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累计摊销的计量方法

累计摊销的计量方法

发布时间:2021-02-08 05:35:20

1. 无形资产摊销是怎么算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比工业经济时代要多得多,而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律按直线法对其进行摊销就失去了合理性。在进行实务操作时,企业可以参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无形资产的摊销采用直线法、产量法和加速摊销法。

一、直线法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将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均衡地分配于每一会计期间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取得总额/使用年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掌握。缺点是就符合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而言,不够理想。对稳定性强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适合采用这种摊销方法。

例1:2010年1月,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2000000元购入一项土地使用权(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土地使用权年限为20年。

该土地使用权每年摊销额=12000000÷20=50000(元)

二、产量法

产量法是指按无形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所提供的产量为基础来计算应摊销额的一种方法。它是以每单位产量耗费的无形资产价值相等为前提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单位产量摊销额=

每期无期资产摊销额=每单位产量摊销额×该期实际完成产量

如果无形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采用产品的生产产量或工作时数等进行确定,则适合使用这种摊销方法。

例2:2010年4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协议,依据协议,甲公司取得一项特许权,即可以使用乙公司的配方生产某产品10000件,特许权的取得成本为4800000元。4月份,甲公司使用该配方实际生产产品100件;5月份,甲公司使用该配方实际生产产品120件。

本例中,特许权有特定产量限制,并且每个月的产品产量不一致,所以适合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

每单位产量摊销额=4800000÷10000=480(元)

4月份摊销额=480×100=48000(元)

5月份摊销额=480×120=57600(元)

三、加速摊销法

加速摊销法是相对于每年摊销额相等的匀速直线摊销法而言的,是无形资产在使用的前期多计摊销,后期少计摊销,摊销额逐年递减的一种摊销方法。采用加速摊销法,目的是使无形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年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加速摊销方法有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余额递减法

余额递减法是在前期不考虑无形资产预计残值的前提下,根据每期期初无形资产的成本减去累计摊销后的金额和若干倍的直线法摊销率计算无形资产摊销额的一种方法。下面以双倍余额递减法为例予以说明,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摊销额=年初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年摊销率

其中,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无形资产成本-累计摊销额。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无形资产在后期的账面净值可能会低于其残值,因此,应在摊销转自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无形资产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再扣除预计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无形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残值后的金额乘以逐年递减的摊销率计算每年摊销额的一种方法。摊销率的分子代表无形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摊销率=无形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无形资产使用年数和×100%

或者表示为:

年摊销率=×100%

年摊销额=(无形资产成本-预计残值)×年摊销率

对于与知识、技术、产品更新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采用加速摊销法较之采用直线摊销法有更多的优点。具体表现在:首先,加速摊销法更符合配比原则,这类无形资产使用前期,由于明显处于垄断和独占地位,可以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

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模拟、仿制技术水平的提高,垄断地位会逐渐丧失,所带来的收益也会逐年减少。根据配比原则,对此类无形资产宜采用加速摊销方法。其次,加速摊销法更符合稳健性原则。采用加速摊销法,使得无形资产的前期摊销得多,后期摊销得少,如果无形资产被提前淘汰,剩余无形资产的成本也较少,因而风险较小。

拓展资料:

无形资产摊销是对无形资产原价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的方法。无形资产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摊销时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的借方,无需另设摊销科目。无形资产原价减去无形资产的余额即为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数 额。为了提供企业无形资产计提摊销额的有关数据,企业更换旧帐时,要注明每项无形资产的原价。

参考资料:

网络-无形资产摊销

2. 这题的累计摊销时 怎么算出来的

①转自换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 30000000

累计摊销 9000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30000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9000000

②计提摊销(假设按年)

借:其他业务成本 525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525000

③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400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000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9 425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10 575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 30000000

