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马鞍山到当涂石桥
从马鞍山汽车站到采石方向经常有那种小巴,是开去当涂的,从当涂车站转车去石桥,每天好像二十分钟一班
❷ 石桥是什么地方
广西石桥镇
石桥镇位于苍梧县东北部,距梧州市63公里。辖十三个村委会和一个街委会,1999年总人口47000多人。全镇总面积230.2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1831亩,其中水田36074亩。石桥镇水陆交通方便,东安江、梧信二级公路贯通全境,有纵横乡村公路七条、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程控电话。
石桥镇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国道207线(二级路标准)贯穿全镇,即将动工兴建的洛湛铁路路经集镇而过,距广西东部主要城市梧州市仅53公里,距贺州市不到100公里。全镇村村通汽车和程控电话,全球通、联通移动通信覆盖全镇,苍梧闻名的龙岩名胜风景区和宋代古石拱桥就坐落于石桥集镇内。
石桥镇属亚热带、半丘陵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俗称苍梧县北部粮仓,是苍梧县优质谷主产区,年产优质谷3000吨,镇内种植的迟熟荔枝在区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建设有万亩优质迟熟荔枝基地。各种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有石灰石、重晶石、白云石、黄金、磷矿、磷赤铁等,其中石灰石储藏量达8000万吨以上。森林资源丰富,有林面积25亩,木材蓄积量达10万立方米以上。
石桥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优质稻谷,年产3.4万吨以上;有以迟熟荔枝为主的水果基地近两万亩;乡镇主要企业有日产10吨以上的石灰厂九个,日产20000块红砖以上的红砖厂五个,家私木器厂七间,水电站一座;石桥镇有十一种矿藏,以石灰石最盛,蕴藏量一亿吨以上。石材开发为石桥镇龙头产业,现有碎石场43处,块石场45家,年产块石30万立方米以上;石桥山羊、三黄鸡、地瓜渣、名菜“鱼眼米”、寒水蜂蜜、牛辣晒烟是石桥镇的主要特产,年产山羊10000只以上。一九九九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2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2亿元,财政收入528万元,银行、信用社存款余额4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
石桥镇是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市、县文明圩镇和文明市场。石桥圩镇街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商住户560多家,圩镇人口近万人。圩镇市场三个,集市年成交额4000多万元。
石桥镇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1998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32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2001年被自治区列为“十五”计划城镇发展重点镇。圩镇面积近2平方公里,已建成水泥硬化街道15条近2公里。圩镇人口 1万多人,有各种个体、集体工商企业400多家。各种圩镇基础设施齐全,现代化的小城镇初具规模。
石桥镇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已组织对重晶石、石灰石资源进行开采,特别是对石灰石的开采,年开采量达40万吨以上,并销往梧州、贺州、广东等地用于生产水泥、瓷砖、耐磨砖、石灰等。镇内还有年产10万吨水泥的水泥厂一家,优质石灰厂100家,年发电量10万千瓦时以上的镇办水力发电站一座,木器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共40多家。为了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镇党委、政府除制定了土地利用、用水、用电、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还争取上级支持配合镇乡镇企业发展建设了11万伏输变电站一座,开发了共140亩的镇属企业发展基地两处,其中一处50亩,已建钢筋水泥结构、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楼房两座可供用作厂房;另一处90亩,已完成了三通一平工作。
石桥镇是文化之乡和游览胜地。有东安采茶剧、舞狮、舞龙、舞鲤鱼、舞鹿儿、东安山歌等民间传统文艺,每年龙岩院农历“三月三”炮节活动波及东安五镇,新兴的民办“东安诗社”名誉广西乃至区外。村村有篮球场,其中灯光球场六个,文体活动十分活跃。石桥镇有“苍梧名胜——龙岩”、“猪婆洞”、“想思石人”、“马鞍山”、“宝鸭塘”和“千年石拱桥”、“天后宫”、“中共地下支部旧址”、“史贤升烈士纪念碑”、“抗日阵亡纪念碑”十大游览观光点。“龙岩”,素称苍梧名胜,位于石桥圩西边约700米,为石灰岩溶洞。洞长100米,宽60米,南北贯通,洞内可容5000多人。洞内有一洞通天,“抬头可望月,侧耳闻鸟鸣”,故又称通天岩。洞内钟乳石奇悬,有天然的石马、石羊、石兔、石龟、石蛇和关帝像、刘三姐对歌台等,洞内外崖壁刻有李宗仁、白祟禧、黄旭初等达官和墨客的题咏。原自治区党委常委、现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书协主席、诗词学会会长钟家佐多次观光龙岩,并有题诗刻于崖壁。“千年石拱桥”位于石桥圩南面,碑记“建于宋时”,相传,石桥镇就是以这座石拱桥而取名石桥。这座桥为半圆形单孔式石拱桥,与水中倒影相衬,恰成一轮圆月。桥长30余米,宽4米多,拱跨10米,高7.5米。这座桥全部为人工凿成的石灰岩青石板建筑(青石板规格有0.8米×0.3米×0.3米、1.5米或1.2米×0.8米×0.15米等),建筑时不用灰浆粘砌,每块青石板衔接口不露缝隙,整齐划一。桥面两旁有宽0.3米,高0.3米的青石条栏杆。这座石拱桥虽经历近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基本完好,桥身安然自泰,看不出倾斜或沉陷迹象。只是两边桥墩的某些青石板稍有变动,出现裂缝,对于我们研究古建筑技术有着不可多得的价值。“猪婆洞”,位于龙岩出西边,洞口仅能一人出入,顺洞口入约100米,有100多平方米的“小天地”。再入便黑暗无光,且有呼吸困难之感,这个洞多长多宽目前还是个谜。“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位于石桥中心小学校内,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门面有五围拱式门口。民国32年1月,中共党员杨月英、李林林、覃舜恩到此任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建立党组织。同年8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派庄炎林、韦立仁到此任教,庄炎林任党支部书记,把石桥作为建立省工委预备基地,开展秘密革命活动。后因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和怀疑,民国33年春,庄炎林等五同志分批撤离石桥。现尚存他们的卧室、工作室和办公桌、椅,有他们开展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室)。
