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淡园主人蛐蛐罐现价多少钱
网上浏览,感觉谈南盆的较多,而介绍北盆的较少。我南盆一无所知,不敢妄言。现给大家介绍一下北盆。北盆主要有两大品种:明末万里张系列,清康熙时赵子玉系列。万里张所造款有:“白山”,“怡情雅玩”,“勇胜三秋”,“万里张造”等。主要特征是:平足刀削底。盖与罐刻有齐缝章,有像“菊”字,又有像“对同“。万里张罐在清朝时已是名家收藏的对象。
另一名款:即著名的赵子玉系列。据传有13种。他的罐尤如康熙时的清花瓷一样达到顶峰。用泥之细,制做之精湛,难望其背。后人仿者无数,皆不能及。民国时赵子玉真品约值100大洋,尚不好搞到,当时银行家郑瑞生先生就托人在硫璃厂收购。
子玉系列按款分有以下几种:“古燕赵子玉造”,“淡园主人”,“恭信主人盆”,“敬斋主人盆”,“乐在其中”,“勇战三秋”以及净面无款识等。在这些款中,又根据盆的大小及颜色的不同,叫出若干名字,如:蟮鱼黄,瓜皮绿等。
北盆稍著名还有彩泥镶嵌蝴蝶盆(瓦中玉水晶盆),“含芳园”等。做工尚可。皆有收藏价值。但这些古盆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尤其是盖及盆完整更难。因为蛐蛐罐不象其他古董是陈列,它被经常移动,难免磕磕碰碰,稍不小心,就损坏了。
况且,经历文革浩劫,能留传至今更是凤毛鳞角。 玩虫一时,玩盆一世。当虫王将军都入土归天后,当窗外漂满雪花时。在温馨的居室中,沏杯香茶,把玩着这些古旧名盆,能给我带来多少遐想。
估计得在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的价格了.看资料
《燕京岁时记》:『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上等蟋蟀,均系主人不惜重金购得,名虫必用青白色泥罐贮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
在97年买的天津罐郭的,中掐的微鼓马蹄素面的罐子,当时价格比较高,记得是800左右(一桌)
====================================
玩斗蟋蟀,自古就是我国民间一项赏心悦目的活动。随着人们对于蟋蟀要求的越来越高,其身价也与日俱增,最近还从有关媒体上看到,在宁阳,一只蟋蟀要卖1万多元。但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盆一世。如果你投资一些蟋蟀用具,也可以获得惊人的升值潜力:在近日落幕的一场秋拍中,一只明宣德时期的青花鹰雁纹蟋蟀罐,以200万元的价格成交,而它在去年的成交价只有18万元。
别看一只小小的蟋蟀,要“伺候”好它,你还必须准备不少的用具呢,罐、过笼、水槽、水牌、探筒、饭板等。其中以罐为大件,就像人住的房子,最能体现出蟋蟀主人的身价。自古名家制作的蟋蟀罐就身价不菲,其中赵子玉制作的蟋蟀罐在清末民初时就值百八十现大洋,也有琉璃厂老古玩商讲:上世纪三十年代“六只子玉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目前存世最早的蟋蟀罐,应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蟋蟀罐。虽然在拍卖市场上高价成交的小罐并不少,但要确认它是用来专门饲养蟋蟀的并不多,其中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在1998年曾经拍卖过一只明万历五彩群猫纹花瓣式蟋蟀罐,成交价为73.5万元。
在以前的蟋蟀罐收藏领域,有这样一个排名:永乐宫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由于永乐宫窑以及赵子玉蟋蟀罐在目前的市场上已经看不到了,因此明代的蟋蟀罐就成为了珍品,从目前的拍卖情况来看,处于前列的均为明代的蟋蟀罐。如2001年北京中鸿信拍卖行拍卖过一只明宣德蓝釉龙凤纹蟋蟀罐,成交价为60万元;2003年北京华辰拍卖过一只明万历青花龙纹扇形蟋蟀盖罐,成交价为77000元。此次拍卖的这件明宣德蟋蟀罐,据悉为明宣德皇帝所用,因此即使是出现不小的裂痕,也为市场所重视,并最终拍出佳绩。
除了高价成交的蟋蟀罐之外,在拍卖市场也不乏一些适合一般人的拍品。如中国嘉德在今年的小拍中,曾经拍卖过一套清代澄红泥的蟋蟀罐,包括2个大罐子、1个过笼以及饭板,成交价为1320元。要知道用澄红泥烧制的老罐,即使品相差的,在市场上也能卖300至400元。而且在小拍中,许多蟋蟀罐都是以无底价起拍,成交价也只有几百元。
