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智库的内容
★ 《国家智库》、《中国智库》以国内外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专业智库和综合智库的知名专专家学者为主属要作者群,结合各界改革力量,从国家战略角度,关注当今中国及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动向,跨越问题表象,致力于国家社会发展中长期重要政策的分析研究和深入探讨,发表紧扣社会脉动的研究成果。
★ 追踪当今世界及中国的热点难点问题、尖端课题和人类难题,向政府提出建言对策。
★ 探讨中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寻求务实解决之道。
★ 宣传报道著名智囊人物和智库机构的最新成果、研究方法、创新策略和经验案例。
2. 关于国家智库发展有哪些政策支持
当前,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既是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为实现这一目标,须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支持。
需求支持政策
随着现代决策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增强,迫切需要在制度上正式将智库的“谋”作为决策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形成政策咨询的“需求市场”。为顺应这一趋势,亟需实现决策过程中“谋”与“断”的分离。也就是说,决策过程中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论证工作(即“谋”)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智库来完成,政府的作用在于政策方案的选取(即“断”)以及决策的执行。
目前,公共政策咨询制度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实现科学化决策的重要举措,主要做法是由政府购买智库的决策咨询服务。借鉴国际经验,应规范政府的决策程序,将智库的决策咨询作为决策的必要环节,政府专注于政策方案的选取以及决策的执行;理顺政府与智库之间的关系,政府作为决策咨询服务的委托方,智库作为受托方,两者依据《政府采购法》建立基于合同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健全智库建言献策的渠道,使之正规化、常规化、多元化和动态化,并对各类智库一视同仁。
财政支持政策
智库的研究经费来源对其思想倾向和决策咨询服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非常重视为智库提供财政支持。比如,美国政府设置的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掌握着十几亿美元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各种智库,英国政府是本国智库三分之一业务的雇主。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智库是官方和半官方的附属型智库,其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这种“供养”方式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智库等、靠、要现象严重,积极性、进取心不足;二是滋生走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跑部钱进”现象在智库领域也有所体现。对此,应改变经费资助方式,以“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等竞争性方式取代简单的政府“财政拨款”;通过项目招投标和申报等形式,取代通行的“内定”“任务式”的方式,使各类智库都能平等地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提供;设立民间智库发展专项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民间智库给予一定的资助,促进其成长为我国智库领域的重要力量。
税收支持政策
与一般的营利性企业相比,智库的逐利倾向较弱而公益倾向较强,因此许多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在西方发达国家,智库享有免征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的优惠政策,公司和个人对智库的捐赠可从应缴纳的税额中扣除。比如:加拿大规定小企业凭咨询专家的证明,可以到税务局退现款;日本政府从税制上对本国企业在国外承接咨询业务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所涉及的主要是数量较少的民间智库。根据注册类型,我国的民间智库可以分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民间智库和公司法人型民间智库。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民间智库免征企业所得税,其从事的公益性业务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然而,对公司法人型民间智库并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促进公司法人型民间智库的发展,应对其承担的财政性经费课题免征企业所得税,实现与其他类型智库一视同仁;对其承担的其他公益性研究课题,给予与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民间智库相同的税收优惠;对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公益性研究项目的捐赠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
信息支持政策
能否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对于智库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十分重视给予信息上的扶持。比如,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驻外使馆、贸易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取得有关国外咨询业务或项目的相关情报,再通过国内有关部门传递给各个智库。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建立各种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系统,为智库搜集、处理和提供信息。
与此相比,我国政府对智库的信息支持仍然比较薄弱。目前,各级政府共享的主要是面向操作业务和管理的信息,而面向研究和决策的信息则相对缺乏。此外,我国在大型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系统的建设方面仍然比较滞后,智库发展所需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对此,应不断完善相应的信息支持政策:一是进一步扩展政府信息共享的范围,更多地共享面向研究和决策的信息;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加快建立各种大型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系统,为智库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三是合理配置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经费,破除政府信息的使用壁垒,使各类智库都能平等地、充分地使用各种信息;四是探索建立各种智库协会或者智库联盟,充分汇聚专家、学者、公民、企业、官员和媒体等多方智慧,实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
法律支持政策
为智库发挥作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扶持智库发展的重要举措。比如:在美国,咨询是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法定程序,政府项目的论证、运作、绩效评估等各个阶段都必须要有不同的咨询报告作为参考;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指导法》《中小企业诊断实施纲要》《企业合理化法》《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为智库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与此相比,我国对智库的法律支持仍然非常薄弱,甚至存在阻碍智库发展的法律和法规。比如,按照目前的政策,民间智库既难以注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原因在于难以找到挂靠单位),也难以注册成企业(原因在于无法享受税收、财政、社会捐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而难以生存)。对此,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支持政策: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相关法律,把咨询作为政府决策的法定环节,并贯穿于政府项目的论证、运作、绩效评估等各个阶段;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规范各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的市场行为,促使企业将咨询作为提升其运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三是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法,进一步放宽民间智库注册成社会组织的条件,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进行必要的修订,使公司法人型民间智库在提供公益性决策咨询服务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3. 哪些渠道能找到免费的行业数据报告收费的就不用说了,百度文库、豆丁和智库也不用说了!还有吗
不求追分,仅供参考:
自己所关注行业的行业协会网站与代表性组织的官方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官网、啤酒工业信息网、梅花网等。
4. 谁越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将是下一步
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标准:(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对稳定、运作规范的实体性研究机构;(2)特色鲜明、长期关注的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3)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4)有保障、可持续的资金来源;(5)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6)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7)健全的治理结构及组织章程;(8)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良好条件等。
5. 智库的建立为何要先进行管理团队的建设
据报道,日前中国领导人表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希望智库建设可以早日完成!
