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留条款的关系
在分期付款销售中,买受人与出卖人间的关系为合同关系,只要该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或不违背公序良俗,就可依合同内容决定他们间的关系。
关于买受人对标的物的处分权问题。在当事人间所有权保留条款里,大都附带有禁止处分标的物的款项(例如禁止将标的物转售设质、赠与或转租等),在这种情形下,买受人不得处分标的物,如有违反,会丧失期限利益或被解除合同。 买受人占有标的物,而且也属于实质上的所有人,所以对于标的物可以自由使用收益,但在多数情形中,当事人以特约限制买受人使用收益的手段与方式的,如该特约并不违反公良俗,买受人的使用收益权应该受到该项特约的限制。
2. 不丧失价值条款是什么
当投保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继续缴纳保险费时,保险单项下已经积存的责任准备金可以作为退保金以现金返还给投保人,也可以作为趸缴保险费将原保险单改为缴清保险单或展期保险单,而究竟如何处理,由投保人任意选择。
只有分期缴费的人寿保险合同才有必要列入不丧失价值任选条款,趸缴保险费时显然列入此条款无意义。不丧失价值任选条款提出三种处理责任准备金的方式供投保人选择:
(1)现金返还。即把保险单下积存的责任准备金扣除退保手续费以后,作为退保金,以现金的形式返还给投保人。
(2)把原保险单改为缴清保险单。即原保险单的保险责任、保险期限均不变,只要依据已经积存的责任准备金的数额,相应降低保险金额,此后投保人不必再缴纳保险费。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是以责任准备金作为趸缴保险费,投保与原保险单责任相同的人寿保险,保险期限自停缴保险费起至原保单满期时止,保险金额是由趸缴保险费的数额而定。
(3)将原保险单改为展期保险单。即将原保险单改为与原保险单的保险金额相同的死亡保险,保险期限相应缩短,此后投保人不必再缴纳保险费。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是以责任准备金作为趸缴保险费,投保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与原保险单相同,保险期间则由趸缴保险费的数额而定。两全保险改为展期保险单以后,保险期限不能超过原保险单的保险期限,如果责任准备金仍有剩余,则作为满期生存保险责任的趸缴保险费。
买保险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这些!到微信号:财秘笔记(rong360licai)回复【保险】获取保险知识大全。
3. 什么是合同中的期限利益
比如债务人欠债权人钱,规定1年之内还,那么这1年的期限就是给予债务人专的权利属即为一种利益,由于这是债务人的权利,所以债务人可以放弃,提前履行,债权人在不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不得拒绝受领。
总之,期限利益是给予债务人的一种利益。
4. 法律上对分期付款购买定义
因为你说师从法律上的定义,我帮你整理出来两部分:
一、什么是分期付款合同?有哪些主要法律特征?
分期付款买卖合同,是指买受人将应付的总价款,在一定期限内分次向出卖人支付的买卖合同。分期付款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形式,在我国常常用在房屋及高档耐用消费品的买卖中。
分期付款合同的主要法律特征是:
1、标的物的先行交付性。分期付款买卖是“物先交付型”买卖,即出卖人将买卖标的物一般在买受人第一次支付价款时即刻交付给买受人。
2、价款的分期给付性。买受人的价款是按一定的期限分阶段支付的,即买受人在占有标的物之后,需分两期以上的次数支付价款,否则则不属于分期付款买受合同。
二、分期付款买卖合同,是买受人接标的物后,分若干批次付清标的物总价款或者买受人先分批支付一定的货款后出卖方开始分批供货,但在买受方收取全部货物后的余款起码还应分两次付清的买卖合同。《合同法》规定了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
一、出卖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的规定。《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合同法》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制约买受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出卖人能按约定收回费用,权利不受侵害。
二、买受人可以解除的规定。《合同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出卖人分批交付标的物的,出卖人对其中一批标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该批标的物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标的物解除。
出卖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标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的交付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就该批以及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解除。”
希望可以解决你的疑问。