除了蟋蟀罐之外,过笼也是收藏领域的宠儿。过笼主要是将蟋蟀过到盆时用的。以前就有1个罐换2个过笼、1个过笼换2个水槽的说法,在目前的蟋蟀市场上,从清朝传下来的过笼,售价在100元以上。而在拍卖会上,中国嘉德在2003年推出的清代澄泥梅花盖蟋蟀过笼一套,估价为2000至3000元,成交价为9020元。同样是在嘉德的拍卖会上,另外一件清代竹刻山水蟋蟀过笼,成交价为1100元,从这件拍品中,使我们看到小小的过笼也可以玩出花样。
由于蟋蟀用具在拍卖会上,常常放在杂件专场,加上许多现场买家对此并不精通,捡漏并非难事。
2. 蟋蟀在家里用什么盆养
淘宝上有卖养蟋蟀的罐子的,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如果自己在家里养,可以用陶罐,竹筒等来样,要有盖子,遮住光线就好。
如果楼主是批量养殖,下面就说下批量的方法:
1、饲养设备。蟋蟀可采用大笼饲养。大笼用金属或木材做支架,铁窗纱作围罩,长、宽、高不限,平面面积越大,容纳量越多,可提高成活率。饲养笼下沿1米外,要构筑宽、深各20cm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的侵入,损伤小龄幼虫。大笼为10米x5米x2米,可养活3000—5000只蟋蟀由幼虫发育到成虫,笼内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饲料。
2、诱捕种虫。蟋蟀跳跃能力很强,有钻缝、筑穴、隐蔽的能力,因而采集较大数量实在不易。可利用成虫期的向光和趋食的习性诱捕。
3、繁殖。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蟋蟀交配后,即产卵于地下。笼内的植物秸秆枯死后,不要拔出,作为地面的覆盖物,以利于卵渡过寒冬。第二年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即见到大量孵化后的小幼虫出土。
4、日常管理。笼中饲养蟋蟀,单用笼中天然饲料远远满足不了大虫的需要,可采用易积存、体积小、营养高的人工饲料为主,辅以少量天然青饲料,饲养效果更佳。人工饲料配方一:大豆粉20%、粗麦粉35%、玉米粉20%、脱脂奶粉15%、肝粉5%、干酵母5%;配方二: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麦粉25%、脱脂奶粉15%、干酵母5%、鱼粉10%。将配米同时放入容器中,拌匀并研细,铺撒在木板上饲喂,1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吃完为宜。
蟋蟀饲养温度在25℃为宜。当干旱时,早、晚适当喷些水,使笼内的地表湿度保持在75%—80%。阴雨天不影响蟋蟀正常生活,但在喟食板上要加遮盖物,青饲料可少放或不放。如笼中地面积水1小时可造成蟋蟀死亡,应及时排水。如一日光照12小时,若虫发育期会缩短,自然光照时间不够时,应加灯光补充。
5、采收。成虫大量羽化后,在交配产卵前要及时采收(应留足种虫)。采收方法:可在笼内挂灯,下面放四壁光滑的水盆,待成虫趋光飞转,跌入水盆,即用笊篱捞出。
6、加工。加工有二法:经沸水煮死后,晾干,备作药用;将蟋蟀闷死后,逐个摆放在木板上(腹部朝天),晒干,再拣净杂质、杂虫断肢,然后将休大完整的蟋蟀全虫装在塑料袋里,放在干燥处保存待售。蟋蟀干品一般药店均收购。
3. 赵子玉蟋蟀罐的价值
上浏览,感觉谈南盆的较多,而介绍北盆的较少。我南盆一无所知,不敢妄言。现给大家介绍一下北盆。北盆主要有两大品种:明末万里张系列,清康熙时赵子玉系列。万里张所造款有:“白山”,“怡情雅玩”,“勇胜三秋”,“万里张造”等。主要特征是:平足刀削底。盖与罐刻有齐缝章,有像“菊”字,又有像“对同“。万里张罐在清朝时已是名家收藏的对象。
另一名款:即著名的赵子玉系列。据传有13种。他的罐尤如康熙时的清花瓷一样达到顶峰。用泥之细,制做之精湛,难望其背。后人仿者无数,皆不能及。民国时赵子玉真品约值100大洋,尚不好搞到,当时银行家郑瑞生先生就托人在硫璃厂收购。
子玉系列按款分有以下几种:“古燕赵子玉造”,“淡园主人”,“恭信主人盆”,“敬斋主人盆”,“乐在其中”,“勇战三秋”以及净面无款识等。在这些款中,又根据盆的大小及颜色的不同,叫出若干名字,如:蟮鱼黄,瓜皮绿等。
