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发明专利的新颖性
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来定,源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发生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的,该申请不丧失新颖性。即这三种情况不构成影响该申请的现有技术。所说的六个月期限,称为宽限期,或者称为优惠期。
②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有什么
一项发明来或者实用新型获得自专利权的实质条件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专利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排他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③ 发明专利权的新颖性标准是什么
发明专利权的新颖性标准,发明专利权的新颖标准一般公开标准、公开与否,是区别新旧发明、新旧实用新型,以及判断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具有新颖性的重要根据,那么发明专利权的新颖性标准是什么?发明专利权的新颖性标准发明专利权的新颖性标准:(1)公开标准公开与否,是区别新旧发明、新旧实用新型,以及判断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具有新颖性的重要根据。所谓公开,主要是指书面公开、使用公开和口头公开三种公开的方式,即用上述的方式公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以达到为人们所知晓。在实际操作中,审查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是否具有新颖性,往往靠文献检索。查阅已批准的专利中是包括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查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是否包括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2)时间标准同一发明或实用新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人分别独立地创造出来,那么,判别谁的发明具有新颖性,就有一个时间标准问题,这是认定发明或者实新型是否具有新颖性的第二标准。目前,世界各国有两种时间标准:一种是发明日标准,根据这种标准,只要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发明日之前未被公开,就具有新颖性;另一种是申请日标准,凡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申请日之前未被公知公用就具有新颖性。我国采取的是申请日时间标准,专利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3)地区标准主要指在法定地区内未被人们所公知公用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均可被确认为具有新颖性。目前,世界各国判断新颖性所采用的地区标准,有绝对世界性地区标准、本国地区标准和相对世界性地区标准三种。我国专利法在书面公开上采用了绝对世界性地区标准,而在使用公开或者其他公开上采取了本国地区标准。
④ 在我国如何判断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 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 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 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因此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若符合了这个条件也就是具有了新颖性。
⑤ 外观设计专利审查中有哪些关于新颖性的规定
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新颖性进行了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其中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不属于现有设计,是指在现有设计中,既没有与要求专利保护的外观设计相同的外观设计,也没有与其实质相同的外观设计。因此,是否属于现有设计归根到底是对两项外观设计是否构成相同或实质相同进行判断。
2.应当不存在抵触申请。不存在抵触申请,是指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换言之,抵触申请是指在涉案专利申请日以前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的并且在申请日以后(含申请日)被公告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将抵触申请归入“新颖性”的范畴,其判断标准与是否属于现有设计相同,同为对“相同和实质相同”的判断,即“同样的外观设计”指相同和实质相同的外观设计。
在判断涉案专利是否属于现有设计或者存在抵触申请时,应当遵循“单独对比”“直接观察”“仅以产品的外观作为判断的对象”和“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判断方式。
⑥ 专利新颖性的专利新颖性的特点
对于专利的新颖性的特点:
1.时间性
新颖性总是与一定的El期相联系。新颖性的专利技术一公开就成了现有技术。随着时间的流逝,今天的新颖性的专利技术就成了明天的现有技术,因为社会在前进,知识在发展,技术的创新永无止境。大多数国家以提出专利申请的申请日(日本以提出专利申请的申请时刻)作为判断新颖性的时间标准。
2.地域性
新颖性又总是和特定的地域相联系。这是因为评价专利技术是否公开总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与根据现有技术公开的方式可以分为世界范围内公开和国内范围内公开相对应,新颖性标准也分为世界范围内和国内范围内,体现了地域的特点。如,本国新颖性的标准一项技术只要是本国的现有技术中没有的,就认为是新的。
3.直接不同性
专利与现有技术不同必须是不同,才有可能授予专利权。因为专利与现有技术相同,专利没有对现有技术作出贡献,没有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违背了立法的初衷。
在中国专利新颖性判断实践中,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是否相同的判断是采用整体相同原则(即考虑“技术领域、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效果”四个方面,将这四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判定两者技术方案同样)、全面覆盖原则(即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是否覆盖了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所要保护技术方案)和惯用手段直接置换判断。
