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机构编制

马鞍山机构编制

发布时间:2021-02-27 11:56:11

马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主要职责

一宣传贯彻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办理有关行政案件。
二管理和指导质量工作。组织制定质量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实施《质量振兴计划》,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组织实施国家质量奖励制度,推进名牌战略;协调执行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组织有关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负责产品防伪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
三管理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协调产品质量的行业监督、地方监督与专业质量监督;负责对生产领域产品质量实施监控和强制检验;依法组织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组织实施产品免检制度;管理纤维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管理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的生产许可证发放,并对其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管;管理质量仲裁检验工作;实施有关打假和专项整治工作。
四管理标准化工作。组织实施标准并进行监督;依法查处标准化违法行为;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管理农业标准规范的制订、修订工作;管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负责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的监督管理。
五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贯彻国家计量制度,实施量值传递;依法查处计量违法行为;管理和监督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依法监督管理计量器具;规范市场计量行为和社会公正计量服务机构;组织计量仲裁检定。
六管理和监督认证认可工作。组织查处强制性产品认证违法行为;负责对市场上认证商品进行监督检查;依法监督和管理认证市场;负责市以下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的有关工作,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七综合管理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依法查处其违法行为;对有关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管理有关检验机构;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
八制定全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科技、教育、信息统计工作;负责相关专业职业资格的有关工作。
九负责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机构编制、人事、财务、行政监察等工作。
十承办省局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⑵ 马鞍山市文化馆怎么样

简介:马鞍山市文化馆成立于1955年,系全额拨款的副县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现馆建成于1971年,位于花山区解放路6号,馆舍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广场使用面积3500平方米,历经40多年风雨和文化积淀的市文化馆大楼(原马鞍山展览馆大楼)已成为马鞍山市为数不多的地标性建筑,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马鞍山市文化馆先后经历马鞍山矿区文化馆——马鞍山市文化馆——马鞍山市群众艺术馆——马鞍山市文化馆4个发展阶段。1955年8月至1956年9月,为马鞍山矿区文化馆发展阶段。馆址位于金字塘畔,有7间平房,面积90平方米,工作人员7名。1956年10月到1984年3月,为马鞍山市文化馆发展阶段,馆址迁于幸福路100号。1956年10月,马鞍山矿区文化馆更名为马鞍山市文化馆,由省、市投资3万元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一座,面积360平方米,设有图书室、报刊阅览室、活动室,1958年建成使用。1984年4月以后,市文化馆改称马鞍山市群众艺术馆,馆址迁至花山区解放路6号、建成于1971年的原展览馆旧址。1993年10月,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马机编字(93)064号文件批复“同意市群众艺术馆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07年6月,马鞍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马机编字(2007)20号文件批复同意“市群众艺术馆更名为市文化馆,其他维持不变”。
注册资本:62万人民币

⑶ 马鞍山市财政局分为哪些科

你好!
市财政局内设办公室、综合科、税政条法科、预算科、政府采购科、回国库科答、行政事业科、经济建设科、农业科(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社会保障科、企业科、金融外资科、会计科、农村财政管理局、财政监督局、行政资产管理科、企业资产科、业绩与人事考评科、监事会管理办公室。下属政府采购中心、国库支付中心、非税收入管理局、注册会计师管理办公室、信息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等单位。

