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2014公共服务蓝皮书

2014公共服务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1-07-29 13:47:42

㈠ 《公共服务蓝皮书(2014)》在哪可以找到

上个月才首发,新书正在出版社预期的旺销期内,为避免冲击纸质版销售量,版权方不会拿出来与人分享。电子资源得不到,只能去编目效率高的大图书馆去找新上架书。

㈡ 延迟退休政策"窗口期"何时到来

3月1日,全国两会开幕前夕,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回答了关于延迟退休政策何时出台的提问。事实上,此前连续两年全国两会上,人社部负责人多次公开回应了这一民生热问。
尹蔚民称,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适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那么,延迟退休政策适时的“窗口期”是什么时间呢?
1政策出台需要重点考量哪些因素?
多位专家表示,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不仅需要充分征求公众意见,还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多种因素、多方面诉求都需要通盘考虑。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81年为67.88岁,2015年达76.34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明显延长。同时,由于受教育时间延长,很多人首次参加工作年龄明显延后,因此退休年龄可适当延迟。
“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等都将延迟退休作为一项重要措施。
此外,劳动力供求状况是影响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关键因素。人社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2011年达到峰值9.25亿人,2011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逐步下降,到2015年为9.11亿,还在持续下降。预计到2030年以后,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
不过,当前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压力凸显,不少人担忧延迟退休政策会大量挤占现有就业岗位。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表示,如果延迟退休2021年从女职工开始实施,据测算,影响的就业岗位数当年为77万个左右,2037年为171万个左右,2050年末为175万个左右。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我国人口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变,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冲击有限,不必过分担心。
同时,尹蔚民也表示,就业压力非常大,特别是这几年,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的压力也非常大。所以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就更加稳慎。
2如何兼顾不同群体诉求?
对延迟退休政策,不同群体的诉求差异明显。白领张丽莉说,她父亲16年前从国企下岗,就盼着早点到退休年龄领养老金,“如果延迟退休,他肯定有想法。”她说。
武汉市一家公立医院的财务主管周庆琳,两年前退休后被单位返聘。周庆琳说,按现行政策55岁女干部就能退休,不过医院里大部分医务人员与行政骨干办理退休手续后都会被返聘,事实上已经实施了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牵涉不同利益群体,诉求各有不同。”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说。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单位发布2016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其中一份对全国38个城市2.4万多名被访者的调查显示,对延迟退休,30.26%的被访者表示“赞成”,还有31.04%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调整退休年龄应当兼顾特殊。例如,重体力岗位上的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到一定程度的劳动者,以及工龄长的劳动者,应允许在基准退休年龄前提早退休。如德国2012年起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逐步延迟到2029年的67岁,但2014年出台的新法案规定,允许缴养老保险费满45年的劳动者可以在63-65岁间提前退休并领取全额养老金。
全国政协常委、台盟吉林省主委王天戈表示,延迟退休应体现制度与弹性并存的原则,对一些确有需要的岗位和职业,应建立相对完善、体现弹性的延迟退休机制,既让劳动者有机会继续发挥能力,也尊重劳动者的意愿。
3如何让延迟退休者养老待遇“不吃亏”?
有些人担心,现在养老待遇“不看缴费长短,只看退休早晚”,担心延迟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可能会减少,会“吃亏”。合肥市51岁居民李向军说:“假设自己活到80岁,60岁退休的话,能领20年的养老金;如果延迟到65岁,只能领15年。”
湖北一基层社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基础较低,因此,国家连续10多年对基础养老金调整增长,使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逐年提高。然而,由于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与养老金调整机制不协调,多缴多得激励机制体现不突出,“确实容易出现晚退休、社保缴费时间长,反而养老待遇不如早退休、社保缴费时间短的群体的情况。”他说。
褚福灵说,延迟退休改革应当与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和调整待遇办法改革统筹推进,形成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做法。
还有代表委员建议,除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外,还应该通过税收调节、过渡期养老金灵活申领等手段,保证工作时间长、退休时间晚的群体利益不受损。
4能否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
有人提出,延迟退休是否因为养老金发放压力加大?多位专家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目的,并非为解决局部地区出现的基金当期收不抵支问题。但延迟退休实施后,意味着职工缴费年限相应延长,对于养老保险基金运转总体肯定利好。
人社部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84万亿元,总支出2.58万亿元,累计结余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说明养老保险当期运行是平稳的。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有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褚福灵认为,延迟退休后,相应群体的养老金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基金增收部分也应主要用于提高延迟退休群体养老待遇。据新华社