5. 合同法45条、46条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约定附条件及附期限的条款本身何时生效
您要知道合同整体的生效和部分条款的生效或失效是两回事。
合同的整体的失版效和个别条款权的失效时间并不同,比如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其中的违约金条款是继续有效的。
同理,合同整体的生效和其中个别条款的生效时间也可以不同。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就是这样,您可以认为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未成就前合同没有生效,但所附条件的这个条款是在合同成立的同时就生效了。
6. 当然に期限の利益を丧失する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当然会使期限的利益
7. 债务人的期限利益的含义
比如甲欠乙200万,约定2014年5月1日还款,但是乙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就还款了,就是债务人乙放弃了期限利益。
8. 什么是期限利益
期限利益指的是因延迟给付物或货币所取得的利益。由于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资金或货物可以作为投资的基础,短期拥有大量资金做投资使用可以获得较多的投资回报,所以,人们认为延时给付的物或货币可以取得一定的利益,这就是期限利益。所以,很多企业还钱的时候都是一拖再拖,为的就是期限利益的最大化。
9. 合同条款称:“双方如无异议,视为合同自动延续。”请问,表达异议的方式一定需要书面形式吗合同自动延
如果有这种约定,表达异议最好是书面形式,如果不是书面形式,将来追究起来也没有证据。
合同条款应当明确、肯定、完整,而且条款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否则将影响合同成立,生效和履行以及实现订立合同的目的,所以准确理解条款含义有重要作用。
(9)期限利益丧失条款扩展阅读:
条款内容
为了示范较完备的合同条款,《合同法》第12条规定了如下条款,提示缔约人: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与住所
当事人是合同权利义务的承受者,没有当事人,合同权利义务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给付和受领给付便无从谈起,因此,订立合同须有当事人这一条款。当事人由其名称或者姓名及住所加以特定化、固定化,所以,具体合同条款的草拟必须写清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标的是合同权利义务执行的对象。合同不规定标的,就会失去目的,失去意义。可见,标的是一切合同的主要条款。
目前,多数说认为合同关系的标的为给付行为,而《合同法》第12条所谓标的,主要指标的物,因而规定有所谓标的的质量、标的的数量。所以,对于《合同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所说的标的,时常需要按标的物理解。
三、质量与数量
标的(物)的质量和数量是确定合同标的的(物)的具体条件,是这一标的(物)区别于同类另一标的(物)的具体特征。标的(物)的质量需订得详细具体,如标的(物)的技术指标、质量要求、规格、型号等要明确。标的(物)的数量要确切。
首先应选择双方共同接受的计量单位;其次要确定双方认可的计量方法;再次应允许规定合理的磅差或尾差。标的物的数量为主要条款;标的物的质量若能通过有关规则及方式推定出来,则合同欠缺这样的条款也不影响成立(《合同法解释(二)》第1条)。
四、价款或酬金
价款是取得标的物所应支付的代价,酬金是获得服务所应支付的代价。价款,通常指标的物本身的价款,但因商业上的大宗买卖一般是异地交货,便产生了运费、保险费、装卸费、保管费、报关费等一系列额外费用。它们由哪一方支付,需在价款条款中写明。
五、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
履行期限直接关系到合同义务完成的时间,涉及当事人的期限利益,也是确定违约与否的因素之一,十分重要。履行期限可以规定为及时履行,也可以规定为定时履行,还可以规定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如果是分期履行,尚应写明每期的准确时间。
履行地点是确定验收地点的依据,是确定运输费用由谁负担、风险由谁承受的依据,有时是确定标的物所有权是否转移、何时转移的依据,还是确定诉讼管辖的依据之一,对于涉外合同纠纷,它是确定法律适用的一项依据,十分重要。
履行方式,例如是一次交付还是分期分批交付,是交付实物还是交付标的物的所有权凭证,是铁路运输还是空运、水运等,同样事关人的物质利益,合同应写明,但对于大多数合同来说,它不是主要条款。
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若能通过有关方式推定,则合同即使欠缺它们也不影响成立。
六、争议解决的方法
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有关解决争议运用什么程序、适用何种法律、选择那家检验或者鉴定的机构等内容。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选择诉讼法院的条款、选择检验或者鉴定机构的条款、涉外合同中的法律适用条款、协商解决争议的条款等,均属解决争议的方法的条款。
合同条款依其作用可分为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普通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