“龙岩”、“千年石拱桥”、“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均是苍梧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❸ 12年马鞍山石桥高考分数线
起码也得等考完,才会有预估分数线吧······
❹ 石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请详细说明一下.
石桥镇位于苍梧县东北部,距梧州市63公里。辖十三个村委会和一个街委会,1999年总人口47000多人。全镇总面积230.2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1831亩,其中水田36074亩。石桥镇水陆交通方便,东安江、梧信二级公路贯通全境,有纵横乡村公路七条、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程控电话。
石桥镇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国道207线
(二级路标准)贯穿全镇,即将动工兴建的洛湛铁路路经集镇而过,距广西东部主要城市梧州市仅53公里,距贺州市不到100公里。全镇村村通汽车和程控电话,全球通、联通移动通信覆盖全镇,苍梧闻名的龙岩名胜风景区和宋代古石拱桥就座落于石桥集镇内。
石桥镇属亚热带、半丘陵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俗称苍梧县北部粮仓,是苍梧县优质谷主产区,年产优质谷3000吨,镇内种植的迟熟荔枝在区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建设有万亩优质迟熟荔枝基地。各种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有石灰石、重晶石、白云石、黄金、磷矿、磷赤铁等,其中石灰石储藏量达8000万吨以上。森林资源丰富,有林面积25亩,木材蓄积量达10万立方米以上。
石桥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优质稻谷,年产3.4万吨以上;有以迟熟荔枝为主的水果基地近两万亩;乡镇主要企业有日产10吨以上的石灰厂九个,日产20000块红砖以上的红砖厂五个,家私木器厂七间,水电站一座;石桥镇有十一种矿藏,以石灰石最盛,蕴藏量一亿吨以上。石材开发为石桥镇龙头产业,现有碎石场43处,块石场45家,年产块石30万立方米以上;石桥山羊、三黄鸡、地瓜渣、名菜“鱼眼米”、寒水蜂蜜、牛辣晒烟是石桥镇的主要特产,年产山羊10000只以上。一九九九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2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2亿元,财政收入528万元,银行、信用社存款余额4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
石桥镇是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市、县文明圩镇和文明市场。石桥圩镇街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商住户560多家,圩镇人口近万人。圩镇市场三个,集市年成交额4000多万元。
石桥镇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1998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32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2001年被自治区列为“十五”计划城镇发展重点镇。圩镇面积近2平方公里,已建成水泥硬化街道15条近2公里。圩镇人口 1万多人,有各种个体、集体工商企业400多家。各种圩镇基础设施齐全,现代化的小城镇初具规模。
石桥镇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已组织对重晶石、石灰石资源进行开采,特别是对石灰石的开采,年开采量达40万吨以上,并销往梧州、贺州、广东等地用于生产水泥、瓷砖、耐磨砖、石灰等。镇内还有年产10万吨水泥的水泥厂一家,优质石灰厂100家,年发电量10万千瓦时以上的镇办水力发电站一座,木器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共40多家。为了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镇党委、政府除制定了土地利用、用水、用电、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还争取上级支持配合镇乡镇企业发展建设了11万伏输变电站一座,开发了共140亩的镇属企业发展基地两处,其中一处50亩,已建钢筋水泥结构、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楼房两座可供用作厂房;另一处90亩,已完成了三通一平工作。
石桥镇党委、政府班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5100万元,财政收入492万元。近几年来,被梧州市委、市政府和苍梧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
1997—1998年度梧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998年度‘双文明’建设文明单位”,“1999年度梧州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个好’乡镇党委”,“1999年度苍梧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镇党委、政府”,1998——2001年连续被市县评为“文明圩镇”。进入新世纪,石桥镇致力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已先后有来自广西农科院及广东的客商到我镇兴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兴办企业。我们热情欢迎广大客商及各界人士直接投资或引资引项目到石桥镇兴办实业,目前招商的主要项目有:(1)年产60万吨旋窑水泥厂建设;(2)石灰产业的深加工开发;(3)龙岩风景区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4)传统风味的石桥特产——地瓜榨规模开发;(5)100亩商住地产开发。
