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西方创造他们的宇宙的人是谁

西方创造他们的宇宙的人是谁

发布时间:2020-12-21 03:40:36

㈠ 有谁清楚的了解西方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从《上帝篇》我们知道,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有一个目的,毫无存在目的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太阳系,包括地球上的一切东西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而人类的目的是为上帝服务,间接地为神服务。

上帝创造了宇宙,创造了神、佛和天仙,神在上帝的授意下派遣天仙创造了人类,人类是为神和上帝而活着。

为了使宇宙有序运行,上帝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神来帮助自己管理宇宙,神都是高能量的集合体,神只有神性,而没有调皮玩耍的特性,无法给上帝带来欢乐,所以上帝又创造了许多天使(天仙和佛),任其在宇宙中自由往来,使宇宙充满了生机。

天仙和佛虽然是由上帝所造,但由于他们的能量较低,所以在每一个天体家族中均受天体家族神的左右和影响,2.5亿年前来到地球的天仙和两亿年前来到地球的佛就是这种左右和影响的结果。

现在地球上的人类有三大起源。非洲黑人、美洲印第安人、埃及人、北非白人及欧洲白种人是一神所造;以色列人、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人、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人及绝大部分印度人等是另一神所造;东亚的中国人、蒙古人、日本人、朝鲜人及东南亚地区的人来自龙。

对上帝而言,不论我们来自于哪个源头,他都是一视同仁的,但对神而言,却是非同小可的,神之间的对立在人类的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之间的对立就是明显的特征。

本来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出一源,但由于以色列人无法与本源人相处,却与非本源人相通,这促使创造他们的神创造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就是受神的启示创造了伊斯兰教,来与以色列人及其他人形成对立。以色列人本应该与穆斯林人民站在一起,但他们背叛了创造自己的神,却去与另一位神创造的人融合,其结果是,他们不仅没有受到他人的容纳,却反而遭到了迫害,而他们的兄弟——穆斯林人民也不接纳他们,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色列人受到摧残和至今与巴勒斯坦人不和的深层原因。

佛教世界的意识形态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完全不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了在地球上生存,必然要争这争那,但佛教不让人争,甚至希望断子绝孙,离开这个充满是非的地方,回到原来的佛国去,享受佛土自由自在的生活。

㈡ 西方国家很多人信基督教,是不是西方国家相信科学、相信宇宙大爆炸和生物进化的人不多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大,把信仰和科学的关系协调的比较好,不因信仰放弃科学,也不因科学而丢弃信仰。
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西方的无神论者也在逐年增加。

㈢ 中西关于宇宙与人类起源的神话有什么异同。(中西文化比较的半期考试题。)拜托全面一点 谢谢。

中国的人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不论男女,自动分类。
国外的人是由上帝所造,先造男人,后造女人。
从这个上面来看,中国文化是讲究泱泱大义,不拘细理。
而国外文化是喜欢穷根问底,见微知著。

㈣ 中西方古代宇宙观急急急!

中国到宋初的时候,西方的拉丁文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
所以古代这回个词汇很含糊,什么答叫做古代?应该分以年代更为客观。
先秦之时,中国人对宇宙的理解就是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是空间,宙是时间。
中国人讲究阴阳,天人合一,更多的是仁皇崇拜。
西方人讲巫术,宗教,人辖制于神,人是神放牧的羔羊。
所以说,宇宙观这个词对西方人来说是近现代才拥有的。

㈤ 如果我们这个宇宙要瓦解了,崩溃了,毁灭了,灭亡了,那么佛菩萨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也会跟着一起

