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鞍山抗日遗址的历史
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河镇,主峰海拔616米,是一个由粗犷雄伟的山峦叠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丽多姿的田园山庄及马鞍山革命抗日遗址组成的自然风景区。其山势峻峭,峰顶突兀,四周悬崖如削,只有山前一条石凿的132级的石阶小道能通往峰顶,易守难攻,实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故为兵家必争之地。 山巅石峰高数十米,东西两顶相连,成凹形,远望状似马鞍,故名马鞍山。石峰四面悬崖峭壁,西南角有条石阶,狭而陡,似天梯,直达南天门,是通向峰顶的唯一险道。马鞍山周围峰峦起伏,山上林木苍苍,山下淄水蜿蜒,道路纵横交错,曾为历史上南北交通咽喉。抗日战争时期,它是扼沂蒙山区通往清河区的门户,战略位置重要。
1941年八路军占领此山,并控制周围地区。在日伪军对鲁中区进行“大扫荡”时,部队分散活动,马鞍山成了安置伤病员和家属的小后方。
1942年11月,日伪军扫荡沂蒙。1942年11月9日,千余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马鞍山发动进攻。当时,山上只有鲁中军区二团副团长王凤麟、中共鲁中区党委组织科长李成式和抗战军属冯旭臣老人等30余名伤病员和家属。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毙伤敌军二百余人。王凤麟、谭克平等30余人壮烈牺牲。这就是淄博抗日战争史上有名的“马鞍山保卫战”。
为纪念在保卫战中献身的英雄,1945年博山县政府在马鞍山建立了“马鞍山抗日烈士纪念碑”, 碑通高210厘米,呈六棱形,刻有介绍马鞍山战斗的碑文,鲁山区专员徐化鲁题写的“气壮山河”4字、博山县长毛梓材的《马鞍山抗日烈士赞》题词,以及27名烈士姓名。整个纪念园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纪念馆、战斗遗址、怪石林、钟鼓楼、华光寺等。
1977年12月,省革命委员会公布马鞍山抗日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政府为纪念碑加筑了水泥结构的护碑亭,整修了登上山峰的台阶、护拦及山峰的掩体、指挥所遗址。1985年,在主峰的多处悬崖石壁上镌刻了廖容标、冯毅之、钱钧、李伯秋、吴瑞林的题词和诗词。
改革开放后,淄河镇投资近百万元开通了攀山公路,恢复了山上原有的玉皇阁、华光寺等建筑,重修了烈士祠堂,塑造了“一门忠烈”烈士群雕,修建了凌云阁等景点,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组,将其建成了融革命传统教育与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马鞍山风景游览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已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奇迹盛世出。人们又在山上陆续发现了多处新的自然景观:2001年在马鞍山两侧的山梁上发现了100多间石屋和烽火台;在山东峰百米高的悬崖上有一个十余米高的八路军头像,浩然正气,形象逼真,象征了马鞍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的不屈灵魂,被称之为“英雄魂”;在马鞍山正南方的“三泰山”主峰上,恰似一个熟睡的大佛,庄重自然,活灵活现,被人们称之为“三泰卧佛”;马鞍山西南方的一座山峰,犹如一尊静坐修行的弥勒佛,神情专一,泰然自如,线条分明——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⑵ 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的重大战役除了台儿庄战役
威海卫战役中___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