㈢ 公共服务蓝皮书的简介

《公共服务蓝皮书》在国情调研的基础上,以地方政府及其公共服务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旨在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体制改革和创新探索路径,以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党和政府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建言献策。该书构建了以公共交通、公共安全、住房保障、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估体系,提出了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结合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公共服务现状进行系统评估,研究并发布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客观评价排行榜、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 。

㈣ 公共服务蓝皮书的介绍

公共服抄务蓝皮书属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2011年7月17日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马研院、华图教育集团·红领政信公开发布第一本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1)》。2012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图政信公共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举办“2012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发布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理论研讨会”。蓝皮书指出,我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前三位的是:拉萨、厦门、上海。

㈤ 延迟退休政策何时是适时“窗口期”

3月1日,全国两会开幕前夕,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回答了关于延迟退休政策何时出台的提问。事实上,此前连续两年全国两会上,人社部负责人多次公开回应了这一民生热问。
尹蔚民称,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适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那么,延迟退休政策适时的“窗口期”是什么时间呢?

焦点一:政策出台需要重点考量哪些因素?
多位专家表示,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不仅需要充分征求公众意见,还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多种因素、多方面诉求都需要通盘考虑。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81年为67.88岁,2015年达76.34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明显延长。同时,由于受教育时间延长,很多人首次参加工作年龄明显延后,因此退休年龄可适当延迟。
“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等都将延迟退休作为一项重要措施。
此外,劳动力供求状况是影响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关键因素。人社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2011年达到峰值9.25亿人,2011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逐步下降,到2015年为9.11亿,还在持续下降。预计到2030年以后,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
不过,当前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压力凸显,不少人担忧延迟退休政策会大量挤占现有就业岗位。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表示,如果延迟退休2021年从女职工开始实施,据测算,影响的就业岗位数当年为77万个左右,2037年为171万个左右,2050年末为175万个左右。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我国人口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变,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冲击有限,不必过分担心。
同时,尹蔚民也表示,就业压力非常大,特别是这几年,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的压力也非常大。所以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就更加稳慎。

焦点二:如何兼顾不同群体诉求?
对延迟退休政策,不同群体的诉求差异明显。白领张丽莉说,她父亲16年前从国企下岗,就盼着早点到退休年龄领养老金,“如果延迟退休,他肯定有想法。”她说。
武汉市一家公立医院的财务主管周庆琳,两年前退休后被单位返聘。周庆琳说,按现行政策55岁女干部就能退休,不过医院里大部分医务人员与行政骨干办理退休手续后都会被返聘,“事实上已经实施了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牵涉不同利益群体,诉求各有不同。”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说。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单位发布2016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其中一份对全国38个城市2.4万多名被访者的调查显示,对延迟退休,30.26%的被访者表示“赞成”,还有31.04%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调整退休年龄应当兼顾特殊。例如,重体力岗位上的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到一定程度的劳动者,以及工龄长的劳动者,应允许在基准退休年龄前提早退休。如德国2012年起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逐步延迟到2029年的67岁,但2014年出台的新法案规定,允许缴养老保险费满45年的劳动者可以在63~65岁间提前退休并领取全额养老金。
全国政协常委、台盟吉林省主委王天戈表示,延迟退休应体现制度与弹性并存的原则,对一些确有需要的岗位和职业,应建立相对完善、体现弹性的延迟退休机制,既让劳动者有机会继续发挥能力,也尊重劳动者的意愿。

