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高度重视,加强政府主导。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正式实施的《旅游法》明确了县级以上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2011年,北京市政府投资为全市A级旅游景区统一配套“九个一”,即:一块以上五种语言导览图、一批旅游公共厕所、一种以上特色旅游商品、一册景区导览故事书、一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一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一支旅游志愿服务队伍、一家北京礼物专营店、一套旅游安全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广西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上亿元用于扶持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河北近年来坚持政府引导,把停车场建成景区第一道风景。江苏、浙江、云南等许多旅游先进地区,都把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政府职责进行大力推进。省旅游局也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列为2014年全省重点旅游工作之一。为此,建议市政府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出台促进政策,大力推进全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本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规划,统筹城乡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指示标识等要辐射到乡村旅游连片发展的地区和重点乡村旅游点。结合本地实际,未来5年预计全市至少需要新建1个大型旅游集散中心,5-8个集散分中心;新建改造20-30个旅游咨询中心;新建改建道路旅游指示标识100-120块,新建旅游交通导览图10-15块;规划建设自驾车游营地2-3个;旅游景区建设或改造达标星级旅游厕所130-150处、达标游客中心35-40个、生态停车场60-80处。在全市构建以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标识系统、自驾车游营地、景区服务设施为主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三)政策扶持,分类推进。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一样,是公共服务设施,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广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和经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和管理社会化水平。建议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分类施策,扶持推进。
旅游集散中心:政府独立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或者政府协调交通运营划出地方,政府投资装修、运营和管理;或者吸引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在建设用地、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旅游部门参与管理。
旅游咨询中心:积极探索运营模式,采取与通讯运营商、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型商场等单位的客服中心合作,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监管,政府补贴部分建设运营资金,旅游部门在业务上进行管理。
旅游公共标识系统:对各类旅游标识的建设,以各区县政府、交通运输部门为建设主体,政府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支持,住房城乡建设、旅游等有关部门配合共同推进。
自驾车游营地:按照财政适当补助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对市场化运作较为困难,但有必要建设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可采用由政府提供土地、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的方式投资建设和管理。
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对景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服务设施,由景区负责筹资建设;旅游主管部门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组织旅游景区开展达标创建;对创建达标的星级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和停车场,政府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引导支持。
㈡ 用什么指标衡量从一个地方到全国各省交通可达性
空间可达性是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基础指标,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
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为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利用GIS软件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深化空间句法,通过对澄域县城新一轮
㈢ 交通可达性分析
第一,确定目标,第二,数据收集(包含海陆空,陆上按铁路公路划分,铁路和公路又细化分类比较,海运的分吨位分类,再分内陆河运和沿海的运输。)第三,数据来源最好采用官方发布的,但是需要自己甄别,少用统计局的数据,多用学术方面的数据。
㈣ 请问城市的公共设施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公共设施主要包括:
1、学校:小学,中学,大学,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寄宿制高中和特殊学校,幼(托)儿园等。
2、医院:综合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卫生防疫设施,预防保健机构和急救网络设施等
3、文化设施:群艺馆,图书馆,音乐厅,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文化馆,影剧院和新华书店等
4、体育设施:体育馆,体育场,游泳跳水馆等
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敬老院等
6、商业设施:商业街,大型商场,综合超市,商品专业店,服务专业店和餐饮等
7、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街道办事处,多功能社区活动中心,商场,综合超市,各种服务便利店,商品专业店等
其他:
(1)道路交通设施: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等;
(2)给水,排水设施:给水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雨水泵站等;
(3)电力设施:变电站,城市电厂等;
(4)通信设施:长途局,端局,目标局,长途枢纽局;宽带(IP)局址;移动通信局址,移动通信基站等;
(5)广电设施:有线电视中心,有线电视分中心,有线电视小区管理站等;
(6)燃气设施: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天然气门站,燃气抢修站等;
(7)消防设施:普通消防站,小型普通消防站,路上特勤消防站,水上特勤消防站,直升机特勤消防站,消防培训基地,消防修理中队等;
(8)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等。
㈤ 什么是旅游地的交通可达性
根据我的驴行经验,不同地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别,可抵达的交通工具因此各有所限。比如说有的地方飞机、火车、汽车、船等等都可以到达,但有的地方就只能汽车或者步行才可以到,因此可能会有一个系数或者比例,简称为交通可达性。
㈥ 交通便利性、交通通达性、交通可达性 的定义及不同
不同a !
㈦ 关于城市规划的几个概念——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
根据《城市规来划基本术自语标准》
公共设施用地 public facilities
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municipal utilities
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
城市基础设施 urban infrastructure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通常认为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金融等各类为城市服务的公共设施。
㈧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设施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附属设施
附属设施是配套设施,使得基础设施得到更好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设施。
㈨ 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分别是哪些区别是什么求助~
二者分别是:
旅游基础设施主要主要包括交通、通讯、水利水电、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
旅游配套设施是基础设施的附属设施,包括主要指旅游接待设施(包括停车场、酒店、饭店等)、旅游购物设施、娱乐设施、医疗救护设施等,按组团合理均匀配置。如信息服务、问讯、物品寄存、邮局、快递、自动取款和外币兑换、电话、厕所、饮水点、垃圾桶、吸烟点等都属于旅游配套设施。
二者的区别: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旅游行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指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设施的总称,是发展旅游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而配套设施是为了让基础设施得到更好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保值增值功能和丰富旅游生活的设施。
(9)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可达性扩展阅读:
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很多设施都具有服务一体化的特征。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旅游者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旅游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具有功能复合性、设施景观化、服务多群体、承载弹性化的特征,包括能源供应系统、供水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环保环卫系统、防卫防灾安全系统六大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为满足游客的共同需求,而提供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明显公共性、基础性的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统称,是提供社会性结构的设施。它以增强游客体验感、满足游客公共需求为核心;以整合资源、配置产业要素平衡、突破薄弱环节为导向,以旅游产业发展及旅游目的地的快速打造,以及全域旅游的夯实发展为目标。其体系架构包括硬件服务设施(公共服务中心、交通服务设施、医疗保障设施等)与软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安全服务、行政管理)两大类。
旅游的本质是消费的搬运,而旅游消费业态的支撑需要大规模的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如果说不同的旅游消费业态是一个个苹果的话,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则是结出苹果的大树,只有大树基础深厚、根深叶茂,分支丰满,才能结出硕大健康的苹果。因此,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增加投入、深化结构,形成与商业服务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