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企申报中的研发项目都需要专利支撑么
最好是有专利支撑,专利作为研发项目的成果产出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内证明研发项目的可容行性、创新性和研发人员的研发能力;但是并不是强制要求,因为企业在开展研发项目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失败导致没有任何的成果产出,建议企业在高企申报的项目规划中,尽量避免类似项目出现。
❷ 专利研发和申请细节
据工信部门的数据统计,华为共申请了与终端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12000件,外观专利1000多件,同时已经获得中国专利授权1600件,欧美等境外专利授权500多件,目前华为消费者业务以1300件左右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
2016年,华为向世界递交了一份无比震撼的成绩单,年收入预计将达到5200亿元,同比增长32%,华为手机预计发货量为1.39亿台,整体提升39%,华为销售业务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研发投入83.58亿欧元,超过苹果的74.1亿欧元,排名全球第八。
以下几个专利是小编比较喜欢的:
列阵镜头
在伦敦展会上,华为带来了全新变革的创造-Twin-lens孪生镜头,华为选择大力创新,通过加入第二颗摄像头来提高成像质量,两颗镜头分别为RGB和黑白图像传感器,RGB彩色镜头负责捕捉色彩信息,黑白镜头则为强调细节,最后后台将两者结合起来,为用户带来更为真实的图像。
自己研发的芯片
相信大家都有听说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麒麟芯片,用于华为手机独家使用,记得华为P9,使用者很多的一款产品,P9强大的使用了海思麒麟955的处理器,一颗是华为自认为手机业务超越三星甚至是苹果的芯片,华为不断的研发,创新,优化和改进让海思跟着麒麟950系列的诞生有了和高通叫板的权利,华为的处理器也变得越来越好用,强大的性能,从华为Mate9的处理器麒麟960,性能残暴,相信华为会不辜所望,很快更加先进的麒麟970会与大家见面了。
虚拟三天线,信号满满
手机的主要最初用途大家都无所争议吧,就是简单的收发短信,打电话,最烦恼的是手机打电话掉线,无法发出短信的时候,金属化的手机使得自身信号的接收有了很大的障碍,在华为P9上独家的三天线设计,一体化的金属机身,不影响美感,同时也加强了手机自身的信号,虚拟的三天线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电磁波干扰
华为的这些专利有没有撼动过大家,国产手机的强大已经远销海外了,说说大家都用过哪些强大的华为手机。
❸ 关于研发专利申请的归属问题
1、发明人。专利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专完成发明创造过程属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例如试验员(检验员)、描图员、机械加工人员等,均不是发明人。
2、创造性贡献的认定:对于何为“创造性贡献”,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也无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对创造性贡献进行认定时,应当分解所涉及技术成果的实质性技术构成,提出实质性技术构成并由此实现技术方案的人,是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本律师认为提出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和由此实现技术方案的人,可以认定为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包括“在课题研究中作出总体设计构思,并且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用性;在技术成果完成过程中,对关键技术问题起到了骨干和指导作用;始终负责该课题研究,并为解决关键技术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3、结论:另外两人所进行的仅是检验性工作,不能成为发明人,不享有专利申请权。
❹ 大家帮帮忙啦!请问专利申请和项目申报是一回事吗有何区别
不是一回事。来 申请专利是向国自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申请并缴纳费用和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等等。审查过程持续1-3年最终可能授权也可能不授权。授权后每年要缴纳年费以维持专利权有效。 报项目有可能是向科委或者当地的某些相关部门提交项目申报书、检测报告等资料,等待审批。 重要的是,如果报了项目,技术内容公开,就不能申请专利了。但是反过来,先申请了专利,即使是第二天再去报项目,也不会因为公开来影响专利授权。
❺ 产品先研发,后申请专利有什么后果
研发跟申请专利,一般都是并行的,而非先后进行。项目结题总结的之时,也就是专利布局总结之日。
对一些重要的研发项目,有时候,甚至会在方案成熟之前,即递交专利申请,等到方案成熟之后,再优先权递交新申请。
❻ 做过项目研发的进来!项目专利申请的同时可以找公司合作么注意什么
专利如果得到授权,专利权是从申请日算起的。所以专利申请受理就可以找合作了。为了你的权利,最好以个人名义申请。以后需要时再考虑转让给公司也不迟。
❼ 请问高企认证中,所研发项目的项目与取得的著作权等专利证书有什么关系
根据所研发的项目,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是取得了专利权还是软件著作权,这个是有要求的
❽ 一个科技项目申请的流程,比如说包括申请、受理、立项等等过程;还有就是专利申请的大概流程
科技项目申请流程:
1、申报单位依据科技项目指南编写项目申报书及相关材料;
2、申报单位提交申报书及相关材料;
3、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立项;
4、立项项目单位与科技局签订项目任务书;
5、项目实施单位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实施;
6、项目完成后实施单位提交项目验收总结报告;
7、科技局对实施项目组织验收。
专利申请流程:
(一)发明专利的申请
1、 发明专利申请审批流程:专利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请求—实质审查—授权。
2、 申请发明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1) 请求书:包括发明专利的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和名称、地址等。2) 说明书:包括发明专利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3) 权利要求书:说明发明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内容。4) 说明书附图:发明专利常有附图,如果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术方案的,可以没有附图。