焦点三:如何让延迟退休者养老待遇不吃亏?
有些人担心,现在养老待遇“不看缴费长短,只看退休早晚”,担心延迟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可能会减少,会“吃亏”。合肥市51岁居民李向军说:“假设自己活到80岁,60岁退休的话,能领20年的养老金;如果延迟到65岁,只能领15年。”
湖北一基层社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基础较低,因此,国家连续10多年对基础养老金调整增长,使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逐年提高。然而,由于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与养老金调整机制不协调,多缴多得激励机制体现不突出,“确实容易出现晚退休、社保缴费时间长,反而养老待遇不如早退休、社保缴费时间短的群体的情况。”他说。
褚福灵说,延迟退休改革应当与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和调整待遇办法改革统筹推进,形成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做法。
还有代表委员建议,除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外,还应该通过税收调节、过渡期养老金灵活申领等手段,保证工作时间长、退休时间晚的群体利益不受损。

焦点四:能否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
有人提出,延迟退休是否因为养老金发放压力加大?多位专家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目的,并非为解决局部地区出现的基金当期收不抵支问题。但延迟退休实施后,意味着职工缴费年限相应延长,对于养老保险基金运转总体肯定利好。
人社部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84万亿元,总支出2.58万亿元,累计结余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说明养老保险当期运行是平稳的。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有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褚福灵认为,延迟退休后,相应群体的养老金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基金增收部分也应主要用于提高延迟退休群体养老待遇。

㈥ 公共服务蓝皮书的2014年发布

发布
2014年12月13日,由中共拉萨市委市政府、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图版政信公共管理权研究院和社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理论研讨会”在拉萨举行。会上,《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4)》发布。
排名标准
这份蓝皮书通过24717份调查问卷,从交通、环境、就业、医疗等9个方面,对中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全面评价研究,发布了2014年中国38个主要城市满意度评价情况及各排行榜。
排名
通过调查数据的科学计算,2014年中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拉萨、青岛、上海、海口、宁波、太原、成都、厦门、重庆、珠海,其中得分最高的城市为拉萨,分数为66.11。

