨;ρ为采矿贫化率,取1990、1991、1992年平均值为24.52%。
将上述取值代入公式即得:
T=(948869.4×85.62%)/[83711×(1-24.52%)]
=12.8(年)
②年矿产品销售收入。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所售铜精粉中的金、银、硫等伴生元素要计价,并纳入到电解铜价格之中;第二,将电解铜和铜精矿统一折成电解铜价格,产品成本和费用作加权调整后也按电解铜计。
第一,电解铜产量。涞源铜矿自出售电解铜以来,按近3年平均的冶炼回收率和平均年产量(电解铜和铜精矿)折算出年平均电解铜产量为1070吨。因为没有大的技改规划,因选1070吨/年为不变量。
第二,电解铜价格预测。预测依据如下:
首先,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预测,未来3年内,西方国家对铜的需求将以3.1%的速度递增,发展中国家对铜的需求平均年增长率将为6.2%。从1993年起,铜价格将曲线上升。到1995年铜的年平均价格将会升到2800美元/吨,而1996年将为2688美元/吨。1991~1995年的年平均价格增长率为4.3%,1991~1996年为2.6%。
其次,国内铜价格因1991年的旺盛需求。一路攀升1992年突破2万元/吨大关,高于按公布汇率折算的国际市场价数百元。1993年以来现货交易一直保持在2万元/吨以上,期货合约价也接近此值。原物资部专业人士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铜市场将是“先稳后升”的趋势。
其三,综合考虑国际、国内铜价格预测,可以肯定,今后的铜价格呈上升趋势。考虑到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以后汇率调整、国内矿产品进出口政策的完善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矿山企业经营机制向市场化的转轨,技术改造、管理水平会有一定程度提高,铜产量增长速度会逐步接近消费增幅,从而使价格稳中趋升。将种种因素综合考虑,我们认为选择价格增长率3.5%较适宜。
其四,就涞铜本身而论,由于前几年外延基建投资过多,而贷款或合资款的偿付是按当年的电解铜产量协商确定的,价格受总趋势影响较小,据了解,还债期要延续到1996年。由此,我们确定涞铜电解铜售价1993、1994两年平均价为1.9万元/吨,1995、1996两年为2万元/吨,之后的生产年电解铜价格年涨幅按3.5%计算。
③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产品工厂成本、销售费用、各种税金三项。产品工厂成本包括:A.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等项。前3年实际工厂成本增长率为9.16%。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贯彻,原材料等涨价会趋于稳定,1995~1997年估计稳定在8%,之后可降为5%。B.地勘费的分摊。这是现在矿山财务报表中所缺乏的。小立沟铜矿1972~1980年间地勘费投入额为371.39万元。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其视为1980年投资。按1988年和1990年建设银行有相关基建储备贷款类纯拨款项目利率为3%的规定,1980年投入的371.39万元投资按复利计算到1992年为:371.39×(1+3%)12=529.51万元。提交探明储量1062798.4吨,那么,吨探明储量的地勘费投入为5295213.3/1062798.4≈4.98元/吨。按年出矿量83711吨计算,年勘探费支出应为83711×4.98≈41.73万元/年。这是一笔固定支出。产品销售及其他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基金、运输费、展览费、广告费、工资增长费用、教育费附加、技术转让、开发费及提取的流动基金。从实际运作情况看,销售费用占大头,而销售中运输费又占绝大部分。1989年以来,涞铜销售及其他费用逐渐降低(主要是运距的缩短所致),1993年运费有所增长,尤其铁路运价由原来的3.85分/(吨·千米)涨至5.35分/(吨·千米)。因此,产品销售费用应按新运价计算,并延至矿山闭坑。其他费用则按产品工厂成本涨幅计算。年运矿量核定为1112.7吨/年。
销售税金:主要包括增值税、城建、教育基金和应交所得税、调节税、承包利润等。这几年该矿在这方面的支出基本稳定在150万元/年上下。故这里选择税金为150万元的标准数额,并一直延续到矿山闭坑。
④资金利润。包括两项内容,即企业全部资金和资金利润率。
企业全部资金(固定资产净值和定额流动资金)。1990~1992年基本稳定在2500万元以上。据了解,目前该矿尚没有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的设想。因此,本评估以1992年末该矿山的实际净资金为准,即2543.02万元。