三千大千世界,才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而已(也就是一个宇宙)。而虚空是无回尽的,极乐答世界处在和我们不同的宇宙中。就算我们这个这个宇宙经历了成、住、坏,到了坏、空阶段,也影响不到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的组成和我们所处的宇宙是不同的。我们的世界是众生心力所化,地火水风四大因缘际会和合而成,是虚妄的器世间,所以有成住坏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真性所化,非是四大构成,所以只有生、住、异,连灭都没有。到异的阶段,就是阿弥陀佛(报身佛)该入大涅槃了。阿弥陀佛在上半夜入大涅槃,而观世音菩萨就在下半夜成佛,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接替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教主之位。极乐世界因为是阿弥陀佛所化,所以佛入涅槃时,极乐世界也进入“异”的阶段,随后观世音菩萨成佛,继承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不会坏灭,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叫做“众宝普集庄严世界”)。当然这是在非常非常久远以后了,久远到人类的思维无法想象。然后等“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就是成佛后的观世音菩萨)久远劫以后涅槃时,大势至菩萨就接替佛位。大势至菩萨以后,又有别的菩萨接替,如此接替,永远没有间断,所以极乐世界永远不会毁灭。阿弥陀佛。

㈥ 西方的宇宙和中国的宇宙意思一样吗

西方来的宇宙概念强调的是所源有星系(即所有物件),但暗含着所有物件都只存在于时空中,而古中国的传统宇宙概念强调的则是时空,但其实也暗含着时空中必有物质。宇宙定义把东西方两个定义合璧了明确表达出了全人类的宇宙观。