具体的你自己算,每年(3000-900)/40=52.5万,总共是三年,所以累计摊销=52.5*3+900=1057.5万

3. 计算累计摊销额是多少月数是怎么算的

月数=5年*12月=60月;每月摊销额度=专利购入原值100000/60月 约等于1666.67元;

本项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每月摊销1666.66元*59个月+1667.06*1个月=100000元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3)累计摊销的计量方法扩展阅读:

核算: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4. 无形资产怎么计算摊销呢。

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比工业经济时代要多得多,而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律按直线法对其进行摊销就失去了合理性。在进行实务操作时,企业可以参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无形资产的摊销采用直线法、产量法和加速摊销法。

一、直线法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将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均衡地分配于每一会计期间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取得总额/使用年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掌握。缺点是就符合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而言,不够理想。对稳定性强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适合采用这种摊销方法。

例1:2010年1月,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2000000元购入一项土地使用权(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土地使用权年限为20年。

该土地使用权每年摊销额=12000000÷20=50000(元)

二、产量法

产量法是指按无形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所提供的产量为基础来计算应摊销额的一种方法。它是以每单位产量耗费的无形资产价值相等为前提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单位产量摊销额=

每期无期资产摊销额=每单位产量摊销额×该期实际完成产量

如果无形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采用产品的生产产量或工作时数等进行确定,则适合使用这种摊销方法。

例2:2010年4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协议,依据协议,甲公司取得一项特许权,即可以使用乙公司的配方生产某产品10000件,特许权的取得成本为4800000元。4月份,甲公司使用该配方实际生产产品100件;5月份,甲公司使用该配方实际生产产品120件。

本例中,特许权有特定产量限制,并且每个月的产品产量不一致,所以适合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

每单位产量摊销额=4800000÷10000=480(元)

4月份摊销额=480×100=48000(元)

5月份摊销额=480×120=57600(元)

三、加速摊销法

加速摊销法是相对于每年摊销额相等的匀速直线摊销法而言的,是无形资产在使用的前期多计摊销,后期少计摊销,摊销额逐年递减的一种摊销方法。采用加速摊销法,目的是使无形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年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加速摊销方法有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余额递减法

余额递减法是在前期不考虑无形资产预计残值的前提下,根据每期期初无形资产的成本减去累计摊销后的金额和若干倍的直线法摊销率计算无形资产摊销额的一种方法。下面以双倍余额递减法为例予以说明,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摊销额=年初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年摊销率

其中,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无形资产成本-累计摊销额。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无形资产在后期的账面净值可能会低于其残值,因此,应在摊销转自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无形资产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再扣除预计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无形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残值后的金额乘以逐年递减的摊销率计算每年摊销额的一种方法。摊销率的分子代表无形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摊销率=无形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无形资产使用年数和×100%

或者表示为:

年摊销率=×100%

年摊销额=(无形资产成本-预计残值)×年摊销率

对于与知识、技术、产品更新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采用加速摊销法较之采用直线摊销法有更多的优点。具体表现在:首先,加速摊销法更符合配比原则,这类无形资产使用前期,由于明显处于垄断和独占地位,可以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

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模拟、仿制技术水平的提高,垄断地位会逐渐丧失,所带来的收益也会逐年减少。根据配比原则,对此类无形资产宜采用加速摊销方法。其次,加速摊销法更符合稳健性原则。采用加速摊销法,使得无形资产的前期摊销得多,后期摊销得少,如果无形资产被提前淘汰,剩余无形资产的成本也较少,因而风险较小。

拓展资料:

无形资产摊销是对无形资产原价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的方法。无形资产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摊销时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的借方,无需另设摊销科目。无形资产原价减去无形资产的余额即为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数 额。为了提供企业无形资产计提摊销额的有关数据,企业更换旧帐时,要注明每项无形资产的原价。

参考资料:

网络-无形资产摊销

5. 累计摊销怎样算,敬请高人指点

累计摊销 500 000—这个数怎么算出来的呀?

