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宇宙是怎么创造的

宇宙是怎么创造的

发布时间:2021-08-08 20:00:47

㈠ 宇宙是谁创造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没有谁创造宇宙这一说法。

宇宙起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许多科学家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瞬间产生巨大压力,之后发生了大爆炸,这次大爆炸的反应原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量子物理。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1)宇宙是怎么创造的扩展阅读

电脑演化宇宙产生的模型:

2014年5月,科学家制作出最为成功的宇宙演化的电脑模型,模拟宇宙以暗物质为起点诞生并演化的过程。

本次建立的电脑模型和真实的宇宙惊人得相似。这个电脑模型可用于测试有关宇宙构造和运转原理的理论。有关科研成果已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电脑模型最初展示了虚空状态下分散在各处神秘的“暗物质”。几百万年过去了,暗物质集中起来,为早期星系的产生埋下种子。反暗物质随之出现,才有了将来的星球和生命。黑洞也在模型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们吸入并吐出物质,产生一系列爆炸,影响星球的形成。

㈡ 宇宙是怎么诞生的

苍茫天宇从何而来,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引人人胜的问题。几千年以前,我国就流传着盘古氏开天辟地的故事;西方则创造了一个“上帝”。《圣经》里记载着,上帝用说话的方式要来了天地万物、光明和黑暗。当古代的人们无法解释一些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时,就编造神话,借助神灵的威力,这是可以理解的。

几千年过去了。历史发展到今天,关于宇宙的模型总算有了好几个蕴藏着科学内涵的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大爆炸宇宙学”.它能够解释许多的观测事实。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观测到的宇宙”曾经有过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内,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着,物质密度也随之从密到疏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疏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其具体过程,可以这样来理解:宇宙早期,如同一个“原始火球”,它具有100亿度以上的高温和极大的密度。因为高温,“原始火球”很不稳定,大约在200亿年前,它终于爆炸开来,整个体系刹那间快速膨胀着,宇宙间充满了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形态的物质。膨胀继续着,温度很快地降了下来。几分钟后,温度已下降到10亿度左右,这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宇宙中的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降到IOO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告一段落;降到几千度时,爆炸产生的强烈辐射进一步减退,宇宙间弥漫着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进而演化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直至人类今天看到的宇宙。有人像按比例尺画地图那样,将过去的近200亿年的宇宙演化历程浓缩在一年里,得出一个极为直观和有趣的“宇宙日历”:1月10日,大爆炸,宇宙脱颖而出;5月1日,浩渤的银河系诞生;9月9日,太阳系问世;9月14日,地球形成。9月24日,地球上原始生命出现;11月12日,绿色植物破土而出;12月26日,更高级的哺乳动物来到了这个世界。12月31日0时22分30秒,原始人类站在地球上;23分46秒,北京猿人开始用火;23分59秒,中国历史延续到春秋……宋代;24分,全球进入了迄今仍在继续的现代化社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历史只不过是宇宙岁月中极其短暂的一瞬间。

宇宙的形成真的是这样的吗?目前,谁也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肯定,但是比起其它宇宙模型的观点来,大爆炸宇宙学确实能较好地解释一些神奇的宇宙现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事实:
已观测到的宇宙间所有的天体年龄还没有发现超过或者等于200亿年的,这是因为它们都诞生在宇宙温度急剧下降之后,太阳不过是50亿年前的产物。

观测还发现,许多星系的光谱都有“红移”现象。天文学家们知道,当发光体向离开我们的方向运动的时候,人们接收到的光谱线就会移向红色的这一端。星系光谱的红移正意味着它们是在远离我们而去,或者说它们正在退行。退行,意味着宇宙在膨胀,这正如一个气球上的各点在吹气球的时候各点的距离会因气球胀大而增大是一个道理。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发现星系退行的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这个规律被称之为“哈勃定律”。

第三个事实是,天文学家们指出,各类不同的天体上,氦的含量都相当大,比例也大体相同,约占30%,靠恒星本身的核反应机制是不足以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氦的,而“大爆炸”早期的高温,却能较好地解释这一点。

还有一点,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原苏联科学家伽莫夫(1909—1968)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这个预言被证实了,美国两位科学家发现了弥漫于整个空间的“微波背景辐射”,其温度约为3K,这一结果在定性上和定量上都与大爆炸宇宙理论不谋而合。