㈦ 西方神话的宇宙起源与宇宙哲学

起源的神话或创世神话意在描绘人类的宇宙观念和解释世界的起源,关于创世纪的神话传说(Myths of Creation),历来众说纷纭。创世纪(Creation)意思是创造世界(Creation of the World),也可以称为宇宙进化论(Cosmogony)或者宇宙起源(Origin of the Universe)。
宇宙是神祗所创造的,所以在神话传说里,宇宙进化论和神谱(Theogony)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在古希腊神话中,诗人赫西俄德(Hesiod,约公元前8世纪-7世纪)的《神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以至于人们时常把希腊神话的神谱等同于他所给出的这个。赫西俄德认为,宇宙最初的形态是混沌 (Chaos)。
混沌生了大地女神盖亚(Gaia),之后出现的是在大地底层的地狱深渊神塔耳塔洛斯 (Tartarus) 、黑暗神厄瑞玻斯 (Erebus)及在地面出生的夜神尼克斯 (Nyx ),还有爱神厄洛斯(Eros )。
按照赫西俄德的《神谱》,大地之神盖亚产生了山神(Mountains),还生出了海神蓬托斯(Pontus )以及天神乌拉诺斯(Uranus )。盖亚还与塔耳塔洛斯结合生下了众魔之父堤丰(Typhon)。 而黑暗神厄瑞玻斯和他的妹妹夜神倪克斯结合生下了太空神埃忒耳(Aether)和白昼神赫莫拉(Hemera )。而夜神倪克斯还有很多其它子女。
混沌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中都写作Chaos,在俄文中写作xaoc,均源自希腊文ΧΑΟ∑。查辞典和网络全书会发现关于混沌的释义一般可追溯到赫西俄德所著的《神谱》,原文是“In truth at first Chaos came to be ... ”。赫西俄德对卡俄斯(即混沌)的描述影响深远。
起初天与地怎样从混沌中出现,其细节恐怕不是一般的神话所能描述的,实际上迄今这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或极富吸引力的哲学问题。 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公元前448-前385年)的创世说较为有趣(主要依据他的戏剧
《鸟》(The Birds)),他认为混沌(Chaos)、夜神倪克斯(Nyx)、黑暗神厄瑞玻斯(Erebus)和地狱神塔耳塔洛斯(Tartarus)是同时第一个出现的,夜神倪克斯把一个蛋放在黑暗神厄瑞玻斯体内,这个蛋生出了爱神厄洛斯(Eros);在地狱中爱神厄洛斯和混沌相神混合而产生了鸟类(BIRDS)。 俄耳甫斯教认为最初的最初是时间神柯罗诺斯(Chronos )。
永恒的时间之神柯罗诺斯(Χρόνος),他是埃忒尔(Αἰθήρ)和卡俄斯的父亲,在起源神话中,无形的柯罗诺斯以龙的化身降临,留下了三个后代,至高、无限、天堂的埃忒耳,稍后是无边的混沌卡俄斯(Chaos),最后还有黑暗的厄瑞波斯。代表父亲的至高存在埃忒尔最先诞生,无边的混沌卡俄斯(Chaos)自行存在,居中。最后诞生的则是厄瑞波斯(Ἔρεβος)。
之后柯罗诺斯又创造了一个蛋,起源说把这个蛋也当成柯罗诺斯的后代,这蛋生为二元之性,雌雄联体,包含一切时空与万物之源。蛋裂开生出一个双体神,法涅斯,两肩生金翼,肋上长公牛头,上停有一龙神,呈现千变万化的野兽之形,又称为普罗多格诺斯,即最先诞生的神;又称宙斯,即万物和所有宇宙的终极创造者,因此又称潘(象征所有)。由最初的神法纳斯产生了地神盖亚和天神乌拉诺斯,每位神王被法涅斯那里赐予权杖,获传统治所有宇宙众神的权力。
法涅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永恒而不可视,让万物出现于不在之外。是万物的创造者,万物因他而变得可视,所以起源说也视法涅斯为柯罗诺斯之子。
柯罗诺斯是无实体的神祇,有一化身,那是蛇(有的版本作龙),其上有狮头,中为神脸,称赫拉克勒斯。这赫拉克勒斯创造了巨硕的蛋,并以力扼之。蛋一分为二。上成天,下成地。 希腊神话学家希吉努斯(Hyginus)认为薄雾(Mist)才是第一个产生的物质,混沌(Chaos)产生于薄雾。
而混沌生出了夜神倪克斯(Nyx)、黑暗神厄瑞玻斯(Erebus)、白昼神赫莫拉(Hemera )和太空神埃忒耳(Aether)。夜神倪克斯和黑暗神厄瑞玻斯结合产生了命运三女神(Moerae)、夜的女儿们赫斯帕里得斯(Hesperides)、睡神许普诺斯(Hypnos)、老年神革剌斯(Geras)、死神塔那托斯 (Thanatos)、冥河神斯堤克斯(Styx)等等。而白昼神赫莫拉和太空神埃忒耳结合产生了大地女神该亚(Gaia)、天神乌拉诺斯(Uranus)和海神蓬托斯(Pontus)。 最后我们来看看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的神谱。柏拉图认为最初天神乌拉诺斯(Uranus)和大地女神该亚(Raia)结合生出了海神欧申纳斯(Oceanus)和海洋女神泰西丝(Tethys),而海神欧申纳斯和海洋女神泰西丝结合生出了天神克洛诺斯(Cronus)、泰坦女神瑞亚(Rhea)和海神福耳库斯(Phorcus)等子女,而天神克洛诺斯和泰坦女神瑞亚结合生出了天神宙斯(Zeus)和神后赫拉(Hera)等新一代奥林波斯神祗。
而柏拉图对宇宙或世界的起源说得不是很具体。在《蒂迈欧篇》(Timaeus)里他说:“神愿望一切事物都应该是尽可能地好,而没有坏”。“看到了整个的可见界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一种不规则和无秩序的运动之中,于是神就从无秩序之中造出秩序来”。这样看起来柏拉图的神不是从无物之中创造出世界来,而只是把预先存在着的质料重新加以安排。柏拉图认为,创世神(Demiurge)用“善”启蒙了各种宇宙因素而使它们自愿接受理性心灵的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把海神欧申纳斯和海洋女神泰西丝放在神谱里一个显要的位置,这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里赫拉对阿佛洛狄忒的话里可以得到印证,原文是:“For I am faring to visit the limits of the all-nurturing earth, and Oceanus, from whom the gods are sprung, and mother Tethys... ”,大意是:“我打算跨过丰腴的大地,去往它的边缘,拜访欧申纳斯,育神的长河,以及泰西丝,神祗的母亲。”

