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是一个意思吗
不是。
一般公来共预算总收源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划中央的税收部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税收收入地方分成部分+非税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主要包括增值、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40%部分)、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费以及其他收入。
(1)2014我国公共服务支出扩展阅读: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中包含的上划中央税收部分,是指收入完成过程中,按比例分成上划中央部分,为中央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组成部分之一。上解中央支出,是指地方按照体制政策上解中央的支出,属于上下级财政间转移支付。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土地出让收入,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属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包含在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
② 在财政支出项目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包括哪几项如基本建设支出(见问题补充)等
"一般公共服务来"是政府自收支分类科目中的一个“类”级科目,其下包括人大事务、政协事务、政府办公厅及相关机构事务、发展与改革事务、统计信息事务、财政事务等37个款级科目。一般公共服务主要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的支出。
③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还存在哪些结构性问题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
经过分税制改革,
我国的财政性质已经由职能财政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
但在财政
支出构方面明显存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分配不均、
行政经费胀等缺陷,
使得我国的分税制不彻
底,公共财政不到位。因此,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正确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强化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力,全面、协调、有序地推进各项财政支出预算改革,
使财政支出结
构真正向公共财政转型,彻底完成分税制。
关键词:
公共财政;财政支出;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
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
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
管理
者的身份参与社会分配,
并将收入用于政府
的公共活动支出,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保障国
家安全,
维护社会秩序,
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公共财产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法制规范和宏观调控。近年来,随着分税制的深入,各级政府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提
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动财力向民生倾斜,体现了财政的公共、公平和公益性质。然而,在财
政支构上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分配不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8
,
2009
》
(文中数据都来源于此),我们可以做出表
1
,从表
我们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分工相当不均,自
1998
年以来,中央收
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处于
50%
以上,中央政府集中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大头,但中央支出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
35%
以下,
2008
年该比重降至
21.4%
。地方政府收入虽然不及中
央,
却承担了全国财政支出的大头。
一些本应由中央承担的支出仍由地方财政进行补贴,
形
成了“中央出政策地方出资金”的局面,
造成地方政府事权过多、
财权过少、
民生财政资金
不足的现状。
另外,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职责不够清晰,
往往一件事中
央和地方都有责任,但各级政府应当支出多少并不落实致使一些公共服务不到位。
(二)行政经费膨胀,大量挤占公共支出项目
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8
》统计数据显示,在财政各类支出中,行政
管理
费支出的增长
幅度最大,支出金额由
1998
年
1600.27
亿元增加到
2006
年
7571.05
亿元,膨胀了近
4
倍。
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由
1998
年的
14.82%
增加到
2006
年的
18.73%
。虽然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机构精简改革,
但是机构和人员编制仍急剧膨胀,
而
且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这些原因使得行政费用增长过快,
大
量挤占其他项目支出,导致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加重了财政负担。
(三)社会文教费投入依然较低
改革以来,
我国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增大,
绝对规模从
1978
年的
146.96
亿元增加到
2006
年的
10846.20
亿元,
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由
13.10%
到
26.83%
。
我国一直把教育作为一个重
点来抓,
但教育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主要表现在,
1978
年-
2006
年教育投入占
GDP
比重平均为
4.04%
,
从
1978
年的
4%
到
2006
的
5.1%
,
仅上升
1.1
个百分
点。
(四)科学技术支出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学技术支出的规模由
1978
年
52.89
亿元增
2006
年
1688.50
亿元、
2007
年
1783.04
亿
元,学技术占
GDP
的比重却从
1978
年
1.45%
降至
6
年
0.79%
、
2007
年
0.71%
。虽然科学技
术方面入金额增加了
33
倍多,但是科学技术占国内总值的比例处于下降趋势。这显示出我
国在科术方面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在信息变幻莫测今,科学技术的竞争尤为激烈。因此,
我国还应大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
综上所述,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实际就是财政供给中的
“
越位
”
、
“
缺
位
”
和
“
错位
”
问题。一方面,政府把需要推向市场的事业纳入支出供给范围,增加了财政支
出;另一方面,许要国家投入的公共事业,财政却投入不足。
二、向公共财政转型的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满足公共财政的需要
公共支出结构的建立要以政府职能目标为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建
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支出总体结构,可按下列方面进行:一是制止行政
管理
支出的过快增长,
明确政府职能,
精简机构,压缩冗员,缩减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和财构人员数量;二是加大对
科学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三是加对农业的支出,
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
促进科研成果的研究和推广,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是加大对
公共服务支出,如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五是增加对环境、资源的保营造良好
的居民工作生活环境。
(二)正确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能否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
管理
体制上,
正确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既要坚持维
护中央权威,又要注意调动地方积极性,
使二者有机统一。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在保
持中央对国家财力的相当程度的集中保持中央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的基础上,
赋予地方政府
更多的财力,
使公共财政更好地改善民生。
同时,
明晰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
