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
指南针--推动了航海业的大发展,使人类认识了世界,认识了地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
火药--使人类能开山架桥修路,征服自然界,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火药在军事的应用,战争使世界格局一次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是欧洲那些持有冷兵器的骑士不再耀武扬威,
纸--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是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纸是人类离不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书写资料.
印刷术--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人类有了书写的工具.能记录一切,促进了人类文化、科学、艺术的巨大进步.
B. 怎么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火枪,火箭,火炮等武器全部由中国发明,宋朝由于单兵作战素质不高,因此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以求平衡,影响世界的军事武器由此诞生。明朝期间对各种火药武器都进行了相当多的改造,因此明朝的军事科技达到了世界的巅峰。当西方国家,利用指南针环游世界,积极开发殖民地的时候,中国人却从清朝开始对外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世界的兴起一无所知,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各国。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伦他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人们把他创造的这纸叫做“蔡侯纸”。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围极其狭小,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隋唐时期,人们把刻制印章从刻石上拓印文字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我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阿拉伯,11世纪以后,又由阿拉伯传的欧洲,12世纪左右传到埃及,随着造纸术的传播,纸张先后取代了埃及的纸草,印度的树叶以及欧洲的羊皮等,引发了世界书写材料的巨大变革,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1423年),晚于我国约600年。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升晚了400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我国在唐朝时期就已发明了火药,并最早用于军事。10世纪初的唐未,出现了火炮、火箭,宋时火器普遍用于战争。蒙古人从与宋、金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从与蒙古人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器。欧洲人大约于13世纪后期,又从阿拉伯人的书籍中获得了火药知识,到14世纪前期,又从对回教国家战争中学到了制造火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欧洲城市市民反对君主专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期,人们发明了用人工磁化铁针的方法,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同时传到阿拉伯。13世纪初指南针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约400年前,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C.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越详细越好)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火枪,火箭,火炮等武器全部由中国发明,宋朝由于单兵作战素质不高,因此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以求平衡,影响世界的火药武器由此诞生。
明朝期间对各种火药武器都进行了相当多的改造,因此明朝的军事科技达到了世界的巅峰。同时明朝还积极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从17世纪开始,当西方国家利用指南针环游世界,积极开发殖民地的时候,清廷统治者却开始对外实施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世界的兴起一无所知,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各国。
造纸术影响
早在西汉时,中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伦他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人们把他创造的这纸叫做“蔡侯纸”。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围极其狭小,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印刷术的影响与争议
中国隋唐时期,人们把刻制印章从刻石上拓印文字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中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阿拉伯,11世纪以后,又由阿拉伯传的欧洲,12世纪左右传到埃及,随着造纸术的传播,纸张先后取代了埃及的纸草,印度的树叶以及欧洲的羊皮等,引发了世界书写材料的巨大变革,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
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1423年),晚于中国约600年。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升晚了400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1584年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 德·门多萨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中世纪欧洲书写都用羊皮纸卷,并无“书籍”和“印刷”的概念。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门多萨的书很快被翻译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文学家米歇尔·德·蒙田等,都同意门多萨的论点。法国汉学家安田朴曾以“欧洲中心论欺骗行为的代表作:所谓古登堡可能是印刷术的发明人”为题,论证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来源于中国。([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
火药的影响
中国在唐朝时期就已发明了火药,并最早用于军事。10世纪初的唐未,出现了火炮、火箭,宋时火器普遍用于战争。蒙古人从与宋、金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从与蒙古人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器。欧洲人大约于13世纪后期,又从阿拉伯人的书籍中获得了火药知识,到14世纪前期,又从对回教国家战争中学到了制造火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欧洲城市市民反对君主专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
恩格斯指出:“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指南针的影响
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期,人们发明了用人工磁化铁针的方法,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同时传到阿拉伯。13世纪初指南针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历史意义
四大发明是中国汉族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①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②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 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
④ 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D.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奴隶社会,文字的出现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在封建社会,世界各国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但世界各地的科技文化发展并不平衡.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要比中国晚得多.在最初的几百年间,连绵的战火不仅把古代欧洲的城市化为废墟.而且毁灭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加上基督教的摧残,欧洲的科技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与此相反,东方的中国却呈现出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壮丽景象,几乎所有领域都有重大成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学者来访.在唐代时,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就多达五六百人.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代表了全人类在封建时代所达到的水平,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极为辉埋的一页.