资金利润率。1989~1992年波动较大,最高的1992年比最低的1991年相差2个百分点,4年平均为5.96%。全国有色金属采选业1989~1991年间的资金利润率处于一种下滑态势,1989、1990、1991年3年分别为12.95%、9.45%和6.16%。考虑到涞铜小立沟矿床是一小而富的矿,盈利水平本应较高,因此选择其最高年份7.63%作为1993、1994和1995年3年的资金利润率,以后各年稳定在8%。8%的资金利润率可能偏低一些,但因为矿山固定资产较庞杂,与生产无关的设施较多,这样即使较低的资金利润率,与资金总额相乘后,资金利润的数额也很可观;若去掉与生产关系不大的配套设施,资金利润率可能会大幅增加。另外,在矿山生产的后期,由于矿山开采难度增大,巷道运距加长、设备老化等可能会造成低于8%的资金利润率。综合考虑,长期开发选择8%的资金利润率也是可取的。
⑤折现系数。按社会折现率计算。根据国家计委投资〔1990〕1260号文规定,社会折现率由原来的10%调整为12%。
折现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1+12%)n(n为开采年份)
根据上述分析、阐述,参数的选择与预测,各年各项数据计算结果综合为附表。
10 评估结论
通过附表,计算结果表明,小立沟铜矿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为556.5万元。因此,小立沟铜矿床出让或转让的底价可以556.5万元为参考价。
附表:河北省涞源铜矿小立沟铜矿床矿产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综合表
B. 哪里有铜矿采矿权转让
可以去咨询网站看看
C. 前寒武纪铜矿床
前寒武纪是铜成矿作用的重要时期。据目前的铜矿储量统计(朱训等,1994,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1987,陈文明,1994),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的铜矿占世界铜矿储量的30%,其中元古宙占26%,太古宙占4%,中国的前寒武纪铜矿占中国铜矿储量的24.4%,其中元古宙占23.5%,太古宙占0.9%(图2-12)。赋存于前寒武系地层中的铜矿占世界铜矿储量的46%,其中元古宇地层占41%,太古宇地层占5%,在中国前寒武纪地层中的铜矿占中国铜矿储量的 40.2%,其中元古宇地层占37.8%,太古宇地层占2.4%(图2-13)。
图2-12 中国及世界不同成矿时代铜矿床储量比例直方图
图2-13 中国及世界赋存于不同时代地层铜矿床的储量比例直方图
前寒武纪铜矿床类型(按容矿岩的岩性分类)主要是沉积岩型、火山岩型、基性-超基性岩型与斑岩-火山岩过渡型,它们各类铜矿储量分别占世界前寒武纪铜矿储量的71.8%、13.8%、10.5%、3.9%;占中国前寒武纪铜矿储量的34.4%、26.5%、20.6%及18.5%(图2-14)。各类铜矿特征简述如下:
1.沉积岩型铜矿床
该类铜矿占世界前寒武纪铜矿储量的71.8%,占中国前寒武纪铜矿储量的34.4%,占世界沉积岩型铜矿储量的77%,占中国沉积岩型铜矿储量的75.1%(图2-15),并主要形成于元古宙,形成在太古宙沉积岩的铜矿储量分别只占世界及中国沉积岩型铜矿储量的0.1%与0%(图2-15)。因此元古宙沉积岩型铜矿床是前寒武纪铜矿床最重要的类型。
图2-14 前寒武纪不同类型铜矿床储量比例直方图
图2-15 中国及世界沉积岩型铜矿床不同成矿时代储量比例直方图
该类铜矿床产出的构造部位主要是陆块边缘裂谷或裂陷带的边缘,中国的前寒武纪沉积岩型铜矿床主要产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边缘的裂谷或裂陷带(图2-16)。如中条山沉积岩型铜矿(包括胡-篦型、横岭关型及篱笆沟型)产于华北陆块南缘中条山“人字”型裂谷带的两侧(见图5-16)。产于其中铜矿带的容矿岩同位素年龄为1832Ma(Rb-Sr等时线,孙海田等,1990)、2453Ma(锆石U-Pb法,孙大中等,1993)、2357Ma(篱笆沟硫化物Re-Os法),狼山地区的沉积岩型铜矿(包括霍各乞、炭窑口及东开庙等)产于华北陆块北缘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裂谷内,成矿的同位素年龄为1600~1800Ma(Pb模式年龄,李兆龙、丁悌平等,1986,1992)。东川-易门等沉积岩型铜矿产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的东川 易门裂陷带内(见图5 35),成矿年龄:658~1805Ma(U-Pb法,罗君烈,1995)。
该类铜矿床的容矿岩主要是由昆阳(会理)群杂色碎屑岩-白云质碳酸盐-黑色砂页岩组成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矿床及矿体主要赋存于该建造中不同岩相(岩性)的过渡部位(见表5-12)。矿体均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中的金属矿物具明显的分带,一般由矿体的下部(底)至上部(顶)或矿体的边部到中心,紫色岩石到浅色岩石,其金属矿物分别为:赤铁矿、自然铜带→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带→黄铜矿、黄铁矿带→黄铁矿带。伴生Fe、Co、Au、Ag、Pb、Zn等。