威海卫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11月下旬,日军侵占旅顺(今属辽宁大连)后,其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即将进入冰封期,不便于登陆作战,遂决定暂缓执行直隶(约今河北)平原作战计划,而将战略进攻方向转至山东半岛,海陆配合攻占威海卫,企图歼灭北洋海军。为此,陆军在其第2集团军基础上组成"山东作战军",下辖第3、第4旅和原属第6师的第11旅,共计2.5万余人。清廷因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错误,集重兵于奉天(今沈阳)、辽阳和京津一带,山东半岛防御薄弱。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遥对旅顺、大连,建有拱卫渤海门户的北洋海军基地。北洋海军各舰艇于旅顺失陷前即撤返威海港,尚有大小舰艇27艘;港区陆上筑有炮台23座,安炮160余门,守军19营;烟台、酒馆(今牟平东)、荣成(今旧荣成)等处另有驻军41营。此时慈禧太后起用恭亲王奕欣,令其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共筹和议。当得知日军企图后,始作迎战准备。李鸿章令北洋舰队水陆相依,陆军固守大小炮台,舰船依托岸上炮台进行防御。
日军为避开从威海港正面进攻,决定在荣成登陆,由陆路抄袭威海卫之背。1月20日晨,日"山东作战军"在联合舰队护送和支持下,于荣成湾龙须岛登陆,占荣成。21~23日,清廷命北洋海军乘间出击,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守港待援,未予执行。25日,日军分兵两路进攻威海卫。26日,总兵孙万龄率部2000余人阻击南路日军于桥头以东,但北路日军已进至鲍家村、崮山后。28日,山东巡抚李秉衡令戴宗骞率所部北岸炮台守军协同孙部夹击北路日军,戴军未进,孙部孤军力战后退却。南路日军占桥头,逼近温泉,于30日晨同北路日军夹攻南岸炮台。守军奋勇抗击,丁汝昌率"靖远"等5舰在港内以舰炮火力支援。日军多有死伤,少将旅长大寺安纯被击毙。战至13时,南岸炮台失守。2月1日,日军向威海卫以西迂回攻击孙万龄部,孙率部抗击,但因部将阎得胜临阵脱逃,被迫撤退酒馆。日军遂占威海卫城。同日夜,丁汝昌令敢死队登北岸破毁炮台,以免资敌。2日凌晨,日军占北岸炮台。坐困威海港的北洋舰队遂陷于日军海陆包围之中。从4日起,南岸炮台日军和联合舰队连日轰击北洋舰队各舰及日岛、刘公岛炮台;并在夜间以鱼雷艇小队连续突入港内实施袭击,装甲舰"定远",巡洋舰"来远"、"靖远",练习舰"威远",布雷船"宝筏"等,先后被击沉、击毁。7日,北洋海军鱼雷艇11艘擅自从北口突围逃跑,遭日舰追击,或搁浅,或被掳。洋员瑞乃尔等劝逼丁汝昌投降,丁严正拒绝,仍坚持战至船没人尽。9~11日,右翼总兵刘步蟾、提督丁汝昌、护理左翼总兵杨用霖等先后自杀殉职。陆将戴宗骞、张文宣亦自尽。洋员马格禄等怂恿威海营务处候选道牛昶昞于12日假丁汝昌名义向日联合舰队投降。17日,日军占领刘公岛,威海卫海军基地完全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此役,日军从侧后登陆,成功地对威海卫实施水陆夹击。清军由于兵力单薄,陆海军缺乏协同,北洋舰队困守港内,终遭全歼。
⑶ 山东抗日英雄事迹
1、邢如天清水泊反扫荡。
邢如天,受到亲哥哥的影响,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抗战过程中,邢如天经历了很多。清水泊反扫荡中,鲜血染红了整个水洼地,邢如天很多战友牺牲在芦苇荡内,他侥幸捡回一条命。近日,记者来到寿光市台头镇邢西村邢如天的家中,听老人回忆了他那一段烽火岁月。
2、丰太房
1947年入党,参加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等;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先后参加了解放南京、杭州、温州、福州、厦门、泉州等200多个地方的战斗;
1950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参加了中线作战、上甘岭、丁字山等战役。在朝鲜负伤后评为二等一级残疾,抗美援朝回国后,1954年复员回家。
3、孙万杰
1926年出生,青州市庙子镇庙子村人,1943年参军,参加过百余次战斗,其中包括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1945年,日军投降后,曾参加护送日军任务。
4、邢永生
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伍,历任渤海军区特务营连长、华东野战军十纵28师82团副团长、三野10兵团28军82师244团团长兼政委。在金门战斗中受伤被俘后押往台湾,关入了台北内湖干部集中营,1950年1月被秘密杀害,是一名战功赫赫的抗日英雄。
5、王均坤
