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卢家楣的研究成果
1.《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
3.《心理学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4.《心理学研究方法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5.《青少年心理与辅导的理论和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6.《学习心理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7.《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修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9.《以情优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情感教学心理学》(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青少年心理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心理学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愉快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16.《高校教与育的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17.《现代青年心理探索》,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 1.情绪智力的基础:情绪觉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2013,3.
2.青少年负性情绪事件性质判断偏向的情绪弹性与性别效应.心理科学,2013,2.
3.情境真实性对移情的调节——基于客体引起的认知评价.心理科学,2012,6.
4.情绪调节的理论观点、相关模型及其展望.心理科学,2012,6.
5.外倾个体何以有更多正性情绪体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012,3.
6.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2012,3.
7.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MaternalLove in Mothers.Brain Topography, 2012,4.
8.Late positive potentials in affective pictureprocessing ring adolescence.Neuroscience Letters,2012,5.
9.Time course of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ring a facial Go/Nogo task.BiologicalPsychology, 2012,6.
10.我国青少年理智情感现状调查研究.教育研究,2012,1.
11.心境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心理科学,2012,1.
12.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学生情感素质现状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11,6.
13.青少年气质对其情绪调节的影响:教师情感能力的作用.心理科学,2011,4.
14.青少年情绪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11,3.
15.我国当代青少年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教育研究,2010,12.
16.我国当代青少年人际情感现状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10,6.
17.国外现代气质研究的理论取向与展望.心理科学,2010,5.
18.大学生情绪归因模式建构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10,3.
19.初中生写作效能感研究.心理科学,2010,2.
20.青少年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心理科学.2010,1.
21.我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心理学报,2009,12.
22.高职生压力源及应付方式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9,6.
23.论青少年情感素质.教育研究,2009,10.
24.对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状态的聚类分析.心理科学,2009,5.
25.情绪社会分享与情绪趋同的关系.心理科学,2009,4.
26.对网络成瘾大学生注入情感因素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9,3.
27.教师职业活动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09,2.
28.大学生情绪社会分享的公众观.心理科学,2009,1.
29.诱发负性情绪时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8,12.
30.情绪调节策略对推理的影响.心理科学,2008,4.
31.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心理科学,2008,6.
32.情绪智力结构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8,5.
33.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6.
34.教学领域的情感目标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教育研究,2007,12.
35.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测评.心理科学,2007,6.
36.中小学生情绪表达方式认知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心理科学,2007,5.
37.初中生数学焦虑的调查及其调控研究.心理科学,2006,3.
38.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心理科学,2006,6.
39.论情感教学模式.教育研究,2006,12.
40.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6.
41.对情绪智力的探讨.心理科学,2005,5.
42.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2005,3.
43.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的进展及未来展望.心理科学,2005,6.
44.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调查.心理科学,2004,6.
45.教学基本矛盾新论.教育研究,2004,5期.
46.绿白两种颜色纸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对比研究.心理科学,2003,6.
47.对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学生调查.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48.超出预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4.
49.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影响.心理学报,2002,4.
50.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教育研究,2002,12.
51.认知匹配策略和形式匹配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2001,6.
52.发掘情感因素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1,6.
53.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情况调查.教育研究,2001,8.
54.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分析及其处理策略.心理科学,2000,1.
55.学习的苦乐观新论.教育研究,2000,10.
56.师范专业基础课心理学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0,10.
57.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赋予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0,6. 1.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青年情感素质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构背景下的青少年情感素质研究》
3.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发展及培养的研究》
4.主持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国家级课题《情感教学的模式、策略和评价体系》
5.主持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教学的情感目标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
6.主持全国教育科学 “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从情感维度系统优化中学教学的研究》
7.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的研究》
8.主持上海市教育科研课题《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其创造性影响的研究》
9.主持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情感教育心理学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10.主持上海市课程建设重点项目《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课程改革》 1.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建设学科《情感教育心理学》
2.主持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
2.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
3.全国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
4.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
5.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
6.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
7.全国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
8.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998)
9.全国首届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教育奖(1993)
10.全国首届宝钢优秀教师奖(并获特等奖提名)(1994)
11.全国首届朱智贤心理学奖(2004)
12.上海市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
13.上海市育才奖(2001)
14.上海市教育科研个人先进(2005)
15.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2011)
16.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17.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2000)
18.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
19.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20.上海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
B. 张建伟的教育科研