2.火山岩型铜矿床
该类铜矿床也是前寒武纪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它占世界前寒武纪铜矿储量的13.8%,占中国前寒武纪铜矿储量的26.5%,在世界火山岩铜矿中占46%,其中元古宙占32%,太古宙占14%,在中国的火山岩铜矿中占47.8%,其中元古宙42.7%、太古宙占5.1%(图2-17)。
图2-16 中国前寒武纪古构造与铜、镍矿分布示意图
注:古构造底图来自王鸿祯等(1985),矿床名称见附录2。
图2-17 中国及世界火山岩型铜矿床不同成矿时代储量比例直方图
该类铜矿床产出的构造部位也主要是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的边缘(图2-16)。产于华北陆块的火山岩型铜矿以辽宁红透山及山西落家河为代表,它们的成矿时代主要为新太古代 古元古代,容矿岩是一套变质的绿岩系。红透山铜矿床产于华北陆块的东北缘矿床形成的同位素年龄为2600~2844Ma(Rb-Sr法等时线,翟明国等,1985,Sm-Nd等时线,沈保丰等,1994a),容矿岩为清原岩群(鞍山岩群)红透山岩组黑云斜长片麻岩、矽线黑云石英片麻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是一套变质的绿岩系,伴生组分为 Zn、Au、Ag、Cd。落家河火山岩铜矿产于华北陆块南缘中条山“人字”型裂谷带的东侧,矿床形成的同位素年龄为2485~2764Ma(锆石U-Pb法,孙继源等1995),容矿岩是绛县群宋家山组的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变质岩系(绿片岩系),包括绿泥片岩、石墨片岩、绢云片岩、角闪片岩及钠长变粒岩等;其中石墨片岩及含石墨的绿泥片岩,绢云片岩是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伴生Co、Ni、Zn、Ag、Au、As。产于扬子陆块的前寒武纪火山岩铜矿床以大红山-拉拉厂,铜厂-刘家坪及西裘为代表,它们的成矿年龄主要为古元古代-新元古代,容矿岩主要是一套富Na的中酸性-基性火山-沉积岩系(细碧角斑岩系)。大红山、拉拉厂铜矿产于扬子元古宙陆块西南缘安宁河-绿汁江断裂(裂陷)带的西侧,成矿的同位素年龄为1481(侵入河口群中拉拉厂浅成基性岩体)~2293.5Ma(大红山矿石Pb法年龄,杨应选,1988)。容矿岩是大红山群与河口群的一套由细碧角斑岩-砂页岩-碳酸盐岩组成的富钠的火山-沉积岩系,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黑云石英钠长片岩,石榴黑云片岩,石英钠长岩及白云石大理岩,即钠质的中酸性火山沉积岩中。是一个特大型Cu、Fe矿床,伴生Co、Mo、Au、Ag。铜厂-刘家坪-阳坝铜矿产于扬子陆块西北缘的中元古代碧口-勉县裂陷带中,容矿岩为碧口群组富钠的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及其火山沉积岩系(细碧角斑岩系),矿体主要赋存于基性与中酸性火山岩的过渡部位,并以中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为主。成矿的同位素年龄为853Ma(刘家坪)~1038Ma(铜厂,何伯樨,1993,黄崇轲等,2001)。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目前发现中、小型矿床5处,伴生Cu、Zn、Fe、Co、Au、Ag。西裘火山岩型铜矿产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绍兴-江山断陷带中的北东端。容矿岩为双溪坞群中段中基性-中酸性火山-沉积岩系(细碧角斑岩系),矿体主要赋存于绢云母石英片岩、次生石英岩及千糜岩等变质的中酸性火山、沉积岩中,成矿的同位素年龄为:976.4Ma~802.3Ma(黄有年,1993)。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是一个中型Cu矿床,伴生Zn、Ag、Au、Co、Cd,并具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典型分带,矿体由中心向外的矿石类型为块状Zn、Cu、(Ba)矿石→浸染状Cu、S矿石→浸染状单硫矿石→矿化长英质火山碎屑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矿石矿物分带为闪锌矿-重晶石-黄铜矿带→黄铁矿-黄铜矿带→黄铁矿带。
3.基性-超基性岩型铜矿床
该类铜矿床占世界前寒武纪铜矿储量的10.5%,占中国前寒武纪铜矿储量的20.6%(图2-18),在世界基性-超基性铜矿中占79%,其中太古宙占35%、元古宙占44%;在中国的基性-超基性岩铜矿中占66%,并均产于元古宙。该类铜矿床产出部位也是前寒武纪陆块边缘的裂谷(或裂陷带)或断裂带中。容矿岩主要是镁铁质-超镁铁质岩(铁质超基性岩)。成矿的同位素年龄为982Ma(广西大坡岭,硫化物的 Re-Os 法,毛景文,2002)~2242Ma(吉林赤柏松,K-Ar法,傅德彬,1988)。中国该类矿床以甘肃金川、吉林赤柏松、四川冷水箐及广西大坡岭为代表。
