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返还原物使用费诉讼时效

返还原物使用费诉讼时效

发布时间:2021-02-13 04:46:06

⑴ 为什么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他属于物权性质,只有债权才存在诉讼时效

⑵ 汽车的返还原物的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如果汽车存在,请求返还汽车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因为这是物权上的请求权。
但是内,汽车如果因为报容废等原因消灭,则只能请求赔偿损失,这种请求的诉讼时效是2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
网上的观点,归根结底是人的观点。任何人的观点,只要是正确的,都应当符合现行法律规定。法院的正确裁判也应当符合现行法律规定。

⑶ 诉请返还原物的同时可否要求支付使用费

要看是善意占有还是恶意占有,如果是恶意占有,可以主张。

⑷ 关于请求返还原物及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

你好,根据《物权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妨害无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在中国大陆,物权请求权均不适用诉讼时效。希望能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⑸ 返还原物请求权是否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针对的是债权请求权,返还原物属于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⑹ 返还原物请求权没有诉讼时效为什么物权法107条还规定了两年的时间限制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也可适用于请求权,如中国产品质量法第45条第2款规定之10年期间。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和权利继续不行使之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

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并不使不行使权利本身消灭,而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则使权利本身消灭。

4、期间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即权利人能行使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而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20年期间,既非诉讼时效期间,又非除斥期间,而是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6、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诉讼时效之经过必须经享有时效利益之人为主张之后法院才可适用之;除斥期间之是否经过,法院应依职权主动调查而适用之。

(6)返还原物使用费诉讼时效扩展阅读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

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二、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三、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⑺ 按照新规定,基于未办理权属登记的动产产生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使用诉讼

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民法总则》明确规定: (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版,依照其规定。而《物权权法》关于2年诉讼时效的规定,这是一种特别规定,《民法总则》关于3年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一般规定。

一、《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三、《立法法》第九十二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如民法总则与物权法);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如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

⑻ 返还原物请求权没有诉讼时效,为什么物权法107条还规定了两年的时间限制

物权法两年这个是除斥期间不是诉讼时效。而且返还原物请求权中,回未登记的动产是适用三年答诉讼时效的,只有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返还财产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物权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请求权行使的期限。只有规定遗失物经公告6个月无人认领的,充公。根据法理上看,基于物权性质,物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的。这与债权的请求期限很不一样。

107条是对遗失物返还的限制,因为遗失物丧失了占有,一定程度上是所有权的逐渐灭失。另外返还原物请求权针对未登记的动产是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的,也就是三年。不动产和登记的动产不适用此限制。

(8)返还原物使用费诉讼时效扩展阅读: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阅读全文

与返还原物使用费诉讼时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