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寨人的金寨人名录
上将:洪学智
中将:皮定均张贤约 林维先 李耀陈先瑞 曾绍山滕海清 徐立清
少将:丁世芳 卜万科 于侠 马琮璜 王凤梧 方子翼 方升普 邓忠仁
邬兰亭 严家安 杨克武 肖全夫 肖选进 吴诚忠 佘积德 余嗣贵
闵鸿友 汪乃贵 汪少川 董洪国 王远芬 李家益 余明 宋承志
宋文 张行忠 张贻祥 陈宏 陈祥 陈伯禄 林彬 林乃清 周发田
周时源 胡继成 赵遵康 徐其海 陶国清 戚先初 康烈功 詹大南
詹化雨 漆远渥 熊挺 宋维拭 陈宜贵 胡鹏飞 曾宪池 傅绍甫 程明 孙大发(上将)
周伯荣(少将)
洪豹(少将)
皮国勇(少将)
蔡勇(少将)
徐甘泉(少将 )
邬援军(少将)
邬江兴(少将、原籍金寨) 洪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谢广祥(安徽省副省长)
陈辞(海南省省委常委、海口市市委书记)、
方宁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
杨振超 (安徽省淮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开焰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
晏飞 (安徽省地税局政治部主任)
卢仕仁 (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冯克金 (安徽省巢湖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晓焱 马鞍山市政府副市长
吕政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姚枝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副主任
皮卫平 厦门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金平 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起草小组组长 张怀安、董金合、程东、叶冬青、罗玲、刘正东、余述南、洪达旭、余兴文、吴树林
刘正茂、王家宏,胡坤、朱勇、陈俊杰、吴仲奇、徐生兵、唐治安、洪涛、董金、徐力
彭良弘、李兴、傅斌、桂杰、黄守兴、闫荣彬、黄从武、闵运宏、朱俊、刁勇、王际运
金春秋、张荣明、邓邦、张涛、李庆全、卜英宽、肖冰、彭怀运、熊仕林、杜平、沈君
田红、许卫红、项莉莉、余超、李德全、彭善喜、孙家崇、袁兴旺、王峰、方林堂、何伟
黄莽(中国诗词协会会长)
周森(香港三峡画院院长)
江涛(亚洲左拳王)
苏明娟(中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
傅贤治(江南大学校长助理)
鲍梅峥(合肥三国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钱涛 (国家一级演员)
佘开国(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主编)
吴 照(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储兰兰(著名京剧青年演员)
姜潮(快乐男生全国20强)
胡鑫(感动中国大学生,五四爱心学校发起人之一)
吴青山(五四爱心学校发起人之一)
陈先郡 (80后青年书法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程稀(80后青年作家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
许多余(80后诗人) 周火生(86次来金寨做爱心事业的最伟大的昆山老人)周老师,江苏昆山退休高级教师。他把每月数千元退休工资,省吃俭用16年共捐资460多万元,其中个人捐款达26万元,协建5所学校,改善10所中小学办学条件,资助了约650名学生。在昆山,他被称为“希望骆驼”、“希望老人”、“昆山捐资助学第一人”,但他更愿意把自己称为“希望工程搭桥工”。
『贰』 中国李白研究会的发展历史
早在1985年,马鞍山市即成功举办了“中日李白诗词研讨会”,袁行霈、王运熙、安旗、詹锳、朱金城、裴斐、郁贤皓等国内知名学者纷纷与会,为日后发起、成立中国李白学会奠定了基础。
1987年11月3日至5日,马鞍山市隆重举行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活动。会议期间,由王运熙、安旗、詹锳、朱金城、裴斐、郁贤皓、罗宗强、乔象钟、李从军、葛景春10位学者发起签署了倡议书,建议成立“中国李白学会”,会址和《李白学刊》编辑部设在马鞍山市李白纪念馆。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49位代表又正式联合签署了倡议书,筹备建立中国李白学会。11月4日,中国李白学会筹建大会正式召开。会议选举詹锳先生为会长,王运熙、朱金城、安旗、罗宗强、郁贤皓、裴斐、张成德7位同志为副会长,郁贤皓同志兼任秘书长。理事会由詹锳等27人组成。同年12月,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发文,同意成立“李白学刊编辑部”作为学会的办事机构,同时负责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李白学刊》,暂定编制4人。
