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资料泄密补救制度

成果资料泄密补救制度

发布时间:2021-05-23 13:22:21

❶ 涉密测绘成果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哪些

涉密测绘成果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

一、为加强对测绘成果的管理,保证测绘成果的合理利用,提高测绘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称测绘成果,是指在陆地、海洋和空间测绘完成的下列基础测绘成果和专业测绘成果:

(一)天文测量、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重力测量的数据和图件;

(二)航空和航天遥感测绘底片、磁带;

(三)各种地图(包括地形图、普通地图、地籍图、海图和其他有关的专题地图等);

(四)工程测量数据和图件;

(五)其他有关地理数据;

(六)与测绘成果直接有关的技术资料等。

三、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测绘成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负责组织全国基础测绘成果及其有关专业测绘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储存和提供使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测绘成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基础测绘成果以及有关专业测绘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储存和提供使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专业测绘成果的管理工作。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负责军事部门测绘成果的管理工作。

(1)成果资料泄密补救制度扩展阅读:

和地勘涉密测绘有关的部门:

针对全国地勘行业涉密测绘成果和地质资料使用存在失泄密隐患问题,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作出多次批示,要求高度重视,认真整改。

为落实中央领导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涉密测绘成果和地质资料的监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部和国家保密局协商一致,共同成立全国地勘行业涉密测绘成果和地质资料使用与管理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担任组长。

四部门联手行动,重拳出击,迅速在全国地勘行业开展保密大检查,全力把维护地理信息安全落到实处。

❷ 浅议地质资料管理的保密工作

李婕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资料信息管理中心,南通225300)

摘要 本文就地质资料在保管和利用过程中遇到的涉密问题展开了论述,在确保地质资料的安全保密和开发利用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地质资料;管理;保密

地质科技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地勘单位地质成果管理的重要内容。地质科技档案是指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地质科技档案(以下简称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勘单位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命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资料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而具有商业秘密的地质资料是地勘单位档案的核心和精华,是档案保管工作的重点。

1 做好地质资料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1.1 绝密地质资料的管理和保密工作

绝密地质资料是地勘单位的核心秘密,因此,必须管理好绝密地质资料。

(1)对绝密地质资料与非绝密地质资料分别进行保管。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等相关设备,从硬件上确保绝密地质资料的安全。

(2)提高绝密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由于绝密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具有特殊的身份,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对保守企业秘密负有更加重大的责任。因此,绝密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地质资料保密工作的好坏,绝密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要做到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还要防止绝密内容“无形”储存在头脑中,防止泄密。

(3)加强绝密地质资料的日常管理。绝密地质资料的调阅、移出、销毁等步骤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绝密地质资料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当发现失密、泄密问题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1.2 做好档案保管期限和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

确定保管期限的原则是正确分析和鉴别地质资料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需要,全面确定地质资料的保存价值,准确判定地质资料的保管期限。《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规定: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上的以年计,在1年以内的以月计。

1.3 地质资料密级的变化

地质资料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而变化的。基本变化是升密、降密、解密。其中,总的趋势是降密,直至解密。其变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保密范围的变化。二是密级文件作用的变化,如原来的密级文件指导作用与现在的工作不适应,已经失去了指导作用,为此立档单位废掉了此类文件,密级也就自然解除了。三是保密时限的变化,原先所存的地质资料涉密文件,只标有密级而没有保密时限,多数都是超期服役,例如,20世纪50~60年代的绝密文件大都需要按照《保密法》关于划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的要求去做,这既反映了历史上划密工作的不足,也说明进行地质资料解密划控工作的迫切。因此,应依据地质资料涉密内容的变化掌握划密标准,严防密级偏高或偏低,密期偏长或偏短。

1.4 做好地质资料密级的调整工作

(1)要认真贯彻落实《保密法》精神,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大力协调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要严格执行解密划控的时间标准、有关涉密内容标准及保密规范标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要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齐心协力搞好地质资料涉密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地质资料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和涉密地质资料建设奠定基础。