石桥镇是文化之乡和游览胜地。有东安采茶剧、舞狮、舞龙、舞鲤鱼、舞鹿儿、东安山歌等民间传统文艺,每年龙岩院农历“三月三”炮节活动波及东安五镇,新兴的民办“东安诗社”名誉广西乃至区外。村村有篮球场,其中灯光球场六个,文体活动十分活跃。石桥镇有“苍梧名胜——龙岩”、“猪婆洞”、“想思石人”、“马鞍山”、“宝鸭塘”和“千年石拱桥”、“天后宫”、“中共地下支部旧址”、“史贤升烈士纪念碑”、“抗日阵亡纪念碑”十大游览观光点。“龙岩”,素称苍梧名胜,位于石桥圩西边约700米,为石灰岩溶洞。洞长100米,宽60米,南北贯通,洞内可容5000多人。洞内有一洞通天,“抬头可望月,侧耳闻鸟鸣”,故又称通天岩。洞内钟乳石奇悬,有天然的石马、石羊、石兔、石龟、石蛇和关帝像、刘三姐对歌台等,洞内外崖壁刻有李宗仁、白祟禧、黄旭初等达官和墨客的题咏。原自治区党委常委、现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书协主席、诗词学会会长钟家佐多次观光龙岩,并有题诗刻于崖壁。“千年石拱桥”位于石桥圩南面,碑记“建于宋时”,相传,石桥镇就是以这座石拱桥而取名石桥。这座桥为半圆形单孔式石拱桥,与水中倒影相衬,恰成一轮圆月。桥长30余米,宽4米多,拱跨10米,高7.5米。这座桥全部为人工凿成的石灰岩青石板建筑(青石板规格有0.8米×0.3米×0.3米、1.5米或1.2米×0.8米×0.15米等),建筑时不用灰浆粘砌,每块青石板衔接口不露缝隙,整齐划一。桥面两旁有宽0.3米,高0.3米的青石条栏杆。这座石拱桥虽经历近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基本完好,桥身安然自泰,看不出倾斜或沉陷迹象。只是两边桥墩的某些青石板稍有变动,出现裂缝,对于我们研究古建筑技术有着不可多得的价值。“猪婆洞”,位于龙岩出西边,洞口仅能一人出入,顺洞口入约100米,有100多平方米的“小天地”。再入便黑暗无光,且有呼吸困难之感,这个洞多长多宽目前还是个谜。“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位于石桥中心小学校内,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门面有五围拱式门口。民国32年1月,中共党员杨月英、李林林、覃舜恩到此任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建立党组织。同年8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派庄炎林、韦立仁到此任教,庄炎林任党支部书记,把石桥作为建立省工委预备基地,开展秘密革命活动。后因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和怀疑,民国33年春,庄炎林等五同志分批撤离石桥。现尚存他们的卧室、工作室和办公桌、椅,有他们开展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室)。
“龙岩”、“千年石拱桥”、“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均是苍梧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❺ 马鞍山石桥及大公圩该如何发展
我认为大圩也要有工厂,要把大圩的特点发挥出来。
❻ 马鞍山到石桥车最晚几点
您好,马鞍山到石桥最晚的一班车是17:10
望采纳!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❼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中考石桥录取分数线
2010年当涂县普通高中扩招录取标准时间:2010-07-20 15:42 来源:市招生办 作者:姚加 【大 中 小】 评论: 条 学校名称志愿学业考试成绩总分说 明当涂一中一653其中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为653分的考生:学业考试成绩总等级值为20分,综合素质评价总等级值为12分。石桥中学一528 二535 当涂二中一522其中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为522分的考生:学业考试成绩总等级值为18分,综合素质评价总等级值为12分。丹阳中学一470 阳光学校 (民办)一470 鸿志学校 (民办)一470 丹阳外国语学校 (民办)一470 新知学校 (民办)一470
❽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石桥
卢沟桥、广济桥、五亭桥、赵州桥、安平桥、十字桥、风雨桥、铁索桥、五音桥、玉带桥,被称卢沟桥
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广济桥
广济桥新姿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2003年10月,广济桥维修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准则,以重现明代风貌为设计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共分二期实施:一期为加固桥墩、修复桥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复桥上之亭台楼阁。经数年努力,工程于2007年6月告成。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 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
五亭桥
五亭桥
亭桥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据说,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像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
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 宽9m,拱矢高度7.24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我国 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在明朝时曾流传到日本等国,促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并增进了友谊。
安平桥
安平桥
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十字桥
十字桥
十字桥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鱼沼飞梁,汉白玉栏杆,方砖铺面,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过。因这桥构造奇巧,民间传说是鲁班建造的。
桥梁多年经风雨,材质坚固,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
