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到月底我们计提工资、摊销待摊费用的时候、还有实收资本利息的时候和累计折旧的时候没有原始凭证吧
这几个的来原始凭证 都属于自制的源原始凭证
就是把计算过程或分摊金额写清楚附凭证后面就可以
你说的实收资本利息 我觉得你的说法有问题
即然是实收资本就应该是股东投进来的
因此不会产生什么利息
投进实收资本的股东可以享受盈余分红
工资分配:
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制造费用
在建工程
。。。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方就是工资的去向 应该归什么成本费用对应计入就可
摊销待摊费用:
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
贷:待摊费用
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⑵ 怎样通过财务报表,计算今年的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和资本性支出
大概制的估算还是可以的:
当年折旧费用=年末累计折旧-年初累计折旧
当年摊销费用=年末累计摊销-年初累计摊销
资本性支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无形资产原值、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等合计-年初固定资产原值、无形资产原值、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等合计
⑶ 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
首先你的复公式写错了,制不是营运资本增加,而是经营营运资本增加
实体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是管理用财务报表的概念,从公司的年报上是不能直接找到的。
实体现金流量,是可以分配给所有投资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税后现金流量。
税后经营净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加上折旧,是因为折旧是非付现成本,所以要加回来。(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成为毛流量
然后再减去(经营营运资本增加+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 就是 实体现金流量了
其中, 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资本支出
⑷ 折旧和摊销是资金流入还是流出
折旧的摊销只是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量,so折旧和摊销不涉及资金流入和流出~~
⑸ 已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返回股东
正常操作
先将固定资产清理完,进营业外收(支)核算,
然后把实物返还照分配股东权益来操作就可以
规范的操作是实物处理时需要正规的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
该交所得税的要交所得税
⑹ 折旧的未造成现金流出,但股东是怎么获取
现金抄流入量是指项目所引起的现金收入的增加额。包括营业现金流入、出售(报废)残值收入和垫资收回的流动资金,其中折旧主要影响营业现金流入。
营业现金流入=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其中付现成本是指每年需支付的现金成本,如原材料、工资。成本中不需要支付现金的部分称为非付现成本,主要有折旧费、摊销费。因此,付现成本可以用成本减折旧和摊销费来估计。即:
付现成本=成本-(折旧+摊销费)
所以折旧构成了营业现金流入的增加量,但是其本身不会增加现金,只是阻止了现金的流出。
同样可以理解的,净利润=营业收入-成本-所得额,
所以营业现金流入=净利润+非付现成本(折旧、摊销等)也构成现金流入量。
⑺ 折旧和摊销,资本性支出,在三表中怎么查找
折旧在固定资产中找,摊销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中找,资本性支出在存货中找!
⑻ 什么是折旧摊销 在巴菲特计算公式里(股东权益=净利润+折旧摊销-资本性支出)怎么是加上折旧摊销呢
折旧摊销就是公司固定资产的折旧资产
也就是说公司在利润里预安排了一些利润用来弥补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
这些折旧也预留在公司利润里,而且不用交税,也就是公司的
所以也可以算着股东以后的回报
⑼ 折旧和摊销在利润表中怎么反映
一、折旧费用在复利润表制中体现方式如下:
计入制造成本费用的折旧费, 经过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再到利润表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反映计入管理费用等,在利润表管理等费用科目反映。
折旧费用也称折旧额,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计提的折旧费用。
二、折旧费用在利润表中体现方式如下:
待摊费用指已经发生或支付,但需要逐步分批摊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比如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都要计算管理费用等科目的
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也指投资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