㈧ 中国人认为,宇宙是盘古创造的,那西方人呢

在宇宙天地尚未形成之前,黑暗笼罩着无边无际的空虚混饨,上帝那孕育着生命的灵运行其中,投入其中,施造化之工,展成就之初,使世界确立,使万物齐备。

上帝用七天创造了天地方物。这创造的奇妙与神秘非形之笔墨所能写尽,非诉诸言语所能话透。

第一日,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上帝将光与暗分开,称光为昼,称暗为夜。于是有了晚上,有了早晨。

第二日,上帝说:"诸水之向要有空气隔开。"上帝便造了空气,称它为天。

第三日,上帝说:"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

于是,水和旱地便分开。上帝称旱地为大陆,称众水聚积之处为海洋。上帝又吩咐,地上要长出青草和各种各样的开花结籽的蔬菜及结果子的树,果子都包着核。世界便照上帝的话成就了。

第四日,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管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普照全地。"于是上帝造就了商个光体,给它们分工,让大的那个管理昼,小的那个管理夜。上帝又造就了无数的星斗。把它们嵌列在天幕之中。

第五日,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鸟在地面天空中飞翔。"上帝就造出大鱼和各种水中的生命,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又造出各样的飞鸟,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看到自己的造物,非常喜悦,就赐福这一切,使它们滋生繁衍,普及江海湖汊、平原空谷。

第六日,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于是,上帝造出了这些生灵,使它们各从其类。

上帝看到万物并作,生灭有继,就说:"我要照着我的形象,按着我的样式造人,派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爬行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

上帝本意让人成为万物之灵,就赐福给他们,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地上的一切,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活物。"按《圣经》的说法,人类是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

第七日,天地万物都造齐了,上帝完成了创世之功。在这一天里,他歇息了,并赐福给第六天,圣化那一天为特别的日子,因为他在那一天完成了创造,歇工休息。就这样星期日也成为人类休息的日子。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上帝就是这样开辟鸿蒙,创造宇宙万物的。(创1;2:l一2:4)

㈨ 简述东西方的宇宙观

伊斯兰哲学
伊斯兰哲学(a1—Falsafah al—Islamiyyah)

阐述伊斯兰教义及有关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学说或世界观体系,阿拉伯语亦称哲学为“伊勒姆·希克迈”('Ilm al-Hikmah,即智慧之学)。是以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为前提,以安拉创世说为中心,在探讨教义问题的基础上,融汇穆斯林各民族多样性的文化,吸收古希腊等外来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成果,借助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证,运用与教义学不同的哲学概念术语、范畴命题、论证方法,说明造物主与被造物、理性与启示、知识与信仰、人与现实世界等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宗教哲学及自然哲学思想。它是中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国家各族人民和学者,在长期的社会斗争、宗教论争和生活实践中,在伊斯兰社会文化传统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共同创造的、独特发展的哲学形态。伊斯兰哲学是伊斯兰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哲学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伊斯兰哲学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展的必然产物。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是由多神信仰向唯一神信仰的思想升华。穆罕默德的后继者率穆斯林军先后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伊斯兰教发展为多民族信仰的世界性宗教。帝国政治的统一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全面确立,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陆交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科学事业日益活跃,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化学等学科取得了重大成就。帝国实行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赞助翻译和介绍外国的科学和哲学著作。9世纪初,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马蒙(813~833在位)在首都巴格达创立“智慧馆’,对希腊的科学和哲学著作进行了有组织和大规模的翻译和注释。10世纪时,柏拉图的《国家篇》、《蒂迈欧篇》、《智者篇》,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普罗提诺的《九章集》,波菲利的《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导论》,阐述新柏拉图主义流溢说的主要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神学》和《原因篇》等已被译为阿拉伯文并加以注释。同时波斯、印度的古典学术著作也被译成阿拉伯文。这些著作的流传,开阔了阿拉伯思想家的思维,希腊哲学的唯理论、逻辑思维和演绎法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阿拉伯自然科学和哲学研究的发展,出现了大批哲学家和哲学派别。在哈里发帝国内,伊斯兰教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古兰经》和圣训被遵奉为神圣的经典及社会生活的准则。在伊斯兰教初期,由于政治和宗教斗争的需要,出现了不同的政治宗教派别,对《古兰经》和教义进行了种种解释,展开了辩论,提出了与信仰有关的哲学问题,称为“凯拉姆”。后在希腊哲学和其他宗教思想的影响下,不少教义学家、经注学家和学者对伊斯兰教义作了种种烦琐的哲学论证,使哲学开始从教义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伊斯兰教经院哲学。