1990年6月21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成立该社团,同时建议定名为“中国李白研究会”,由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负责日常管理。
1991年6月7日,中国李白研究会经民政部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李白学刊》亦从第1992年12月,马鞍山市又决定将原隶属于市城乡委的“中国李白研究编辑部”与原隶属于市文联的“马鞍山市李白研究室”合并,成立“中国李白研究会办公室”,作为中国李白研究会的专职办事机构,为副县级事业单位,由文化局代管。核定编制8人,事业费由市财政全额拨款。
1993年6月,市编委又发文,同意“中国李白研究会办公室”增挂“马鞍山李白研究所”牌子。
1997年10月19 日,中国李白研究会在四川省万县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郁贤皓教授为会长,薛天纬、葛景春、阎琦、詹福瑞教授以及张成德、钱啸森同志为副会长,李子龙同志为秘书长。推举詹锳教授为名誉会长,王运熙、朱金城、安旗先生为顾问。
1999年1 月,经文化部批准,确定李子龙为中国李白研究会法定代表人。同年,经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批准,增补马鞍山市副市长陈大娜为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至此,中国李白研究会共有理事39 名,其中常务理事17名
2011年8月25日至28日,由中国李白研究会和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马鞍山李白研究所、江油李白纪念馆协办的“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及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学者参会,提交论文60余篇。
大会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薛天纬致开幕词,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健致欢迎辞,来自江油、马鞍山和香港的三位来宾代表任德远、杜和题、邝健行等分别致辞。随后,西北大学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阎琦主持学术发言,香港浸会大学邝健行教授、日本明海大学市川桃子教授、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先后就提交的论文作了大会发言,安徽大学汤华泉教授、西北大学李芳民教授作为学术评议人予以精彩点评。
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与会代表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分别由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西北大学阎琦教授、合肥师范学院袁晓薇副教授主持。分组讨论期间,各位专家学者从海内外的李白研究、李白的生平与交游、李白与巴蜀文化、李白的思想与文学观念、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后世对李白的接受、李白作品的重新解读等角度,对李白进行了全方位更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拓宽了李白研究的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会议闭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吴明贤教授主持,河南省社科院胡永杰、马鞍山李白研究所胡俊、合肥师范学院袁晓薇向大会汇报了三个小组的分组讨论情况;江油李白纪念馆馆长郭兴隆,安陆李白纪念馆馆长王清,马鞍山李白研究所所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明分别介绍了各地李白研究的开展情况,江油青莲乡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张杰委托绵阳师范学院蒋志教授在会上发言。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葛景春致闭幕辞。
学术考察期间,与会学者们参观了位于江油青莲乡的李白故居和江油市的李白纪念馆。江油是李白的故乡,保存有陇西院、粉竹楼、月圆墓、洗墨池等有关李白的遗迹,以及太白祠、太白楼、李白纪念馆等纪念性建筑。
由于学会领导机构人员具体工作职务有所变动,为了及时调整以利于学会工作顺利开展,研讨会期间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务理事以上人员特别会议,会上选举马鞍山市政府副市长王晓焱为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增选钱志熙、李芳民、汤华泉、梁森等四人为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暨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与出版单位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与会学者对李白研究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选举了新一届的会长和理事会。