研究领域法律经济学金融法学与金融治理(法律与金融)经济法学与经济治理法律与经济发展周易与中国式治理艺术主要课程1. 本科生课程 – 金融法学、现代金融与法律、法律经济学、经济法学2. 硕士生课程 -经济法学、法律经济学、规制与竞争法专题、经济法专题、金融法专题学术简介长期致力于法律经济学、法律金融学、经济法学、金融法学、规制与竞争法、经济治理与金融治理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会计研究》、《经济学动态》、《读书》、《复旦学报》、《学术月刊》、《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法律与金融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上海社科基金课题“金融法的经济结构”等课题多项。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司法部法学理论与教材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年年会二等奖、中国经济法研究会2008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全国第5届阳光杯书画艺术大赛铜牌奖、复旦大学“世纪之星”荣誉称号,兼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
C. 范国睿的科研获奖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优秀教师奖(研究类)(2000年)。
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著作类二等奖(《教育生态学》,2001年);
国家图书奖(《教育生态学》,2004年);
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教育生态学》,2004年);
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教育理论创新奖二等奖(《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2005年3月);
上海市高等教育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2005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9月);
“2009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图书(《美国公众眼中的公立学校——1969-2007年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报告》,2009)。
D.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获奖图书
书名 奖级 主办单位 《研究性学习的理想与现实》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评委会 《研究性课程案例100例丛书》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评委会 《为世界而生——霍奇金传》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评委会 《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评委会 《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评委会 《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评委会 《斯帕克档案系列》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评委会 《改变世界的方程——牛顿、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2005年科学时报读书杯科普佳作奖 科学时报 《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 2005年科学时报读书杯科普佳作奖 科学时报 《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 2005年科学时报读书杯科普佳作奖 科学时报 《动脑筋童话》 第14届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图书三等奖 上海市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学会 《四季科学童话》 第14届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图书三等奖 上海市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学会 《技术史》(Ⅰ~Ⅶ卷) 上海市2003-2004年度优秀引进版图书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版权局 《为世界而生——霍奇金传》 上海市2003-2004年度优秀引进版图书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版权局 《金羊毛书系》 上海市2003-2004年度优秀引进版图书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版权局 《中国恐龙》 上海市2003-2004年度优秀引进版图书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版权局 《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 上海市2003-2004年度优秀引进版图书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版权局 《技术史》(Ⅰ~Ⅶ卷) 2004年度引进版优秀科技类图书(丛书) 中国版协国际合作促进委、中国出版科研所、《出版参考》杂志社 《新收藏品投资指导丛书》 十一届全国地方科技社书籍装帧艺术展封面设计二等奖 中国版协科技委、全国地方科技社书籍装帧艺术研究会 《技术史》(Ⅰ~Ⅶ卷) 十一届全国地方科技社书籍装帧艺术展封面设计二等奖 中国版协科技委、全国地方科技社书籍装帧艺术研究会 《八面风文丛》 整体设计入选作品 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暨评奖办公室 《为世界而生——霍奇金传》 上海市振兴中华的书活动推荐书目 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数字世界》(期刊) 优秀设计二等奖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期刊协会
E. 上海教育科学院博士后杨彦平
杨彦平,抄男,回族袭,1970年3月生于宁夏,祖籍青海,心理学博士,中学心理学科高级教师。199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2004年7月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学位(应用心理学方向),2007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测量研究中心博士学位(心理测量方向)。2008年4月进入(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认知心理学方向)。现就职于上海市闵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创造学会会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上海市闵行区领军人才。先后承担过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的子课题研究,在《心理科学》等杂志发表文章10多篇,参与翻译专著1本,合编著作5本。
F. 有谁知道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怎么样
一、学校概况: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共有两个校区,校园宽敞、整洁,是徐汇区内唯一一所设有住宿部的公办学校,专用教室配备较齐全,设施较先进。学校共有653名学生,其中140人名住宿生。学校任课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比率达到70%,98%教师达到大专学历,59%教师达到本科学历。在十二年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逐渐成为一所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特色项目多且优的学校。
该校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坚持教师学生的双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目前,该校正在积极打造学校艺术创新特色,优化扎染、纸艺、软陶等为核心的特色项目,丰富乐器、合唱、书法、舞蹈等艺术项目,探索儿童科幻画、OM、桥牌、乒乓、排球等项目,满足学生全面多样的发展需求。
二、学校优势:
1、学校依托先进的理念支撑,聚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学校常规,目前师资队伍稳定,教师工作状态良好,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模式、评价方式、校园文化正不断认同。
2、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有序,学科质量调研不断深入,积极关注学生的多元评价,逐步建立健全学生档案袋、挑战考、免考等评价制度。
3、学校多年来形成的软陶、集邮、桥牌等活动项目完成校本教材编写深入课程。学校桥牌队多次获市区奖项,学校在艺术方面尤其在美术、手工艺制作等方面学生获奖较多,在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学校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技教育试点校、市生命试点校,区学科德育教育基地。
三、存在问题:
1、学校所处地段老式民房与现代住宅并存,家长的层次差异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大,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多样且强烈。
2、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体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的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3、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研组建设功能和形态研究不够,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体制须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
希望能够帮到您!
G. 教育科学研究是国家级和心期刊吗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是08核心期刊,不知道是不是2012年的核心期刊。新的核心目录快出来了。
H. 齐学红的研究方向
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近几年主要从事道德教育社会学、质的研究方法、教育人类学、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以及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先后在《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理论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上海教育科研》、《南京师大学报》、《教育科学》、《中国成人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班主任》等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两部:《走在回家的路上——教学生活中的个人知识》(获江苏省高校06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生活中的教师和学生》。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国家人文社科重大基地项目“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社会建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道德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班主任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策略研究”,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的方略与实践范式研究”。主持教育部全国万名班主任远程培训项目“班主任与每一个班级”,出版全国中小学班主任案例式培训教程《精神家园共营造——班主任与每一个班级》;主编教材《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被列为中小学图书馆指定用书),《新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职业学校班主任》。参与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人类学教程》,《现代教育学基础》(修订版)。先后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