职责重点,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全面、协调、有序地推进各项财政支出预算改革
一方面,改革传统预算编制方法,借鉴
“
零基预算
”
中有益的做法,以改革传统的
“
增量
预算
”
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效率。另一方,加快部门预算支出改革进度,提高预算编制的
准确度。
通过编制部门预算,
将原来按功能划分的行政事业经费等全部细化到部门,
所有的
开支都要在预算中加以反映,没有列出的项目不能进行随意开支。
(四)加强预算支出
管理
,强化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力度
预算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政府所有收支都要纳入预算,先有预算,
后有支出,
严格按批
准的预算支出。虽然法律对此已有非常明确、严格的规定,但长期以来,有预算而不执行,
没有预算就支出的情况相当普遍,
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分配。
对此,
人大要严格按照预
算制度的基本原则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审计部门也要将财政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加
强对财政违法的惩处力度,
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支出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
随时跟踪监督
支出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严格按预算支出。
④ 我国2012年财政预算中公共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是多少占gdp多少
2012年全国的财政预算还没有出来,中央本级的预算表在财政部网站的“财政数据”下面挂着,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算数1230.61亿元,也就是原来说的行政管理支出。2012年的GDP更没有数据了,现在才2012年4月。
⑤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何如此高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可以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壮大。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支持各机关单位履行职能,保障各机关部门的项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等。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高的原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所包含范围广,在公共财政支出占比大,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高。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指政府提供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支出,包括人大事务、政 协事务、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发展与改革事务、统计信息事务、 财政事务、税收事务、审计事务、海关事务、人力资源事务、纪检监察事务、人 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商贸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工商行政管理事务、国土资源事 务、海洋管理事务、测绘事务、地震事务、气象事务、民族事务、宗教事务、港澳台侨事务、档案事务、共产党事务、民主党派事务及工商联事务、群众团体事务、彩票事务等。 外交:指政府外交事务支出,包括外交行政管理、驻外机构、对外援助、国际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边界勘界联检等方面的支出。
措施:
1、对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指标绝对规模及其占财政支出的规模比重严格规定并具有法律效力,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部门对其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
2、一般公共服务部门本身必须对行政管理费的供应范围,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 加强检查监督,使其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⑥ 近几年我国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http://www.labournet.com.cn/ldzy/anli/data/biao/20030319_13001.htm我国(1978~1998)
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收入的12%。在发达国家中,社会保障的支出一般占到财政支出的30%左右。在英国中央财政支出总额中,社会保障支出约占32%,卫生及社区服务支出约占17%,教育支出约占12%;(23)2004,我国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总量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5%,新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美国为75%;近年来,我国每年在基本民生的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逼近世界倒数第一,除了柬埔寨、津巴布韦等国比我国低之外,绝大部分国家都是高于我们。(24)利益分配不公,使贫富差距不正常的加大。基尼系数已达0.47,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警戒线为0.40)。(25)同时,由于物价的上涨速度高于劳动者阶级收入水平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劳动者阶级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没有同步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这是当前相当一部分人对改革持怀疑态度,对改革争论加剧的基础性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改革,各阶层普遍或多或少的享受了改革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利益,因此社会普遍支持改革并积极的参与
⑦ 有人认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较高,是我国行政成本过高的体现”,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是通过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形成的,所以国家的财政状况是制约它的首要因素。在通常情况下,国家的财政状况越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
⑧ 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偏高的原因是什么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支持各机关单位履行职能,保障各机关部门的项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等。
原因: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以及管理本身的使用效率。 措施:
A、对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指标绝对规模或其占财政支出的规模比重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病 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部门对其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 。
B、一般公共服务部门本身必须对行政管理费的供应范围,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使其不如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公共服务支出可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我国一般将其分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或核心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是指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为了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全体公民都应公平、平等、普遍享有的公共服务,是诸多公共服务中具有保障性质和平等色彩的服务类型。即基本公共服务是以保障公民基本人权为主要目的、以均等化为主要特征、以公共资源为主要支撑的公共服务支出。不同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⑨ 请问试分析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偏高的原因,思考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有效措施要怎么写
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就是加强监管和审计力度,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率,外部约束就是让公众一起来监督公共服务支出过程,实行透明财政,外部监督相对来讲更为有力。而我国正是外部约束机制薄弱,财政透明度偏低,才使得一般公共服务偏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