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中国治沙 有没有显著的成效 环境有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还好吧,前两看新闻频道共同关注已经说了我国新闻覆盖率有很大提升,但是人均依然很少,内蒙治沙在中央台有个公益广告,意思就是还在路上,这么说也就是国家重视了,但是效果可能没有那么快。不过重视了离解决也就不远了,我知道宁夏治沙已经做得很好了
② 中国每年花巨资治沙,但为什么只有库布齐沙漠效果显著
因为每个地方的治沙程度不同,再加上环境措施保护不到位。所以库布齐沙漠是管辖最严的一个,这才会有显著的效果。
③ 改造沙漠成果
你好,、
我国治理沙漠的成果如下:
一是局部地区取得明显成效,遏制和减弱了土地沙漠化南侵东移。如陕西榆林市坚持以水为中心的综合措施防沙治沙,57.33万公顷荒沙荒丘,有40万公顷得到固定和半固定,生态得到改善,使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以每年1.62%的速度在缩小(全国土地沙漠化以1.39%的速度在扩大)。
二是改善了风沙区生态环境。如内蒙古库伦旗重点治理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治理后的60%;全旗林木覆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
三是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内蒙古乌审旗,过去是荒山秃岭,沙丘连绵,植被稀疏,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300元左右,人均粮食330kg,通过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治理区人均收入增加到1900元,人均粮食达到1300kg,土壤侵蚀减少80%以上,脱贫达到90%以上。
多年来,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林草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科学配置,综合治理,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重点,以实现风沙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灌溉草场,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大面积退耕和封育保护。
一是局部地区取得明显成效,遏制和减弱了土地沙漠化南侵东移。如陕西榆林市坚持以水为中心的综合措施防沙治沙,57.33万公顷荒沙荒丘,有40万公顷得到固定和半固定,生态得到改善,使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以每年1.62%的速度在缩小(全国土地沙漠化以1.39%的速度在扩大)。
二是改善了风沙区生态环境。如内蒙古库伦旗重点治理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治理后的60%;全旗林木覆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
三是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内蒙古乌审旗,过去是荒山秃岭,沙丘连绵,植被稀疏,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300元左右,人均粮食330kg,通过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治理区人均收入增加到1900元,人均粮食达到1300kg,土壤侵蚀减少80%以上,脱贫达到90%以上。
④ 中国采取的“库布其治沙模式”,为何能够获得巨大成功
库布其治沙模式是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带动下,库布其治沙改变了传统的沙进人退的方式,通过治沙达到了绿进沙退的效果,同时也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由此成为了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
而库布其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果,也得益于它不断的创新,国家不断的改良技术,创新技术;还有理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以往沙漠中总是寸草不生,但是如今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库布其沙漠上却形成了一片片绿茵茵的植物,鸟儿可以从这里飞过,羊群也可以在那里生长。而在沙漠中种植的甘草,不仅让沙漠环境得以改善,还为村民们带来了收入,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
⑤ 中国治沙40年荒漠变绿洲,为何如今更令人担忧
我国领土面积十分辽阔,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就像近几年的重庆、成都等,随着网络视频的传播,这些城市开始进入大众的眼球,成为国内热门旅游城市。不过除了这些热门城市受欢迎,现在沙漠地区也是很多驴友喜欢的旅游景点。
看到这些消息后,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心疼治沙人,也呼吁人们要好好爱护环境,毕竟30多万治沙工人的心血不能毁于一旦,他们流的汗水不能白费,况且保护环境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必须该负起的责任。
⑥ 我国治沙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我2012年10月28日下载的nba2konline玩不了 登陆失败
⑦ 中国的治沙经验,为什么在国际上会受到热捧
中国在治理土地沙漠化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最近的一次治沙成果统计数据上,中国是近十年来贡献最大的一个国家,并且成为了第一个让土地停止退化的国家。土地沙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面临着这个威胁,而中国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在这方面的治理经验也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治理方法十分先进,且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国对于治沙是极为重视的,从国家到个人无不为此倾尽全力,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国研发出了多种治沙技术,并开创了许多先进的治沙理念,为全世界做出了表率。从最开始的人工治理,到后来的机械式治沙,再到近期的“蚂蚁森林”治沙方式,中国在治沙方面一直都在探索实践,在成功降低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同时,全世界也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
⑧ 中国在治沙过程中想出了哪些让人刮目相看的对策
中国人在治理沙漠这一方面的成就,属于世界治沙事业的前列。我们拥有着地域辽阔的沙漠,总面积约达到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算进去的话,中国的沙漠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的13%。同时沙漠会带来沙漠化的问题,中国沙漠化土地预估能够达到26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7%,并且呈现扩展的态势,所以中国治理沙漠刻不容缓,好在的是,我们也十分注重,并在如今做出了不少成绩。
也是在这个时候,附近的藏民提供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牧羊。牧草多了的话,直接放牧是最轻松简单的,因此附近的哈汗土亥村的藏民就将自己的羊驱赶到这里进行放牧,通过科学规划过放牧时间和放牧量,光伏园的牧草没有那么高了,也没有退化到半荒漠的状况,同时藏民的收入提高了,光伏园也有着源源不断的羊肉供应,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简单但却充满智慧的做法,也让很多外国专家称赞这个方法,来这里参观科研的时候,屡屡称赞当地的 牧民,并且最终推行开来。不得不说,这件事还是挺奇妙的,治沙的土地上长起了草,草却需要放牧来解决。
⑨ 中国应对荒漠化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此外,中国的科研人员还为利比亚海岸公路和沙漠公路风沙灾害防治项目承担了工程设计工作,为利比亚培训了20名技术人员;完成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项目绿化工程”方案设计;为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生态屏障建设和毛里塔尼亚首都圈防护工程做了物种筛选。
帮助中亚国家生态重建,用科技帮助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现绿色生机的希望。未来中国还将与更多非洲、中亚国家开展荒漠化防治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9)治沙的成果扩展阅读: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没有植被(保护)等。
以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过程为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3个阶段:
①发生阶段。仅存在发生荒漠化的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等,即潜在荒漠化。
②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坏,出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风沙活动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包括发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以下)和强烈发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50%)。
③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为严重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