伊斯兰哲学的思想渊源及其特点。其思想渊源是:(1)《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中关于安拉绝对独一、反对多神信仰的思想,关于安拉本体与属性关系的思想,关于安拉创世及宇宙生成的思想,关于造物主与被造物关系的思想,关于安拉前定的思想,关于以赏善罚恶为核心坚持顺从、坚忍、公正、平等、宽恕的伦理思想,关于今、后世并重的两世幸福的思想,关于灵魂不灭和末日审判的思想等,奠定了伊斯兰宇宙观、人生观和伦理观的哲学思想基础。(2)继承以古希腊哲学为主体的东西方哲学思想,并经过加工改造,赋予伊斯兰特色。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唯理论和逻辑思维,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柏拉图的灵魂论和理想国,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等影响较大。另外还吸收了基督教的神爱说和神智论,波斯光明与黑暗的二元论哲学和印度佛教哲学的某些理论,(3)吸收了自然科学的宇宙结构学说和自然观,对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物质的构造,事物的运动、形式和规律,物体与时空的关系,自然界的同一性和多样性,肉体与灵魂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确立了自然哲学理论。其特点是:(1)以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为前提,以安拉独一和安拉创世的宇宙论为中心,以抽象的思辨和烦琐的论证为特征,展开与教义有关的哲学问题的讨论,调和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使哲学为信仰服务。(2)注重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以自然科学的成果论证哲学。阿拉伯哲学家,大多是自然科学家兼哲学家,用自然哲学观点阐述自然观,使哲学脱离教义学而独立。教义学家也通晓和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加工改造,作出符合宗教信仰的解释,以论证宗教哲学问题。(3)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伊斯兰哲学是在伊斯兰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和融合以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主的东西方哲学思想遗产,给外来的哲学概念、术语、范畴、命题赋予新的涵义,在哲学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创见,并结合伊斯兰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创立了独立发展的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4)伊斯兰哲学的发展同社会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紧密相联系。伊斯兰教历史上,各派别在教义和哲学上的不同论争,是政治和宗教思想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各派的哲学思想在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凡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的派别,其哲学思想受到推崇,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5)伊斯兰哲学从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形态。他们对《古兰经》及伊斯兰教义进行不同的解释,对外来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思想,各取所需,加以剪裁。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各派观点各异,展开论战,互相攻讦。在方法论上,采用不同的概念、命题和论证方法,以说明本派的正确性。伊斯兰哲学对伊斯兰文化的各学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伊斯兰哲学的发展可分为中世纪时期和近现代时期两大历史阶段。

中世纪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哲学,是伊斯兰哲学的主干,各民族的哲学家人才辈出,学派林立,著述宏富,诸家争鸣,哲学思想丰富多彩。它由经院哲学、神秘主义哲学和自然哲学3部分所组成。

(1)经院哲学以伊斯兰教欧莱玛(即宗教学者)阶层为主体,在探讨基本信仰和教义(即凯拉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不同哲学流派。经院哲学主要流派分为两支:1.穆尔太齐赖派。它形成于8世纪初,是伊斯兰教早期反对宿命论的盖德里叶派思想的继承者。它吸收古希腊哲学的唯理主义思想,提倡运用理性解释《古兰经》和自由讨论教义问题。该派还提出了含有辩证法因素的哲学概念、范畴,给伊斯兰教义引进了逻辑思维的新方法。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瓦绥勒·本·阿塔、伊本·欧拜德、伊本·胡载里、奈萨姆、贾希兹和穆阿迈尔等。2.艾什尔里派。10世纪初,由从穆尔太齐赖派中分化出来的艾什尔里(873~935)所奠基,其追随者后形成艾什尔里派。该派的哲学思想以维护伊斯兰教基本信仰为宗旨,调和理性与信仰,以理性论证正统派的信条。11世纪后,该派的学说得到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官方的经院哲学。后安萨里将其与神秘主义调和,成为正统经院哲学的最终理论形式。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巴基拉尼(?~1013)、巴格达迪、朱韦尼、舍赫拉斯塔尼等。