⑷ 我是一个烟草零售户,为什么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对高价烟投放怎么老是

烟草公司是中央直属企业。烟草公司和烟草专卖局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因为每个地方不同,招聘形式也不同。你所说的有编制,应该等同于我们这边的正式工招聘,我们一般是委托人事局出题,和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形式差不多。而单位自行招聘的,一般是短期聘用制人员,也就是所谓的零时工。两种形式的差距是很大的,正式工是聘用工收入3、4倍以上的多得很。|||是国企烟草行业的利润很暴力所以国家要垄断以前烟草公司和烟厂是属于一个部门的后来企事业单位分家了烟草公司属于事业单位想进烟草公司比较费劲烟草公司待遇真的很好工资也很高|||烟草公司是国企|||你说它是局就是事业单位,你说他是公司就是国有企业,内部编制跟事业单位差不多,但也有聘用制的也很多.|||是不是事业单位,主要是看是否有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批文,目前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是很彻底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公司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另外,你可以问一下负责人事的同志,看你们的工资标准就知道了,或者了解一下,你们的工资是人事部门审批还是劳动部门审批,如果是人事部门审批就是事业单位.烟草公司为什么招聘,因为你们单位效益好啊!|||确切的说,烟草公司是国家专卖体制下的国家垄断企业,不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烟草公司里面没有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的编制人员。烟草公司(烟草局)这是垄断行业,各地区都有。这是一个单位挂两块牌子。但是烟草公司和烟草局是有区别的。烟草公司是销售烟的,将烟销售给零售户,然后由零售户再卖给我们烟民。烟草局是负责,烟草证,查假烟、走私烟等的,属于政府管理部门。说的简单一点,烟草局属于政府管理部门,烟草公司属于国有企业,但是这两个机构经常是人员重叠的,一个单位两块牌子。考公务员有可能分到烟草局,但是此类情况很少,因为烟草局人浮于事,裁员还来不及呢,一般政府不会再给什么编制。|||烟草公司和烟草专卖局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烟草公司属于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专卖局是具有一定行政执法能力的机构,采用公务员管理模式,但不属于公务员系统。|||它属于国家垄断行业。!

⑸ 马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内设科室

(一)办公室
协调管理局机关日常工作和行政事务;负责会议组织、文秘、档案、机要、保密、保卫、信息、信访等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机关内部规章制度。
(二)法规科
宣传贯彻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研究拟定有关规章、办法;负责行政执法的督查及有关行政执法案件审理;承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法律咨询工作;负责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发证;负责新闻发布和宣传工作;组织实施原产地域产地或产品保护工作。
(三)计划财务科
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管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装备和信息统计工作;研究指导有关技术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的改革和发展;组织科研开发、推广科研成果;负责系统内财务、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和财务结算中心的工作。
(四)质量管理科
研究拟定质量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实施《质量振兴计划》,指导全市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国家质量奖励制度,推进名牌战略;总结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组织查处强制性产品认证违法行为;依法监督和管理认证、咨询市场;监督检查认证、认证咨询和从事认证业务的培训机构、检验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承办市以下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的有关工作,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协调执行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负责组织有关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负责产品防伪的监督管理工作。
(五)标准化科
组织实施标准并进行监督;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负责管理农业标准规范的制订、修订工作;管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负责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的监督管理。
(六)计量科
推行法定计量单位,贯彻国家计量制度,组织实施量值传递;管理和监督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依法监督管理计量器具;规范和监督市场计量行为;负责计量技术机构、社会公正计量服务机构和检定人员资格管理的有关工作;组织计量仲裁检定;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引导和帮助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开展C标志评价。
(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和进出口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其违法行为;对有关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管理有关检测机构;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考核(培训、发证)工作。
(八)产品质量监督科(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管理和协调产品质量的行业监督、地方监督与专业质量监督;组织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组织查处质量、计量、标准化等违法行为,受理有关的投诉、举报;负责对市场上认证商品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有关打假和专项整治的具体工作;组织对生产领域产品质量实施监控和强制检验并依法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管理质量仲裁检验工作;管理纤维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的生产许可证发放,并对其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九)政治处
机关党委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负责本系统内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表彰奖励、目标管理和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管理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科级干部管理工作;负责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群工作。
(十)纪检监察室
负责监督检查局系统党风党纪、勤政廉政执行情况;受理对干部职工违反党纪政纪的检举控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协助局党组、纪检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政风责任制,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的党风、行风、政风教育。负责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十一)直属分局职责
负责市区(不含开发区)的质量、计量、标准化的综合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工作。
(十二)经济开发区分局职责
负责开发区内的质量、计量、标准化的综合管理、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工作。

⑹ 省级会城市名单

省份 简称 省会
北京市 京 北京
上海市 沪 上海
天津市 津 天津
重庆市 渝 重庆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吉林省 吉 长春
辽宁省 辽 沈阳
内蒙古 蒙 呼和浩特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新疆 新 乌鲁木齐
甘肃省 甘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陕西省 陕 西安
宁夏 宁 银川
河南省 豫 郑州
山东省 鲁 济南
山西省 晋 太原
安徽省 皖 合肥
湖北省 鄂 武汉
江苏省 苏 南京
四川省 川 成都
贵州省 黔 贵阳
云南省 滇 昆明
广西省 桂 南宁
西藏 藏 拉萨
浙江省 浙 杭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广东省 粤 广州
福建省 闽 福州
台湾省 台 台北
海南省 琼 海口
香港 港 香港
澳门 澳 澳门
-------------------------------------------------------------------