专利与现有技术的直接不同的判断是在专利新颖性判断中完成,还是在专利创造性判断中完成,是可以进行讨论的。在中国专利的实践中,按照《审查指南》中提出的新颖性判断的审查基准,在新颖性判断过程中,要进行惯用手段直接置换的判断。但是,惯用手段直接置换也说明了发明的显而易见性,因此也属于创造性判断的范畴。
新颖性判断中的惯用手段直接置换是指如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某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惟一区别仅在于它用一种公知的、功能相同的技术手段对现有技术方案中某个技术特征进行了替换,例如用螺栓代替铆钉,用液压马达代替电动马达等,则认为两者技术方案同样。
在实践中,在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19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中认为皮带传动与链条传动属于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在机械领域里是两个可互相替代、且替代后各自可能产生的利弊众所周知的传动方式”,强调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具有公知的特点。
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82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认为“履带板和链板在从事果汁压榨机构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看来,在该二方案中的作用和结构相同,因此实质上相同,所以不具备新颖性”。也就是说上述两个技换要从作用和结构是否实质相同的角度来判断。
因此,当专利与现有技术的实质不同,或差异较大时,当然是由专利创造性标准来判断。当专利与现有技术直接不同,或差异较小时,是由新颖性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判断。直接不同和实质不同之间的准确界限是法律无法明确确定的,只能由审查员自由裁量。这种自由裁量对于专利申请的最后结果是相同的。因为,在审查中,对于直接不同,审查员可以以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从而以不具备新颖性拒绝该专利申请,或者不被视为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但仍然不具备创造性而拒绝专利申请。
之所以要在新颖性判断中引入惯用手段直接置换,而不将惯用手段直接置换归人专利创造性的判断的范畴,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在考虑抵触申请时,有可能会出现申请在先公开在后的申请文件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申请日提交的申请中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间除了技术解决手段中的某个技术特征属于明显的等同技术外,其目的和达到的效果完全相同,而且如果对该申请日所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创造性判断时,又不存在可使其丧失创造性的现有技术的情况。因此,为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对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授予两个专利权,从而在《审查指南》有关新颖性判断基准中引入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规定。
4.技术性
在《国际专利分类法》中对专利申请的主题的分类是按技术的功能或应用来分类的。专利必须是技术上的新颖性而不是理论上的新颖性。在通常情况下,发明申请人没有义务去解释其发明的应用理论,他只要讲明发明怎么应用即讲明别人怎样才能再现他的发明,保证发明能丰富实用技术体系就可以了。
5.公示性
公示性要求新颖性的内容要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明确地宣示,即在权利要求书中用法律性的文字明确地来描述。如专利文件的独立权利要求记载了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必须采用的必要技术特征,由这些必要技术特征的总和构成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技术方案有实质性区别或区别,该区别就包含了新颖性。如某个技术特征在说明书中公开,但在权利要求中却没有声明,那么该技术特征就被认为是有意放弃的并贡献给了公众,从而成为现有技术的一部分。同时,这种公示性为专利技术的竞争提供可靠的法律保护,并成为维护专利权的有利武器。也使专利具有鲜明的法律特征。
6.客观性
新颖性是一个客观标准,与申请人的看法无关。申请人是否知道现有技术的存在是无关紧要的。申请人认为自己的发明是新的,但如果事实上不是新的,那么是不能取得专利权的。同时,专利新颖性的客观性还体现在专利申请公示的技术不仅包括专利文件中文字(附图)明确记载的内容,也包括所属技术人员毫无歧义地推导出的技术内容。本领域中众所周知可以互换的部件,即技术上等同的内容,也应包括在公开的范围内。
⑦ 什么是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回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答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⑧ 授予专利权的新颖性条件有哪些例外
专利法规定,发明创造在其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的一定期限内,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已向公众公开的,也不丧失新颖性,这就构成新颖性条件的例外。例外在时间上的限制为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特定的情形限于以下三种:授予专利权的新颖性条件有哪些例外(1)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为不丧失新颖性,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这类国际展览会必须是我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是我国政府承认的;其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首次被展出的。(2)发明创造的内容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一些国家的专利法没有这种规定,所以,在规定的会议上发表后,再到那些国家申请专利的,就会丧夫新颖性。(3)末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发明创造内容的。例如,违反协议泄露的,因工作关系了解发明创造的内容而随意泄露的,均属这种情形。符合上述三种例外情形的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时,一般需要提交证明文件。如果在提出专利申请之前,已有他人提出同样内容的专利申请,且在其申请日之后就可以破坏第二件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应注意的是,在先的专利申请必须是由他人提出的才有效,而由专利申请人自已先后提出的两个或更多的同样申请不丧失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