在经过研究和开发阶内段完成该项新技容术,结转了新技术的成本后,才会出现“累计摊销”啊。

“累计摊销”类比“累计折旧”,只是累计折旧对应固定资产,累计摊销对应无形资产。所以,你现在仅仅是通过“研发支出”,归集发生的成本费用,在贷方怎么可能有“累计摊销”这个科目呢?

如果这个分录是对的的话,在其他科目的金额都知道的情况下,可倒挤“累计摊销”的金额。

同时,在新技术形成后,根据他的入账价值,预计使用年限(无法预计使用年限的,不用摊销,而是在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预计的净残值(一般为0,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到那时,有人要购买你的无形资产,他愿意出的价格就是该无形资产的残值),运用直线法,即可算出累计摊销额。

和固定资产的累计摊销 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一样的计算方法。

和固定资产不同的是:新技术(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要计提摊销。

6.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如何计算求解 以这道题为例,忘了答案是怎么算出来的

每年摊销额=680*12=8160或者81600/10=8160

从2003年到2009年3月末,一共摊销了6年零3个月。

摊销额=8160*6+680*3=48960+2040=51000

7. 累计摊销和累计折旧怎么算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 28 000 000

累计折旧 490 000

累计摊销 2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5 600 000

无形资产 20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 890 000

这个题目是连贯性,你应该将前面的条件也要写上来:

甲公司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1年1月10日,购入一块土地使用权,支付价款及相关税费计2000万元,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50年(假定甲公司按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2)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在此土地上自行建造一栋办公楼,购入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400万元,增值税额为68万元,工程物资已验收入库。

(3)工程领用全部工程物资,同时领用本公司生产产品一批,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税务部门核定的计税价格为5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4)应付工程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计43.5万元。

(5)2002年6月30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甲公司按年计提折旧)。

(6)2005年12月20日,甲公司因另一办公楼完工交付使用,决定将原办公楼经营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为10年,年租金为60万元。出租时办公楼的公允价值(含土地使用权)为2800万元。假定符合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投资性房地产。(假定20×5年12月份土地使用权照常摊销)

8. 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

1.事业单位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2.摊销是指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版内,按照确定的权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系统分摊。

3.事业单位应当自无形资产取得当月起,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

4.累计摊销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时,按照应计提摊销金额: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贷:累计摊销

5.转让无形资产过程中取得价款、发生相关税费,以及出售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后的净收入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6.处置完毕,按照处置收入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收入: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贷:应缴国库款等

9. 累计摊销

累计推销是针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而言的,这与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同理,只是为了区别而使用的称谓不同而已。
是反映了企业在使用无形资产过程中,对其价值的分期收回行为及收回额,其计提摊销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在使用或受益期间内直线平均法。
具体理解:
无形资产虽不象固定资产具有有形的损耗,但其会随着使用过程的各种因素(如科技进步,泄密,市场转型等等)、环境的影响,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其实际的使用价值会出现不下降,为了能使其价值在预计的使用期间内得到补偿与回收,而采取分期摊销的方法,将其分期收回。
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不进行分期摊销,但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收回。
补充问题:
给你举个小例子:企业用1000万元购买了生产线专用技术,预计该技术可受益为5年,5年后将无价值,那第该企业将每年要计提的累计摊销额为1000÷5,那每月应摊销额为1000÷5÷12=16.67万元。

你标号为3的问题:由于该无形资产是从2002年1月1日开始摊销的到2005年年末正好摊销了4年,而每年的摊销额为(300÷10),所以4年的摊销额就是300÷10×4=120万元了

如有疑问,可通过“hi”进行提问!!!

10. 怎么理解累计摊销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无形资产属于长期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在其预计的内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容合理的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摊销,计入有关成本费用中。其中应摊销金额是指无形资产的成本扣除残值后的金额。“累计摊销”就是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额。
二、企业计提无形资产摊销额时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
其他业务成本(转让使用权的)
贷:累计摊销

阅读全文

与累计摊销的计量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