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产业扶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

产业扶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5-29 04:24:31

❶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哪些成果

今年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以实专干促振兴,农业农村经属济活力明显增强。盛夏时节,海南省岭脚村这家莲雾合作社正忙着做标准化培训,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建设共享农庄,发展休闲旅游。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一二三产业融合促使订单生产农户的比例达到45%,经营收入增加了67%。其中,农村电商带动2800多万人就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就业超过1100万人。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

❷ 健康扶贫和乡村振兴有什么关系

为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就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今年必须收官,但是扶贫工作今后仍将继续,只是以后的扶贫工作必须转换思路,转变解决贫困的方式方法。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是阶段性的,即将告一段落。但是,扶贫工作必将是长期的。因此,必须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起来,将扶贫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一体化推进。通过实施,巩固脱贫攻坚的现有成果,不断提升扶贫工作质量,建立长效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对脱贫攻坚的一种延续和深化。当然,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更高、更深远的战略抉择,它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巩固提高扶贫工作这一单一的工作内容上。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乡村是否振兴关乎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其深远历史意义无须赘述。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不仅是“三农”工作重心和主要内容的转变,而且是“三农”工作方式和方法的根本转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立足长远,循序渐进,采取系统性实施、协同式推进方略。所谓系统性实施,就是贯彻落实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所谓协同式推进,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跟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一致。脱贫攻坚必须一个一个地啃硬骨头,精准到贫困个体,它的工作方式方法是个体式的,它就像一场针对贫困个体的“歼灭战”。而乡村振兴则从个体转向社会,通过乡村社会建设实现乡村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它的工作方式方法必然是社会式的,它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实现乡村振兴重在社会建设乡村振兴固然是乡村的全面振兴,但并不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平均用力。乡村振兴,必须社会建设先行。当今乡村社会正处在个体化转型之中,必须重视和切实解决这一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如此乡村振兴这个美好的大厦才会因为具有牢靠的乡村社会基础而愈加坚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制度、政策和资源的供给,更需要乡村社会自身的主动承接和积极配合。为此,必须把乡村社会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内容和头等大事来抓。关于乡村振兴,人们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谈论得比较多,但对乡村社会建设讨论得少。在许多地方实践中,也主要是关注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鲜有注重乡村社会建设者。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振兴中的“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或空间概念,而是指乡村社会,所以乡村振兴是指乡村社会的振兴。在以往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简单地把“乡村”与“农业”、“乡村发展”与“农业发展”相提并论,很少有人把乡村视为一个社会的概念加以理解和认识,更不要说将此认识上升为一个共识性政策并加以实施。如果不能将乡村视为一个社会的概念,并将乡村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进行建设,即便在经济上用尽全力,也将事倍功半。因此,乡村振兴重在乡村社会建设。而乡村社会建设的关键,是把原子化的个体农民重新联结起来,让他们重新嵌入乡村社会。当前将农民重新联结起来的有效路径,主要是组织、社区和文化等方式。农村需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社会性组织,农民通过参与这些组织,实现相互联结。同时,乡村社会建设还必须着力于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既是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更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要通过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增强乡村认同感、归属感,能够培育乡村公共意识或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一个共同体或社会的灵魂。一个社会的公共精神越发达、越充分,这个社会的环境和氛围就越好,每个社会成员所享有的社会资源和公共福利就越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文化建设就是“铸魂”工程。这个“魂”,便是公共精神或公共性。有了公共精神或公共性的乡村社会,是有内核的社会;有了公共精神或公共性的社会,才是能生产“乡愁”的乡村社会。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但要把乡村社会建设纳入其中,作为首要内容来抓,而且要把乡村社会建设贯穿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乡村振兴必须给乡村“赋权增能”在大力进行乡村社会建设的同时,必须给乡村社会“赋权增能”。不但要让乡村社会充满活力,还要让乡村社会有行动力,恢复和提升乡村公共物品的合作供给和自我生产能力,培育和改善乡村社会自我治理能力,最终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我国以往的农村建设实践,大多采取外力推动、资源注入、社会动员等方式,农村建设的主体基本上是消极被动的,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以致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认真汲取过往的经验教训,加强对乡村社会的“赋权增能”,改革和创新社会体制,建设一个有生机、有活力、有希望、有尊严的乡村。

❸ 我国采取哪些手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产抄业扶贫要与人力资本开发相结袭合,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二是易地扶贫搬迁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不仅要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更要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三是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要与医疗、教育扶贫紧密结合,防止因病返贫;四是政府政策推动要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实现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产业“双轮驱动”,逐步推进政府和市场的动能转换;五是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建设要与文化、教育等“软环境”改善相结合,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联动;六是沿边地区脱贫攻坚要与开放发展相结合,把脱贫建立在坚实经济发展基础上

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句话对吗

对的,由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因战略针对性与整体性、特惠性与普惠性、福利性与经济性等矛盾而引发的现实挑战。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有预见性地主动寻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对接方式,通过政策内容和实施方式的适度细化与调整,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产业扶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扩展阅读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现这“五个振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就需要把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统筹谋划和推进,尤其要注重遵循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有序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切忌贪大求快、急于求成。

❺ 如何开展驻村扶贫,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是对贫困户进行扶智,提高贫困户的生产技能,尤其是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掌握谋生本领;同时,发展农村实体经济,振兴农村第三产业,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❻ 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2、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3、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6)产业扶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发展的核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

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

❼ 人才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现在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吸引人才利用人才。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才能够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❽ 乡村振兴思路是什么

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9月26日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要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深刻理解“五个振兴”内涵,把握“五个振兴”之间的关系,对于贯彻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8)产业扶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发展的核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

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阅读全文

与产业扶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