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如何抵消
报表合并中无形资产的抵消:
(一)初次交易当期无形资产的抵销
1.将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版实现内部权利润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原价
2.将本期多提摊销抵销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二)以后期间的抵销
1.将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无形资产--原价
2.将以前期间累计多提摊销抵销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将当期累计多提摊销抵销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三)内部交易无形资产处置的抵销
原理: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无形资产--原价”项目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项目用“营业外收入”项目或“营业外支出”项目代替。
1.将无形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外收入
2.将期初累计多提摊销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将本期多提摊销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管理费用
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如何抵消
『贰』 合并财务报表的完整详细案例解析(最好带数据分析)
这是一道很典型的合并报表例题,请参考。
【例题·计算分析题】2010年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购买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80%股权的合同。合同规定:以丙公司2010年5月30日评估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为基础,协商确定对丙公司80%股权的购买价格;合同经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购买丙公司80%股权时,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1)购买丙公司80%股权的合同执行情况如下:
①2010年4月2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批准通过了该购买股权的合同。
②以丙公司2010年5月30日净资产评估值为基础,经协商,双方确定丙公司80%股权的价格为18 000万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8 000万元为对价。
③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于2010年6月30日办理完毕上述相关资产的产权转让手续。
④甲公司于2010年6月30日对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并取得控制权。
⑤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12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5 400万元。
⑥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有下列资产存在差异,即(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评估增值
应收账款
1 000
800
-200
存货
2 000
2 100
100
固定资产
6 500
6 900
400
无形资产
8 000
9 000
1 000
合计
-
-
1 300
丙公司固定资产未来仍可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未来仍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接法摊销。丙公司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为管理使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年限、折旧(或摊销)方法及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截至2010年末,应收账款按购买日评估确认的金额收回,评估确认的坏账已核销;购买日发生的评估增值的存货,本年已全部对外销售。
(2)丙公司201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实现净利润2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0万元;2010年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1 000万元,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00万元。
丙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5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500万元;2011年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 000万元,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少80万元。
(3)内部交易资料如下:甲公司2010年8月销售100件产品给丙公司,每件售价6万元,每件成本5万元,丙公司2010年对外销售80件;2011年对外销售10件。
丙公司2010年9月向甲公司出售固定资产,价款100万元,账面价值60万元,甲公司取得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至2011年末未对外销售。
(4)该合并采用应税合并,各个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在合并会计报表层面出现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合并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答案中的单位金额为万元)
【正确答案】
(1)编制甲公司2010年和2011年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3266190301]
『正确答案』
①2010年6月30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18 000
贷:银行存款 18 000
计算购买日的合并商誉=18 000-(20 000+1 300)×80%=960(万元)
②2010年分派2009年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800(1 000×80%)
贷:投资收益 800
③2011年分派2010年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1 600(2 000×80%)
贷:投资收益 1 600
(2)编制2010年抵销、调整分录
(3)编制2011年抵销、调整分录
①内部交易抵销分录
[答疑编号3266190302]
①内部交易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600(100×6)
贷:营业成本 600
――
借:营业成本 20(20×1)
贷:存货 2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
贷:营业成本20
――
借:营业成本 10(10×1)
贷:存货1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
贷:所得税费用5(20×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2.5=2.5(10×25%)
所得税费用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
借:营业外收入40(100-60)
贷:固定资产——原价4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40(100-60)
贷:固定资产——原价4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40/2×3/12)
贷:管理费用5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5+20=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
管理费用20(40/2)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8.75【(40-5)×25%】
贷:所得税费用8.7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75【(40-25)×25%】
所得税费用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8.75
②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答疑编号3266190303]
②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存货100
固定资产 400
无形资产1 000
贷:应收账款200
资本公积1 300
借:存货100
固定资产400
无形资产1 000
贷:应收账款200
资本公积1 300
期末调整:
借:营业成本100
应收账款200
管理费用60
贷:存货100
资产减值损失20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400/20×6/12)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50(1 000/10×6/12)
调整上年: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100
应收账款200
未分配利润——年初 60
贷:存货100
未分配利润——年初20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0(400/20×6/12)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50(1 000/10×6/12)
调整本年:
借:管理费用12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0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100
③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答疑编号3266190304]
③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2010年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调整后的2010年12月31日净利润为:调整前净利润2 000+对投资时点评估差额的调整(-100-60+200)+内部交易的调整(-20-40+5)=1 985(万元)
合并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1 985×80%=1 588(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588
贷:投资收益 1 588
·分派现金股利1 000万元,合并报表冲减的投资收益=1 000×80%=800(万元)
借:投资收益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800
·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80(100×80%)
贷:资本公积80
·2010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18 000+1 588-800+80=18 868(万元)
调整2010年
借:长期股权投资868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1 588-800)788
资本公积80
·2011年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调整后的2011年12月31日净利润为:调整前净利润5 000+对投资时点评估差额的调整( -120)+内部交易的调整(存货20-10+固定资产20)=4 910(万元)
