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故宫创造

故宫创造

发布时间:2020-12-21 12:37:17

① 北京故宫和万里长城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北京故宫

1、“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

2、“帝都营建原则: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3、建造过程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

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

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

万里长城

1、建筑方法

长城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

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

2、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制砖技术不断发展,明代砖制品产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

3、建筑结构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6.5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5.8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

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125%。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

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7、8米,底部厚约6、7米,墙顶宽约4、5米。

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1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

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

(1)故宫创造扩展阅读

文化遗产价值: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珍稀文物的宝库,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

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中国古代帝王宫殿建筑之瑰宝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

促进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故宫文物分成宫廷原状和古代艺术两大陈列体系,先后布置了51个原状陈列,真实性很高,建立十余个专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数百余次,赴欧、亚、美、澳、非五大洲展览数十次,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传统,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② 北京故宫的布局特点以及建筑特色

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觉,也分为不同的色调。红、黄为暖色调,象征太阳、火焰,给人热烈、奔放、温暖的感觉;绿色、蓝色、青色为冷色调,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给人安静、稳重、踏实的感觉;灰色、白色为中间色调,主要起衬托作用。

不同颜色在故宫古建筑群中的比例并不相同。故宫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面颜色为黄色,这体现了紫禁城建筑整体的形象,即皇权的象征。

红色的比例亦很大,是强大的、护卫权力的象征,寓意皇帝的江山永固,生命无限。正是红、黄这两种颜色在故宫古建筑群中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紫禁城的华丽、庄严与雄壮之美。

(2)故宫创造扩展阅读:

北京故宫的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

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③ 请问故宫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吗

是的。当时朱棣下令悬赏在北平经商的商人和农民,就是潜台词是要迁都北京。此后历经版14年(1406年——权1420年)才建成了紫禁城。劳动人民大多也是当地的,而且当时北平各个地方都为建设紫禁城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北京的地名很多与建筑有关,比如:台基厂,琉璃井,铁匠营等。希望对你有帮助~

④ 创造了故宫、天坛、颐和园,中国最传奇的木匠家族是谁

中国的手艺人一直藏龙卧虎,是极致的工匠,在这众多手工匠人中,"样式雷"就如同业内明灯的存在,他们是唯一一个被编成话剧的木匠家族,8代人,200年,创造了中国五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样式雷到第三代时出现了稍微的停滞,第三代样式雷的技艺相比前二代不甚精湛,也没有亮眼的成就,但他后面的三个儿子又重振了雷家。 第四代样式雷是三个兄弟,前后设计了万寿山、香山、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工程,居然还能顺带承包乾隆寿诞时的烟火大修和戏台的设计搭建。

第五代样式雷已经到了清朝的衰败时期,朝廷内并没有兴修土木的预算,一身作为的五代样式雷只能负责修建皇家陵墓,清西陵和慕东陵就是他的作品。第六代样式雷经历了四个朝代,分别是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除了修建定东陵,惠陵和西苑(今天的中南海),还帮很多贵族修建府邸、园林和陵寝。

第七代样式雷已经是晚晴,当时正值慈禧当权,大兴土木,他被命令重建天坛、太和门和皇家陵园,在八国联军入侵后,皇家建筑毁坏严重,样式雷挺身而出,带领家族人开始修复和重建工作。 第八代样式雷主持的是圆明园的修复工作,但随着清朝的灭亡,样式雷也"失业下岗",当时涌现一批反传统的思潮,满是西式的建筑理念和学说,就这样,第八代样式雷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成了无用之人。

⑤ 故宫是谁创造的

劳动人民。。。你会不会扁我?

⑥ 对创造故宫博物院的古人有什么感想

古人的创造力真的很神奇,故宫这座城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无数的匠人付出了长达数十年的努力,主要负责人更是心力交瘁。

⑦ 故宫三部曲为什麽是日本人创造的

我听说过故宫三部曲是日本人谱的,起初也很惊讶,和楼主想的一样,为什么日本人能比中国人更精通中国文化,事实上那曲子确实谱的不赖。后来既然这是事实,仔细想想,日本即便在和中国关系紧张的时刻,仍然在关注中国,而我们呢?关系不好的时候就丑化、藐视对手,小日本都是变态一类的,不是很没有意思么。跑题了...说到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保留,我不一定赞同他们比我们做得好,但是说到日本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现阶段而言确实人家都比我们自己做的好!中国现阶段如果形容成一个人,就像是个暴发户,只注重赚钱,有时候放弃了一些其他东西,例如内在的修养。不过我这样的比喻当然是很浅薄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毕竟不像一个人那么简单,现阶段中国发展需要经济支持,一切的文化都是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盛之后才产生的,没有说过哪个国家人都吃不饱,还有心情去作诗、画画。所以我综合想表达的就是,中国人当然是中国文化的主人,我们不可能不如日本人,真正中国文化的灵魂当然被我们所继承保留,只是我们现在把它放在了一边,没有过度的重视和发展它,有朝一日我们真正强大了,我们就会去注重文化,因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支柱,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前两天的新闻,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就是个例子。(仅代表个人观点)

⑧ 想要在我的世界中创造一个现实版的故宫,一个人究竟需要多久

《我的世界》是一个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主要是通过方块构建世界,如果不想要了还可以破坏。如果说到建造现实版的故宫,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在网上有一个叫喵奏的国家建筑师,他就用了3年的时间,在我的世界里建造了一个虚拟故宫。但是,这个故宫并不是他一个人建成的,前前后后一共有一百多个人参与,搭建故宫时用掉了一亿多个方块,据说仅仅是一个午门门头就可使用了一百万个方块,所以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建一个故宫的话,那需要的可不是三年了,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再将这种房屋架构运用至我的世界中,在做着出这些前期准备后,一定要坚持下去,毕竟这是一个需要耗时几年的大工程。

⑨ 台北故宫纪录片解说词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薪火相传

《台北故宫》开篇的解说词是这样说的“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薪火相传着内我们的文明。”这容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这又是一个无需答案的问题,历史还在不断地被创造,文明还在不断传承。无疑,一部关于文物的纪录片是应该从历史说起,需要解决的只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历史时空。

阅读全文

与故宫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