抗战时期部队的条件极其艰苦,常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他直到参军半年后才领到军装、步枪和5颗手榴弹,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让他高兴不已。当时敌强我弱,部队总是捕捉机会打游击战,歼灭小股敌人,抢夺鬼子的武器弹药、粮食布匹。
⑷ 寻求马鞍山抗日纪念馆,战斗遗址等与抗日战争有关得资料,他们得 具体位置与联系方式,谢谢
第2问,显然是国军指挥八路军,工农红军在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改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第3问,蒋显然不是真心实意的不抵抗吗。日本想灭亡中国,如果中国灭亡了,蒋上哪儿去独裁?上哪儿当总裁,当委员长?他不过想先灭中共,再抗日。
第1问,
被击毙于中国境内的侵华日军将领名单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15日止的时间内,死于中国境内的日军将领名单。
一.被国民革命军击毙
1.林大八,陆军 少将,1932/03/01,毙于上海。
2.仓永辰治,陆军 少将,1937/08/29,毙于上海吴淞。
3.家纳治雄,陆军 少将,1937/10/11,毙于上海。
4.浅野嘉一,陆军 少将,1937/11/14, 战伤毙命天津。
5.加藤仁太郎, 海军少将, 1938/07/ 31 毙于长江下游。
6.杵春久藏,陆军 少将,1938/08/02 毙于山西运城。
7.饭冢国五郎, 陆军 少将,1938/09/03毙于江西德安。
8.小笠原数夫, 陆航中将, 1938/09/04 坐机于湖北孝感被击毁。
10.饭野贤十,陆军 少将,1939/03/22 毙于南昌。
11.山田喜藏,陆军 少将,1939/05/12 毙于湖北 大洪山。
12.田路朝一,陆军 中将,1939/06/17 毙于安徽南部。
13.小林一男,陆军 少将,1939/12/21 毙于内蒙古安北。
14.中村正雄,陆军 中将,1939/12/25 毙于广西昆仑关。
15.秋山静太郎, 陆军 少将,1940/01/23 毙于山东。
16.左藤谦,陆军 少将,1940/03/02 毙于江西潘阳湖。
17.木谷资俊,陆军 中将,1940/03/20 毙于江西。
18.水川伊夫,陆军 中将,1940/03/22 毙于内蒙古五原。
19.前田治,陆军 中将,1940/05/23毙于山西晋城。
20.藤堂高英,陆军 中将,1940/06/03 毙于江西瑞昌。
21.大冢彪雄,陆军 中将, 1940/08/05毙于晋东南。
22.井山官一, 陆军 少将,1940/10/16 毙于湖北宜昌。
23.大角芩生, 海军大将,1941/02/05 坐机于广东中山 被 击毁。
24.须贺彦次郎,海军中将,1941/02/05 坐机于广东中山 被 击毁。
25.上田胜,陆军 少将,1941/05/13 毙于山西中条山。
26.山县业一, 陆军 中将,1941/12/25 毙于安徽。
27.酒井直次,陆军 中将,1942/05/28 毙于浙江南溪。
28.冢田攻,陆军 大 将, 1942/12/18 毙于安徽太湖。
29.藤原武,陆军 少将,1942/12/18 毙于安徽太湖。
30.浅野克己,陆军 少将,1943/05 毙于广东东江。
31.仁科馨,陆军 少将,1943/ 06/01毙于湖南。
32.黑川邦辅,陆军 少将,1943/06/28毙于云南。
33.布上照一,陆军 少 将,1943/11/23毙于湖南常德。
34.中畑护一,陆军 少 将,1943/11/25毙于湖南常德。
35.下川义忠,陆军 中将, 1944/04/19 毙于湖北应城。
36.横山武彦, 陆军 中将, 1944/06/11毙于浙江龙游。
37.木村千代太,陆军 中将,1944/06/11毙于河南。
38.和尔基隆,陆军 少将 , 1944/07/21毙于湖南衡阳。
39.大桥彦四郎,陆军 少 将,1944/07/25 毙于湖南长衡会战。
40.左治直影,陆军 少 将,1944/07/27毙于湖北荆州。
41.志摩源吉,陆军 中将, 1944/08/06毙于湖南衡阳。
42.藏重康美,陆军 少将 , 1944/08/16毙于云南腾冲。
43.南野丰重,陆军 少将 ,1944/09/08毙于云南芒市。
44.与野山寿,陆军 少将 , 1945/02/09毙于华中。
45.山县正乡,海军大将, 1945/03/07 毙于浙江椒江。
二.被共产党军队击毙
1.沼田德重,陆军中将,1939/08/12,被八路军击伤毙命于山东。
2.阿部规秀,陆军中将,1939/11/07,被八路军毙于河北涞源。
3.吉川贞佐,陆军少将,1940/05/17 被共产党员刺杀于河南开封。
4.饭田泰次郎,陆军中将,940/11/28被八路军毙于华北。