6. 国家智库名单
一:在北京成立的一家高级智库,在2009年3月20日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上,曾培炎当选为理事长。他的前副总理身份,以及国经中心领导层不寻常的“豪华”阵容,使得新智库备受海内外瞩目,一时有“中国最高级别智库”之称。新智库成立之际,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方兴未艾,不明朗的形势和前景使国家宏观决策面临严峻挑战。而国内现有的高层决策咨询体系,则似乎难以有效地帮助决策层应对眼下的复杂局面。在此背景下出世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因而被寄予期望。
二:成员构成
理事长:曾培炎,原国务院副总理
执行副理事长:8人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王春正、
经济学家厉以宁、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魏礼群。
常务副理事长
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副理事长:10人
香港国际商会主席冯国经、
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
中央外事办原主任刘华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荣凯、
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
智库溯源
“这个新智库是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成立的,整合了原来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际合作中心和对外开放咨询中心两大智库。”参与国经中心筹建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温总理早在2008年11月就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仅靠经验,靠少数人的智慧是很难作出正确决策的,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这事实上为新智库成立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着眼于国际经济方面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研究,不断形成一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曾培炎在3月20日的成立仪式上说。
国经中心一成立,便列出了要重点研究的19个课题,包括金融危机第二次冲击波的可能性、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美战略经济合作、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中俄中亚能源资源合作研究、各国政府决策机制及智库在政府经济决策中的作用等,“都是当下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刘克崮说。
新智库成立后的首次重大活动,是计划于6月下旬在北京举办的“全球智库峰会”。这次大会将邀请200-300家全球知名智库和全球500强企业领袖,为摆脱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出谋划策。
7.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研究成果
出版图书(部分)
China Goes Global: How China’s Overseas Investment is Transforming Its Business Enterprises, 2016,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England
Reverse Mi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2016,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England,
Entrepreneur and Talent Management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Global Returnees,2016,Edward Elgar, London, England
《海归者说--东方卫视热播纪录片“海归中国”40位人物故事》,中国出版集团,2016 年1月
《那些年,我们怎样创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1月
《世界这么大,我们创业吧—50名知名创业家谈创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1月
《新加坡的人才战略与实践》,党建出版社,2015年11月
《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5)》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
《国际人才战略文集》党建出版社,2015年6月
《国际猎头与人才战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2月
《以色列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大格局与世界新趋势》,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8月
《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大国智库》,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
《国际人才竞争战略》,中国人事科学出版社,2014年5月
《百年海归 创新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 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 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2013) 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课》,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
《移民潮-中国怎样才能留住人才?》,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 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
《技术移民法立法与引进海外人才》,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
Globalizing China: The Influence, Strategies and Successes of Chinese Returnees, Emerald Publishing, United Kingdom. 2012
Entrepreneurial and Business Elites of China: The Chinese Returnees Who Have Shaped Modern China,Emerald Publishing, United Kingdom, 2011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9月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
《海归创业企业与民营企业对接合作与对比研究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中国海外发展》,东方出版社,2011年
《人才竞争》,东方出版社,2011年
《管理思想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中国模式——海外看中国崛起》,凤凰出版社,2010年
《建言中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看中国》,东方出版社,2010 年
《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人才战争——全球最稀缺资源争夺战》,中信出版社,2009年
《当代中国海归》,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缤纷海归——百位海归谈事业与人生》,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魅力学者——10位海归科教文卫英才》,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巅峰职业——10位海归职业经理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创业英雄——10位海归创业先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叱咤华尔街——10位海归上市公司领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资本推手——10位海归投资银行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财富裂变——10位海归风险投资翘楚》,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创业中国——中国海归创业50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海归时代——中国海归精英大视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8. 什么是“中国智库”
《中国智库》:书内容方而将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发展等多项领域切入,邀约相关研究专家、机构以前瞻性、思辨性的研究探讨我国智库建设与发展及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拟每辑推出一个社会热点或重点话题,从多方面剖析,以求正本清源,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中国智库》:所锻造的是“内功”,其关注的问题、思考的问题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均在“内部”,其所瞄准的是中国的现实之困。旨在为解决中国内部问题而寻求一种有效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路径。其呈现出来的研究成果集中融合了当今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政策法规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方法与思路。
《中国智库》设有热点研究、行业报告、决策者说、智闻天下、历史散叶等五大版块。
9. 进地方智库的发展应该如何推进
据报道,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需要多领域创新促进地方智库发展,智库可以借助大数据手段发现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新变量,挖掘出更多的因果解释机制,为决策者提供新方案、新视角、新思路,智库建设应统筹协调,加强对数据库建设的整体部署,使各智库共享数据资源,建立大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集成。
10. 智库系统是做啥的
智库系统
一、解决方案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中科维智)研发的智库系统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智库系统可以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智库系统提供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咨询服务,通过跨领域的研究,将基础领域的前沿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之中,建成科研信息集成与传播平台;同时智库平台致力于公共性研究,将机构主导的价值观与对公共性的知识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打通机构与社会的联系,不仅为机构的治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引导性,同时智库系统以服务决策为重要任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能够提高机构的影响力。
二、特色功能
1、能够生成智库报告,支持报告的Word、PDF、Excel、Endnote批量导出;
2、支持智库成果和智库专利的整合与分析;
3、提供国内外智库名录和相关的研究动态展示;
4、支持智库观点、智库动态和智库公告的动态展示;
5、内置Word导入功能,支持报告和成果的意见导入;
6、支持关键词系统匹配功能;
7、定期编辑生成《环境与发展智库观点》刊物功能
8、报告加密、申请阅读功能
在网络中搜索“中科维智”就可以找到详细的官方介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