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最初的十六个副省级城市是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发文(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的。

副省级城市与地级市或地级行政区一起纳入各省的直接管辖之下,没有被单列。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如下:

哈尔滨 | 长春 | 沈阳 | 大连 | 济南
青岛 | 南京 | 杭州 | 宁波 | 厦门
广州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 西安
重庆曾经一直是副省级城市,1997年成为省级的直辖市。

广州在这些城市中的规模最大,人口超过千万,全市的GDP位居中国第三。

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

⑺ 所有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省的和地质勘查、建筑和岩土测绘有关的单位和公司(集团)。谢谢!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
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院校:
1、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和北京地院)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
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
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
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
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
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探矿工艺研究所
探矿工程研究所
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
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 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
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
中国冶勘总局昆明地质调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
四川省(西南)、辽宁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涿州,现迁北京丰台。
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物测队、机械研制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厦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厦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市镇,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和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测队、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郸,119勘探队、129勘探队、173勘探队、物测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机械研制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制图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和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能空调、污水治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西安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
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干部学校(党校) :涿州
中煤地质报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
核地勘队伍组建于1955年,现有6个地区性地质局、52个地质大队以及研究院所、工厂、医院等90个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地区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组建6个核工业地质调查分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3大队作为专业勘查队伍。
6个地质局所在省的48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元,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由韶关迁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工业地质局,其余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单位属地化后(组建了河南省(信阳,原308大队)、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4个核工业地质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调中心):成立于2001年,北京地质调查所、桂林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资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个地质勘查局全部下放: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大队(燕郊)、核工业247队(宝坻,原属核工业东北地质局)等六个地质队和一所职工大学(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设有天津市地质勘查总院、地质研究所。
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
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镇江)、矿产开发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
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属陕西省正厅级事业单位,有12二级单位,分布于西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16家地质勘查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家地质研究院(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地质研究总院))、1家职工医院。辽宁省(锦州)、安徽省(马鞍山向山)、广东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彭州军乐)等4家已下放。
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建材地调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公司,辖26个各省、市、区总队,现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八、中国人民武装**部队黄金指挥部
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碑店,原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质矿产所属石油地质单位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质局改称石油局,2000年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地质)局:郑州
东北石油(地质)局:长春
华东石油(地质)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质)局:长沙。
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地质勘察总公司
西北石油(地质)局:乌鲁木齐
上海海洋石油(调查)局:
广州海洋石油(调查)局:2001年划归中国地址调查局。

十二、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中国盐业总公司:中盐勘察设计院(前身是轻工业部盐业勘探队):长沙

中国地学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一览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甘肃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湖北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黑龙江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陕西省科技厅 陕西

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

大气科学及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北京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地震局 北京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湖北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四川省科技厅四川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甘肃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上海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上海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江苏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贵州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北京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陕西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陕西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福建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贵州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北京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江苏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江苏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国家海洋局 浙江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上海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江苏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四川省科技厅 四川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教育部 北京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广东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气象局 北京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

仅供同行参考!!!

⑻ 陈世礼的个人履历

1968年12月下放马鞍山市冯桥乡光明村,知青;
1970年8月马鞍山市水泥厂工人、成本会计、团总支副书记;
1973年11月任马鞍山市城建局政工科干事,建材工业公司组织宣传干事,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干部科干事,市委办公室秘书(1982年2月至1982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进修班学员);
1983年10月任马鞍山市化工局党委副书记(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马鞍山市委党校大专班学员);
1986年7月任马鞍山市机构改革人事安置小组副组长;
1988年1月任马鞍山市人事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局长、党组书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
1991年10月任马鞍山市委组织部部长;
1992年3月任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1993年9月至1996年4月中央党校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在职研究生班学员);
1994年12月任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1995年3月任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
1998年1月任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1998年4月任马鞍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2000年3月至2001年1月中央党校第16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2001年4月任淮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2年1月任淮南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年4月至2007年7月任淮南市委书记。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2月被终止)。
2007年7月27日,市委常委会议免去陈世礼中共淮南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⑼ 南京在什么地方