㈦ 公共服务蓝皮书的2012年发布

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 拉萨、厦门、上海居前三位
蓝皮书指出,根据对2012年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拉萨、厦门、上海、大连、宁波、南京、青岛、沈阳、杭州、天津。
其中,公共交通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上海、厦门、南京、珠海、青岛、宁波、大连、深圳、重庆。
公共安全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厦门、上海、宁波、杭州、南京、大连、长春、沈阳、重庆。
住房保障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厦门、上海、宁波、杭州、大连、沈阳、北京、青岛、长春、天津。
基础教育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厦门、拉萨、大连、沈阳、上海、宁波、杭州、福州、西宁、兰州。
社会保障和就业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厦门、南京、上海、沈阳、大连、青岛、宁波、天津、北京。
医疗卫生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上海、大连、宁波、南京、天津、青岛、沈阳、珠海、石家庄。
城市环境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厦门、珠海、青岛、大连、杭州、南宁、上海、宁波、昆明。
文化体育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拉萨、青岛、上海、大连、沈阳、成都、呼和浩特、天津、宁波。
公职服务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宁波、大连、青岛、天津、南京、拉萨、福州、沈阳、杭州。
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杠杆指数排名
拉萨、厦门、海口居前三位
蓝皮书指出,GDP与满意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高GDP并不意味着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为了揭示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产生的撬动作用,提出了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杠杆指数(以下简称“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的概念。通过对GDP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定量分析,着力研究如何通过科学有效地投入,夯实基本公共服务,在有限GDP的前提下,实现有限GDP的杠杆作用,用少量的GDP获得更高的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通过把38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情况和其2011年的GDP进行关联性分析,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拉萨、厦门、海口、珠海、大连、宁波、西宁、南京、沈阳、银川。
蓝皮书认为,GDP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体现了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反映了GDP对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作用。其值越高,表明在一定的GDP水平下,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指数越高,表明二者的协调性越好。调查显示,有的城市GDP很高,但满意度不高,相反有的城市GDP不高,但满意度很高。对于后者来说,其中的原因要么是GDP在公共服务中的投入不够,要么投入的效率不高。因此,要不断提升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效破除“伊斯特林悖论”(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提升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的关键是增加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的规模、质量和效率,把“投入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
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排名
上海、天津、拉萨居前三位
蓝皮书指出,2012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及排名相对于2011年大多数都有变化,在满意度得分方面,普遍较去年有所提高,只有少数个别城市略有下降。在排名方面,有些城市在这两个调查期内,排名变化较大,2011排名靠前,但在2012年的调查中,排名却有大幅下降,有些城市则相反,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更好地呈现和评估不同城市在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的提升情况和进步程度,书中提出“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以下简称“城市上升指数”)概念。如果某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越高,表明这个城市在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取得的进步越大,提升的越快。反之,则进步较慢,甚至有退步。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上海、天津、拉萨、南京、厦门、沈阳、福州、太原、大连、武汉。
专家认为,一个城市的市民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受政府重视程度、投入规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评估结果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如果一个城市持之以恒地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那么这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就会不断上升。相反,如果一个城市只是基于制造政绩的角度,投机性地增加公共服务投入,而不是持续重视和不断投入,那么即使这个城市曾经创造过满意度的辉煌,也只是暂时的。
蓝皮书指出,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把评估结果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和要素发展指数等指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硬性指标,将“经济性”导向转变为“经济性、社会性、效率性”导向,淡化GDP在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从而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并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专家特别强调,不能以城市人口规模大、地理区位偏等借口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不高的托词。调查发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城市人口规模、地理区位无直接对应关系。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不一定低,人口规模小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不一定高;比较偏僻的西部城市满意度不一定低,比较发达的东部城市满意度也不一定高。通过计算,西部城市满意度平均得分比中部城市高0.59分。

㈧ 基本公共服务都包括哪些内容

公共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设的能力大小而专定,但基本上属都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包括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所需要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

(8)2014公共服务蓝皮书扩展阅读: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

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

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

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个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会逐步扩展,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㈨ 蓝皮书报告针对中国流动和留守儿童数量庞大的问题,提出哪些解决办法

3月28日,国内首本流动儿童教育蓝皮书发布。本书全面梳理了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和政策演变、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新特征与新趋势、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等,对各地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建议:要顺应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内在规律,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建立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

在幼儿园师资上,呈现“力量薄弱、流动性大”的特点。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以中、大专为主;在高强度工作量下,教师月工资整体不高。在此情况下,教师不仅对职业身份认同迷茫,也造成教师流动性高,以上海市为例,52.6%教师的教龄为1年以下,仅10.5%的教师工作时间超过3年。

在家庭教育上,调研组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不利。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期待很高,但因教育观念落后,再加上综合素质能力较低、低投入,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教养方式单一,在意结果,不注重过程,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采用说教批评方式,甚至出现打孩子的现象;如重庆市59.3%的家长表示教育方式是说教批评方式。

提出建议:

蓝皮书建议,各地要通过科学地预测人口,调整城市规划,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顺应人口流动和快速城市化的大趋势;扩大城市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重视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