(2)神秘主义的苏菲哲学。它是以经训的某些内容为依据,在新柏拉图主义和其他宗教神秘主义思想影响下,以著名的苏菲为主体形成的神秘主义派别。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安拉与人的关系问题,安拉与自然界的统一问题,人与安拉的合一问题,人的本原及灵魂如何复归安拉的问题。从9世纪中叶起,逐渐形成了神爱论、神智论、人主合一论、泛神论和真主之光照理论。苏菲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拉比尔·阿德维娅、达拉尼(?~850)、穆哈西比、左农·米斯里、比斯塔米、哈拉智、祝奈德、萨拉吉(?~988)、侯吉维里、库萨伊里(?~1074)、安萨里、叶海亚·苏哈拉瓦迪、伊本·阿塔尔、伊本·阿拉比、伊本·法里德、鲁米、萨迪、哈菲兹、巴哈丁·纳格什班迪、贾米等。此外,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的宗教哲学思想也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思想。他们将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和毕达哥拉斯的数论相结合,给《古兰经》赋予神秘主义的隐义,倡导内学,用神秘主义的数字“七”论证宇宙生成和历史发展周期的七阶段,以此比附该派七位伊玛目的圣职传系,确立了与其他派别不同的宇宙生成论。其代表人物有奈赛斐(?~942)和哈米德丁·基尔曼尼(?~1021)等。

(3)自然哲学。以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为代表,分东方和西方两大支系。东方支系以巴格达为中心,代表人物有肯迪、伊本·法拉比、伊本·西那和拉齐,西方支系以科尔多瓦为中心,代表人物有伊本·巴哲、伊本·图菲利、伊本·路世德和伊本·赫勒敦等。他们深受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精通各门自然科学,谙熟伊斯兰教义,多为网络全书式的学者。他们注重研究自然科学和逻辑学,推崇自然哲学,强调理性的作用。在不违背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力图使哲学脱离宗教教义学,变为理性的知识体系,具有明显的世俗倾向。另外,10世纪由巴士拉政治上倾向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世俗知识分子组成的“精诚兄弟社”,阐发了自然哲学思想。他们提出伊斯兰教已被愚昧和无知所污染,陷入迷误,须用哲学和科学知识加以洗涤和医治。他们主张研究和汲取对人类有益的一切宗教、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建立包罗人类一切学问和智慧的哲学,以启迪人们的理智。该团体编纂的“论文集”,集希腊哲学、伊斯兰各派学说和自然科学之大成,对伊斯兰哲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近现代伊斯兰哲学思想。1798年法国殖民者占领埃及后、伊斯兰世界先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伊斯兰教随之进入近代历史时期。随着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冲击和渗透,伊斯兰国家的社会生活出现了世俗化和西方化的倾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出现了伊斯兰教复兴和改革的运动,形成了以救亡图存为宗旨的诸多思想派别和社会运动,主要有:(1)伊斯兰复古主义。以瓦哈比派为代表,坚持“认主独一论”,提出“恢复正教’,“回到《古兰经》去”的口号,主张恢复伊斯兰教早期原教旨精神和质朴风尚,严格遵从经、训教导,清除一切外来及异端思想影响,否认人与真主之间存在“中介”,改革陈规陋习,纯洁宗教,净化社会,抵制外来侵略。(2)泛伊斯兰主义。以阿富汗的哲马鲁丁·阿富汗尼为代表,他认为应抵制西方殖民主义及物质文明对伊斯兰世界的威胁。在政治上,主张全世界穆斯林团结起来,拥戴一个共同的哈里发,建立超民族、超地域的伊斯兰大帝国。在宗教上,既要坚持伊斯兰原教旨,又要对宗教和社会进行改革,主张学习先进的科学与文化,发展宗教和现代教育,用理智巩固信仰,改变伊斯兰国家的落后状态。(3)伊斯兰现代主义,它是主张变革传统宗教和社会制度,使伊斯兰教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主义思潮,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布笃和印度的赛义德·艾哈迈德汗为代表。20世纪初,伊斯兰教哲学家伊克巴尔吸取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成果,对伊斯兰教的形式主义和定命论进行了批判。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斯兰国家纷纷获得独立,穆斯林学者将如何振兴民族经济,发展现代科学和教育,全面复兴伊斯兰教文化,以应付现代各种思潮的挑战,作为研究探讨的主要课题。有的调和现代科学和宗教,认为宗教和现代科学没有矛盾,提出发展现代教育和科学文化是强国之策。有的主张摆脱伊斯兰社会危机的出路,不是向西方学习,而是恢复伊斯兰教的传统,全面实行伊斯兰教法和政教合一制度。有的提出“伊斯兰社会主义”,作为民族复兴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手段。

