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茂名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茂名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7-14 21:09:38

⑴ 茂名社会保障公众服务平台个人社保医保查询

2016年茂名能否一次性缴齐养老保险吗

⑵ 开展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创建活动应该涵盖哪些内容

1、梳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服务事项的基本服务流程、平台管理专机构的管理职能及属平台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2、构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服务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等。其中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由基础性标准组成,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平台服务事项的服务流程标准、服务规范和人员工作标准等,服务保障标准主要指平台的管理标准。
3、运行实施标准体系,即将标准要求贯彻实施到实际服务工作中,用实际工作检验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和适用。
4、总结推广实施经验。

⑶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武陵山片区规划
(征求意见稿)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功能分区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武陵山片区整体为限制开发区,基本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依据整体保护、点状发展的原则,将片区划分为三个区。
重点发展区。主要包括地市级城市和县城,充分利用城镇空间和产业基础条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适度集中人口、集聚产业,着力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
*%。
农业生态区。主要包括河谷平坝及低坡丘陵地区,以种养殖业和村寨居住区为主,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面积约为
*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 %。
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森林、高山草场及世界自然遗产、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除适当发展生态旅游、种养殖业和必要的科学试验外,限制其他生产建设活动。结合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人口适当异地安置。面积约为
*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
第二节 空间结构
主体空间结构。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重庆主城区、武汉市、贵阳市、长沙市和长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及周边重要城市的经济联系,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人口适度集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构建“六中心四轴线”经济带格局,形成互通性好、带动力强、城镇体系完善的主体空间结构。

图1 “六中心四轴线”空间结构示意

经济协作示范区。设立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大力推进行政管理、要素市场、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建设,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专栏3 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
龙山、来凤两县国土面积4470平方公里,人口90.4万人。两县县城一水相隔,现有城区面积共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5万人。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步骤为:到2012年,做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同城建设、统筹城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发展取得初步成果;到2015年,在城乡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体化发展体系,成为武陵山片区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节 城镇布局
中心城市。加快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六个中心城市发展,优化城市形态,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人口与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专栏4 中心城市
黔江区。承担成渝经济圈及整个西南地区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建材、化工、制药、现代服务、公共服务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6万人。
恩施市。承担武汉经济圈和长江中上游城市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重点发展富硒食品和生态文化旅游,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2万人。
张家界市。承担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及长江中游城市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旅游产业高效发展、旅游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8万人。
吉首市。是与长株潭经济圈、湖南各城市对外联络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品贸易集散地和以民族风情旅游为主导的生态园林城市,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烟酒、医药、旅游等支柱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
怀化市。承担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林产、医药、食品、建材、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60万人。
铜仁市。是连接贵州、云南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贸、旅游的核心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特色食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
重点城镇。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就业渠道,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统筹区域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连通内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片区扶贫攻坚创造良好条件,为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第一节 交通
交通主通道。建设“两环四横四纵”交通主通道,积极推进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对完善主通道、消除省际断头路、促进旅游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和完善黔江、怀化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连接重庆、武汉、长沙、贵阳等中心城市的综合运输通道。