然而,大爆炸理论也不是万能的,宇宙中还有很多困难问题无法解答。例如,让天文学家们着迷了17年之久的宇宙膨胀。这种“砰”然一声后的自我膨胀将会有一个什么结果呢?是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天体间的引力使其停止,继而收缩、升温又回到“原始火球”,再爆炸?还是出现一个在扩张和崩溃之间实现临界平衡的宇宙?或者最终导致一个具有“负曲线”和无限未来的宇宙呢?又比如,上面理论的提出和观测到的事实都是建立在“我们看到的宇宙”,即“总星系”中的,这是狭义的宇宙,是“我们的宇宙”,这之外的那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又是什么模样呢?这难免又是迷雾重重了。

㈢ 这个宇宙是“谁”创造的呢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无论是东方神话还是西方神话,都有造物主的概念,也就是存在最初的那位“神”,神用他的智慧与思想创造了世界。

但是,好奇心促使我们不得不这样想,“神”又是“谁”创造的?于是这个问题就陷入了无限的循环中了。

㈣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暴涨模型允许宇宙的物质和能量从无中产生。大统一理论认为,重子数允许不守恒,而宇宙中的引力能可粗略地说是负的,并精确地抵消非引力能,总能量为零,因此宇宙从无中演化是可能的。

无并非是绝对的虚无,真空能恰恰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和能量形式。如果进一步说真空能起源于“无”,那么这个“无”也只能是一种未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从现代物理学的观点看,真空也可视为物质。

宇宙不论多么巨大,作为一个有限的物质体系,也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暴涨模型认为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形式不是永恒的,把“无”作为一种未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一定意义。

(4)宇宙是怎么创造的扩展阅读:

大爆炸这一模型的框架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又在场方程的求解上作出了一定的简化。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100多亿年前的一个原始火球。

暴胀模型解决了宇宙学三大疑难:视界疑难、平坦性疑难、磁单极子疑难。大爆炸依据宇宙学原理,即奇点在所有空间爆发。

大爆炸理论最早也最直接的观测证据包括从星系红移观测到的哈勃膨胀、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细测量、宇宙间轻元素的丰度,而今大尺度结构和星系演化也成为了新的支持证据。这四种观测证据有时被称作“大爆炸理论的四大支柱”。

㈤ 宇宙是如何生成的呢

自然界是我们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总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宇宙则是一个创造人类并还继续影响着人类的具体世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体系。如果自然界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宇宙就是海水涌动时所泛起的泡沫。当泡沫破灭之后 ,宇宙就会重新还原为海水,等待着下一次海水的涌动。

由于普朗克常数h的被发现,而且宇宙中的所有物理现象都有着该常数的身影,所以我们的宇宙是由无数个不可再分的量子组成的。普朗克常数h约为6.623×10-27尔格秒,是量子的角动量(mrv)。普朗克常数h与量子的能量大小无关,因而是量子的本征参量。而且,由于角动量中含有质量和半径,说明量子并不是点粒子,量子是有质量和体积的。根据计算,量子的质量约为 5.34×10-41克 ,量子的半径约为 3.57×10-21厘米 。因此,宇宙的本质是量子的封闭体系,其对外部自然界具有屏蔽效应。

当然,物质还原为空间的过程是曲折而缓慢的。由于物质的封闭性小于1,物质会对其外部量子空间辐射热能。

于是,两物体之间的量子较两物体外侧的量子具有更高的能量,使两物体内侧的封闭性相对降低,从而使两物体内外侧受到空间量子的碰撞是不对称的。用物理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空间的对称性破缺。

于是,两物体会因对外辐射热能而受到空间的挤压,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

于是,弥漫在空间的细小粒子会相互吸引,非但没有解体,反而逐渐地聚集起来,形成了更大的封闭体系,即我们已知的各种天体。

然而,凡事都会物极必反。当物质的聚集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核反应,反而加速了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进程。比如,太阳借助于核聚变,将释放出的能量辐射到太空中。我们的地球正是由于获得了太阳辐射的能量,才得以生长万物,并进化出我们人类。

㈥ 宇宙是什么创造的

这个问题既深奥又猥琐,从科学的角度,宇宙是100多亿年前经历了一次大爆炸后产生的,现在版的宇宙还在不权断膨胀,现在的科技还不能测到宇宙的尽头!神话中宇宙是宙斯创造的,不过宙斯只是希腊传说的一个伟大的神 。
要不你去问问霍金,他应该可以解答,他被称为“宇宙之王”。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㈦ 宇宙是怎么产生的