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风雨桥,都是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筑物。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桥身以巨木为梁。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形状。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桥的长廓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热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于桥上,供行人解渴。长廓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供行人休息时欣赏。
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主桥正中间廊亭开始搭架竖柱,为整座桥梁木结构连接打下根基。三江风雨桥总长355米,桥宽16米,木构部分设计为侗族传统风雨桥,设七个楼亭,分别为歇山顶、攒尖顶,桥中楼亭,最高达18米。该桥不论高度、长度,还是外形设计,都堪称世界之最。
铁索桥
铁索桥
泸定铁索桥座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低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五音桥
五音桥
五音桥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时能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乐,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称此为“五音桥”。敲击时需用木质敲击器,已获得最佳效果。桥全长110.60米、宽9.10米,桥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两边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每块栏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如果用石块顺着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座能发出音响的建筑物。
玉带桥
玉带桥
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玉带桥在西堤六桥中是最令人喜爱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是当年乾隆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为我国十大著名古桥卢沟桥
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广济桥
广济桥新姿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2003年10月,广济桥维修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准则,以重现明代风貌为设计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共分二期实施:一期为加固桥墩、修复桥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复桥上之亭台楼阁。经数年努力,工程于2007年6月告成。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 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
五亭桥
五亭桥
亭桥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据说,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像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
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 宽9m,拱矢高度7.24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我国 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在明朝时曾流传到日本等国,促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并增进了友谊。
安平桥
安平桥
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十字桥
十字桥
十字桥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鱼沼飞梁,汉白玉栏杆,方砖铺面,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过。因这桥构造奇巧,民间传说是鲁班建造的。
桥梁多年经风雨,材质坚固,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
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风雨桥,都是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筑物。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桥身以巨木为梁。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形状。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桥的长廓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热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于桥上,供行人解渴。长廓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供行人休息时欣赏。
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主桥正中间廊亭开始搭架竖柱,为整座桥梁木结构连接打下根基。三江风雨桥总长355米,桥宽16米,木构部分设计为侗族传统风雨桥,设七个楼亭,分别为歇山顶、攒尖顶,桥中楼亭,最高达18米。该桥不论高度、长度,还是外形设计,都堪称世界之最。
铁索桥
铁索桥
泸定铁索桥座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低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五音桥
五音桥