专栏5 “两环四横四纵”交通主通道
“两环”
内环线。以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六个中心城市为支点,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内环线。
外环线。以武隆、丰都、石柱、利川、建始、秭归、长阳、五峰、慈利、安化、涟源、新邵、邵阳、新宁、城步、绥宁、靖州、会同、玉屏、印江、德江、务川、道真等县城为支点,构建以二级公路为主的外环线。
“四横”
重庆至武汉通道(丰都至长阳段)。在建重庆—利川铁路、涪陵—石柱高速公路。
重庆至长沙通道(武隆至慈利段)。在建长沙—常德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重庆—长沙客运专线、黔江—张家界高速公路。
遵义至岳阳通道(湄潭至沅陵段)。在建遵义—铜仁—吉首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吉首—益阳铁路,规划建设遵义—铜仁—吉首铁路。
贵阳至长沙通道(玉屏至邵阳段)。在建长沙-昆明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怀化—邵阳—衡阳铁路、怀化—娄底高速公路。
“四纵”
恩施至衡阳通道(恩施至娄底段)。在建万州—利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安康—恩施-张家界—衡阳铁路、恩施—张家界—衡阳高速公路。
万州至桂林通道(石柱至铜仁段)。在建包头—茂名高速公路片区路段、渝怀铁路二线、玉屏—铜仁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黔江—万州城际铁路、黔江—梁平和秀山—铜仁—玉屏高速公路。
宜昌至柳州通道(长阳至通道段)。实施枝城-柳州铁路扩能改造,开工建设宜昌—石门铁路、宜昌—长阳—五峰—张家界—新宁高速公路。
贵阳至郑州通道(湄潭至巴东段)。在建黔江—恩施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贵阳-郑州客运专线、遵义—黔江—恩施铁路、黔江—遵义和建始—巴东高速公路。

图2 “两环四横四纵”交通主通道示意图
区域内交通网络。重点推进交通主通道联络线、通县公路、县际公路建设,建设通乡通村公路,扩大路网覆盖面,提高公路等级,完善路网结构,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有条件的乡镇、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航道整治、渠化和航电一体化建设。加快改善机场设施,改扩建和新建一批对改善边远地区交通条件、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应急保障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积极推进跨区运输合作和运输协同管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逐步实现交通一体化。

专栏6 重点交通建设
铁路。规划建设重庆—桂林铁路,规划研究恩施—吉首、凯里—靖州—永州—郴州铁路。
公路。规划建设丰都—武隆—湄潭—福泉、南川—道真、彭水—酉阳—永顺、印江-秀山、宜昌—巴东、龙山—永顺、石门—澧县、常德—涟源—邵阳-永州、德江—沿河—酉阳高速公路,加快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建设。
航运。加快长江、乌江、清江、沅江和澧水航道整治、航道渠化和航电一体化,改造重点港口,提高吞吐能力。
机场。扩建张家界荷花机场、铜仁凤凰机场、黔江舟白机场、怀化芷江机场,提高等级标准,迁建恩施许家坪机场,加快武隆仙女山机场、武冈机场和邵东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第二节 水利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统筹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和上下游水资源联合开发与调度,建立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管水、用水、节水机制,推进水资源有偿利用和水价综合改革,大力发展低耗水、高产出的节水型农业与清洁型、循环型高效节水工业。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重点水库和提水工程建设,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区域调蓄防洪能力,有效缓解工程性缺水问题。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做好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实施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加强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统筹推进防汛抗旱指挥、气象、水文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加强水环境安全监测。建立防汛抗洪预警预报系统和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系统,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加大对城乡集中饮水水源的保护力度,科学调整并划定水源保护区,确保水环境安全。

专栏7 重点水利工程
重点水库。建设丰都梨子坪、龙兴坝,张家界凉水口、慈利宜冲桥、江口黄家坝,黔江小南海、彭水龙虎、凤升,湘西雷公洞、大兴寨、古阳河、乌巢河、辛女溪、腊洞,铜仁大兴、黄家坝、岩口、栗子园、偏岩等水库。
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乌江、清江、沅江、醴水、资江以及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丰都名山双桂山库岸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力度。
城乡供水。建设秭归、张家界、吉首、怀化等城市供水工程,建设铜仁乌江思林等提水工程。
重点灌区改造。继续实施三峡库区中部大灌区配套改造与节水灌溉工程。加强怀化溆水、舞水、张家界赵家垭、邵阳犬木塘等大型灌区配套建设。开展研究引资济涟引水工程。
城镇防洪。建设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重点城市及桑植、慈利、安化等县城防洪堤工程。
第三节 能源
完善能源供应体系。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发展火电,建设环保型骨干电厂。积极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输送能力。实施区域能源综合开发,推进区域清洁发电示范工程。
推进电网和油气管道建设。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升级改造,开展智能电网建设,逐步扩大技术应用覆盖范围。加强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全面提高电网通达水平、输送能力、供电质量,实现省际、县际电网互联,提高电网应对自然灾害和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连接川渝气田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和区域用气管网建设。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提高沼气普及率,加强沼气技术服务。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扩大小水电覆盖范围。继续完善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居民用电保障水平,实现“户户通电”。

