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有资本公积时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内定无形资产的价值,但容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除外。
借:无形资产(投资
合同协议
约定的价值记录)
贷:
实收资本
(按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记录)
资本公积
——
资本溢价
(投资合同或协议价值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部分)
Ⅱ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是什么意思
企业接受其他单位作为资本金或合作条件转入的无形资产,应按投资各方确定的价版值作为实际投资成本权。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转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Ⅲ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该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什么)入
账面价值计入股本金额。
不过这是旧准则的规定了。
新准则没有规定。非得用账面价值来入账。
Ⅳ 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 )入账。
C.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Ⅳ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账务处理上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
1、固定资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相同
除企业自行研发取得无形资产以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摊销处理思路一致。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不影响固定资产的原值;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也不影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3、提减值准备的处理思路一致
期末产无形资产都需要根据期末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相比较考虑计提减值准备。若发生了减值,计提减值的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者“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减值因素消失或者部分消失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不允许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不同点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起止时间不同
当月取得的无形资产当月应该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而固定资产则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2、后续支出处理思路不同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分为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和资本支出的后续支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而无形资产得后续支出应在发生当期确认为当期损益,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即全部为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Ⅵ 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什么入账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计入实收资本,如果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确认为增值税进项税额。
Ⅶ 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3000元 如何做会计分录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回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但答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除外。
你方收到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无形资产3000元 ,应当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3000元
贷:实收资本 3000元
Ⅷ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作为实际成本
C 协约价值
如果两个人没有协约规定 则以公允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Ⅸ 接受投入无形资产
答一下吧,其实你举的这个例子不是很好,协议价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回很小,这种情况,实务答中按协议价入账即可,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果协议价和公允价值相差很大(起码对于企业而言已经达到重要性要求了),那么会有两种情况:
一是,公允价值远低于协议价,akai10086已经说了,实际属于虚假出资,验资和工商登记都过不去,更不用谈会计处理了。
二是,公允价值高于协议价,那么实收资本按双方约定入账,公允价值与实收资本的差,应当计入资本公积,既:
借: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Ⅹ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如何记账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无形资产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内价值) 贷:容实收资本(或股本) 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 借:无形资产 (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