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犍为生意转让

犍为生意转让

发布时间:2021-05-19 19:19:11

⑴ 犍为威尔顿庄园的房子多少钱1平米

你要买吗?我有一套,威尔顿的房子,今年4月交的房,还未装修,2房2厅一卫,建筑面积87.19,实得面积98.62平方。现在我们全家在外省。暂时没有回老家装修入住的打算。要的话3500一平方转让给你。

⑵ 犍为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犍为的脆绍面和活脱粉
犍为县城中心的翠坪广场,地面开阔,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与广场毗邻的犍为西街和翠屏路小吃店铺林立,这里的美食多多,口味独特,大众消费,实在是值得一尝。现介绍两种犍为名小吃——香脆的脆绍面和爽滑的活脱粉。
与众不同的脆绍面
早餐,犍为人吃面的占多数。犍为面食最大的特点就是香、可口。其中,脆绍面和干绍面最有特色,吃起来最香。“我在犍为吃面从叫面到吃完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吃在嘴里的感觉太香了,几下就吃完了,并且面食很实惠。”当地一食客告诉记者。
要说犍为的面条和乐山的有什么不同,这个关键就在于面条本身,犍为的面条扁平,比乐山的面薄,宽窄和乐山的差不多,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煮好,其口感味道都不错,吃起来感觉非常顺口。将煮好的面条挑入碗中,加上绍子,再加上红油辣椒、味精、豆油等调料,挑转扮匀后夹上一筷放入嘴中一尝,面条很有筋道,绍子脆香不油腻,绍子的脆香味和着鲜辣味立即充盈了整个味觉。怎么样,看了过后你是不是也想来一碗了?当然,除了富有特色、颇受欢迎的脆绍面和干绍面外,各面馆提供的牛肉面、酸菜肉丝面等也很不错。到犍为耍,有机会可要找机会尝尝这喷香、方便而实惠的面食哦。
麻辣爽滑的活脱粉
犍为城夜景非常美丽,夜幕降临,霓虹闪烁,广场上及周边街道热闹了起来,从晚上八、九点钟到凌晨三、四点钟都有食客,川流不息,生意很好。不少犍为人在晚饭后散步休憩、观夜景的同时也不忘到小吃店里吃上一碗活脱粉。
犍为活脱粉活脱爽滑,麻辣鲜香,深受当地人喜欢。粉条为店家自制,采用的原料为红苕,从粉质上来说有点像成都的白家肥肠粉,但又没有白家肥肠粉的油腻。活脱粉依据口味分肥肠粉、牛肉粉、脆绍粉、酸菜肉丝粉等。将在沸水里煮好的粉条捞起,根据食客的爱好选择加入肥肠、牛肉、脆绍或酸菜肉丝,再加入红油辣椒、香葱、香菜、芹菜、大头菜末、青豌豆等配料,高汤浓郁的鲜香味道、芹菜的香味、辣椒的鲜辣味,香飘四溢勾起了人们的食欲。爽滑的粉条一吸而下,再细细咀嚼留在口中的大头菜末、青豌豆,别有一番滋味。
温馨提示:
1、犍为味道好的面馆生意很好,以北街和翠坪广场旁的几家最出名。活脱粉以位于翠屏路的最为巴适,该店只卖夜市,从下午6点一直要卖到凌晨3点,在犍为城不同的街道还能找到该活脱粉的分店,味道也是一样的好。
2、除了早上吃面的人多以外,晚上夜宵市场也特别旺。犍为西街夜宵有面、粉条、醪糟、铁板烧、大排挡、兔头、夜啤酒、汤圆等,夜宵从晚上六、七点钟到凌晨三、四点钟都在经营。
杨氏活脱粉
杨氏活脱粉(一号街店)
杨氏活脱粉(黄家超市)
杨氏活脱粉(分司街店)
犍为名小吃大全
1、桐子林口口上的大薄饼。
2、胡南院子街(老摊区)上的杨三薄饼——冷串串儿。
3、龙池的蒸肉饼子。
4、北街包娘娘的豆腐脑。
5、书田街的蛋烘糕。
6、翠屏山下的活脱粉。
7、小十字的四妹烧烤,一中外的岷江烧烤,新城小学外的烧烤和桐子林的周烧烤。
8、书田街上的凉面。
9、二中外的南鸟麻辣烫。
10、翠屏山下的大排挡、川南厂外的大排挡、北街的小师妹兔头。
11、一中外的罗四宵夜的冒菜。
12、附小外的珍珠奶茶、鲜榨果汁、油炸系列。
13、文庙对门亮香居的干锅兔。
14、书田街上的邓记臭豆腐。
15、桐子林的重庆来凤鱼。
16、翠屏山下的铁板烧。
17、好吃街小是小的米线、家常菜。
18、步行街中间口口上的羊肉汤。
19、小十字的啃骨头。
20、书田街上的锅魁,还有白天在新仁巷、晚上在小十字卖的锅魁。
21、二中外的苏三拉面,北街包娘娘的肉丝面,桐子林到车站那条巷巷头的辣子鸡面。
22、希贵饼屋的葱油饼、发糕、鸡蛋糕。
23、农贸市场、步行街外的叶儿粑、泡粑。
24、书田街钟鸭子、小十字毕鸭子的鸭子和脚板。
25、好吃街的黄鸡肉。
26、新城小学外炸的抄手。
27、书田街正对的老地方的炒米线和炒饭。
28、老渔船上的黄辣丁。
29、东门口的金丝牛肉。
犍为小吃诱惑你
薄饼热销