图2-18 中国及世界基性—超基性岩型铜矿床不同成矿时代储量比例直方图
图2-19 中国及世界斑岩铜矿床不同成矿时代储量比例直方图
4.斑岩型铜矿床
该类铜矿床在前寒武纪铜矿床中是次要类型,它们占世界前寒武纪铜矿的3.9%,占中国前寒武纪铜矿的18.5%;占世界斑岩铜矿储量的1%,占中国斑岩铜矿储量的11.9%(图2-19)。前寒武纪的斑岩铜矿床在中国属斑岩-火山岩的过渡类型。它产出的构造部位也是前寒武纪陆块边缘的裂谷或裂陷、断裂带,在中国主要产于华北陆块的边缘,以中条山铜矿峪及内蒙古白乃庙铜矿为代表。铜矿峪斑岩铜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中条山“人字”形裂谷的头部(交叉部位)。容矿岩是绛县群骆驼峰组成一套富Mg、Fe的凝灰岩及凝灰质碎屑岩经深源富碱(K、Na)流体交代而成的中酸性斑岩及中基性岩。矿体主要赋存于变花岗斑岩、变石英二长斑岩、绢英岩及变中-基性岩中,是一个多因复合变斑岩型铜矿(陈文明,1996)(详见第五章)。矿床形成的同位素年龄为2108~2947Ma(硫化物Re-Os等时线,陈文明等,1998)。矿体呈似层状、扁豆块及透镜状(图2-20)产出,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是一个超大型Cu矿床,平均品位0.68%。伴生Mo、Co。白乃庙斑岩铜矿床位于华北中元古代陆块北缘,容矿岩为白乃庙群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及绿片岩(原岩为一套海相的中基性-酸性火山岩建造),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绿片岩(占Cu、Mo矿体的64.8%)及英安质熔岩占Cu、Mo矿体34.8%(图2-21)。矿床形成的同位素年龄为:1114~1146Ma(锆石U-Pb等时线,聂凤军等,1993)。
图2-20 铜矿峪斑岩铜矿地质剖面略图
(据山西地质局213队)
1—绢英片岩;2—绢英岩;3—绿泥石片岩;4—变基性岩;5—变花岗闪长岩;6—闪长岩;7—铜矿体及编号;8—铜钼矿体(Mo品位大于0.03%);9—地质界线;10—断层;11—剥离断层;12—钻孔及编号
综上所述我国前寒武纪铜矿床具以下特点:
1)前寒武纪是我国铜成矿作用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产出的铜矿占我国铜矿总量的24.2%,特别是元古宙尤为重要,同时与国外相比我国形成于太古宙的基性-超基性岩及火山岩型铜矿相对较少(图2-12)。
2)前寒武纪铜矿床的矿床类型主要是沉积岩型、火山岩型、基性-超基性岩型及斑岩型,它们分别占我国前寒武纪铜矿的34.4%、26.5%、20.6%及18.5%,未见矽卡岩型铜矿。同时该时期形成的斑岩铜矿常为斑岩-火山岩的过度类型,并具层控的特征。
3)前寒武纪铜矿床的矿化类型主要为Cu-Co型(东川、中条山胡蓖型等)、Cu-Ni-Co型(金川、赤柏松等)、Cu-Zn型(红透山、刘家坪、筏子坝一及西裘等)、Cu-Fe型(大红山、拉拉厂、稀矿山及略阳铜厂等)、Cu-Pb-Zn型(霍各乞、东升庙及炭窑口等)及Cu-Mo型(铜矿峪、白乃庙等)。与国外相比我国未找到Cu-Au-U型(奥林匹克坝)铜矿及太古宙绿岩带型(与科马提岩有关)Cu-Ni(Pt)矿床。
图2-21 白乃庙斑岩铜矿35线地质剖面略图
(据内蒙古地质局103地质队)
1—阳起斜长片岩;2—阳起斜长片岩夹绿泥斜长片岩;3—绿泥斜长片岩;4—绿泥斜长片岩夹阳起斜长片岩;5—黑云斜长片岩;6—黑云绿泥斜长片岩夹阳起斜长片岩;7—具角闪残斑的阳起斜长片岩;8—长英片岩;9—矿体
4)前寒武纪铜矿床几乎均位于前寒武纪陆块边缘的裂谷、(断裂)或裂陷带中(图2-16)。我国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铜矿床均产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根据成矿条件分析,塔里木前寒武纪陆块边缘的裂陷带,特别是其西南边缘的裂陷带也是寻找前寒武纪铜矿,特别是沉积岩型与火山-沉积岩型铜矿的有利地区。
5)前寒武纪铜矿床,主要类型中的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并具层控的特点。
6)形成于“华北陆块前寒武纪各类铜矿的成矿时代均早于扬子陆块,如沉积岩型铜矿,在华北陆块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中条山横岭关型和胡篦型及狼山地区铜矿床),同位素年龄为1600(狼山铜矿)~>2400Ma(横岭关型,根据其上、下地层的同位素年龄)。而在扬子陆块形成的沉积岩型铜矿主要形成于中—新元古代(东川-易门),同位素年龄为658Ma(烂泥坪)~1805Ma(稀矿山)。火山岩型铜矿床成矿时代在“华北陆块”主要是新太古代(红透山)—古元古代(落家河),同位素年龄为2485~2700Ma,而形成于扬子陆块的火山岩型铜矿的成矿时代主要是古元古代(大红山、拉拉厂)—新元古代(西裘),同位素年龄为802~2293Ma。又如前寒武纪的斑岩型铜矿主要形成于华北陆块(铜矿峪、白乃庙),而形成于扬子陆块的斑岩型铜矿主要是显生宙。前寒武纪的基性—超基性岩型铜矿床也具此特点,产于华北陆块的该类铜矿、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赤柏松)与新元古代(金川),矿床规模较大,而形成于扬子陆块的该类铜矿主要形成于中、新元古代(大坡岭、冷水箐)。因此在华北陆块的边缘断陷带(或裂谷)应重点寻找新太古代与古元古代时期的铜矿,如太古宙绿岩带型Cu-Zn和Cu-Ni矿及古元古代的乌多坎型(砂页岩型)铜矿,而在扬子陆块的边缘裂陷带主要寻找中、新元古代时期形成的铜矿,如赞比亚型、奥林匹克坝型铜矿。