5.吉川资, 陆军少将,1945/05/7 被 八路军毙于 山东 半岛
以下是被认为阵亡,但并没有死亡的日军将领:
常冈宽治 少将 独立第2旅团长 1938.10.28 山西 重伤
赤鹿里 中将 第13师团长 1943.11.23 常德 后任122师团师团长
滋田赖四郎 中将 1943.11.28 常德
佐久间为人 中将 第68师团长 1944.7.21 衡阳 中炮受伤,后任84师团长
虽阵亡但缺少明确资料表明追晋的:
小原一明 大佐 骑兵第13联队长 1939.12.20 毙于绥远
长谷川幸造 大佐 第101师团第103联队长 1938.9.29 毙于江西
清水正一 大佐 第四混成旅团联队长 1938.9.30 毙于山西五台
缺少详细资料者:
水川伊夫 中将(?)绥西警备司令 1940.3.22 毙于绥远
在日军方面的资料中,没有关于水川伊夫的情况
被击毙于中国境内的侵华日军将领名单
来源:军盟中文网 等级:默认等级
发布于2005-06-24 10:02 【字体:大 中 小】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15日止的时间内,死于中国境内的日军将领名单。
一.被国民革命军击毙
1.林大八,陆军 少将,1932/03/01,毙于上海。
2.仓永辰治,陆军 少将,1937/08/29,毙于上海吴淞。
3.家纳治雄,陆军 少将,1937/10/11,毙于上海。
4.浅野嘉一,陆军 少将,1937/11/14, 战伤毙命天津。
5.加藤仁太郎, 海军少将, 1938/07/ 31 毙于长江下游。
6.杵春久藏,陆军 少将,1938/08/02 毙于山西运城。
7.饭冢国五郎, 陆军 少将,1938/09/03毙于江西德安。
8.小笠原数夫, 陆航中将, 1938/09/04 坐机于湖北孝感被击毁。
10.饭野贤十,陆军 少将,1939/03/22 毙于南昌。
11.山田喜藏,陆军 少将,1939/05/12 毙于湖北 大洪山。
12.田路朝一,陆军 中将,1939/06/17 毙于安徽南部。
13.小林一男,陆军 少将,1939/12/21 毙于内蒙古安北。
14.中村正雄,陆军 中将,1939/12/25 毙于广西昆仑关。
15.秋山静太郎, 陆军 少将,1940/01/23 毙于山东。
16.左藤谦,陆军 少将,1940/03/02 毙于江西潘阳湖。
17.木谷资俊,陆军 中将,1940/03/20 毙于江西。
18.水川伊夫,陆军 中将,1940/03/22 毙于内蒙古五原。
19.前田治,陆军 中将,1940/05/23毙于山西晋城。
20.藤堂高英,陆军 中将,1940/06/03 毙于江西瑞昌。
21.大冢彪雄,陆军 中将, 1940/08/05毙于晋东南。
22.井山官一, 陆军 少将,1940/10/16 毙于湖北宜昌。
23.大角芩生, 海军大将,1941/02/05 坐机于广东中山 被 击毁。
24.须贺彦次郎,海军中将,1941/02/05 坐机于广东中山 被 击毁。
25.上田胜,陆军 少将,1941/05/13 毙于山西中条山。
26.山县业一, 陆军 中将,1941/12/25 毙于安徽。
27.酒井直次,陆军 中将,1942/05/28 毙于浙江南溪。
28.冢田攻,陆军 大 将, 1942/12/18 毙于安徽太湖。
29.藤原武,陆军 少将,1942/12/18 毙于安徽太湖。
30.浅野克己,陆军 少将,1943/05 毙于广东东江。
31.仁科馨,陆军 少将,1943/ 06/01毙于湖南。
32.黑川邦辅,陆军 少将,1943/06/28毙于云南。
33.布上照一,陆军 少 将,1943/11/23毙于湖南常德。
34.中畑护一,陆军 少 将,1943/11/25毙于湖南常德。
35.下川义忠,陆军 中将, 1944/04/19 毙于湖北应城。
36.横山武彦, 陆军 中将, 1944/06/11毙于浙江龙游。
37.木村千代太,陆军 中将,1944/06/11毙于河南。
38.和尔基隆,陆军 少将 , 1944/07/21毙于湖南衡阳。
39.大桥彦四郎,陆军 少 将,1944/07/25 毙于湖南长衡会战。
40.左治直影,陆军 少 将,1944/07/27毙于湖北荆州。
41.志摩源吉,陆军 中将, 1944/08/06毙于湖南衡阳。
42.藏重康美,陆军 少将 , 1944/08/16毙于云南腾冲。
43.南野丰重,陆军 少将 ,1944/09/08毙于云南芒市。
44.与野山寿,陆军 少将 , 1945/02/09毙于华中。
45.山县正乡,海军大将, 1945/03/07 毙于浙江椒江。
二.被共产党军队击毙
1.沼田德重,陆军中将,1939/08/12,被八路军击伤毙命于山东。
2.阿部规秀,陆军中将,1939/11/07,被八路军毙于河北涞源。
3.吉川贞佐,陆军少将,1940/05/17 被共产党员刺杀于河南开封。