庄严宏大的祭孔大典,珍藏记忆的嘉阳小火车,全新推出的矿井博物馆……千年古郡魅力依旧。然而,对于那些对犍为流连忘返的“贪”食一族而言,犍为的小吃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小店小碗小到家 “小”有名气

小吃,小吃,吃的精华在于“小”,一家小店,一个小碗,却色香味俱全,光看着,口水就流了出来。包大姐豆腐脑是一家小店,店里桌子10余张,每张设座位四个,从早到晚,这10张桌子几乎座无虚席。提到豆腐脑,五通桥牛华镇的论名气属第一,但犍为豆腐脑却一样别具风味。

豆腐脑

“油炸儿”拌着香菜,花生陪着炸豆,清香味中泛着油香味,油而不利,稠而不粘。入口时一股罗城牛肉特有的光滑,不费劲就到了嗓子,这时,汤汁里的豆腐顺势而入,大豆的甜与一点点的辣交织在一起,保准让你嘴角翘起。这时,问老板要一杯清茶,喝上一小口,在大口和上几口豆腐脑,顿时,胃里本来不安的食欲细胞被全部挑逗起来。接下来就是:“包大姐,再来一碗!”

豆腐脑店里还有一绝,与豆腐脑一起被称为“姐妹花”的活脱粉。至于这活脱粉名字的来历,据当地常客称是来源于10多年前一位顾客之口。该顾客是川北人,初到犍为就品尝了这里的小碗粉,吃了第一口,他便叫到:“这粉真活脱!”其实,“活脱”大概就是滑的意思,据老板称,这粉虽滑但绝不软,甚至可以拿来跳绳呢。活脱粉不仅滑,而且扮相美味道靓,尤其是要上点肉料加进去,感觉就只能用四个字形容:不同凡响。

活脱粉

在犍为,象这样的小吃小店就有不下10家,家家都是小有名气,有史可寻。种类涵盖锅贴、铁板烧、串串香……每一种都别具风情,哪怕你在其他地方吃过,它也能让你找到“初恋”般的味道。

薄饼夹饼希贵饼 “饼”出名堂

说到犍为小吃,就不得不提到“饼”,一般人想到饼,总是想到饼干、干饼,可这犍为饼和其他饼不一样,不仅有干还有湿,不仅有甜也有辣,再加上酸酸咸咸可谓是五味俱全,这饼真是有名堂。

犍为薄饼

首先要谈的就是薄饼。犍为远近闻名,“银丝作心,锦缎为皮”。当然,这只是形容,也可以说是比喻。但抛开外观不谈,但从好不好来说,犍为薄饼的确名不虚传。糖醋并举,甜酸相融,香豆花生粉的香和萝卜丝的脆同时入口,感觉难以一口咽下,又不愿半途而废,从嘴里拿出,要人欲罢不能,吃了一个,嘴角还残留醋味,却又忍不住再来一个。打嗝时回味一下,仿佛已经下到胃里,饱而不撑,意犹未尽。再加上几毛钱的超低价格更是让人趋之若鹜。

夹饼,又名(ka)饼。灰面烤出的饼子里面夹入蒸好的肥肠、牛肉,伴上香菜、葱花,和上花椒、胡椒、辣椒粉,味精、咸盐等调味剂自然不能少,热气腾腾,香味扑鼻。一口咬下去,感觉细腻柔软,牛肉、肥肠的味道被面饼中和,入口后不粘牙,不腻嘴。再咬一口,味道渐浓,喉咙里还有热浪涌起,香菜的清香此时发挥作用,一气呵成,香味渗透全身。