(2)要建立起法制的新秩序。对涉密地质资料的变化调整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工作,还要着眼于长远。为了适应涉密地质资料调密工作制度化、正规化的需要,应建立以下三项制度:一是建立划定密期制度,以便届满自行解密;二是建立调密通知单制度,对保密期间提前解密或发生升降变化的密级文件,要下发通知单告知地质资料馆、室,以便衔接工作,及时掌握,适时变动;三是建立涉密地质资料接收标准制度,加强涉密地质资料的规范化建设。

(3)要加强涉密地质资料的科学管理。过去经常把密和非密文件混合组卷、混合保管、混合提供,造成了机密随时可能扩散的危险。因此,可以采取分段治理的办法,内容包括:今后在一般查档中只提供所查内容,不提供含涉密文件的原卷;外供卷时,采取对于所查地质资料无关的涉密文件进行密封等措施,对密级文件特别是绝密文件单份盒装保存,彻底解决密与非密的文件材料混卷的问题,堵塞提供利用中由于混卷而造成的机密扩散漏洞,同时解决涉密地质资料文件分散不集中、日后调密不便的问题;按立档单位地质资料中的文件密级编制目录、卡片及机读目录,建立涉密文件统计台账和存放地点索引,为科学管理、准确掌握、有效保密创造条件。

2 做好地质资料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2.1 做好地质资料利用中的监督工作

地质资料利用监督是做好地质资料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地质资料利用过程中不利于地质资料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地质资料,又能保证地质资料的完整与安全。具体说来,地质资料利用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制度建设。地质资料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各项地质资料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2)队伍建设。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地质资料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地质资料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地质资料和地质资料事业;二是业务素质,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所保管的地质资料内容,熟悉地质资料法规;三是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从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

2.2 正确处理好地质资料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但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地质资料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机密地质资料应该保密,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地质资料的价值。当然,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所以,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

3 成果地质资料在生产、复制过程中的保护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地质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与成果地质资料复制,已经逐步进入了电子化,尤其是成果地质资料复制过程中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3.1 防止复制过程的泄密

每一个地质项目从立项、设计到成果报告复制完成都离不开电脑,全部资料都是从计算机经过电子化处理加工的。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制度,资料很容易从该阶段丢失与泄密。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泄密涉及计算机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与保密意识,如果对工作人员没有制度与措施的约束,很可能资料随时在有意或无意中失密;其二,电子文件信息保护方面还面临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电脑病毒。电脑病毒是一种程序,它通过修改其他程序,并把自身的拷贝嵌入而实现对其他程序的传染。造成电子文件信息随时面临着被修改、盗窃,甚至被销毁的危险。因此,如何保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信息不受损害,并顺利完成每一个项目成果准确无误地复制是各地勘单位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而言,如何防止电子版的地质资料在复制加工过程中的泄密,是目前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与重点。

3.2 对于复制过程中的报废图件的处理

个别单位对于计算机室报废图件的处理多采用撕碎—装袋—当废品出售的方法。这样的处理方式从档案保密角度讲很不规范,泄密的可能性极大。笔者认为,在处理报废图件时要分类处理,对于涉密图件要慎重处理,在专人监督下由指定人员负责销毁处理。量少的可以焚燃,如果量大可以用碎纸机粉碎为纸屑后出售,以确保资料安全不泄密。

3.3 自动化办公设施的普及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各地质项目组都配备了电脑。目前,每个项目负责人的电脑里都存储有自己参与工作的多种成品或半成品的地质资料,无形之中造成了地质资料统一管理和防止资料泄密的难度。还有网络的连通,增加了资料泄密的几率,如果资料拥有者没有良好的基本素质,资料泄密的可能性极大。比如,近年,给某公司编写的地质成果资料,还没有正式提交给该公司之前,却发现另一单位已经完整地拥有该成果资料(包括电子版的资料),引起了合同纠纷。类似这种事情的发生,原因也很多。建议所有涉密的电脑与网络进行物理隔离,并及时做好相关内容的备份,以防不测。当然,如今电子化的迅速普及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资料传输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也为地质资料的保密带了困惑、困难和新的任务。所以地质资料保密的重点、难点已经发生了变化,光靠资料室保密资料已经很不全面。