(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审批流程:专利申请—受理—初审—公告—授权。
2、申请实用新型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1)请求书: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的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和名称、地址等。2)说明书: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内容的撰写应当详尽,所述的技术内容应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后能予以实现为准。3)权利要求书: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内容。
4)说明书附图:实用新型专利一定要有附图说明。5)说明书摘要:清楚地反映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以及主要用途
(三)外观专利的申请
1、 申请外观专利的流程:专利申请—受理—初步审查—公告—授权。
2、 外观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1)请求书:包括外观专利的名称、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等。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至少两套图片或照片(前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如果必要还是提供立体图)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必要时应提交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8)项目研发和专利申请扩展阅读:
专利申请:一项发明创造必须由申请人向政府主管部门(在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批准后,才能取得专利权。
在中国,发明创造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申请阶段,分别称之为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之后,分别称之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此时,申请人就是相应专利的专利权人。
❾ 科研和专利有什么区别
1、领域不同:科技成果涉及的技术领域比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宽。从专利保护客回体的内容看,应当包括各答个技术领域,但是各国政府为国家的安全利益和重大经济利益,有些领域的发明创造暂不授予专利权。
2、技术的规模不同:科技成果一般是国家、省(或部)、市政府部门下达科技攻关计划,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承担完成。专利技术既可以是单位完成的生产方法、工艺方法项目、产品科研项目,产品改造、技术革新项目,也可以是个人完成的小发明创造。
3、技术的成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相比,前者的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后者的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
(9)项目研发和专利申请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申请人以电子文件形式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办理电子申请用户注册手续,通过专利局专利电子申请系统向专利局提交申请文件及其他文件,也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进行电子递交。
申请人以书面形式申请专利的,可以将申请文件及其他文件当面交到专利局的受理窗口或寄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以下简称专利局受理处)。
❿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中的技术成果申请的专利被驳回了,该研发项目还能进行研发项目加计扣除吗
在高企评定中,对于知识产权的类型分为:Ⅰ类: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就专利而言,重点是发明专利,从提交申请到授权,大概需要2~3年,难度比较大。所以评分也相对比较高,1件Ⅰ类知识产权可以拿7-8分。
Ⅱ类: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不含商标)。Ⅱ类知识产权获取时间实用新型和外观8~14个月,获取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软件著作权属于登记制度,时间上几天到几个月时间不等。所以5件以上Ⅱ类知识产权最高只能拿6分。而且有效期内仅可使用一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部分企业还是固有的思维,提前2~3个月准备即可。认为没必要那么早准备。实际上,随着专利审查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申请了专利,短时间并不能获得授权,且一旦满打满算申请了专利,如果出现了驳回,则会影响评定。
正确的做法是,在企业希望评定高企企业的前几年,就应该提前布局,一旦有了好的产品或者方法工艺,就能作为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准备和申请了。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不至于太被动,产品申请专利的关联性很大,且可以用于申请其他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产品的发展,不断获取新的专利技术,实现连贯性操作。
2018接近尾声,2019年即将到来,有计划参与高新企业评定的企业,可以提前布局和准备起来了哦。如果拥有足够强的意识,加分项高的发明专利,都可以提前准备哦。特别是,相关发明人在申请专利后,与企业评比项目相结合,对于个人职称评定、对于企业项目评定,更是一举两得。
有些企业或许认为,搞专利太难了,还不好授权,舍不得费时间和精力。实际上,专利技术隐藏在企业的不断革新中,一些技术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