夹饼蒸肉

希贵饼家源于1991年创建的犍为县凤凰食品厂,主要生产传统名特糕点,产品丰富多样,其中又以酥芙蓉、鱼皮花生、洒琪玛久负盛名,畅销省内外。来犍旅游的游客,或者外出的犍为人,都把酥芙蓉、鱼皮花生、洒琪玛作为食用佳品。在制作鱼皮花生过程中,选用的花生仁颗粒酥松、皮薄均匀,选用上等的糕粉、砂糖,采用独特配方,经过制糖、裹坯、烘烤、上酱等工艺精心制作而成,让它甜咸适度,香酥可口。在烘烤时,必须用微火,否则容易烤糊。在上酱时必须均匀涂抹,否则口感不均,影响产品质量。要让酥芙蓉酥香爽口,入口化渣,颜色洁白,就要求原料配方比例要恰当,糯米坯、白砂糖、饴糖、熟猪油使用的比例要匹配。工艺流程要有条不紊,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泡米、磨浆、煮饼、舂茸、晾干、成坯、油炸、淋糖、装盒成型等多道工序,酥芙蓉风味别具一格,入口化渣不粘牙,香、酥、泡、甜,使人有油而不腻、甜香可口之感。

希贵饼店特色糕点

从走出去的罗城牛肉,到扎根犍为的地道小吃,饮食文化被犍为人演绎得有声有色。胡南院子街上的冷串串儿,书田街的蛋烘糕、凉面,二中外的南鸟麻辣烫,北街的小师妹兔头、一中外的罗四宵夜的冒菜、小十字的啃骨头和毕鸭子的鸭脚板,新仁巷的锅魁,东门口的金丝牛肉……
犍为当地人背起来如数家珍,外地游客更是用口水代替了言语。这个黄金周,就让犍为小吃帮你锁定旅游指南。

丰富的小吃加上古犍文化的全新“开盘”,千年古郡越发多姿。

顾客赞不绝口

⑶ 四川有什么药材生意可做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主要野生和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及其地理分布概括如下:

【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县、彭州市、崇州市
【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以卷叶贝母、暗紫贝母为主
【附子、川乌】江油市;以南瓜叶附子为主流品种
【黄连】洪雅县、峨眉山市、大邑县(味连)
【麦冬】绵阳市、三台县(绵阳麦冬、川麦冬)
【天麻】平武县大量栽培,野生资源广布
【冬虫夏草】康定县、马尔康县
【红花】简阳市、平昌县(川红花)
【干姜】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为县、沐川县主产
【川牛膝】天全县(天全牛膝)、洪雅县
【金银花】南江县、沐川县(川银花)
【丹参】中江县(中江丹参)、平武县(川丹参)
【补骨脂】西昌市、金堂县
【郁金(川郁金)】双流县、犍为县、崇州市(多栽种绿丝郁金、黄丝郁金)
【姜黄】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
【莪术】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
【天冬】内江市、古蔺县
【白芍】中江县(中江白芍)、渠县
【白芷】遂宁市(川白芷)
【黄柏】荥经县、峨眉山市、洪雅县、通江县(川黄柏)
【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县、三台县(川朴)
【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
【半夏】南充市、西充县主产,川东北地区多野生
【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四川大金钱草)
【泽泻】彭山县、都江堰市(川泽泻)
【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县(人工养殖,活体取麝)
【熊胆】都江堰市主产(人工养殖,活体引流)
【辛夷】北川县主产,四川各地有栽培
【乌梅】大邑县、达州市多栽培
【川续断】主产凉山州
【羌活】甘孜州、阿坝州
【银耳】通江县(通江银耳)
【川明参】苍溪县、金堂县、巴中市
【柴胡】剑阁县(竹叶柴胡多野生,习称“剑柴”;北柴胡多栽培)
【桔梗】梓潼县(川桔梗)
【花椒】汉源县(川椒、红椒)、茂汶县
【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
【党参】九寨沟县(原南坪县)
【菊花】苍溪县、仪陇县、中江县
【龙胆】凉山州野生资源丰富
【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坝州)
【枇杷叶】四川各地栽培
【佛手】犍为县、沐川县(川佛手)。