苍茫天宇从何而来,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引人人胜的问题.几千年以前,我国就流传着盘古氏开天辟地的故事;西方则创造了一个“上帝”.《圣经》里记载着,上帝用说话的方式要来了天地万物、光明和黑暗.当古代的人们无法解释一些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时,就编造神话,借助神灵的威力,这是可以理解的.
几千年过去了.历史发展到今天,关于宇宙的模型总算有了好几个蕴藏着科学内涵的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大爆炸宇宙学”.它能够解释许多的观测事实.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观测到的宇宙”曾经有过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内,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着,物质密度也随之从密到疏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疏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其具体过程,可以这样来理宇宙早期,如同一个“原始火球”,它具有100亿度以上的高温和极大的密度.因为高温,“原始火球”很不稳定,大约在200亿年前,它终于爆炸开来,整个体系刹那间快速膨胀着,宇宙间充满了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形态的物质.膨胀继续着,温度很快地降了下来.几分钟后,温度已下降到10亿度左右,这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宇宙中的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降到IOO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告一段落;降到几千度时,爆炸产生的强烈辐射进一步减退,宇宙间弥漫着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进而演化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直至人类今天看到的宇宙.有人像按比例尺画地图那样,将过去的近200亿年的宇宙演化历程浓缩在一年里,得出一个极为直观和有趣的“宇宙日历”:1月10日,大爆炸,宇宙脱颖而出;5月1日,浩渤的银河系诞生;9月9日,太阳系问世;9月14日,地球形成.9月24日,地球上原始生命出现;11月12日,绿色植物破土而出;12月26日,更高级的哺乳动物来到了这个世界.12月31日0时22分30秒,原始人类站在地球上;23分46秒,北京猿人开始用火;23分59秒,中国历史延续到春秋……宋代;24分,全球进入了迄今仍在继续的现代化社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历史只不过是宇宙岁月中极其短暂的一瞬间.
宇宙的形成真的是这样的吗?目前,谁也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肯定,但是比起其它宇宙模型的观点来,大爆炸宇宙学确实能较好地解释一些神奇的宇宙现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事实:
已观测到的宇宙间所有的天体年龄还没有发现超过或者等于200亿年的,这是因为它们都诞生在宇宙温度急剧下降之后,太阳不过是50亿年前的产物.
观测还发现,许多星系的光谱都有“红移”现象.天文学家们知道,当发光体向离开我们的方向运动的时候,人们接收到的光谱线就会移向红色的这一端.星系光谱的红移正意味着它们是在远离我们而去,或者说它们正在退行.退行,意味着宇宙在膨胀,这正如一个气球上的各点在吹气球的时候各点的距离会因气球胀大而增大是一个道理.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发现星系退行的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这个规律被称之为“哈勃定律”.
第三个事实是,天文学家们指出,各类不同的天体上,氦的含量都相当大,比例也大体相同,约占30%,靠恒星本身的核反应机制是不足以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氦的,而“大爆炸”早期的高温,却能较好地解释这一点.
还有一点,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原苏联科学家伽莫夫(1909—1968)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这个预言被证实了,美国两位科学家发现了弥漫于整个空间的“微波背景辐射”,其温度约为3K,这一结果在定性上和定量上都与大爆炸宇宙理论不谋而合.
然而,大爆炸理论也不是万能的,宇宙中还有很多困难问题无法解答.例如,让天文学家们着迷了17年之久的宇宙膨胀.这种“砰”然一声后的自我膨胀将会有一个什么结果呢?是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天体间的引力使其停止,继而收缩、升温又回到“原始火球”,再爆炸?还是出现一个在扩张和崩溃之间实现临界平衡的宇宙?或者最终导致一个具有“负曲线”和无限未来的宇宙呢?又比如,上面理论的提出和观测到的事实都是建立在“我们看到的宇宙”,即“总星系”中的,这是狭义的宇宙,是“我们的宇宙”,这之外的那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又是什么模样呢?这难免又是迷雾重重了.

㈧ 宇宙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宇宙中存在很多目前未知人类解释不了的现象。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动,银河系也在不停的运动当中,这都是因为力的作用,而力是怎么产生存在的,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吗?宇宙中的每一个天体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那这些规律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正如当年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他引领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在他晚年的时候他却皈依了神学。

宇宙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以目前人类的科技只能进行最初级的研究,想要探知宇宙的本质,要等到人类文明与科技得到更大的发展,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又逐渐的向神学靠拢,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㈨ 宇宙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很多西方人认为地球和天空是在6000年前是经超自然的创造形成的(至今很多人专仍然坚信这一属结 论,尽管这样做了以后他们的智力看起来就和那些相信地球是平面的人一样)。无论如何,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太阳系是在46亿年前由尘埃云和气体云经过一个自然过程后形成的,而且也许在150 亿年以前宇宙形成后这些云就已经存在了。

阅读全文

与宇宙是怎么创造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