北盆稍著名还有彩泥镶嵌蝴蝶盆(瓦中玉水晶盆),“含芳园”等。做工尚可。皆有收藏价值。但这些古盆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尤其是盖及盆完整更难。因为蛐蛐罐不象其他古董是陈列,它被经常移动,难免磕磕碰碰,稍不小心,就损坏了。
况且,经历文革浩劫,能留传至今更是凤毛鳞角。 玩虫一时,玩盆一世。当虫王将军都入土归天后,当窗外漂满雪花时。在温馨的居室中,沏杯香茶,把玩着这些古旧名盆,能给我带来多少遐想。
估计得在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的价格了.看资料
《燕京岁时记》:『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上等蟋蟀,均系主人不惜重金购得,名虫必用青白色泥罐贮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
在97年买的天津罐郭的,中掐的微鼓马蹄素面的罐子,当时价格比较高,记得是800左右(一桌)
====================================
玩斗蟋蟀,自古就是我国民间一项赏心悦目的活动。随着人们对于蟋蟀要求的越来越高,其身价也与日俱增,最近还从有关媒体上看到,在宁阳,一只蟋蟀要卖1万多元。但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盆一世。如果你投资一些蟋蟀用具,也可以获得惊人的升值潜力:在近日落幕的一场秋拍中,一只明宣德时期的青花鹰雁纹蟋蟀罐,以200万元的价格成交,而它在去年的成交价只有18万元。
别看一只小小的蟋蟀,要“伺候”好它,你还必须准备不少的用具呢,罐、过笼、水槽、水牌、探筒、饭板等。其中以罐为大件,就像人住的房子,最能体现出蟋蟀主人的身价。自古名家制作的蟋蟀罐就身价不菲,其中赵子玉制作的蟋蟀罐在清末民初时就值百八十现大洋,也有琉璃厂老古玩商讲:上世纪三十年代“六只子玉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目前存世最早的蟋蟀罐,应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蟋蟀罐。虽然在拍卖市场上高价成交的小罐并不少,但要确认它是用来专门饲养蟋蟀的并不多,其中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在1998年曾经拍卖过一只明万历五彩群猫纹花瓣式蟋蟀罐,成交价为73.5万元。
在以前的蟋蟀罐收藏领域,有这样一个排名:永乐宫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由于永乐宫窑以及赵子玉蟋蟀罐在目前的市场上已经看不到了,因此明代的蟋蟀罐就成为了珍品,从目前的拍卖情况来看,处于前列的均为明代的蟋蟀罐。如2001年北京中鸿信拍卖行拍卖过一只明宣德蓝釉龙凤纹蟋蟀罐,成交价为60万元;2003年北京华辰拍卖过一只明万历青花龙纹扇形蟋蟀盖罐,成交价为77000元。此次拍卖的这件明宣德蟋蟀罐,据悉为明宣德皇帝所用,因此即使是出现不小的裂痕,也为市场所重视,并最终拍出佳绩。
除了高价成交的蟋蟀罐之外,在拍卖市场也不乏一些适合一般人的拍品。如中国嘉德在今年的小拍中,曾经拍卖过一套清代澄红泥的蟋蟀罐,包括2个大罐子、1个过笼以及饭板,成交价为1320元。要知道用澄红泥烧制的老罐,即使品相差的,在市场上也能卖300至400元。而且在小拍中,许多蟋蟀罐都是以无底价起拍,成交价也只有几百元。
除了蟋蟀罐之外,过笼也是收藏领域的宠儿。过笼主要是将蟋蟀过到盆时用的。以前就有1个罐换2个过笼、1个过笼换2个水槽的说法,在目前的蟋蟀市场上,从清朝传下来的过笼,售价在100元以上。而在拍卖会上,中国嘉德在2003年推出的清代澄泥梅花盖蟋蟀过笼一套,估价为2000至3000元,成交价为9020元。同样是在嘉德的拍卖会上,另外一件清代竹刻山水蟋蟀过笼,成交价为1100元,从这件拍品中,使我们看到小小的过笼也可以玩出花样。
由于蟋蟀用具在拍卖会上,常常放在杂件专场,加上许多现场买家对此并不精
4. 王云樵的蟋蟀罐值多少钱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
近日,沪上一位收藏家拿出自己精心收藏的500余件蟋蟀盆,举办了一场"中国历代蟋蟀古泥瓦盆精品展览"。数