根据四川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药材分布状况,川药划分为四大产区:
Ⅰ.四川盆地药材生产区——本区位于四川盆地底部,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产川芎、麦冬、丹参、白芍、附子、川乌、郁金、姜黄、莪术、泽泻、川白芷、川明参、干姜、佛手、无花果等1000—1500种。

Ⅱ.攀西地区药材生产区——包括凉山州、西昌市、攀枝花市、金沙江干热河谷等地,水热条件好,主产芦荟、茯苓、补骨脂、红大戟、穿山甲、川续断、三七、黄芩、防风、砂仁、山奈等2400余种。

Ⅲ.盆地周缘山地药材生产区——本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四川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中药资源约1500—2000种,主产天麻、川牛膝、杜仲、厚朴、黄柏、银杏、黄连、金银花、柴胡、辛夷、半夏、红花等品种。

Ⅳ.川西北高原及川西高山峡谷药材生产区——该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500—5500m,主要包括阿坝州和甘孜州,环境几乎无污染,盛产大量名贵中药材,主产川贝母、麝香、红豆杉、薯蓣、羌活、党参、冬虫夏草、黄芪、大黄、秦艽、、红景天、雪莲花、雪上一枝蒿等约1800种。

⑷ 请问在犍为租个门面要多少钱

犍为的黄金地段西街是比较贵的,双门面一般一年租金都在10万以上至少。而且西街专只有弄么大,门属面是很难找的。
在书田街好的地段。靠近西街那段,30平米是1600左右,还有转让费一般是3-4万。
要看你做什么生意,选什么地段

⑸ 现在在一个县城里做点什么小生意比较有前景呢!

现在有很多90后创业的,
年轻人想创业最关键的就是要选对行业,
互联网行
业的发展就
很迅速,你可以做做这方面的生意,
详情你
可以网
上搜——【国

老师】交流一下,希望他可以帮助到你。

⑹ 四川乐山犍为县开KTV多少钱

这个地方开KTV一般20-30万可以搞定,主要是门面装修费用高,要装就要装好些,不过说实话,犍为开这个不如开酒吧,应该生意还要好,而且犍为的酒吧似乎很少,还算新新产业

⑺ 在犍为县做什么生意好

犍为县现在的发展挺不错,能做的项目也挺多的,市场很大,可以对犍为县做一个市场需求调研,注意去观察市场上的发展动态,看看都有一些什么行业是未来会发展的比较好的,就可以去这种行业找项目,可以结合你的特长,资源,兴趣爱好去选择合适的项目,自己熟悉或者喜欢的东西,更容易做出成绩来的。

⑻ 乐山市区有哪些经营乐山当地小吃的老字号饭店

在乐山中心城区,像 “游肥肠”这样能把生意扛到今天的老字号,已经算不错的了。乐山的许多老字号都兴起与上世纪初期,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公私合营,让大部分乐山“老字号”停止了发展的脚步,逐渐势微甚至面临“关停并转”的命运。时代变迁,峰回路转,市场经济的大潮涌起和外来商业业态的进入,让乐山老字号备感步履艰难。现在的顾客早已不再是图“堆垛”,现代市场讲究品牌效应、就餐氛围、市场推广,乐山的许多老字号在这股浪潮里渐渐“淡出江湖”。大浪淘沙,有的获得了新生,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的仍在苦苦坚撑,似乎只为了告慰前人,不至于在人们的记忆中泯灭,有的则彻底从乐山人的生活中消失殆尽。

尽管现今的新生事物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字号历史渊源和文化魅力越久弥香,擦去历史的浮尘,金字招牌依旧闪闪发光。日前,从省商务厅传来消息,在正在紧张进行的全国“中华老字号”评选活动中,乐山有7家老字号报名入选,“游记肥肠”、“全华酱油”、“德昌源豆腐乳”等3家作为乐山“老字号”的“代表作品”,已经进入全国最后的评选环节。

在同一些老乐山人聊起 “老字号”的话题时,一些曾经在乐山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老朋友”缓缓浮出了历史的水面——

记忆与现实

永善公豆花

1943年,乐山土生土长的黎渊如在乐山较场坝搭了个棚子,一边卖茶,一边卖豆花。“永善公”取意于“永远善良公正”。这里的豆花从推磨、烧浆到点制,都非常讲究,豆花又嫩又绵,直至豆花吃完,锅里都看不到一点残渣。其豆花蘸水与众不同,佐料多达12种,腌制的腊肉香肠也颇具特色。1963年,朱德总司令来乐山时,吃过永善公豆花后大呼过瘾,一口气喝了四五碗豆花水,并送黎渊如一盒“中华”香烟以表谢意。如今, “永善公豆花”早已淡出江湖,老一辈乐山人只有为数不多的还记得这个名字。