D. 陇南康县阳坝铜矿是叫什么矿业公司谢谢!
阳坝铜业公司,上市股票,西部资源
E. 近期还有什么资产重组股票的吗
重组股是大股东进行资产重组,更换资产的股票,是对资源的重新配置。广义而言,重组包括资产的重组和资本的重组,资产的重组其实是一种资产的置换行为,而资本的重组则主要是指公司控制权的更替,亦即我们常说的收购兼并。
重组股分类如下:
重组根据重组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和企业股权的重组。资产和债务的重组又往往与企业股权的重组相关联。企业股权的重组往往孕育着新股东下一步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重组。
企业资产的重组包括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对企业负债的重组主要指债务重组,根据债务重组的对手方不同,又可分为与银行之间和与债权人之间进行的资产重组。
重组根据是否涉及股权的存量和增量,又大致可分为战略性资产重组和战术性资产重组。上述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重组属于在企业层面发生、根据授权情况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即可实现的重组,我们称之“战术性资产重组”,而对企业股权的重组由于涉及股份持有人变化或股本增加,一般都需经过有关主管部门(如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审核或核准,涉及国有股权的还需经国家财政部门的批准,此类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通常是巨大的,我们称之为"战略性资产重组"。战略性资产重组根据股权的变动情况又可分为股权存量变更、股权增加、股权减少(回购)三类。
存量变更在实务中又存在股权无偿划拨、股权有偿协议转让、股权抵押拍卖、国有股配售、二级市场举牌、间接股权收购等多种形式,股权增加又可区分为非货币性资产配股、吸收合并和定向增发法人股三种方式,而股权回购根据回购支付方式不同,则可分为以现金回购和以资产回购两种形式。
市场一般意义上的股权转让资产更替,投资新项目等,就叫重组的话,国内市场95%以上的上市公司都是重组股,所以,简单的重组板块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除非重新进行严格的定义才会在市场中产生重组板块。
F. 请教云南大理州i巍山县网友:在网上看见一铜矿采矿权转让(巍山县龙街乡汇能铜矿厂)。
我是采矿专业的,你说的这些储量,条件,价格什么的你能给个具体的指标吗?内
你再给点具体的容资料吧,如果你不是相关专业的,资料都明白的话,那就不用了。
宿舍的同学是巍山县的,说是那边回族和汉族关系都能处很好,其他名族之间就更没问题。
G. 秘鲁Justa 铜矿
秘鲁 Justa 铜矿位于秘鲁-智利铜矿带北部,为铁氧化物型的铜金矿床 (IOCG) ,其是秘鲁-智利铜矿带上排在斑岩铜矿之后的重要矿床类型,和智利的 Mantos Blancos 等巨型铜矿属同一类型。
1992 年,首都钢铁公司以 1. 2 亿美元的价格,从原秘鲁铁矿公司,购买了马尔科纳铁矿,包括 680 平方千米的永久矿权和矿山、数百套公寓的生活区、20 万吨深水码头、机场等。这成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 “走出去”的先行。秘鲁 Justa 铜矿区位于这 680 平方千米的永久矿权区内。1996 年,首钢秘鲁铁矿公司出资 15 万美元,在马尔科纳矿权区内 Justa 矿段开展铜矿普查,由首钢地质勘查院承包。1996 ~1997 年开展了矿区 1∶ 1 万地质测量、1∶ 2 000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和电法测量、4 700 立方米槽探和老窿编录,显示了很好的找矿潜力。
当时,地勘费不能用于境外矿产勘查,因此首钢地质勘查院未能申请到国家的铜矿普查项目。首钢秘鲁铁矿公司也不愿做进一步投入,就决定和力拓公司合资勘查。1999 年签订合资协议。力拓公司的纳斯卡铜矿探矿权区与马尔科纳矿权区相邻。首钢秘鲁铁矿公司决定,将马尔科纳铁矿矿权区东北角,转到合资公司。力拓公司作为进入方,投入 500 万美元,挣得 57. 5% 的权益。挣股期为 3年,冲稀底线为 15%。2000 ~2003 年,力拓公司开展了航空电磁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地质填图、空气反循环和金刚石取心钻探和初步选冶试验。共施工 103 个孔,30 971 米。控制了两个矿化带,主矿体长 1 700 米,延深 500 米,向深部尚未尖灭。