㈩ 退休新消息:延迟退休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焦点一:政策出台需要重点考量哪些因素?
多位专家表示,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不仅需要充分征求公众意见,还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多种因素、多方面诉求都需要通盘考虑。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981 年为 67.88 岁,2015 年达 76.34 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明显延长。同时,由于受教育时间延长,很多人首次参加工作年龄明显延后,因此退休年龄可适当延迟。
" 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等都将延迟退休作为一项重要措施。
此外,劳动力供求状况是影响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关键因素。人社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 2011 年达到峰值 9.25 亿人,2011 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逐步下降,到 2015 年为 9.11 亿,还在持续下降。预计到 2030 年以后,平均以每年 760 万人的速度减少。
不过,当前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压力凸显,不少人担忧延迟退休政策会大量挤占现有就业岗位。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表示,如果延迟退休 2021 年从女职工开始实施,据测算,影响的就业岗位数当年为 77 万个左右,2037 年为 171 万个左右,2050 年末为 175 万个左右。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我国人口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变,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冲击有限,不必过分担心。
同时,尹蔚民也表示,就业压力非常大,特别是这几年,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的压力也非常大。所以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就更加稳慎。
——焦点二:如何兼顾不同群体诉求?
对延迟退休政策,不同群体的诉求差异明显。白领张丽莉说,她父亲 16 年前从国企下岗,就盼着早点到退休年龄领养老金," 如果延迟退休,他肯定有想法。" 她说。
武汉市一家公立医院的财务主管周庆琳,两年前退休后被单位返聘。周庆琳说,按现行政策 55 岁女干部就能退休,不过医院里大部分医务人员与行政骨干办理退休手续后都会被返聘," 事实上已经实施了延迟退休。"
" 延迟退休牵涉不同利益群体,诉求各有不同。"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说。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单位发布 2016 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其中一份对全国 38 个城市 2.4 万多名被访者的调查显示,对延迟退休,30.26% 的被访者表示 " 赞成 ",还有 31.04% 的被访者表示 " 说不清楚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调整退休年龄应当兼顾特殊。例如,重体力岗位上的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到一定程度的劳动者,以及工龄长的劳动者,应允许在基准退休年龄前提早退休。如德国 2012 年起将法定退休年龄从 65 岁逐步延迟到 2029 年的 67 岁,但 2014 年出台的新法案规定,允许缴养老保险费满 45 年的劳动者可以在 63-65 岁间提前退休并领取全额养老金。
全国政协常委、台盟吉林省主委王天戈表示,延迟退休应体现制度与弹性并存的原则,对一些确有需要的岗位和职业,应建立相对完善、体现弹性的延迟退休机制,既让劳动者有机会继续发挥能力,也尊重劳动者的意愿。
——焦点三:如何让延迟退休者养老待遇 " 不吃亏 "?
有些人担心,现在养老待遇 " 不看缴费长短,只看退休早晚 ",担心延迟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可能会减少,会 " 吃亏 "。合肥市 51 岁居民李向军说:" 假设自己活到 80 岁,60 岁退休的话,能领 20 年的养老金;如果延迟到 65 岁,只能领 15 年。"
湖北一基层社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基础较低,因此,国家连续 10 多年对基础养老金调整增长,使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逐年提高。然而,由于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与养老金调整机制不协调,多缴多得激励机制体现不突出," 确实容易出现晚退休、社保缴费时间长,反而养老待遇不如早退休、社保缴费时间短的群体的情况。" 他说。
褚福灵说,延迟退休改革应当与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和调整待遇办法改革统筹推进,形成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做法。
还有代表委员建议,除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外,还应该通过税收调节、过渡期养老金灵活申领等手段,保证工作时间长、退休时间晚的群体利益不受损。
——焦点四:能否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
有人提出,延迟退休是否因为养老金发放压力加大?多位专家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目的,并非为解决局部地区出现的基金当期收不抵支问题。但延迟退休实施后,意味着职工缴费年限相应延长,对于养老保险基金运转总体肯定利好。
人社部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 2.84 万亿元,总支出 2.58 万亿元,累计结余 3.67 万亿元,可以确保 17 个月的支付,说明养老保险当期运行是平稳的。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有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褚福灵认为,延迟退休后,相应群体的养老金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基金增收部分也应主要用于提高延迟退休群体养老待遇。

阅读全文

与2014公共服务蓝皮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