专栏8 能源重点工程
石油天然气。规划开发张家界桑植石油天然气资源。
骨干电源。实施华电大龙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张家界桑植火电厂。
新能源。建设桑植南滩、慈利五雷山、城步南山、隆回白马山、绥宁宝顶山等风电基地。
农村能源。建设农村沼气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第四节 通信和信息化
加快现代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建设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相结合的现代通信体系,推进城市光纤接入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布局,建设智能化电话传输网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实现光纤接口到社区、达乡镇、通行政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发展物联网应用。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普遍服务。
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以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旅游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为重点,不断延伸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和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建立基本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通信能力。
第五节 城市基础设施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建设便捷通达的城市道路网络,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强中小城市、重点城镇供排水、供气、道路等公用设施建设。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市园林绿化,不断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质量。

第五章 产业发展
从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业协作,完善配套分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产业布局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和支柱产业,增强片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为区域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第一节 旅游业
一、重点景区和线路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五大特色旅游组团。以交通通道为纽带,以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着力打造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区外旅游热线的链接,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网。

专栏9 旅游组团和精品旅游线路
旅游组团
渝东南山水生态旅游组团。以黔江区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包括武隆喀斯特、乌江画廊、小南海、芙蓉洞、桃花源、龚滩古镇、龙潭古镇等旅游景区。
恩施山水风情旅游组团。以恩施市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包括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恩施土司城、柴埠溪大峡谷、梭布垭石林、云龙河地缝、神农溪等旅游景区。
张家界湘西风情旅游组团。以张家界市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包括武陵源、凤凰古城、乾州古城、里耶古城、德夯风景名胜区、猛洞河风景名胜区、借母溪、芙蓉镇等旅游景区。
湘南山水文化旅游组团。以怀化市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包括莨山、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芷江和平城、城步南山、云山、黄桑等旅游景区。
梵净山生态休闲旅游组团。以铜仁市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包括梵净山、乌江山峡、九龙洞、十里锦江、太平河、玉屏舞阳河、石阡温泉群等旅游景区。
精品旅游线路
1. 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黔江—恩施—张家界(核心旅游圈)
2.
张家界—沅陵—溆浦—洞口—绥宁—通道—会同—玉屏—印江—德江—务川—道真—武隆—石柱—利川—建始—五峰—慈利—张家界(大武陵旅游圈)
3. 张家界—石门—宜昌(长江三峡)
4. 张家界—龙山—来凤—恩施
5. 张家界—黔江—武隆
6. 张家界—花垣—秀山—印江—遵义
7. 张家界—吉首—凤凰—铜仁
8. 张家界—怀化—新宁
9. 恩施—黔江—酉阳—秀山—铜仁
10. 武隆—彭水—酉阳—秀山(乌江画廊)
11. 丰都—武隆—道真—遵义
12. 利川—恩施—建始—巴东—长阳—五峰(清江大峡谷)