基本概况 南京(://nanjing.ecitymap.cn/)是江苏省省辖市,古称金陵,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东邻镇江市,西邻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南接安徽宣城市,北连扬州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 总面积6582.3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4723.0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海拔20~25米。长江横卧城北,秦淮蜿蜒城南,钟山盘绕在东,清凉山雄踞于西,有龙蟠虎踞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面的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北面的滁河,城内的玄武湖等,构成丰富的水系。四周群山环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祖堂山、云台山、老山、灵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山、清凉山、狮子山、鸡笼山等聚散于市内,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征。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城,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我国四大古都,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东郊汤山出土的南京猿人头骨表明,三十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栖息之地。六千多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的冶铸重镇。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复国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汉初为楚王韩信的封地。229年,三国吴从武昌迁都建业,开创南京建都史。317年,东晋立国,定都建康。420~589年共170年间,南朝宋、齐、梁、陈(史称六朝)均以南京为都。而后,五代时南唐和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史称“十朝故都”。其中,1368年明朝建立,定都南京计54年,1421年首度北迁后,南京被作为陪都直至明朝灭亡。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今。1990年南京被确定为国家计划单列市,1994年省会城市取消计划单列,国务院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南京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强烈的古都特色。城市风景秀美。东南山峦起伏,西北江水环绕,城内绿树成荫,四十八景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已成为国家优秀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历史人物众多。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句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印下深深的历史痕迹。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为古城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⑽ 中国南京历史

南京( http://www.3dnanjing.com )是江苏省省辖市,古称金陵,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东邻镇江市,西邻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南接安徽宣城市,北连扬州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 总面积6582.3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4723.0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海拔20~25米。长江横卧城北,秦淮蜿蜒城南,钟山盘绕在东,清凉山雄踞于西,有龙蟠虎踞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面的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北面的滁河,城内的玄武湖等,构成丰富的水系。四周群山环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祖堂山、云台山、老山、灵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山、清凉山、狮子山、鸡笼山等聚散于市内,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征。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我国四大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繁盛。汤山出土的南京猿人头骨表明,三十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栖息之地。六千多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今南京大学附近的南阴阳营遗址为城区最早居民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遂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之。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1386年,京师城垣完工。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不久袁世凯窃据大总统之位。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不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今。1990年南京被确定为国家计划单列市,1994年省会城市取消计划单列,国务院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南京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强烈的古都特色。城市风景秀美。东南山峦起伏,西北江水环绕,城内绿树成荫,四十八景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已成为国家优秀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历史人物众多。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句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印下深深的历史痕迹。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为古城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历代在此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六朝文化中的石刻辟邪成了南京城市标志之一。中山陵、夫子庙及秦淮风光带两处景区1991年被列入“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今日南京,尽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风采。雪松(市树)、梅花(市花)辉映着雄伟的明城墙,绿荫古都――南京,笑迎八方宾朋。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与武汉、重庆并称“三大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 市花--梅花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梅花为南京市市花。南京有梅园新村、梅花山等富有历史意义的梅花胜地,梅花具有雪松相似的品格、经受了风雪严寒的考验,梅花含苞欲放,早春二月,大地尚未完全复苏,梅花绽放,最早迎接春天的到来。南京人赏梅、爱梅。梅花与雪松作为南京的市花、市树可谓珠联璧合。 市树--雪松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雪松为南京市市树。雪松挺拔雄伟,品格刚毅,耐严寒和酷暑、深为广大市民了解和喜爱。南京的雪松已有60多年生长历史,在城市绿化中广为种植,已成为全国繁育雪松的基地,做为市树很具代表性。 市标--石刻 六朝文化中的石刻辟邪成了南京城市标志之一。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机构编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
武汉圆通快递投诉电话 浏览:33
马鞍山到开原 浏览:797
版权标记放在哪里 浏览:441
创造与魔法陪配方 浏览:724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感悟 浏览:944
定融债权转让 浏览:41
安徽二手塔吊转让信息 浏览:413
土地买卖使用权协议 浏览:5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竞赛 浏览:484
户照的有效期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