总之,地质资料保密问题,是地勘单位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单位领导对档案的重视与全体职工的保密意识直接关系到档案保密工作的好坏。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防止地质档案资料流失与泄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❸ 请给出相关法律条文,关于资料泄密与个人隐私方面的

法律上的条例不太清楚,不过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的某些职工铁了心要给你泄密,把资料弄出去,你就是多少监控的东西也没用.漏洞一定会存在的.
还有虽然职工都不是小孩了,不过你管得严,有些人一样会出来逆反心理,这可就得不偿失了.这方面的方法应该从培养自己公司的内部精神做起.

❹ 谁有保密测绘资料建账、收发、借用、销毁等制度

测绘成果及档案管理保密制度

根据国家《密秘法》、《测绘成果管理规定》《关于对外提供我国测绘成果的若干规定》及《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有关精神条款,为进一步做好本单位对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特制订以下规定:

一、档案库房属保密要害部位,非档案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更不得开启卷柜,翻阅卷宗;

二、档案库房要增加防护设备,符合防火、防盗、防光、防虫、防尘和防污染的基本要求;

三、档案资料的调阅,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在指定地点阅读和规定的期限内归还;

四、档案管理人员不得在个人通信、通话、闲谈中向外泄漏管线档案内容;

五、禁止将测绘成果与档案资料携带、传递、寄运至境外

六、机关、单位应当限定一定范围的人员测绘成果与档案

七、机关、单位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定期检查保密工作;

八、测绘成果与档案信息网络必须与公共信息网实行物理隔离;

九、测绘成果与档案计算机信息得研制、数据保护和安全保密监控管理等;

十、发现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

四川省测绘单位
测绘成果保密制度
(示范文本)
一、目的、依据
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防止泄密事件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单位属于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生产、保管、汇交、共享、处理、分发、使用,适用于本制度。
三、职责
本单位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XXXXXXXX,人员由本单位分管领导XXX、及XXX、XXX、XXX、XXX组成,XXXXXXXX负责国家秘密测绘成果在保管、汇交、共享、处理、分发中的保密工作,XXX部(室、馆)负责国家秘密测绘成果在生产、使用中的保密工作,XXX部负责国家秘密测绘成果在使用中及局域网和外网的保密工作。
四、密级的确定
按照《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确定测绘成果的密级,难以确定的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请示。
五、基本规定
(一)本单位保密委员会每年与各部门签定《保密工作责任书》,各部门应建立健全本部门保密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定责任书,切实把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个人。
(二)国家秘密测绘成果必须由资料部门保管,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者转借。确需复制、转让或者转借的,必须经提供该测绘成果的部门批准;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复制品按照原密级管理。
(三)本单位内部各部门使用国家秘密测绘成果,需经保密责任人签署意见,严格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四)在制作光盘等涉密载体时,应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级、机密级的编排顺序号。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在计算机房的外围室由专人完成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形成的报废材料须单独存放,定期送指定地点销毁。
(五)传递地形图、涉密数据等秘密载体,须通过机要进行传递,禁止通过普通邮政或非邮政渠道传递。
(六)禁止使用电话、传真、INTER网(专线除外)传输保密测绘成果。
(七)保存有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计算机和局域网必须与INTER网物理隔离。
(八)保存有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光盘、磁带、硬盘、便携式计算机等载体一律不允许私自带出办公区。
(九)国家秘密测绘成果数据须由专人严格管理。
(十)销毁超过保存期限的秘密载体,必须登记、造册,经过鉴定和领导审批后到指定地点进行销毁,并有监销人员在场,销毁清册存档保存。
(十一)输入输出设备由XXX部门统一管理,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输入输出设备,除经许可使用外围设备的人以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外围室。
(十二)保存有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笔记本电脑禁用无线网卡。
(十三)外来维修人员不得拷贝和读取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外送维修应将硬盘等涉密存储部件拆除。数据恢复须到国家制定地点进行。
(十四)确因工作需要笔记本电脑携带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须由使用人申请。