『叁』 马鞍山市长是谁
周春雨,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安徽天长人,1988年10月入党,1989年7月工作,省委党校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履历
1985.09——1989.07 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9.07——1995.01 安徽省合肥市委办公厅秘书一处工作人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其间:1989.07—1990.04 在合肥化工厂电解车间劳动锻炼); 1995.01——1995.02 安徽省合肥市委办公厅副调研员; 1995.02——1997.04 安徽省委办公厅秘书室副调研员; 1997.04——1999.02 安徽省委办公厅秘书室调研员; 1999.02——2000.01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室调研员; 2000.01——2000.07 安徽省委办公厅综合室调研员; 2000.07——2001.04 安徽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处长; 2001.04——2007.04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其间:1998.09—2001.08 参加省委党校法学专业研究生学习); 2007.04——2008.04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2008.04——2008.06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8.06——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肆』 马鞍山副市长有哪几位
魏
尧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沈天鹰
市委常委、副市长
骆
磊
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
龙李海
副市长
王晓焱
副市长
苏从勇
副市长
李修松
副市长(挂职)
高晓平
副市长
陶
钧
副市长(挂职)
『伍』 金寨县的旅游
燕子河大峡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境内,由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字。与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毗邻,峡谷奇峡绵延,以险崖、奇石、幽谷、秀水而著称。
峡谷长度约2000米的步道游览空间,集中分布着鬼斧神工、险不可攀的天坑绝景;深不可知、天设地造的“仙人洞”,如雪似烟若雾是水、变幻无穷的神韵瀑布;天然奇石、石纹、石穴千姿百态,色彩斑谰,无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奇峡异滩,大大小小的潭、池、湖、岛,奇观胜景,令人惊叹不已,恍若步入人间仙境;飞瀑流泉,古树名木,犹如置身桃花源中;青山秀水,蓝天白云,春夏秋冬,各显风韵,是令人神往的绿色旅游佳境。 戏剧
清末民初,京戏、倒七戏、皮影戏班社在城乡流动演出,上演传统剧目,大都是宣扬封建道德的内容。皮影戏班根据民间传说《黄花天子坐古城》编排成《五女征南》剧目上演。民国20年(1931),金家寨剧团及苏区各地宣传队自编自演革命内容的新戏,如《送郎当红军》、《红军打商城》等。
抗日战争期间,省属各话剧团体在立煌上演《放下你的鞭子》、《盲哑恨》、《马百计》、《八百壮士》等独幕剧;其他剧团上演的还有夏衍编的《一年间》、凌鹤松编的《黑地狱》、老舍编的《面子问题》、宋之的编的《黑字二十八》、陈白尘编的《群魔乱舞》、曹禺编的《雷雨》、田汉编的《吕优之死》、洪深改编契诃夫的《蠢货》等剧目;京剧团上演的有《梁红玉》、《情忠报国》等剧。
1950年,为配合清匪反霸,城乡业余剧团演出《地主请客》、《活捉汪宪》等。1951年,县组织抗美援朝宣传队在城镇、农村演出《戳破纸老虎》等戏剧,宣传抗美援朝。1958年,山歌剧《闹红灯》获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优秀节目奖。“文化大革命”前17年,戏剧节目多为配合政治运动的内容。“文化大革命”间的10年,传统剧目被禁,“样板戏”统治舞台,业余剧团统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革命大批判”小节目。1978年后,剧团恢复上演传统剧目。1982年,县文化馆业余演出队参加省业余剧团调演,演出李皓创作的《夜宿翠屏岭》获创作奖,1984年,张传习创作的古装剧《铁碑怨》和甄远东创作的《点状元》,由县黄梅戏剧团和皖西庐剧团参加省首届戏剧节演出,分别获编剧二等奖和一等奖,1985年,《铁碑怨》、《点状元》两剧由省电视台黄山音像公司联合录相放映。
音乐
