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科学家的姓名成果

科学家的姓名成果

发布时间:2021-05-17 01:09:48

① 关于古今中外五位科学家的名字及主要成就

张衡:制作“地动仪”“浑天仪”历法上也有所建树;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至倒数第二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经典力学体系、分解七色光;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电解原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子说。

② 在任何情况下,科学家都应该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发表科研成果对吗

对科学家成果真实性的质疑,就是对科学家生命的谋杀。如果这个科学家,不想要自己的著作权,也可以不用自己的名字啊。
“因此,我们开始明白,在知识界引文与参考文献的体制化惯例决非小事一桩。尽管通常普通读者,即科学界和学术圈以外的非专业读者,可能觉得页下的脚注、后面的尾注或者文献引语是并非必要的累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东西对于此激励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它在根本上体现着学术发表的公正性,而此公正性的确大大促进了知识的进步。”——默顿(Robert K. Merton)
科学并非一种个体经验。它是共享的知识,基于对物质世界或者社会世界的某些方面的一种共同理解。由于这一原因,科学的社会规约(social conventions)在建立科学知识可靠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如果这些规约遭受破坏,科学的质量将受到损害。
在科学中被证明十分有效的社会规约起源于现代科学诞生的17世纪下半叶。那时,许多科学家对其成果设法保密,以防他人冒名据为己有。那个时代包括牛顿这样的顶尖人物,均不愿意透露其发现的内容,因为他们担心别人也宣称拥有优先权,这种担心时常得到确证。
如何能够既让新发现公之于众又能保障作者的荣誉,这个问题由奥登伯格解决了,他是伦敦皇家学会的秘书。他通过两个途径赢得了科学家的支持:在皇家学会《哲学会刊》上迅速发表;当作者的优先权受到质疑时,学会将出据有公信力的支持证据。奥登伯格还开创了将所投稿件送交专家评审以判定质量的实践。从这些创新中诞生了现代科学杂志和同行评议(peer review)的惯例。
在学术杂志发表成果的另一重要性,可以解释这样的规约:第一个发表某种观点或者发现的人,而非第一个发现者,趋向于获得此发现的大部分荣誉。结果一旦发表,其他研究人员就可以自由运用,以扩展知识。但是,在结果变为常识知识之前,运用它的人有义务通过引证来标明发现者。以这种方式,科学家通过同行认可其成果的公开发表而得到某种奖励。
成果发表之前,则适用于不同的考量。如果发现另外某人在享有专有权的基金申请或者投稿中利用了未发表的材料,那么那个人就实质盗窃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在工业界,科研成果的商业权利,更多地属于雇主而不是雇员,但是相似的规定也适用:研究结果
享有专有权,除非它们被发表了或者另外被公开发布过。
许多科学家愿意慷慨地与同行讨论他们的初步理论或者结果,甚至有些人为了促进相关的工作在公开发表之前愿意向他人提供原始数据的复本。但是,并不能非分地指望科学家在任何时候都把数据和想法向他人公开。在研究的初始阶段,科学家应当保守秘密一段时间,不把数据泄露出去。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此保密期间完善其工作,使自己对结果的精度和意义更有把握。
结果发表后,科学家希望数据和其它研究材料根据请求将可以与有资格的同事同享。确实,许多联邦机构、杂志和专业学会,已经建立政策,要求研究材料共享。有时,这些材料数量太大、不实用或者要价太高,难以自由而迅速地共享。但是,在那些可以共享的领域中,如果某位科学家不愿意与有资格的同事共享材料,就可能面临不被信任或者不被尊重的危险。在某个非常需要依赖人际互动的专业中,由丧失信任而来的学术孤立,可能妨碍此科学家开展工作。
在同行评议的杂志上发表成果,依然是传播科研成果的标准手段,不过,其他交流方式也微妙地影响着科学家如何发布和接收信息。人们更多地利用专业会议的墙报、摘要和讲座,以及会议文集,在全文正式发表之前报告初步的结果。预印本和计算机网络使科学传播变得更便捷、更高效率。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在许多方面,只不过是科学界原有的非正式交流方式的拓展和完善。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加速和改进科学的传播与修订,将会增强科学的活力。但是,种种发表方式,无论是新的还是传统的,如果绕过了质量控制机制,那么它们就有削弱规约的风险,而那些规约一直很好地服务于科学。
看一个例子:某科学家直接把重要而有争议的结果散布给公众,在此之前没有将它们提交同行专家严格审议。如果这位研究人员犯了一个错误,或者此成果被传媒与公众做了错误解释,那么科学共同体和公众可能做出敌对反应。此类消息透露给新闻界的恰当时机,应当是在同行评审完成之后,通常是成果在科学杂志正式发表之际。
有时,研究人员和资助研究的机构,对于结果的发布,存在不同的利益。比如,一位科学家的研究受到企业的资助,他本人可能想尽快地发表成果,而企业作为资助方可能想使成果保密,至少暂时保密,以便在公开之前取得知识产权。研究单位和政府机构业已启动明确的政策,以减少在所有权ownership与获取权access这类事务上发生冲突。
在具有潜在经济收益的研究当中,成果的公开可以通过专利授予的方式维持。作为成果公开的回报,专利可使个人或者研究单位从一项科学发现中获利。其科研成果可申请专利的科学家,对于研究的资助方负有特殊的责任。比如,他们或许需要让他人对实验室记录本进行复核并签署日期。他们或许也必须及时地向该研究之资助方的专利官员披露潜在的重要发现。
在某些情况下,诸如企业资助的专有性研究或者具有军事敏感性的研究,公开传播研究成果是不可能的。在此类条件下工作的科学家,需要找到其他的方式,以使其工作接受专业审查。保密成果的非保密摘要可以弥补没有公开审查的欠缺,而对于别处的科研公开审查可保证科学成果的可靠性。恰当组织的评审委员会可以在保密的同时,检查专有性研究或者保密性研究。
按:本文选自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医学研究院下属的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编写的手册《科研从业者指南:负责的科学》(On Being a Scientist:Responsible Conct in Research,没有直译书名)。它从科学社会的层面,简明扼要地论述了科研成果的发表与公开,以及同行评议的重要性。