合并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4 910×80%=3 928(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3 928
贷:投资收益 3 928
·分派现金股利2 000万元,合并报表冲减的投资收益=2 000×80%=1 600(万元)
借:投资收益1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 600
·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少80万元
借:资本公积64
贷:长期股权投资64(80×80%)
·2011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18 000+868+3 928-1 600-64=21 132(万元)
④长期股权投资与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答疑编号3266190305]
④长期股权投资与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股本 12 000
资本公积——年初3 300(2 000+1 300)
——本年100
盈余公积——年初600
——本年200
未分配利润——年末6 185
(5 400+1 985-200-1 000)
商誉960(18 868-22 385×80%)
贷:长期股权投资18 868
少数股东权益4 477(22 385×20%)
【思考问题】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至2010年12月3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金额(对母公司的价值)=22 385万元
借:股本12 000
资本公积——年初 3 400
——本年-80
盈余公积——年初800
——本年500
未分配利润——年末8 595(6 185+4 910-500-2 000)
商誉960(21 132 -25 215×80%)
贷:长期股权投资21 132
少数股东权益 5 043(25 215×20%)
【思考问题】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至2011年12月3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金额(对母公司的价值)=25 215万元
⑤投资收益与利润分配抵销分录
[答疑编号3266190306]
⑤投资收益与利润分配抵销分录
借:投资收益1 588(1 985×80%)
少数股东损益397(1 985×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5 400
贷:提取盈余公积2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 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6 185
借:投资收益 3 928(4 910×80%)
少数股东损益 982(4 91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6 185
贷:提取盈余公积5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2 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8 595
『叁』 关于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增值问题
解答
会一直存在资本公积上面。合并报表的资本公积余额只是对个别报表的汇总和抵消。
问这专样的问题,属最起码你有两点没有弄明白。
1,资本公积账户的性质。
2,无形资产增值的会计分录。
一、资本公积账户
资本公积贷方来源: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资产 资本公积、评估增值、捐赠资本和资本折算差额等
二,升值的无形资产如何做账务处理
对于因资产评估而引起相关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化,可以这样做账:
企业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下,设置“清产核资评估增值”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国务院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的资产评估净增值。
借: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清产核资评估增值
『肆』 合并报表需要在子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列示吗
子公司如果没有下级单位,只需要列示本单位报表;如果有下级单位,回那么需要列示以本单答位为母公司的合并报表。集团合并的报表不需要在子公司审计报告中列示。
有子公司的公司,除非子公司不满足合并条件了,否则必须列示合并报表,至于什么上市或发行债券之类的不是列示或不列示的条件。
『伍』 会计报表中的无形资产包括的内容是什么
无形资产摊销,按新准则通过“累计摊销”科目核算,那么无形资产原值不变,在会计报表上还是体现原值。
如果采用原会计制度核算,那么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项目,体现的是摊销后的金额。
『陆』 为什么个别报表无形资产和公允价值的差计入资本公积
这是因为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采用购买法。计入资本公积,因为购买日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将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注意:还需考虑递延所得税)。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企业合并。在总体原则上,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视同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交易行为,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购买方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
2、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购买方一般应于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反映其于购买日开始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情况。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
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因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该差额体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
『柒』 在资产负债表上,无形资产项目一般应当分别列示哪几项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上,无形资产项目一般应当分别列示以下3个项目:
一、无形资产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
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三、无形资产净额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无形资产项目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差额。无形资产是以净额计入资产总值的。
『捌』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何确认无形资产
关键是购销渠道及人脉的价值能否确认,如果在合并时这项资产的价值可以区分并确认,是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否则确认为商誉为好,但就商誉内涵而言,这部分资产完全确认为商誉并不太合适。
公司应当综合考虑并购业务与公司自身业务的性质,以及并购后对整体业务的影响,再此基础上考虑自建该渠道所需资金等因素以确认其价值,这部分价值可以却认为无形资产,剩余再确认为商誉。
2006版的企业合并准则应用指南规定:“购买方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存货,对其中的产成品和商品按其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购买方出售类似产成品或商品估计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仍将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基于同类或类似产成品的基础上估计出售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这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下的处理原则大体上一致。
(8)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列示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财会[2012]19号:
第一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如何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二)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
『玖』 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如何调整
报表合并中无形资产的抵消:
(一)初次交易当期无形资产的抵销
1.将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内实现内部利润容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原价
2.将本期多提摊销抵销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二)以后期间的抵销
1.将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无形资产--原价
2.将以前期间累计多提摊销抵销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将当期累计多提摊销抵销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三)内部交易无形资产处置的抵销
原理: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无形资产--原价”项目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项目用“营业外收入”项目或“营业外支出”项目代替。
1.将无形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外收入
2.将期初累计多提摊销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将本期多提摊销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管理费用
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如何调整
『拾』 在资产负债表上,无形资产项目一般应当分别列示哪几项科目
分别列抄示以下3个项目:
1、无形资产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
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3、无形资产净额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无形资产项目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差额。无形资产是以净额计入资产总值的。
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0)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列示扩展阅读
无线资产的核算
无形资产的取得有外购,自行研发,股东投入等方式。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企业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假定该价值公允),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