二、旅游设施建设
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强五大旅游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结,形成片区大容量、高安全、快速度、无障碍核心旅游环线。加快改善旅游组团内交通条件,建设一批组团内便捷旅游环线。积极推进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旅游通道。
加快景区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景区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配套交通、信息服务、餐饮等游客服务设施和功能,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提升城镇旅游服务功能。加强张家界、黔江、宜昌、恩施、利川、吉首、怀化、邵阳、铜仁等中心城市旅游接待和服务功能建设,支持张家界国家旅游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把张家界建设成为片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对外形象窗口。完善和提升武隆、酉阳、秭归、五峰、凤凰、慈利、洪江、芷江、通道、新宁、隆回、印江、江口等城镇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一批全国旅游强县。支持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繁荣旅游市场。
三、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实施特色民族村镇和古村镇保护工程,形成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村镇。发展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康体健身旅游、科普旅游和红色旅游,形成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和增收的支柱产业。
第二节 特色农业
大力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加快推进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粮食产能工程、油茶示范工程、优质茶叶工程、优质烤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一批万亩以上特色农产品标准化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抓好“节粮型”特色畜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一批GAP生产基地。

专栏10 特色农业基地
油茶基地。彭水、石柱、宣恩、长阳、五峰、桑植、慈利、保靖、永顺、
花垣、通道、靖州、绥宁、邵阳、石门、城步等油茶基地。来凤
茶叶基地。印江、江口、松桃、古丈、沅陵、安化等地高山茶,保靖、利
川、 宣恩、来风、五峰、长阳等地的富硒茶基地。鹤峰、恩施
蚕茧基地。黔江、武隆、长阳、五峰、龙山、沅陵、溆浦、正安、务川等
优质蚕茧基地。巴东
烤烟基地。武隆、宣恩、来凤、龙山、中方、会同、武冈、洞口、新宁、
道真、务川、慈利、桑植等优质烤烟基地。利川
高山蔬菜基地。石柱、利川、宣恩、建始、巴东、咸丰、长阳、龙山、凤、
凰、保靖、城步、隆回、绥宁、通道、永定、桑植等高山蔬菜基地。恩施
魔芋基地。印江、松桃、建始、长阳、五峰、古丈、隆回、麻阳、桑植等
魔芋基地。
柑橘基地。乌江、清江、沅江、澧水流域柑橘产业带。宣恩、巴东
中药材基地。秀山、酉阳、利川、恩施、建始、隆回、桑植、慈利、龙山、
印江、江口、松桃、石阡等金银花、百合、银杏、杜仲、黄姜、五倍子、黄精、吴茱萸、黄连、白术、白芨特色中药材基地。鹤峰
干果基地。彭水、酉阳、秀山、来凤、正安、靖州、会同、保靖、凤岗、
湄潭等核桃、板栗基地。
肉类基地。武隆、彭水、黔江、建始、巴东、鹤峰、永顺、龙山、慈利、
洪江、辰溪、芷江、溆浦、新晃、邵阳、余庆、石阡、江口等绿色环保生态型生猪、禽畜等基地。

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利用片区生物物种丰富优势,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支持特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培育绿色名、优、特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扶持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产业协会、流通企业、农村流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立产地与销地紧密相联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力度,积极推进农产品网上推介、洽谈和交易,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
第三节 加工制造业
农林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油茶、茶叶、蚕茧、蔬菜、猕猴桃、魔芋、柑橘、核桃、竹木和畜禽产品加工。积极发展壮大黔江肉类加工、新晃牛肉加工、湘西猕猴桃加工、龙山百合加工、隆回金银花加工、恩施富硒茶加工、古丈高山茶加工、**、**等。依托丰富的人工林、次生林等森林资源及资源再生能力,统筹林浆纸区域规划,搞好跨地区森林采伐和纸浆生产的供求衔接,建设完善怀化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加工基地。
民族手工业。大力支持蜡染、制银、织锦、刺绣、根雕、石雕、民间剪纸、西兰卡普、油纸伞、傩戏面具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发展,重点支持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的手工艺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手工业给予优惠政策和优先支持。积极推进民族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规范手工艺品市场,建立健全规范的手工艺品准入体系。鼓励扶贫对象参与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酉阳青蒿素、隆回金银花、龙山百合、张家界五倍子、慈利杜仲、恩施鸡爪黄连等以区域优势药材资源为基础的医药化工产业。利用现代生物提取技术,建设中药饮片和医药中间体提取生产线,积极推进新药研制开发。大力推进医药保健品综合开发。支持特色民族药品生产。
矿产资源加工业。适度发展锰、铁、汞等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环保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加强资源综合加工能力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
机械工业。依托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地的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农用机械、通用机械、电子零配件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龙头企业。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怀化、黔江、恩施的交通优势和集散能力,建设区域综合性物流中心,完善与物流相配套的运输场站、仓储、商品配送、信息网络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湘西东市等龙头企业在重点城镇建设物流节点。
商贸服务网络。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和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以专业批发为主、特色零售为辅,辐射功能强、业态完整、服务配套、规范有序、活跃繁荣的商贸服务格局。
家庭服务业。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规范市场秩序。
金融和科技服务。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提升中心城市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科技信息服务的区域合作,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信息综合应用和资源共享。
第五节 民族文化产业
推进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传承与保护。加强对片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抢救、整理和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建立武陵山中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大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完善民族文化设施,策划建设武陵山综合图书馆、武陵山大剧院、武陵山多民族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
加强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专栏11 民族文化发展重点