刘宗秀素面

乐山城刚解放时,刘宗秀和丈夫王学成在市区东大街摆起了面摊,生意看好,就租了一间铺面在此长长期经营。刘宗秀解放前卖过汤元、醪糟,为人忠厚,讲究货真价实,不管客多客少,刘宗秀总是坚持自己配佐料,直至晚年。刘宗秀素面用的是正宗宜宾芽菜、双酿酱油、成都海椒、天厨味精为主要佐料,这些都是在当时叫得很响的品牌。上世纪50年代,川剧团的戏散了,观众大多喜欢来这里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面。在那个年代,刘宗秀素面就开始讲究白围腰、白袖套、白帽子,据说朱德总司令到乐山时,也不忘专门来到刘宗秀的面摊吃了一碗面。由于种种原因,刘宗秀素面关门歇业,那香喷喷的滋味,至今仍让不少乐山老人口齿留香。

刘汉元乳汤抄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刘汉元面食与刘宗秀素面毗邻,两家生意“比翼双飞”。刘汉元的拳头产品是乳汤抄手,抄手皮薄、肉馅大,佐以猪骨熬成的浓汤,即所谓“乳汤”,味道浓郁,相当受群众欢迎。刘汉元的精明之处在于,她的抄手肉馅虽然大,但肉并不多,主要是拌和得法,吃起来又好吃,又有卖相。而且,她用的猪油从来不用猪板油作原油,而是实膘肋条肉,油渣香脆可口,也不浪费。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汉元乳汤抄手也慢慢从乐山人眼中消失了。

周鸡肉

周鸡肉的创始人是周明和,他以自己的名字开了家“明和饭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算是乐山一流的饭店。周鸡肉的特点是肉质嫩而脱骨,口感好,红油多且鲜亮,看上去就让人垂涎三尺。其汁水用多味中药熬制而成,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他制作鸡肉很讲究,一般是用细麻绳将鸡大腿缠紧,这样煮好的肉不会萎缩,且鸡腿肉呈花纹状,摆在厨窗里成了一件工艺品。时至今日,人们仍可从中心城区湖泊所菜市外那一排腌卤制品摊位中,找到“周鸡肉”那熟悉的名字。

海汇源十全大补汤

1939年,日军轰炸乐山不久,眉山人吴光学来乐山当学徒,出师后经营糖果糕点,字号取名“海汇源”。他去世后,其妻沿用“海汇源”老招牌,经营起“海汇源十全大补汤”,店子开在东大街川剧团斜对面。十全大补汤采用当归、莲米、红枣、薏仁等十余味中药,配之猪肺、猪心、鸡肉、肘子、猪蹄等熬制,其汤乳白鲜美。每天早上天未亮,很多老年人就要抄起双手,冒着晨雾,来到海汇源,一碗大补汤下肚,润肺,通气,生血,好不惬意!如今,海汇源仍在经营,但十全大补汤已经“难寻芳踪”,取而代之的成了银丝面和烧麦。

宝华园烧麦、银丝面

宝华园是乐山第一家烧麦店,它却是卖银丝面出名的。烧麦是北方食品,1930年由泸县人白玉延从外地引进,在乐山中心城区较场坝一带经营,后因战火几度变迁,1942年迁到东大街,起名为宝华园。1960年宝华园公私合营成为国营企业,1986年承包经营,1994年企业转制成为私营企业,2003年1月成功申报注册“宝华园”商标。现在的宝华园继续发扬了传统的制作工艺,长期坚持手工制作,银丝面用的是鸡蛋加精面手工擀制而成,和面时不加水,佐以鸡汤、葱花,不用酱油,色、香、味、形俱全。烧麦形如石榴,皮薄馅鲜、油而不腻、鲜美醇香,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今年7月,宝华园烧麦和手工银丝面被市商务、工商、卫生、质检局评为“乐山名食”。

游记肥肠

誉满嘉州的游记肥肠,相传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为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的百年老店。1939年8月19日乐山大轰炸后,乐山较场坝成了“光坝坝”,一个叫游开文的乐山人在废墟上挂出“游记肥肠汤”的招牌,以饮食生意维持生计。由于他炖的猪肠烹制考究,味鲜无异味,“游肥肠”由此乐山扬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曾“失传”一段时间的“游记肥肠”在乐山城区东大街重新露面,在原有基础上开发了几十个新品种,走上了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成为乐山远近闻名的老字号餐饮名店。