由于 Justa 铜矿还未达到力拓公司的开发标准,力拓公司和首钢秘鲁铁矿公司决定将其转让。加拿大 Chariot 资源公司 (ChariotResources Ltd. ) 与韩国大韩矿业振兴公社、韩国 LG 日高铜业公司合资,成立了 Marcobre 公司,从力拓公司和首钢秘鲁铁矿公司收购了马尔科纳的 Justa 铜矿矿权。以 4 350 万美元买断,先付 3 350 万美元。按权益比例,向力拓公司和首钢秘鲁铁矿公司双方付款。待买方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证实,矿区的推测铜资源量,大于卖方提供的推测铜资源量时,再付所余的 1 000 万美元。加拿大 Chariot 资源公司聘请独立勘查地质学家 Miron Blezovsky,按 NI43-101 的标准,评估马尔科纳的 Justa 铜矿资源量,提交了评估报告。
Justa 铜矿是近年来国际上关注的铜矿区。该矿曾 100% 掌握在中资公司的手中。由于缺乏掌控资源的长远战略观念,为眼前利益所吸引,就将这个探矿权全部出让了,低价卖出了这块 “赌石”。这块 “赌石”被加拿大 Chariot 资源公司用 46 500 米钻探 “切开”。2009 年 5 月 19 日的 《北方矿工报》 报道,Justa 铜矿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资源量已经变成可以开采赢利的储量。提交确定储量: 铜256 万 吨, 铜 含 量 0. 76% ; 可 能 储 量: 铜 130 万 吨, 铜 含 量0. 80% ; 推测储量: 铜 52 万吨,铜含量 0. 82% 。Justa 铜矿各类储量,为铜金属 438 万吨。可行性研究结果,铜的生产成本为 0. 88 美元/磅。NPV 为 2. 8 亿美元,IRR 为 15%。Chariot 资源公司引进韩国日高公司和韩国大韩矿业振兴公社作为合作伙伴,已开始矿山建设。
从这个境外矿产勘查的案例可以看出,首钢秘鲁铁矿公司投资15 万美元开展马尔科纳的 Justa 铜矿普查,然后出让 57. 5% 的权益,和力拓公司开展合资勘查。最后将 Justa 铜矿的矿权全部转让,首钢秘鲁铁矿公司按份额,得到 1 828 万美元,投入升值 123 倍,实现了投资商业性矿产勘查赢利的目的。遗憾的是,Justa 铜矿的矿权,现在主要转到了韩国最大的铜冶炼加工企业——LG 日高铜业公司的手中。中国作为铜的消费大国,铜资源并不丰富,马尔科纳的Justa 铜矿距正在生产的首钢秘鲁铁矿公司马尔科纳铁矿仅 15 千米,生产的基础设施齐全,但中国企业却未能成为铜矿的矿主。Justa 铜矿与中国企业擦肩而过。缺铜的中国这次又只能当 “看客”,令人扼腕。
为了参与 Justa 铜矿的开发,2010 年 3 月,中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CST) 投资 2. 445 亿加元,再买回了 Justa 铜矿项目股东之一——Chariot 资源公司的 70%的权益,这是后话。
H. 2015年7月份宣布重大资产重组的股票有多少
ST天桥:重组获批 投资亮点: 1、土地储备289万平方米:本次发行股份拟购买的11家房地产公司可供直接开发土地储备288.92万平方米,其中,吉林信达名下的信达·东湾半岛项目土地为划拨地,占地面积55.76万平方米,占11家土地总储备的19.30%。 2、大股东变更:08年5月6日公告,信达投资以1元作为收购价款购买东方国兴所持公司6357.88万股股份中的6000万股。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信达投资将持有公司12.07%的股份,从而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ST绵高:收购资产 身藏巨矿 异动原因: 上证监会核准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四川恒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行3908.87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购买四川恒康持有的甘肃阳坝铜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投资亮点: 1、阳坝铜业:该公司地处陇南市康县。陇南市的有色金属资源非常丰富,铅、锌金属储量占全国第二。阳坝铜业累计探明铜矿石保有储量469.83万吨(铜矿品位2.192%);年生产能力为采选处理铜矿石18万吨。阳坝铜业现有阳坝铜矿、杜坝铜矿两个采矿权;油房沟-铁炉沟铜矿探矿权。目前生产规模为阳坝铜矿90000吨/年、杜坝铜矿90000吨/年。 2、参股金融概念: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出资90万元,参与成立四川民泰保险代理公司,占总出资60%。
记得采纳啊
I. 西北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时空分布