量之多,品位之高,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属首次。
时下正是玩蟋蟀的黄金季节。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 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
蟋蟀罐:最显主人身价
说到养斗蟋蟀,自然想到蟋蟀罐。北京琉璃厂老古玩商中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六只子玉蟋蟀罐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别小看这一只只小小的蟋蟀罐,它最能体现蟋蟀主人的身价,自古名家制作的蟋蟀罐都身价不菲,其中由赵子玉制作的在清末民初时就值百八十现大洋。
在蟋蟀罐收藏领域,有这样一个排名: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由于永乐官窑以及赵子玉蟋蟀罐在目前的市场上已很难看到,因此明代的蟋蟀罐就成了珍品。目前存世最早的蟋蟀罐,应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蟋蟀罐。
从目前的拍卖情况看,成交价处于前列的均为明代的蟋蟀罐,如2001年北京中鸿信拍卖行拍卖过一只明宣德蓝釉龙凤纹蟋蟀罐,成交价为60万元;2003年北京华辰拍卖过一只明万历青花龙纹扇形蟋蟀盖罐,成交价为77000元。2004年厦门国拍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只明宣德时期青花鹰雁纹蟋蟀罐的拍卖价高达200万元。
除了高价成交的蟋蟀罐,在拍卖会上也不乏一些适合普通玩家的拍品,如中国嘉德在今年小拍中,曾经拍卖过一套清代澄红泥的蟋蟀罐,包括2个大罐子、1个过笼以及饭板,成交价为1320元。要知道用澄江泥烧制的老罐,即使品相差的,在市场上也能卖300至400元。
5. 斗蟋蟀能挣钱吗
养蛐蛐儿的器具,讲究的是蛐蛐罐儿。蛐蛐罐儿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浆泥烧制的:高15厘米左右,直径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要求口儿大、膛儿深、壁厚,上面有盖。如今谁手里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浆泥蛐蛐儿罐,那可是值钱的宝贝了。这种罐儿的优点不在它的外观,而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适合蛐蛐儿在里面生存。新罐儿不是拿来就用,得先打底儿:用黄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垫在蛐蛐儿罐里。为什么要加白灰呢,因为没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碱性么,打完底儿等三合土干了,还要放在水里泡,把碱性彻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儿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儿了还不行,还得有两样东西:水槽儿和过笼儿。 先说水槽儿:瓷的,半圆形,直径约3厘米,高0.7厘米,槽内深0.3厘米。这东西做得精致、小巧,挂着釉儿,描着花儿,图案有金鱼、水草、蛐蛐儿什么的,还写着字:勇战三秋。笔者见识不广,觉得这应该是体积最小、建造最精细的瓷器。它的用处不必细说:喂蛐蛐儿水喝的。听说这么一个水槽儿,时下价值数百元! 再说过笼儿:澄浆泥烧的,质地细腻,颜色浅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盖,盖上有提手,可以揭开。过笼儿两端有洞门,蛐蛐儿可以穿过去。里面的空间可以容纳两条蛐蛐儿。这过笼儿有什么用呢?一是蛐蛐儿喜欢在暗处呆着,过笼儿就是蛐蛐儿的窝;二是养蛐蛐儿不能光养雄的(二尾儿),还得有雌的(三尾儿)做伴儿才行。如果雄蛐蛐儿不和雌蛐蛐儿交配——行话叫“过铃儿”,它是不会和同性斗的。过笼儿,就是供蛐蛐儿过铃儿的洞房。 吃很简单,普通饭粒,给点瓜果蔬菜,一定准备水。保持湿润。