“李培德”菜刀

有乐山厨师的地方就有“李培德”菜刀。几年前,一名乐山籍的大厨远渡大西洋,前往美国开中餐店,临走时他带了两件东西,一件是辣椒,另一件是“李培德”菜刀。今天,在乐山中心城区的云顶酒楼、唐伟饭店、邓强饭店、山湾宾馆等大部分餐饮店,都普遍使用“李培德”菜刀,乐山厨子都以能使用“李培德”菜刀为幸事,这成为了乐山幸幸刀具厂厂长张桂华和厂里40名“铁匠”的骄傲。

“李培德”菜刀成长至今天,得力于乐山老名刀匠李培德。李培德专业制刀50多年,制刀手艺炉火纯青。张桂华对此耳濡目染,20年间从仅有两三个人的铁匠铺出发,发展成为今日红火的刀具厂,在全省有113个固定经销点。老字号能历经风雨而不倒,依靠的是过硬产品质量。手工锻造是一种古老的加工方法,一名学徒要熟练掌握全套技术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为了保证质量,“李培德”菜刀放弃了对产量的追求,采用定单生产,客户上门取货。在乐山, “李培德”菜刀是乐山众多老字号中为数寥寥能走上产业化道路的品牌。

德昌源豆腐乳

五通桥德昌源酱园厂创建于1862年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腐乳行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厂家。它最早是岷江河畔老龙坝上由杨江东开的江东园作坊,1908年转让给杨德昌,1918年由其子杨吉安经营。抗日战争时期,一批内迁的化学专家对该产品进行鉴定,发现该产品霉菌活力极高,蛋白质水解极强,氨基酸含量丰富,故在1938年正式命名为“中国五通桥毛霉”进行推广,成为豆腐乳发酵标准用霉。解放后,几家老作坊江通源、鼎和源、洪泰源合并成德昌源作坊,主产德昌源豆腐乳、酱油等,1962年申报注册“桥牌”商标。改革开放以来,德昌源酱园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工厂规模日渐扩大,管理水平达到现代化企业的要求,产品销往国内17个省、市,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奖励,成为蜀中最具特色的名产之一。

罗城牛肉

罗城牛肉属于清真食品,是伊斯兰教人的文化瑰宝。清真食品擅长牛羊肉加工,罗城牛肉就是其中的一员。罗城牛肉始创于1942年,创始人苏德能利用祖传的牛肉腌制方法在犍为罗城铁山一带专业加工销售卤牛肉、干巴牛肉、羊杂汤。1951年因政府需要改为集体经营,1988年交由苏尊跃承包经营,更名为犍为县罗城牛肉回民加工厂。2002年,罗城牛肉的“罗诚牌”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世事轮回,如今的罗城牛肉不但没有被历史湮没,反而越做越强,由60年前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为乐山人馈赠外地亲友的佳品。

苏稽香油米花糖

上世纪初,苏稽一带的商户采用糯米、白砂糖、鲜猪边油为原料做成“猪汪国花”,产品口感酥脆,口味香甜,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喜爱。1944年3月,苏稽一带商户合作生产统一销售,将“猪汪国花”更名为“苏稽香油米花糖”。1950年 供销社成立,苏稽糖果厂归由供销社管理,同年解放军进军凉山解放西藏,米花糖被指定为军需品。从“苏稽”牌注册至今,60多年过去了,米花糖远近闻名并曾一度出口俄罗斯。1996年,小小的苏稽米花糖荣获国际金奖。2004年,苏稽糖果厂改为 民营企业,与米花糖打了30年交道的谢光洪接过这杆大旗。在现在的许多超市中都可看到苏稽米花糖的身影,只是它的包装更精美、品种更齐全了。

全华酱油

“全华”即保全中华之意。1929年,“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在南京创办了全华酱油公司,抵制日本酱油在中国的倾销,几经努力成为畅销南北的名牌产品,甚至远销南洋群岛。1937年,南京被日寇占领,全华公司考虑到乐山的水质好,将全华公司搬迁到岷江岸边的乐山徐家土扁,生产经营异常活跃。1954年全华公司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合并川内10家酿造厂扩大了全华的综合实力,1969年成为全民所有,更名为乐山市全华酿造厂,1999年被经贸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2001年全华商标被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全华不仅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全省仅存的从解放前使用至今的商标。

阅读全文

与犍为生意转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