我国西北地区随着其地质构造体制演化历史进程,出现有多期和不同成矿特征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显示出时间分布特征;又由于各个地区的边界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差异,因而在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配置、类型和规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故又显示出空间的分区分带特征。
(一)时代分布
西北地区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在时代上均分布于前中生代,并受到多期次区域变质作用,严格来说,应属于变质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具体分布时代和层位如下。
1.元古宙海相火山岩型铜矿
古元古代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仅见于甘肃陈家庙,赋存于牛头河群中的陈家庙铁铜矿床:中元古代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分布较多,如赋存于长城系中的陕西杜坝铜矿、大茅坪铜矿和甘肃阳坝铜矿等;赋存于蓟县系中的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和新疆西天山的喇嘛萨依铜矿等。中元古代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多与细碧角斑岩系有关。
2.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型铜矿
这个时代的铜矿床,特别发育于加里东地槽造山带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地区(见后),其中特别要提及的是在南祁连南部赛什腾山坳陷中产出有晚奥陶世的青龙滩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新疆亦分布有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如赋存于奥陶系石英角斑岩中的可可乃克含铜黄铁矿床。
3.晚古生代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
其发育于地槽型海西造山带中,在西北地区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构造成矿带中。早泥盆世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有产于石英角斑岩中的阿勒泰铜矿;中泥盆世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有与中酸性火山岩关系密切的哈密雅满苏铁铜矿床、沙泉子铜铁矿床和吐鲁番小泉子铜矿等;中石炭世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有天山西段的赋存于海相细碧岩中的孔雀山火山热液型铜矿等。
由以上所述,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在时代上的分布情况,可见有如下特点。
(1)中元古代、中寒武世、晚奥陶世和泥盆纪是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重要成矿时代。
(2)元古宙和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与细碧角斑岩系关系密切;晚古生代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多与中酸性火山岩建造关系密切。
(3)在主要成矿元素共生组合上,元古宙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以Cu-Fe元素组合为特色;早古生代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以Cu-Pb-Zn元素组合为特征;晚古生代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成矿元素组合则多种多样。
(4)均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严格来说,应为变质海相火山岩型铜矿。
(二)空间分布
按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时代分布,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主要集中分布于以下4个大的区带。
1.阿尔泰(南)—(北)准噶尔海相火山岩型铜矿集中区
本区以晚古生代中泥盆世形成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最为发育,这些矿床的形成与中酸性和中基性海相火山岩建造有关,前者如阿舍勒铜矿;后者如乔夏哈拉铜铁矿、索尔库都克铜(钼)矿等。
