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庆市公共卫生问题调查报告怎么写。写一份
供你参考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院前急救工作,建立适应社会需求、比较完善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 本方案适用于县境内从事院前急救等诊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门诊部及诊所等医疗机构。
第三条 院前急救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本院外,对急诊病(伤)员进行现场急救、搬运及监护运送等诊疗活动。
第四条 院前急救应当遵循就近、救急、安全、迅速、高效、先救命后治病(伤),先治重病(伤)后治轻病(伤)的急救原则,做到组织严密、反应及时、操作规范,尽量减少死亡或致残的发生。
第五条 院前急救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坚持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
第六条 县卫生局成立院前急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政防保科,具体负责全县的院前急诊急救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网络构建与职责
第七条 全县建立“120”急诊急救信息平台,在县人民医院设置“120”急救调度站,负责全县院前急救医疗网络的日常调度、指挥工作。其工作职责是:
(一)受县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5人及其以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伤(病)员的院前急救工作的调度、指挥;
(二)负责受理全县的医疗救援。当接到灾情报告或救援呼救或救援指令后,应当根据院前急救原则,立即通知距离事故(事件)发生地最近的院前急救一级或二级医疗机构,组织现场抢救;
(三)当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一次伤(病)5人及其以上医疗救援呼救后,应在5分钟内报告县卫生行政部门。由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调度、指挥院前急救工作。
第八条 全县建立院前急救网络体系,设一、二、三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具体设置为:
一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打通、安稳、扶欢、丁山、永城、横山、新盛、中峰、蒲河、通惠、桥河、三会等卫生院及逢春煤矿、石壕煤矿、打通二矿、松藻煤矿、重庆冶炼厂、重钢四厂、重庆铝厂等职工医院;
二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东溪、赶水、石壕、郭扶、篆塘、三江、石角、隆盛、三角、永新、古南等(中心)卫生院和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松电总公司、綦江铁矿、綦江齿轮厂等职工医院;
三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綦江县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綦江分中心)。
第九条 各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工作职责:
(一)一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工作职责
1、负责向县院前急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120”急救调度站上一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情况;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后,快速组织医疗救护队伍,主动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3、负责承担一般轻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4、负责本医疗机构急诊科室建设,储备医疗救援药品、器材和物资,建立医疗救护队伍,开展救护相关业务知识、技能等培训工作;
5、接受县院前急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120”急救调度站的指令,服从调遣。
(二)二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工作职责
1、负责承担本辖(片)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以及危重伤(病)员的医疗急救任务;
2、负责制定本医疗机构的院前医疗急诊急救的工作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3、负责向县院前急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120”急救调度站报告本辖(片)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对事件(事故)的调查;
4;负责建立和完善本医疗机构的急诊急救科室,储备、调配医疗救援药品、器材和物资;
5、负责组建本辖(片)区的院前急救队伍,开展对本级及下一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的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
6、配备能正常运行的急救车辆及相关院前急救器材、药品和物资;
7、承担县院前急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120”急救调度站交办的其它指令性任务,服从调遣。
(三)三级院前急救网络医疗机构工作职责
1、
我也是网上看到的,楼主最好去医院看看
B. 如何写公共卫生自查报告
一、先要写出发现的问题点
二、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点的方案。
以下为公共卫生自查报告的范例,可以参考:
拒城河卫生院“虚假健康档案时间”自查自纠情况汇报
我院在接到潍坊市卫生局《关于转发鲁卫办发(2011)2号文件的通知》(潍卫基妇【2011】2号)后,根据文件精神,认真布置学习,相关科室、卫生所、相关责任人人手一份文件,要求反复学习,认真领会精神,与自身工作情况相对照,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与差距,进行分析讨论,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实施拟定计划并层层签订责任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
2、部分居民健康档案、慢病随访不规范,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对社区卫生服务居民的满意率和知晓率有待提高。
4、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在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5、走进社区开展健康教育,60岁以上居民健康查体活动次数偏少。
6、实际建档率低于要求值,仅达到25%。
7、部分居民健康档案资料不真实完善。
二、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进一步提高认识,按照规范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事关医改实施成效。我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领导,落实各级工作责任制。要按照《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卫妇社发【2009】98号)、《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09】113号)、《关于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09】98号)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发【2010】311号)等文件要求,细化实施方案,规范有序、保质保量地开展各项工作,切实让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组织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成立医改及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包括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妇女项目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真实性等。对各地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对领导不力、监管不到位发生的违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3、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我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项目的统筹和统一领导,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目标,要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机构内部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分工,分解任务、落实到人,确保项目任务的落实。要根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切实落实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使居民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和免费服务政策,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C. 公共卫生工作总结报告包括那些方面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之要求,公卫工作总结报告应包括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健康教育服务,3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4孕产妇健康管理,5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6传染病报告和处理,7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8重性精神病管理。
如果你们卫生局还发有另外的服务包项目,那就还要增加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