县境流传有民歌、山歌、小调等,既有抒发男女青年的美好爱情,也有揭露旧社会的不平,反映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心声。立夏节起义后,苏区宣传工作者采用旧民歌曲调填入新词,宣传革命思想。佛堂坳列宁小学校长罗银卿用民歌《八段锦》曲谱,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新歌,在根据地广泛流传。此歌已编入《革命历史民歌表演唱》和大型音乐舞蹈影片《东方红》。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西学生军宣传队、动员委员会工作团、学生街头宣传队,在县境用歌曲宣传抗日救国。《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救国军歌》等歌声遍及城乡。民国27年(1938)“立社”组织大型合唱团举办音乐晚会、音乐讲座。民国28年合唱团举办《黄河大合唱》,民国31年举办《生产大合唱》。
1949年后,学校重视音乐课,有专用教材。“文化大革命”中,“语录歌”、“忠”字歌占据歌坛。1982年,省电台播放由县文化馆搜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金寨师范教师廖家骅整理的《大别山民歌联唱》49首。80年代以来,现代音像设备日渐增多,促进了新歌曲的普及,青年爱唱轻松、活泼、富有生活情趣的流行歌曲。
舞蹈
县境历来流行各式花灯舞蹈,无固定程式,舞姿因人而异。学校兴起后,教学《葡萄仙子》一类舞蹈。苏区宣传队员常用边歌边舞形式,加强宣传效果。民国33年,立煌举办体育运动会时,立煌女子中学表演《土风舞》。1949年,老解放区的腰鼓、秧歌、莲湘(花棍)传入县境,学校师生学习、表演。1956年,县举办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青山区演出挖掘整理的《莲花灯舞》和《十把扇子》传统节目,参加省地会演。省剧团还把金寨的“道花谜”节目带到北京演出,受到首都观众欢迎。同年,职工、学生一度学跳“交际舞”。1968年,盛行“忠”字舞,男女老少都得学跳,文化主管部门还办培训班教练推广。1980年后,青年喜跳迪斯科,工会、共青团常组织小型舞会。 上将:洪学智
中将:皮定均 张贤约 林维先 李耀 陈先瑞 曾绍山 滕海清 徐立清
少将:丁世芳、卜万科、于侠、马琮璜、王凤梧、方子翼、方升普、邓忠仁、邬兰亭、严家安、杨克武、肖全夫、肖选进、吴诚忠、佘积德、余嗣贵、闵鸿友、汪乃贵、汪少川、董洪国、王远芬、李家益、余明、宋承志、宋文、张行忠、张贻祥、陈宏、陈祥、陈伯禄、林彬、林乃清、周发田、周时源、胡继成、赵遵康、徐其海、陶国清、戚先初、康烈功、詹大南、詹化雨、漆远渥、熊挺、宋维拭、陈宜贵、胡鹏飞、曾宪池、傅绍甫、程明。 孙大发(上将)
周伯荣(少将)
洪豹(少将)
皮国勇(少将)
蔡勇(少将)
徐甘泉(少将 )
邬援军(少将)
邬江兴(少将、原籍金寨) 洪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谢广祥(安徽省副省长)
陈辞(海南省省委常委、海口市市委书记)、
方宁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
杨振超 (安徽省淮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开焰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
晏飞 (安徽省地税局政治部主任)
卢仕仁 (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冯克金 (安徽省巢湖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晓焱 马鞍山市政府副市长
吕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姚枝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副主任
皮卫平厦门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金平 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起草小组组长 周祖培
王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蒋光慈
廖磊
林英钟
陈淮生 黄莽(中国诗词协会会长)
周森(香港三峡画院院长)
江涛(亚洲左拳王)
钱涛 (国家一级演员)
郑鹏(设计师)
吴照(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姜潮(快乐男生全国20强)
胡鑫(感动中国大学生,五四爱心学校发起人之一)
吴青山(五四爱心学校发起人之一)
鲍梅峥(合肥三国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苏明娟(中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
傅贤治(江南大学校长助理)
佘开国(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主编)
储兰兰(著名京剧青年演员)
许多余(诗人) 周火生(86次来金寨做爱心事业的最伟大的昆山老人)
周老师,江苏昆山退休高级教师。他把每月数千元退休工资,省吃俭用16年共捐资460多万元,其中个人捐款达26万元,协建5所学校,改善10所中小学办学条件,资助了约650名学生。在昆山,他被称为“希望骆驼”、“希望老人”、“昆山捐资助学第一人”,但他更愿意把自己称为“希望工程搭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