4.饭田泰次郎,陆军中将,940/11/28被八路军毙于华北。
5.吉川资, 陆军少将,1945/05/7 被 八路军毙于 山东 半岛
以下是被认为阵亡,但并没有死亡的日军将领:
常冈宽治 少将 独立第2旅团长 1938.10.28 山西 重伤
赤鹿里 中将 第13师团长 1943.11.23 常德 后任122师团师团长
滋田赖四郎 中将 1943.11.28 常德
佐久间为人 中将 第68师团长 1944.7.21 衡阳 中炮受伤,后任84师团长
虽阵亡但缺少明确资料表明追晋的:
小原一明 大佐 骑兵第13联队长 1939.12.20 毙于绥远
长谷川幸造 大佐 第101师团第103联队长 1938.9.29 毙于江西
清水正一 大佐 第四混成旅团联队长 1938.9.30 毙于山西五台
缺少详细资料者:
水川伊夫 中将(?)绥西警备司令 1940.3.22 毙于绥远
在日军方面的资料中,没有关于水川伊夫的情况
⑸ 马鞍山抗日保卫战敌酋参谋长是谁
当时任命叶剑英为总参谋长,左权为副总参谋长,而因为特殊原因,叶剑英当时并没有行使总参谋长职权,由左权行使总参谋长职权吧。
百团大战中左权牺牲后,任命腾代远负责总参谋长职务吧。 O(∩_∩)O哈!希望可以帮到你
⑹ 1945年淄博发生了哪些战役
1945年8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在山东省广大地区对日伪军进行的大反攻作战。(淄博没有明确战役)
⑺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抵抗来没
抗日战争,山东地区当然进行了抵抗,铁道游击队、陆房战斗、台儿庄战役都是人民抵抗的见证!
1、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鲁南地区(临城,峄县,滕县)的一支抗日武装。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军区铁道大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铁道游击队队长,王怀文为铁道游击队指导员,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
2、陆房战斗
陆房战斗是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中国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山东省泰安以西地区对日伪军的突围战斗。此战,八路军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八路军伤亡300人。我军指挥员: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师参谋处长王秉璋,六八六团团长张仁初、团政委刘西元。
3、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7)马鞍山淄博抗日扩展阅读
在山东地区,抗战时期,发明了地雷战。
地雷战的兴起。在山东境内,海阳民兵并非最早发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海阳民兵却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海阳的地雷战在山东却是最有名气的,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海阳地雷战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它地区的抗战。海阳民兵不仅在海阳境内大显身手,而且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相关地区的抗战,从而推动了整个山东地区的抗战,为山东地区的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⑻ 马鞍山抗日遗址的介绍
马鞍山位于淄川区口头乡大口头村南,是淄河上游的一座马鞍形险要山峰。抗日战争时期,它是扼沂蒙山区通往清河区的门户,战略位置重要。
⑼ 抗日战争胜利后淄博有留下来的日本人吗
没有了,因为中国不承认有双重国籍,现在全部是中国国籍。华夏民族。
⑽ 抗日将领张自忠和马鞍山这坐城市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吧,张将军是山东人,战死在湖北,跟安徽就没什么交集吧。你说的应该是张治中吧,两人不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