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低值易耗品分期摊销时用计划成本还是实际成本,月末调整所领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啊
采用分次摊销法,来低自值易耗品的价值按其使用期限的长短或价值大小分月摊入成本、费用,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转作待摊费用;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转为长期待摊费用。报废低值易耗品时,收回残料价值作为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如果低值易耗品的日常核是按计划成本进行的,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应按计划成本编制,并应于月末调整所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
按照成本记账
购买时:借 低值易耗品 (现改了叫周转材料) 贷 现金或银行存款
领用时:借 相关成本科目 贷 低值易耗品
按照计划成本记账
设立个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科目。每次记账的时候按照你们的计划成本记账。。把差额计入到差异科目里即可。。
⑵ 有关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属于超支差异,反之属于节约差异。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1、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1)超支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2)节约时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3、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4、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2)标准成本差异摊销形成分录扩展阅读:
一、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1、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2、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3、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二、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2、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材料成本差异-网络
⑶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问题.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3)标准成本差异摊销形成分录扩展阅读:
下面是一道材料成本差异的题目,可以方便你理解。
案例分析: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当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20+(110-120)]/(80+120)×100%=5%(超支)
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00×5%=5(超支)
⑷ 标准成本法成本差异最终记到哪个科目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产品品种较少的大批量生产,而对于单件、批量小和试制性生产的比较少用。
标准成本法可以简化存货核算的工作量,对于存货品种变动不大的尤为适用。
标准成本法关键在于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制定的合理性、确实可行性,要求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标准管理水平较高而且产品的成本标准比较准确、稳定的。我国工业的产品成本不能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如果平时按标准成本计算,月末必须调整为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据此可以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重点,借此可以促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并据以进行经济业绩考评。
标准成本的制定
产品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部分构成,标准成本也应由这三大部分分别确定。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材料标准用量,首先要根据产品的图纸等技术文件进行产品研究,列出 所需的各种材料以及可能的代用材料,并要说明这些材料的种类、质量以及库存情况。其次,通过对过去用料经验的记录进行分析,采用其平均值,或最高与最低值 的平均数,或最节省的数量,或通过实际测定,或技术分析等数据,科学地制订用量标准。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在制订产品直接人工成本标准时,首先要对产品生产过程加以研究,研究有哪些工艺,有哪些作业或操作、工序等。其次要对的工资支付形式、制度进行研究,以便结合实际情况来制订标准。
制造费用可以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这两部分制造费用都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的乘积计算,标准用量一般都采用工时表示。
⑸ 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方法分为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一次转销法:专1.领用时,借费用,贷周转属材料,2.结转时,借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五五摊销法:1.领用时,借周转材料-在用,贷周转材料-在库,2.摊销50%成本,借费用,贷周转材料-摊销,2.报废时摊销其余50%成本,借费用,贷周转材料-摊销,3.收残值,借库存现金,贷费用,4.转销已摊销成本,借周转材料-摊销,贷周转材料-在用
⑹ 材料成本差异应怎样做分录
上海汇南工厂6月1日有关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
⑴原材料账户
55
500元
所属明细账户:圆钢20
000千克
计划单价2.40元
金额48
000元
扁钢3
000千克
计划单价2.50元
金额7
500元
⑵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
555元
该厂6月份发生下列有关的经济业务:
①3日,向上海金属公司购进扁钢2
000千克,每千克2.35元,货款4
700元,增值税税额为799元,当即签发转账支票付讫。
②5日,仓库转来收料单,上海金属公司发来2
000千克的扁钢已验收入库,予以转账。
③10日,银行转来梅山钢铁厂托收凭证,金额为26
540元,内附专用发票,开列圆钢10
000千克,每千克2.20元,货款2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
740元;运杂费凭证一张,金额800元。经审核无误,当即承付。
④15日,仓库转来收料单,梅山钢铁厂发来的10
000千克圆钢已验收入库,予
以转账。
⑤21日,银行转来马鞍山钢铁厂托收凭证,金额为31
186元,内附专用发票,开列圆钢12
000千克,每千克2.15元,货款25
800元,增值税税额为4
386元;运杂费凭证一张,金额1
000元。经审核无误,当即承付。
⑥26日,仓库转来收料单,马鞍山钢铁厂发来的12
000千克圆钢已验收入库,予以转账。
⑦30日,直接制造产品领用圆钢21
200千克,扁钢2
400千克;间接制造产品领用扁钢400千克。对上述领用的材料予以转账。
⑧30日,分摊本月份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3日
借:
材料采购
47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799
贷:应付票据
54995日
借:
原材料
5000
贷:材料采购
47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10日
借:材料采购
2274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790
贷:托收承付
2654015日
借:原材料
24000
贷:材料采购
22744
材料成本差异
125621日
借:材料采购
267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4456
贷:托收承付
3118626日
借:原材料
28800
贷:材料采购
26730
材料成本差异
207030日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56880
生产成本-间接材料
1000
贷:原材料
5788030日
借:材料成本差异
2315.2
贷:生产成本
2315.2
⑺ ERP-QAD标准成本法下涉及的分录,包括差异形成,分配,结转这些最好。
QAD相对于现有国产ERP来说,在生产管理环节上有一定优势,但在财务管理\核算\控制上表现不太好,财务分析时不好用。
从标准成本法的原理上来说,存货模块\生产加工模块的物料统统采用标准成本,采购模块\应收\应付采用实际成本,其差异采用各种差异科目核算。在月底时,存货模块与生产加工模块的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都应根据一定的原则,从差异科目结转到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内。例如,我们采购A物料,标准成本1,实际成本2,则在存货模块和生产加工模块结转到生产成本里是1,但是在差异科目里,还存在1的差异。假设当期该物料全部转成了成品并销售出去了,这时月末生产成本=【1标准成本】+【1差异】,再从生产成本转出2到销售成本。但是,这种简单的情况往往只是存在于想象中得,实际情况可能就复杂得多,例如只消耗了一部分,这时候,差异的结转、分配方法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一般采用了QAD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成规定的结转和分配方法,该方法必须在一定期间内保持一致,不能随意调整,以避免人为操控利润的情形。审计的时候,一般也会对差异分摊原则进行审核。现代的制度审计对标准成本法企业审计的重点就在差异分配制度上,大的审计事务所都会注意这个方面。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审计事务所因为各种原因而视而不见,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差距的嘛,注册会计师一个个都是聪明得成了精的,都是懂得起嘀。
一般来说,差异的分配原则是:先进先出,根据耗用比例进行分摊。这个工作如果用人手工来作就过于繁杂了,一般使用了QAD的企业都会自己开发一些差异分配的插件,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分配。不能通过这样方法分配的,才通过人工进行结转。手工结转不外乎将差异科目的余额,通过一定方法的计算后,部分结转进生产成本,然后再结转至销售成本。
至于分录,明白了方法,分录什么的都是浮云。论文到此为止,客官请给钱。
⑻ 低值易耗品摊销采用计划成本法存在材料成本差异如何做会计分录
1、原则上与核算原材料的方式一样。低值品入出库时用计划价,在一次性领用摊销低值品时,对于差异部分,直接增加或冲减对应成本费用则可。
2、一般地,对于低值品是按照实际价进行核算的。
⑼ 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的摊销法及会计分录
根据最新会计准则 (1)车间领用模具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3000 贷:回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答 3000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 15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500 报废时 借:制造费用 15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500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3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3000 (2)辅助车间领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2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200 (3)管理部门领用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2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2000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0 第二次摊销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0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2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