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保护工程。加强对凤凰古城、龙山里耶秦简、傩戏、土家摆手舞、黔江南溪号子、秀山花灯、慈利板板龙灯、恩施撒尔嗬、苗族“四月八”、“上刀山”和“土家啰儿调”、桑植民歌等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
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打造黔江武陵山民族文化节、梵净山旅游文化节和张家界“新刘海砍樵”、恩施“夷水丽川”等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民族文化设施建设。推进特色民族村寨保护与开发,改造建设中心城市民族文化艺术馆,支持建设民族文化影视中心。
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重点支持武陵源等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第六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强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实施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工程,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因地制宜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当地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和省会城市产业转移,合理确定承接重点,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自身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促进产业园区集约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集聚效益。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鼓励协作区与东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积极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适当扩区调位,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可申请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专栏12 重点产业园区
重庆正阳工业园区、酉阳工业园区、秀山工业园区、彭水工业园区、武隆工业园区、石柱工业园区,湖北恩施经济开发区、五峰工业园区、来凤经济开发区,湖南张家界经济开发区、湘西吉凤经济开发区、吉首经济开发区、怀化经济开发区、怀化工业园区、武冈经济开发区、洞口经济开发区,贵州玉屏大龙经济开发区。

建立产业协作发展机制。积极探索产业协作发展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产业优化布局,重点建设黔江、恩施、怀化和铜仁4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优势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园区共同建设、发展利益共同享有的产业协作发展格局。
第七节 产业化扶贫
产业化扶贫要建立健全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利益联接、分享机制。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对贫困村建立和贫困农户加入农村合作组织给予特殊扶持。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完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形式,稳步扩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帮助扶贫对象参与特色产业开发。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产业基地,为贫困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优先吸纳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优先收购贫困农户农副产品。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促进农超对接。

⑷ 12345公共服务平台这样的工作怎么样

有兴趣就去咯...
要是觉得有点勉强的话
就当是给自己找了个踏板
为以后寻求更好的机会积累一下

⑸ 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待遇怎么样呢

1,对从事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的聘用人员,支付岗位工资回(按当地最低工资答标准执行)

2,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单位应缴部分),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个人应缴部分从岗位工资中代扣。

3,聘用期间或合同期满后,有创业意愿的,符合条件的可提供创业基金资助、“一对一”创业导师辅导;被企业招聘并签订劳动合同的或被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招聘的,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工龄连续计算。

4,终止劳动合同或合同期满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提供相应公共就业服务。在劳动合同期内,其档案统一由所在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代理。