伊斯兰哲学对欧洲哲学的发展曾产生过重要影响。12~13世纪,通过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托莱多及西西里的大学和翻译机构,西方学者负笈来此学习,并将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和阿拉伯哲学家的大量论著翻译传入西欧,促进了西欧的哲学研究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在巴黎和意大利的主要大学推崇伊本·路世德的哲学著作,形成了阿威罗伊学派,并对基督教经院哲学的唯名论派以深刻影响,曾在西欧思想界占重要地位。伊本·赫勒敦被推崇为历史哲学的奠基人。安萨里的著作传入西欧后,其思想被基督教哲学家广泛引用。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经院哲学和苏菲神秘主义也随后传入。11世纪,中国新疆的喀喇汗王朝首府喀什噶尔为伊斯兰学术文化中心。维吾尔学者优素福·哈斯·哈吉布的《福乐智慧》和马哈茂德·尤格纳克的《真理的入门》等著作,阐述伊斯兰教的自然观、知识论、伦理观及出世派和入世派的人生哲学。元至明中叶,伊斯兰教正统派及苏菲主义的哲学经籍(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本)先后传入新疆和内地。从元代始,在广州、泉州、济南、定州等地清真寺,出现了用儒、释、道语言阐述伊斯兰教义及哲理的碑文。明清之际,随着经堂教育的倡兴、汉文译著经籍活动的开展及苏菲主义门宦派别的出现,伊斯兰教经院哲学和苏菲哲学以更大的规模在中国各族穆斯林中传播。在经堂教育中多采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的原著《教心经注》、《归真要道》、《昭元秘诀》、《归真总义》等教义和哲学著作,并有汉译本。在汉文译著活动中,以王岱舆的《清真大学》、《正教真诠》、马注的《清真指南》、刘智的《天方性理》、马德新的《大化总归》和《四典要会》及苏菲各门宦的道统史、传教箴言和歌诀等为代表,将伊斯兰教义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借儒、道、佛语汇,阐释伊斯兰哲学和伦理学,建立了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宝库。

㈩ 我们祖先对于宇宙起源的设想与西方广为流传的创世设想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洪荒之前是一片混沌,清气上升,浊气沉积形成了天圆地方。
中国古人还认为版上下权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也就是说中国古人认识到宇宙是个包含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西方传说是GOD创造了一切,这一切包含了天地人及宇宙中的一切。
区别很清楚了,我们的古人是哲学家,他们的古人是神学家。

科学家及哲学家认为地球整个寒武纪就是由混沌(原始太阳系星云凝聚的原始地球胎盘)到气态、液态、固态分明的远古地球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物理定律的作用。神学家认为,物理定律也是神的创造,神创造了规则,自然也创造了规则后继形成的一切,这样说也没有错。
所以东西方的创世学说的主要区别就是东方人认为哪个“冥冥”中的主导是“天”,西方人认为哪个冥冥中的主导是GOD.

阅读全文

与西方创造他们的宇宙的人是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