分辨么,这是一门学问,就我的经验简单的说下了。主要可以从七个部位看
1 头 额头要鼓起,眼要突,有棱角。斗丝清晰,颜色与眉反搭最好,比如金丝银眉或者银丝金眉。大体颜色分青,黄,紫,红,白。
2 项 宽大,两边鼓起,指甲印清晰,上有白色绒毛。看颜色,可分青项,铁项等
3 牙 牙要厚重,咬合力度大,就是所谓的口重,牙上锯齿突出,左右吻合,其次颜色也很重要,一般单色为上品(乌牙,象牙白,黄牙等),混色搭配不一样,就有高有低了。阴阳牙例外。
4 翅 反搭,梅花,小飞机等异类太少见,不说了。一般长衣,宽翅,包翅,为上品,短翅也有精品,鸣叫时,角度越高越好,声音洪亮,厚重,有金属质的感觉最好。哑翅除外,但一般哑翅都很猛的。
5 爪 传说中的赤爪金龙估计是见不到了。一般来说腿爪干净饱满,趴着铺开面积大,一般都不错。
6 须 长而粗直者佳,平时立于额头。有动静的时候分别上下晃动。
7 铃门 就是虫子屁屁,这个我还真没怎么研究过。
总体上来说,越重越好,越异越牛。
6. 我的蛐蛐在盆里老趴罐 什么原因 求高手指点
养蛐蛐儿的器具,讲究的是蛐蛐罐儿。蛐蛐罐儿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浆泥烧制的:高15厘米左右,直径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要求口儿大、膛儿深、壁厚,上面有盖。如今谁手里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浆泥蛐蛐儿罐,那可是值钱的宝贝了。这种罐儿的优点不在它的外观,而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适合蛐蛐儿在里面生存。新罐儿不是拿来就用,得先打底儿:用黄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垫在蛐蛐儿罐里。为什么要加白灰呢,因为没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碱性么,打完底儿等三合土干了,还要放在水里泡,把碱性彻底泡出去才能用6打好的底儿既不能掉,又不能碎gjnr光有罐儿了还不行,还得有两样东西:水槽儿和过笼儿9539先说水槽儿:瓷的,半圆形,直径约3厘米,高0.7厘米,槽内深0.3厘米。这东西做得精致、小巧,挂着釉儿,描着花儿,图案有金鱼、水草、蛐蛐儿什么的,还写着字:勇战三秋t笔者见识不广,觉得这应该是体积最小、建造最精细的瓷器。它的用处不必细说:喂蛐蛐儿水喝的。听说这么一个水槽儿,时下价值数百元!再说过笼儿:澄浆泥烧的,质地细腻,颜色浅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盖,盖上有提手,可以揭开。过笼儿两端有洞门,蛐蛐儿可以穿过去。里面的空间可以容纳两条蛐蛐儿。这过笼儿有什么用呢?一是蛐蛐儿喜欢在暗处呆着,过笼儿就是蛐蛐儿的窝;二是养蛐蛐儿不能光养雄的(二尾儿),还得有雌的(三尾儿)做伴儿才行。如果雄蛐蛐儿不和雌蛐蛐儿交配——行话叫“过铃儿”,它是不会和同性斗的。过笼儿,就是供蛐蛐儿过铃儿的洞房。吃很简单,普通饭粒,给点瓜果蔬菜,一定准备水。保持湿润。分辨么,这是一门学问,就我的经验简单的说下了。主要可以从七个部位看1头额头要鼓起,眼要突,有棱角238斗丝清晰,颜色与眉反搭最好,比如金丝银眉或者银丝金眉。大体颜色分青,黄,紫,红,白。2项宽大,两边鼓起,指甲印清晰,上有白色绒毛。看颜色,可分青项,铁项等3牙牙要厚重,咬合力度大,就是所谓的口重,牙上锯齿突出,左右吻合,其次颜色也很重要,一般单色为上品(乌牙象牙白,黄牙等),混色搭配不一样,就有高有低了。阴阳牙例外。4翅反搭,梅花,小飞机等异类太少见,不说了。一般长衣,宽翅,包翅,为上品,短翅也有精品,鸣叫时,角度越高越好,声音洪亮,厚重,有金属质的感觉最好。哑翅除外,但一般哑翅都很猛的。5爪传说中的赤爪金龙估计是见不到了。一般来说腿爪干净饱满,趴着铺开面积大,一般都不错。6须长而粗直者佳,平时立于额头。有动静的时候分别上下晃动。7铃门就是虫子屁屁,这个我还真没怎么研究过。总体上来说,越重越好,越异越牛。
7. 蒋泉林早期狮虎象豹直壁蟋蟀盆,价格是多少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买过一个和你一样的盆 人家手里转让的 花了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