③ 请写出你认识的五位科学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科学成果

牛顿: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普朗克: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
波尔:波尔理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④ 列举三位科学家的名字,说说他们的科学成果与想象的关系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相对论
爱迪生:发明灯泡

⑤ 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几位科学家的姓名及他们的成就

1、文艺复兴三杰分别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2、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生于佛罗伦萨郊区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近。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del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画家行会。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其他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1507年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1513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http://www.936387463.com/fantiwangye/dafenqi.htm这个网页是他的作品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文化思想运动,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渐渐在欧洲的城市中发展起来,在这种形势下,希腊罗马的文明日益受到重视,意大利新一代文化人就在这一阶段使古希腊罗马的黄金时代重获生命,得到复兴。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 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感受最深的是达·芬奇表现了一种宁静的淡淡的微笑,从而传达出一种无法说清的美,而且他的画法也突破了中世纪呆板的画风和枯燥的题材。

⑥ 国内科学家和外国科学家的名字和成就(各十位)

一、中国科学家和成就


1、蔡伦改进造纸术。


2、张衡发明地动仪。


3、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4、钱学森,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更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有“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称。


5、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数学巨匠,创造“优选法”。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有“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的美称。


6、吴健雄:世界最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有“核物理女皇”、“中国居里夫人”和“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之称, 1957 年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 1963 年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


7、李政道:物理学家。著名的物理学贡献有:李模型、高能重离子物理、量子场论的非拓扑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以及破解粒子物理中的θ-τ之谜。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8、陈省身: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几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


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


9、李四光,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和《地质力学概论》。


10、杨振宁:物理学家,1957获诺贝尔奖。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


二、国外科学家和成就


1、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德国物理学家,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他的科学业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早期对布朗运动的研究;狭义相对论的创建;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开辟了宇宙学的研究途径。


2、达尔文,英国,提出生物进化论。


3、施望和施莱恩,德国,提出细胞学说。


4、道尔顿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近代原子理论。


5、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且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即开普勒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


6、赫兹,德国物理学家,生于汉堡.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7、德里维西克 英国发明家,发明火车。


8、罗伯特·布朗 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发现布朗运动。


9、托马斯·扬 英国物理学家,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10、安培 法国物理学家,发现安培定律。

⑦ 5个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与他的成果

钱学森;邓稼先;他们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

⑧ 请写出你认识的五位科学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科学成果

牛顿: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普朗克: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
波尔:波尔理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⑨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姓名,成果,国籍的问题,简单啊!!!~~~

1冯·诺依曼 美籍匈牙利人 电子计算机 尽人皆知
贝尔 英国 电话 通信工具
2蒙德尔 (奥地利)、冯·卡门(美籍匈牙利)、陈省身(美籍中国)、德莱斯(德)、贝尔(英)、郑守仁(中国)

⑩ 华人科学家的或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科学成果。

黄鸣龙反应,
王淦昌
发现新粒子,
彭桓武
定理。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张衡,
沈括

祖冲之

阅读全文

与科学家的姓名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