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5)28号文件
http://wapwenku..com/view/7374723b1a37f111f1855b9f.html?ssid=0&from=0&uid=0&pu=usm@0,sz@1320_2003,ta@iphone_1_8.3_1_10.6&bd_page_type=1&id=&tj=wenku_3_0_10_title#page/1/1438101498384
⑵ 人社保,财政部发2015年28号文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
省人社厅错误理解人社部(2015)28号文件,制订“新”办法出现了巨大偏差
国家人社部(2015)28号文件中第四条原文如下:
(四)关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简称改革前,下同)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上面的国家人社部文件非常明确,非常清楚,(1)全国统一(不是某局部地区)执行人社部(2015)28号文件,一个标准。(2)把2014年10月至2024年退休的列为“中人”。“中人”的“过渡期”为10年。(3)这10年过渡期计发退休金的最根本的思想是“保底限高”。(4)明确了对“老”“新”办法的计增率(2015年10%,2016年20%……2024年100%),这个增长率的基数是“新”办法比“老”办法“超出的部分”,既不是“老”办法算出的退休金,也不是“新”办法算出的退休金,而是“新”“老”办法之间“超出部分”。
例如:
2015年按“老”办法算出的退休金为5000元,按“新”办法算出的是6000元,超出部分是1000元,1000x10%即为100元,2015年“中人”的退休金即为5100元;又如,2016年退休按“新”办法算出是7000元,超出部分即为1900元,再乘以增长率20%,为380元,2016年退休金即为5480元;再如,2017年以“新”办法算出的是8000元,超出部分(8000一5480=2580),再以此作基数乘以30%=774元,2017年的退休金即为5480十774=6254元……以此类推至2024年。这才比较符合国家人社部“平稳过度”“保底限高”的真实意图。而省人社厅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是把上一年的退休金当作递增的基数来乘以增长率,所以才出现每年退休金上千元的巨大差距。
我国今年对外公布的经济增长率为6.5%,而据说内部掌握的实际增长率要低很多,如按省人社局的“新”办法,最后一年的“中人”退休金轻松地达到一万五六至两万多,因为每年的基数在飞涨,2024年退的将是2015年退的三四倍。我国经济在这几年中不可能放卫星,估计国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解决飞快增长的巨额在职人员工资和退休养老金的,要同企业退休人员“并轨”更是不可能,后退“中人”的基数每年在上涨,增长率10%实际都会在千元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坐上火箭都追赶不上。所以,省人社厅错误理解国家人社部(2015)28号文件精神,制订出的新办法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相悖,制订和实施都出现了严重偏差,希望省人社厅尽快纠正。
⑶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国办发(2015)28号
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国办发(2015)28号和你说的内容毫不相关。
⑷ 国发 2004 28号文件
http://www.gov.cn/ztzl/2006-06/30/content_323794.htm
⑸ 四川省商务厅川商建{2006}28号文件内容是什么传销和直销的区别是什么
国务院颁布的《取缔非法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分别于11月1日和12月1日实施。10月24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工商机关切实做好贯彻实施《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的有关工作,在年底之前开展一次打击非法传销专项行动。
当前的传销活动大多不销售商品,而是打着合伙做生意、帮助介绍工作、高收入、高回报等旗号,千方百计诱惑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入组织,收取“人头费”诈骗钱财,被骗者为挽回“损失”则以相同手段再骗他人。传销组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相互诈骗群体”,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稳定。参与非法传销的人大部分自以为参与的是“合法直销”,把人骗进火坑的非法传销企业,也大都打着“合法直销”的旗号。为了防止上当受骗,要弄清直销与传销六个方面的区别。
区别一:有无入门费。非法传销公司收取入门费,数额在三五百到千元不等,有一些“聪明”的非法传销公司,他们变通形式收取入门费,如以入门认购产品为由收取几百到千元不等的费用。非法传销参加者缴费后,取得加入、介绍或发展他人的资格,并以此获得回报。而在正规的直销公司是没有这块费用的。
区别二:有无依托优质产品。非法传销公司依托的是低质高价产品,一套只值几十块钱的化妆品可以标价为几百甚至上千元。而直销企业的产品标价则物有所值。
区别三:产品是否在市场上销售。非法传销玩的是“聚众融资”游戏,他们的销售方式是入门的所有销售代表都要认购产品,但这些产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只作为拉进下一个销售人员的样本或宣传品。结果是所有销售人员人手一份,产品根本没有在市场上销售。组织者利用后参加者所缴付的部分费用支付先参加者的报酬维持运作。而直销企业的产品质量好,因此产品在市场上畅销,其产品销售是由生产厂家通过营销代表直接到顾客手中,中间没有环节,并且少有广告。
区别四:有无退货保障制度。非法传销公司的产品一旦销售就无法退换,或者想方设法给退货顾客设置障碍。正规的直销企业为顾客提供完善的退货保障,如对顾客承诺在购货后7天内退回仍具有销售价值的产品,可获100%现金退款;有的直销企业还承诺在购货10天内可退回使用过的产品,可获得50%现金退款或50%等值购货额。
区别五:销售人员结构有无超越性。以“拉人头”来实现收益的非法传销公司,在销售人员的结构上往往呈现为“金字塔”式,这样的销售结构导致谁先进来谁在上,同时先参加者从发展下线成员所缴纳的入门费中获取收益,且收益数额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决定,先加入者永远领先于后来者。这种不可超越性在直销公司就不存在,参与者在收益上不分先后,表现为多劳多得。
区别六:有无店铺经营。我国经历了1998年全面整顿金字塔式传销后,很多外来直销企业纷纷转型。从那时起,“店铺雇佣推销员”的模式就成了直销企业的主要销售模式。这种特殊的直销经营方式,让推销员归属到店,这样便于公司管理。非法传销企业往往停留在发展人员上,经营活动处于无店铺的状态。这是区分直销和非法传销的一个直观区别。
⑹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5:28号
1.国办发[2015]28号,有。
2.关于民师问题的国办发[2015]28号,没有,谁都没有。国办文件多少年都没有,看趋势近几年也不会有。
⑺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一百三十八号文件
总局令?
最新一期的总局令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 第71号回《工商行政管理答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
2014年9月1号公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也就是说,还没有138号文件,在国家工商总局的网站里也搜索不到。
⑻ 工商局贴封条收取保证金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专管理总局令
第28号 第二十属九条 对有违法嫌疑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检查时,应当有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在场,并制作现场笔录,载明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由办案人员、当事人、第三人签名或者盖章。第三十五条 法律、法规规定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施。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解除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三十六条 查封、扣押当事人的财物,应当当场清点,开具清单,由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交当事人一份,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财物通知书。依法先行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补办查封、扣押手续。
如工商局没有采取上述手续,他们的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可直接起诉,加贴的封条无法律效力。
⑼ 你知道国办发2015、28号文件在哪可以看到么 谢谢
由某些省的政府公报目录可知,此文件的题目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此文件为非公开发布文件。一般文件非公开发布的原因一是涉密,二是和老百姓无关。这个文件属于和老百姓无关。因此基本上哪里也看不到。网上有个别其他年份的立法计划,可以看看,这份文件也就那些东西,换汤不换药。
有很多人在找这份文件,据传该份文件里有解决民办教师遗留问题、解决特困群体生活等等,实际上,这些内容和该文件没有一丝关系(也就是20页废纸)。
⑽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28号
关于印发国务院2015年立法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5】28号),跟老百姓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