E.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创造。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从6世纪开始, 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 范围极其狭小,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我国隋唐时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11 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我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12 世纪左右传到埃及,13世纪左右欧洲的旅行家接触到中国的印刷术,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1423 年印),晚于我国约600年。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拚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升晚了400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后, 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我国在唐朝时期就已发明了火药,并最早用于军事。10世纪初的唐未,出现了火炮、火箭,宋时火器普遍用于战争。蒙古人从与宋、金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从与蒙古人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器。欧洲人大约于13世纪后期,又从阿拉伯人的书籍中获得了火药知识,到14世纪前期,又从对回教国家战争中学到了制造火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欧洲城市市民反对封建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宋代时,指南针用于航海。阿拉伯人从与中国商船交往中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来导航,约在12世纪,传播到了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 培根曾说:“我们若要观察新发明的力量、效能和结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了......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马克思更精辟地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四大发明在欧洲文明产生以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F.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有什么贡献
我国的火药和热兵器技术让欧洲航海家具备了远洋航行和探索新航路的勇气和决心,指南针技术则为大航海技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最重要的导航技术条件准备,造纸术和印刷术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快速便捷交流、传播和保存,真正意义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交流融合。从这些层面来看,从中华先民对人类整体文明的卓越贡献来看,我们“四大文明古国”的荣誉称号真的当之无愧。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欧洲之后,给欧洲社会产生巨大地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地整个进程。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2.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3.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指南针的应用: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意义: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全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的应用:
火药的起源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事情开始应用与军事,北宋时期,政府在东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知道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
国外伟人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评价:
国外的伟人们对中国的四大发明给予了高度评价,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导师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G. 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火 药
火 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 石、硫 黄和木 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 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 黄、硝 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 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 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 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 仗”,开创了火 药应用的先河。唐朝末年,火 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 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 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 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 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 药、毒 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 药装填在竹筒里,火 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 硝,引起筒里的火 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 药 火 箭。以后又发明了火 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 器,是近代枪 炮的老祖宗
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
H.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纸张、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时期已经出现早期的植物纤维纸,但比较粗糙,书写不方便。东汉时的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作原料,制造出既美观又便宜,并且书写方便的纸张,并使这种以麻为主要原料的纸得到推广,对书写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造纸术逐步推广开来,到了公元三四世纪,纸取代竹简和丝帛成为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
战国时,人们用天然磁石磨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到了宋朝,发明了人造磁铁,磁性比天然磁铁稳定。指南针的装置也有很大改进,人们发明了指南鱼、指南龟、水浮指南针等指南工具。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为了克服在海洋中航行的困难,到北宋末年,在航海上已经应用了指南针。南宋时还出现了将指南针安装在刻着度数和方位的圆盘上的罗盘针。在海上航行的人,在没有太阳的白天,没有月亮的晚上,都能辨别方向。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印刷术的地位非常重要。北宋的毕舁发明了一种既省时省力又经济的印刷方法,即活字印刷。毕舁发明的是泥活字。先在粘土制成块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字。制成一批后,就放在窑中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一块铁板上铺上一层用松香、蜡和纸灰混合的粉末,把一个个陶字排在有框的铁板上,然后把铁板放到火上加温,等粉末熔化后,用一块平板把字压平。铁板温度降低后,活字固定,就可以印刷了。印板中如果有错别字,可以随时换,印完一版,活字拆了,铁板可以再用。毕舁为印刷术的改进打下了基础,西夏有了木活字,明代改成铜活字,直到后来使用的铅活字。
中国古代有专门炼丹的人,他们中有人把硫磺、硝石、木炭放在一起烧炼引起了燃烧和爆炸,人们把这三种物质的混合叫做“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在宋代,火药得到了广泛使用,火药不仅被用在生活中,狩猎、开石、采石,制造爆竹和焰火,更多地被用在军事上。火器的制造技术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北宋制造的火药武器主要是燃烧性的、爆炸性的,如火箭、霹雳火球、蒺藜火球等。到了南宋,发明了管状火器,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火喷射。有一次,宋朝军队和蒙古军队打仗,宋军发明了管状“突火枪”,即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然后装上“子窠”。“子窠”和子弹的性质差不多,是用石子和铁块做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它的出现是火器制造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I.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有什么贡献
1、造纸术贡献: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
2、印刷术贡献:中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11世纪以后由阿拉伯传的欧洲,12世纪左右传到埃及,随着造纸术的传播,纸张先后取代了埃及的纸草,印度的树叶以及欧洲的羊皮等,引发了世界书写材料的巨大变革,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
3、火药贡献:10世纪初的唐未,出现了火炮、火箭,宋时火器普遍用于战争。蒙古人从与宋、金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从与蒙古人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器。欧洲人大约于13世纪后期,又从阿拉伯人的书籍中获得了火药知识。
4、指南针贡献:南宋时,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同时传到阿拉伯。13世纪初指南针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9)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文明影响扩展阅读
中国科技馆重新定义的四大发明:
1、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得以用文字的形式记载和传承下来,对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织布机的发明让中华民族从此进步到文明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树皮的蒙昧时代。
3、中药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发明创造,为中华民族人民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郡县制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建立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泊来的四大发明而言,这四大发明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更为深远、重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