本铜矿集中区海西期优地槽发育,其海相火山岩浆活动广泛,因此成矿条件好。“八五”期间勘查出的阿舍勒大型铜矿即为例证。该矿为特富矿,铜品位高,其远景储量有达白银厂铜矿规模的可能。
2.天山海相火山岩型铜矿集中构造带
天山构造带内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分布范围广,从西至东均有分布,如西部伊宁地区与石炭纪海相中酸性岩有关的胜利铜矿;中部乌鲁木齐地区的铜沟、孔雀山铜矿;东部哈密地区的雅满苏铁铜矿以及天山构造带东端北山地区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
在成矿时代上,以石炭纪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为主,如阔拉萨依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以及下石炭统中的小泉子铜矿、雅满苏铁铜矿、预须开普台铁铜矿,中石炭统内的孔雀山铜矿等。此外还有赋存于中元古界蓟县系的喇嘛萨依铜矿、奥陶系中的可可乃克含铜黄铁矿床和上泥盆统的豹子沟铜矿等。
直接赋矿围岩的海相火山岩岩石类型种类较多,如赋存于石英角斑岩中的可可乃克铜矿;赋存于细碧岩中的孔雀山铜矿;赋存于中基性火山岩中的雅满苏铁铜矿;赋存于凝灰粉砂岩中的豹子沟铜矿等。
由以上可见,天山构造成矿带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具有多层位、多时代、多岩石类型和多矿床类型的特点,因此成矿远景十分良好,在本区继续寻找(超)大型铜矿床是有希望的。
3.祁连海相火山岩型铜矿集中构造带
祁连构造带是我国重要的铜成矿带,带内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分布广、类型多、规模大,而且多时代、多层位,故成矿远景好,找矿前景大(见后)。今后特别要注意中祁连和祁连西段元古宙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找矿工作,以及南祁连的青龙滩—阿尔金山一带的找铜工作。
4.昆仑-秦岭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化)带
根据昆仑-秦岭构造成矿带内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分布状况和地质特征,划分出以下4个小的区段。
(1)昆仑段由于昆仑构造带自然环境极其艰苦,因此,原来只见有产在下—中志留统绢云母石英片岩中规模不大的、可能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上其汗含铜黄铜矿型铜矿,以及另外在慕士山以东震旦系玄武岩中分布有较富的黄铜矿化。90年代以来,铜矿找矿有新进展,在西昆仑地区发现了石炭纪海相火山岩型块状含铜黄铁矿型矿床。
(2)西秦岭段尽管西秦岭在地质历史进程中一直处于活动性状态,元古宙和古生代的海相火山岩活动亦较强烈,但十分遗憾,至今仍未发现一个成型的具工业价值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因此,摆在该区的任务之一是要加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找矿工作。
(3)勉略宁海相火山岩型铜矿集中区本区处于东、西秦岭之间,和六盘山构造带、龙门山构造带之间的过渡带,也是昆仑-秦岭东西构造带和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康滇南北构造带的交会地带。
本区发育与元古宙碧口群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铜矿,如赋存与长城系阳坝组变质基性火山岩中的铜矿坡铜矿;赋存于碧口群中部的杜坝火山热液型铜矿以及赋存于海相基性凝灰岩中的大茅坪黄铁矿型铜矿。
勉略宁地区海相火山岩型成矿尚佳,最近又勘查出中新元古代碧口群中的筏子坝富铜矿床。
(4)东秦岭段(陕西境内)
东秦岭段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强于西秦岭,本段分布有赋存于中元古代长城系宽坪群中的受改造的变质火山喷发沉积型铜峪铜矿床和皇台铁铜矿床,以及赋存于新元古代秦岭群中的变质火山喷发沉积型的西骆峪铜(锌)矿床、东流水矿床和杏树梁铜矿床。
由上可见,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主要集中的4个区带,以祁连带和阿尔泰(南)—(北)准噶尔区铜成矿较好,应深入工作;天山构造带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显示良好,应进一步开展研究和找矿工作,找出较佳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昆仑带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尽管目前矿化情况不好,但极具找矿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