⑹ 如何利用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社区服务

三、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各地应结合实际,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元,应用功能集成、界面规范、部署集中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确有需要的可依管理幅度和服务半径向所辖社区延伸。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应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运行模式。统一设立电子政务办理界面,通过与人口、法人单位等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的信息共享,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为索引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管理机制,实现居民身份证办事“一证通”。按照不同业务的具体需要优化电子政务流程,建立政府主动公开信息、政务办理痕迹信息和公共管理状态信息的实时共享机制,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跨部门业务协同。积极开发网上咨询办理、服务热线呼叫、现场自助查询等系统功能,为居民群众提供网络、电话和窗口服务关联组合的一体化社区公共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各地应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原则上凡涉及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事项,均要逐步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精简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在保证数据交换共享安全性的前提下,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现有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向基层转移职能,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和共享标准,逐步丰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服务信息,不断扩大社区政务事项的跨区域通办范围。
(三)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规划布局。各地要充分发挥市(地、州、盟)层级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作用,集中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综合信息库,为街道(乡镇)及社区开展服务提供便捷渠道和技术支持。支持依托街道(乡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一站式”服务机构,统一提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咨询、办理和反馈服务。“一站式”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或改造应合理布局、科学分区、完善功能,方便居民群众办事。根据需要可以依托社区级综合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委托代办服务,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⑺ 村(居)综合服务站代办员-2016年广东省普宁市公开招聘村(居)综合服务站代办员考试真题

为加快推进我市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服务水平,根据中共普宁市委办公室、普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宁市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普市办〔2016〕1号)精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将在全市公开招聘565名村(居)综合服务站代办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⑻ 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该怎样推进

2016年广东基础教育信息化成绩单
过去一年,广东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开局良好,成效显著,粤东西北地区更是加大了工作力度,出现了喜人的局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硕果累累的成绩单吧~
★经费投入有保障★
2016年1月,召开第二次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各地迅速行动起来,阳江斥资1.9亿,全面推进“班班通”工程和网络、资源建设工程;茂名、韶关投入8000多万用于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清远市出台文件明确规定生均公用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比例不少于12%。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目前,全省“校校通”接入带宽超过10兆的学校已提升到70%左右,清远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网内校际千兆互联,韶关也实现了教育网内校际千兆互联,惠州教育网出口带宽年内将升级至4G,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正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基层学校实现。
在“班班通”方面,惠州把农村教学点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作为全市民生实事重点督办,投入2200多万为全市301个教学点的1059个教学班全部配备网络和触摸一体机、触摸电子白板;清远全部551个教学点均拥有一台以上多媒体教学设备;汕头网络多媒体设备2.3万套,覆盖率88.6%,比2015年新增4千多套。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全省各地采取购买、征集、研发、共建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并与佛山、肇庆等市的资源平台实现了对接;东莞投入7000万实施“慕课教育信息化工程”,积极探索具有本市特色的中小学“莞式慕课”试验。
★教师能力不断增强★
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在线培训、远程教研、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超过18万多人次;清远与华南师大合作,在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了对老教师的培训;云浮、韶关分别与华南师大合作举办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高级研修班;茂名市开展了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程,每月举办一期校长全员培训班;华南师大、佛山、珠海、广州天河区等院校和地区利用手机课堂、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开展跨区域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东西北地区提升基层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精准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促进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理念提升。
★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在今年的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省36.52万名中小学校教师参加了“晒课”活动,比去年猛增了20万人,其中东西北地区参加“晒课”活动的教师人数超过22万人。
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组织方式和应用模式,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同步课堂、网上教研等应用模式不断发展和推广。华南师大开发的“手机课堂”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采访报道,并受到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阅读全文

与茂名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公交投诉电话多少 浏览:195
学校综治安全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336
公共卫服务项目工作绩效考核表 浏览:402
发明螺旋桨 浏览:949
马鞍山梁惠 浏览:63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报告 浏览:986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软件开发 浏览:529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工作计划 浏览:190
上海市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757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浏览:564
工程质量维修期限承诺 浏览:769
第四届山东省知识产权新年论坛 浏览:176
房产证上没有使用年限 浏览:867
谁创造了拼图 浏览:998
简单的土地转让协议书 浏览:708
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告知书 浏览:251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