❺ 求涉密测绘成果泄密事件报告和补救制度

同求,谁有啊

❻ 个人信息泄露,会有什么后果,解决办法

身份证信息几乎是公开的,你去买机票,买动车票,银行卡开户,买房子都要把身份证信息透露给别人,还没听说过谁因此而出事。人家拿您的身份证和没有密码的储蓄卡还真的没有什么用,因为这两件东西都是可以公开给人看的。不会给你造成什么后果。

❼ 涉密文件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涉密文件的管理包括收文、发文和日常管理三个主要环节。

1、涉密文件(包括确定密级的文件资料、图表、刊物、教材等)的拟制、印刷、传递、承办、借阅、保管、归档、移交和销毁,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清点、登记、签字等手续。

2、涉密文件由各单位机要保密人员统一管理,阅办涉密文件必须在办公室或者安全保密的场所进行,涉密文件应存放在铁皮柜内;对密级文件必须实行专人保管,专册登记,专柜存放,个人不得私自保存涉密文件资料。

3、发出、收进和内部运转的涉密电报、文件、资料,必须登记、编号,在交接时,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外出开会发的秘密文件,要妥善保管,回单位后及时交给机要人员处理;

4、传阅涉密文件、资料,由机要人员直接传递,不得逾越机要人员任意横传。因工作需要长时间使用的,要向机要人员办理手续。

5、涉密文件、资料,不经发文单位同意,不得自行扩大阅读范围,不得自行复印、翻印或转载,不得向规定范围以外的人员泄露;

6、凡因工作需要复印、印制涉密文件资料,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复印后的涉密文件资料要按原件密级管理。

7、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文件资料外出的,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不准在公共场所停留、游览、购物、探亲访友等,返回单位后要及时交机要保密人员保管,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8、当工作发生变动时,应将自己使用的文件、资料进行清理,全部移交;

9、涉密文件资料的清退和销毁。阅办的涉密文件应当及时清退,需要销毁的涉密文件资料,交由市保密局统一集中销毁,个人均不可自行、随意销毁。严禁将各类涉密载体或者内部资料、刊物当废品出售。对违反保密规定,使涉密文件资料发生失泄密的,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10、涉密文件资料须定期收回上交,发现丢失,及时汇报并立即追查处理。

11、需要销毁的涉密文件资料由保密部门造册,按照有关保密法规的规定,由领导批准后统一处理,不得擅自销毁。

(7)成果资料泄密补救制度扩展阅读:

收文环节:

收文管理包括检查、登记、批办、传递等步骤。收到密件后,首先要检查来文封皮的状态,看是否有损坏或被窃的痕迹,在回执单或送文簿上签署姓名、时间。

其次,在专门的密件登记簿上登记收到的全部密件,除了常规的登记项目外,还应注明密级、编号、份数、制作日期。

第三,将密件交由办公室主任处理。

与本企业有关的商业秘密文件,办公室主任应当认真进行拟办,提出合理的利于保密的意见,再由分管领导根据拟办意见对密件处理作出决定。由于拟办意见关系到商业秘密的生死存亡,应当极为慎重,选择的承办部门、人员都要尽量认定为可靠的,而且知密的范围要尽量小。

办理中由于需要其他部门及人员的协助而必须提供信息时,要先向他们声明保密原则,并尽可能地以最小的商业秘密信息量得到他们最大的协助。

第四,密件必须由专人传递并负责跟踪密件的整个办理过程,密件在同一个人手中停留的时间不能太长,传递文件的文书人员应该做到及时送达,及时传阅,并监督办理过程。

发文环节:

发文环节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草拟文件时,有保密事项后应当马上做标记,并划定密级,限制秘密文件的范围。审核、签发与复核,是对文件内容的把关,层层监控为的是使企业的商业秘密在产生阶段就得到很好的保护,以减少后患。

密件缮印要在专门的机要文件缮印部门进行,商业秘密文件的原稿与缮印稿都要注意保密,同时还要注意在缮印过程中留下来的一些印坏了的废弃文件,这些废弃文件要用碎纸机处理,不能随意堆放或卖给废品收购站。

需要用印的文件要加盖发文机关或企业领导人的印章,一般应由负责人亲自加盖,企业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要限制文件的发放范围和数量,待发的公文要进行封装,负责密件工作的文书人员应当认真清点密件的印数,核对要发往的机关部门,装封后加盖密级章,贴上密封条加盖密封章,通过机要交通或专人发送。

日常管理:

首先,应根据信息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将企业信息划分为不同等级,设定不同的知密范围,限制信息的传播途径,积极主动的防止竞争对手窃取或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企业的信息。

其次,企业应明确涉密人员的范围、权限和责任,严格控制商业秘密在本企业之中的传播范围,明确规定作为一项商业秘密,哪些人需要知道,哪些人不需要知道。

否则人多口杂,一不留神就泄密,而且不利于责任的有效追究。

第三,在库房管理中,可确立多人负责和有限职责的原则,采用分割组合方法保管存储商业秘密文件。

例如,可将商业秘密的关键部分分解,限定员工只接触一部分,使每一涉密者不能拥有完整的商业秘密。库房设施要可靠,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密码门,只有文件管理人员才有密码通行证、定期更换密码;密件平时应锁入保险柜。

第四,在用户利用管理中,要规定借阅范围、时间和签阅手续,管理者要跟踪密件的流动,最好借阅者就在机要室或阅文室查阅该文件,有特殊情况的也要当天借当天还。文件的复制要有规定和限制,原则上不应允许复制。商业秘密文件办完要及时归档,妥善保管,以免发生商业秘密纠纷时无法举证。

为确保敏感的公司文件的安全,对于废弃的文件,不要将它们往废物篓一扔完事,而应广泛使用文件粉碎机,将企业废弃文件彻底销毁,使文件无法复原,以免竞争对手从中分析出本企业的竞争动向。

❽ 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制度 资料档案及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公司利益,特制订本规定,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条 秘密分为三等级:绝密、机密、密。
第二章 细则
第三条 严守秘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公司内外无关人员散布、泄漏公司机密或涉及公司机密。
第四条 不得向其他公司员工窥探、过问非本人工作职责内的公司机密。
第五条 严格遵守文件(包括传真、计算机盘片)登记和保密制度。秘密文件存放在有保密设施的文件柜内,计算机中的秘密文件必须设置口令,并将口令报告公司总经理。不准带机密文件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不得在公共场所谈论秘密事项和交接秘密文件。
第六条 严格遵守秘密文件、资料、档案的借用管理制度。如需借用秘密文件、资料、档案,须经总经理批准。并按规定办理借用登记手续。
第七条 秘密文件、资料不准私自翻印、复印、摘录和外传。因工作需要翻印、复制时,应按有关规定经办公室批准后办理。复制件应按照文件、资料的密级规定管理。不得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引用秘密文件和资料。
第八条 会议工作人员不得随意传播会议内容,特别是涉及人事、机构以及有争议的问题。会议记录(或录音)要集中管理,未经办公室批准不得外借。
第九条 调职、离职时,必须将自己经管的秘密文件或其他东西,交至公司总经理,切不可随意移交给其他人员。
第十条 公司员工离开办公室时,必须将文件放入抽屉和文件柜中。
第三章 责任
第十一条 发现失密、泄密现象 ,要及时报告,认真处理。对失密、泄密者,给予 50-100元扣薪;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行政处分;造成公司严重损失的,送有关机关处理。

阅读全文

与成果资料泄密补救制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