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哪些科研成果
学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
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
合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其中主持完成15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87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2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594个。发表SCI、EI、SSCI论文26020篇,其中2019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3317篇。现有8家农、林、水专业陕西省一级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学校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8个、示范基地46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学校科技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进入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学院来拥有国家发改委现代牛业生物技源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肉牛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饲料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省级及校级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畜牧教学试验基地、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延安养猪试验示范基地、石泉(陕北)蚕桑试验示范基地、肉牛试验示范基地、奶山羊(陕北、金昌肉羊)试验示范基地6个校内外教学科研试验基地、3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办《家畜生态学报》、《中国牛业科学》、《畜牧兽医杂志》、《北方蚕业》4种学术刊物。
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4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年均到位经费4000余万元,累计发表SCI论文961篇、授权专利5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省科技推广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编出版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
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学院拥有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重点实验室、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陕西省节水灌溉试验中心、陕西省水工程安全与建设研究中心、陕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西北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西北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等科技创新研究及社会服务平台;拥有国家级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测量测绘和电工电子两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农业水工程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办《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种学术期刊。
建院80余年来,学院一代代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承大禹志,立德功言”的院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国家、地方、行业的重大需求和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致力于水利、土木、能源与动力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在农业节水、旱区水资源、河库泥沙、高坝消能、渠库防渗抗冻胀及西部特殊土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为推动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水利事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10年来,获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及青年项目及行业公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批横向课题200余项,到位总经费累计2.3亿元。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空间,先后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代表团400余人次交流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中国水科院、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等重要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将继续秉承“献身、负责、求实、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㈣ 华北电力大学 专利加分需要什么证明材料
普通高中毕业生除提供学籍证明外,还须提交其父母在当地1年期以上的居住证(含就业状况信息、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等)等证明材料;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须提交学籍证明。毕业生证书复印件和父母居住证明等材料,交所在市州、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留档一年备查。
1、 教育部规定:高中生拥有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就可以参加985、211等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相当于降20分甚至更多的分数进重点大学。
2、拥有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高中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获得一、二等奖者,可以免试保送进名牌大学。所以高中学生的专利证书用处最大,相当于可以加很多的分。
3、拥有专利证书的考生进了大学之后可以换好专业,即选择不热门的专业进好大学,被录取后向大学提出转专业申请,转到热门的专业读,因为你有专利证书,你就有这个特权。
4、 拥有发明专利成果的初中生,在中考升学中,有的地方可以直接加分,有的地方作为科技特长生直接被重点高中录取,有的地方就有资格参加重点高中的自主招生而降分上重点高中。
5、 拥有发明专利的小学生,在小学升初中的关键环节,可以破格被重点初中、民办初中、外国语初中录取,这是一项含金量很高的特权。
高考提档是按照1比1.2提档,也就是120个人会有100个人可能第一次死档,如果你有专利就大大减小死档几率。因为你有科技成果。
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必须是发明专利,不认可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要求相对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自主招生的高校中认可发明专利作为加分因素的有: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山大学等。
由于各个高校的招生政策每年会有所调整,所以请家长朋友们确定好孩子要报考的学校后,跟学校的招生办确认一下他们对专利作为加分因素的具体要求,以免耽误。
㈤ 社会民生的调研报告能在哪些期刊发表论文已经写好了,要求期刊要D类以上,靠谱一点的
首先您要做什么用,如果是为了评职称或者着急而发表那么就需要花钱在期刊杂志上刊登,如果不是很着急那么您可以找相关的期刊投稿。但是1 到2年都不会答复你。所以建议您找个正规杂志社发表。
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合校以来,学院已取得教学成果奖26项,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回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答、二等奖6项;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名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在线开放课程;5门全英文课程;1门双语课程;2门暑期外教课程;主编各类教材28部;其中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2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1部。
目前,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160项,年均经费7000万元以上。合校以来,已取得省部以上级科研成果8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11项,育成新品种236个;发表SCI、EI论文896篇,授权专利179项,出版专(编)著119部。
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力量怎么样
近5年来,学院科研与推广取得快速发展。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回划项目与课题、国答家“863”计划课题、国家支撑计划课题、“948”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重大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80余项。
在旱作农业装备研发、农业装备智能控制、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陕西小麦玉米生产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配套机械化装备”科研成果荣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农业院校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六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授权国家专利、软著770项,其中发明专利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430余篇。
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经过长期的科研积淀,抄学院在动物胚胎工程、动物克隆及干细胞工程、生物毒素与中毒病、家畜生殖内分泌、神经生物学及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与优势,有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我国动物胚胎工程专家张涌教授攻克了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难关,获得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利用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世界首例人β防御素转基因奶牛和转Ipr-1基因抗结核病奶牛,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著名动物胚胎工程专家窦忠英教授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成功从人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得到心脏跳动样细胞团。
学院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目前,学院承担科研项目156项,其中,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子课题1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其他项目59项;合同总经费11702.66万元。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五年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5件,发表学术论文11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43篇。
㈨ 在哪里发表教师论文比较靠谱
中国几千万教复师,可制有近一半以上的教师等到评职时才发现:发表的论文基本没有,获奖证书还未到手……平时多读书,多尝试写作,试着投投稿,对教师有百益而无一害。今天a依那伐把几大知名学术网站搜集、整理于此,方便全中国教师们不时之需。
方法/步骤
中国知网,可注册在线投稿,很权威的学术论文发表平台
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近5年来,学院抄科研与袭推广取得快速发展。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支撑计划课题、“948”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重大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80余项。
在旱作农业装备研发、农业装备智能控制、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陕西小麦玉米生产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配套机械化装备”科研成果荣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农业院校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六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授权国家专利、软著770项,其中发明专利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4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