五音桥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时能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乐,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称此为“五音桥”。敲击时需用木质敲击器,已获得最佳效果。桥全长110.60米、宽9.10米,桥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两边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每块栏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如果用石块顺着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座能发出音响的建筑物。
玉带桥
玉带桥
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玉带桥在西堤六桥中是最令人喜爱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是当年乾隆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卢沟桥
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广济桥
广济桥新姿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2003年10月,广济桥维修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准则,以重现明代风貌为设计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共分二期实施:一期为加固桥墩、修复桥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复桥上之亭台楼阁。经数年努力,工程于2007年6月告成。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 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
五亭桥
五亭桥
亭桥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据说,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像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
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 宽9m,拱矢高度7.24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我国 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在明朝时曾流传到日本等国,促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并增进了友谊。
安平桥
安平桥
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十字桥
十字桥
十字桥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鱼沼飞梁,汉白玉栏杆,方砖铺面,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过。因这桥构造奇巧,民间传说是鲁班建造的。
桥梁多年经风雨,材质坚固,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
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风雨桥,都是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筑物。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桥身以巨木为梁。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游廊上建有三层或五层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桥亭三至五座。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含宝形状。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桥的长廓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热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于桥上,供行人解渴。长廓两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种历史人物,或绘制神话故事彩画,供行人休息时欣赏。
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主桥正中间廊亭开始搭架竖柱,为整座桥梁木结构连接打下根基。三江风雨桥总长355米,桥宽16米,木构部分设计为侗族传统风雨桥,设七个楼亭,分别为歇山顶、攒尖顶,桥中楼亭,最高达18米。该桥不论高度、长度,还是外形设计,都堪称世界之最。
铁索桥
铁索桥
泸定铁索桥座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低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五音桥
五音桥
五音桥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时能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乐,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称此为“五音桥”。敲击时需用木质敲击器,已获得最佳效果。桥全长110.60米、宽9.10米,桥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两边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每块栏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如果用石块顺着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座能发出音响的建筑物。
玉带桥
玉带桥
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玉带桥在西堤六桥中是最令人喜爱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是当年乾隆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
❾ 当涂县石桥镇有哪些村
·石桥社区
·马桥社区
·永新村
·起垅村
·黎明村
·谢公村
·陶村
·团林村
·石桥村
·团月村
·光华村
·双桥村
·济南村
·沛东村
·济东村
·万济村
·普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