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正确的是哪些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其经济利版益的预期实现权方式
)。
答案如下:
A.当月增加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从下月开始摊销--当月增加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从当月开始摊销。
C.价款支付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以总价款确定初始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简称《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采用年限平均法按10年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其减值测试的方法按照资产减值的原则进行处理,如经减值测试表明已发生减值,则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其相关的账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贰』 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累计摊销:2009年 300 2010年 3300+250 2011年 250*12=3000 2012年250*11=2750
合计 9600 注意提减值后,摊销发生变化。
『叁』 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问题
政府与我公来司达成协议,将源大约十二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免费出让给我们用于建造厂房:说明现在还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要求我们补交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费约两千万。我们目前只交了一百来……一百来万只能作为其他应收款……。等全部补交后并且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后,再借:无形资产 全部出让费 贷:银行存款 应补交款 贷:其他应收款100多万
『肆』 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应该怎么做
1取得时,抄
购买的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和相关税费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非货币交换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按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减收到的补价加相关税费
借:无形资产
贷:存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固定资产清理、银行存款等
债务重组取得,按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自行开发,按归集的开发支出作为无形资产入账价值。
2、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3、计提减值准备(注意减值后要重新计算年摊销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或借方: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伍』 .购入无形资产时的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购入无形资产,帐务处理为
借
无形资产
贷
银行存款等
按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按月摊销,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分录为
借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
无形资产
『陆』 无形资产 会计处理
关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入帐的问题要涉及到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通俗地讲,研究阶段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技术而进行的有计划调查。开发阶段是为了商业盈利而发生的新技术引进,改良的成本。我国规定的要求是,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一定条件的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
本例中,费用化支出=100 0000-60 0000=400 0000
资本化支出=600 0000+2 3000+5000=602 8000
研发支出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0 0000
资本化支出602 8000
贷:原材料 500 0000
应付职工薪酬 200 0000
银行存款 302 8000
研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时,
借:无形资产 602 8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02 8000
期末结转费用化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 400 0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0 0000
『柒』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内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容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1、注册时候,无形资产入账,
借:无形资产
2000
贷:银行存款(现金)
2000
2、对无形资产评估增值,
按照相应的与原账面差额做分录
借:无形资产
500万-2000
贷:资本公积
500万-2000-递延税款
递延税款
计提因为增值要缴纳的税
实际缴纳所得税时:
借: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捌』 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需注意什么问题
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需注意以下问题:摘ZHO
HUA
会计网
一、无形资产专的出售
企业出属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二、无形资产的出租
取得的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发生的支出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三、无形资产的报废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