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氨气发明

氨气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08 16:30:08

㈠ 氨碱法制碱在1862年被发明,其原料氨气是如何工业化制取的

楼上的可能不知道当时铝都没有工业大量合成吧?发电机什么时候发明的?别说锂,就是铝也很难制得。
使用天然的铵盐制取氨的,但是天然铵盐数量及其有限,因此氨是循环利用的,所以当时氨碱法制碱也没有形成大规模,而导致碳酸钠工业制取很少很贵,大都从盐湖海水中提取。
但是到了侯德榜制碱法 ,哈勃制氨已经大规模生产,不用再循环利用氨了。

㈡ 氨气是怎么产生的

1、人工固氮 工业上通常用H2和N2 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 最近,两位希腊化学家,位于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学的George Marnellos和MichaelStoukides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在常压下,令氢与用氦稀释的氮分别通入一加热到570℃的以锶-铈-钇-钙钛矿多孔陶瓷(SCY)为固体电解质的电解池中,用覆盖在固体电解质内外表面的多孔钯多晶薄膜的催化,转化为氨,转化率达到78%;对比:几近一个世纪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艺通常转化率为10至15%!他们用在线气相色谱检测进出电解池的气体,用HCl吸收氨引起的pH变化估算氨的产率,证实提高氮的分压对提高转化率无效;升高电流和温度虽提高质子在SCY中的传递速度却因SCY导电率受温度限制,升温反而加速氨的分解.2、天然固氮 ①大气固氮 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次闪电能生成80~1500kg的一氧化氮.这也是一种自然固氮.自然固氮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②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氨,再进一步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固氮酶的作用可以简述如下:除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外,还有牧草和其他禾科作物根部的固氮螺旋杆菌、一些原核低等植物——固氮蓝藻、自生固氮菌体内都含有固氮酶,这些酶有固氮作用.这一类属自然固氮的生物固氮.

㈢ 最近美国Simons等科学家发明了使NH3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

碱性 O2+2H2O+4e-=4OH-,想想看,如果是酸性条件,氨气还能发生原电池反应吗?如果是中性,那么正极上2NH3+6e-=N2+6H+,那么H+不和NH3反应么?只有碱性才合适吧?

㈣ 狄塞尔为什么放弃研制氨气发动机

狄塞尔花了大量时间进行研究和实验,结果都失败了。实践证明,利用氨气作为工质来制造热力发动机,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果断地把研制“氨气发动机”的计划放弃了。对“氨气发动机”的研究,可以说是狄塞尔走过的一段弯路。但是,这件事也说明,狄塞尔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表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

㈤ 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N 2 和3mol

A、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故A错误;
B、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否相等取决于起始时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和转化的程度,N 2 、H 2 按1:3混合,化学计量数为1:3,所以转化率相等,平衡时,N 2 、H 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1:3,故B错误;
C、随反应进行,N 2 、H 2 和NH 3 的物质的量浓度发生变化,N 2 、H 2 和NH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可逆反应时动态平衡,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但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㈥ 氨气在农业和国防工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诺贝尔化学奖曾经有3次颁给研究氮气与氢气合成氨的化学家

(1))①由图1可知,1molN 2 (g)与3molH 2 (g)完全反应生成2molNH 3 (g)的反应热为508kJ/mol-600kJ/mol=-92kJ/mol,
所以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 2 (g)+3H 2 (g)
催化剂
.
2NH 3 (g)△H═-92kJ/mol,
故答案为:N 2 (g)+3H 2 (g)
催化剂
.
2NH 3 (g)△H═-92kJ/mol;
②A、该反应为焓减熵减,△H-T△S<0,反应自发进行,故应在低温下可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不影响反应热,故B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降低,故C正确;
D、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故D正确.
故选:CD;
(2)①A、使用的更高效催化剂,反应加快,不影响平衡移动,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加快,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B错误;
C、降低生成物浓度,速率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
D、冲入氮气,增大氮气的浓度,速率加快,平衡向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即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②由图2可知,0~10min内氮气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6mol-0.2mol=0.4mol,所以v(N 2 )=
0.4mol
2L
10min
=0.02mol/(L?min),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 2 )=3v(N 2 )=3×0.02mol/(L?min)=0.06mol/(L?min),
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改变瞬间n(N 2 )不变,平衡时n(N 2 )减小,故选D,
故答案为:0.06mol/(L?min);D;
(3)由图3可知,氮气在铠电极放电生成氨气,所以铠电极为阴极,在电解池中,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氮气得电子的过程为:N 2 +6e - +6H + =2NH 3
故答案为:N 2 +6e - +6H + =2NH 3

㈦ 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 2 和3molH 2 ,

BD

㈧ 氨合成法是由谁发明的

1902年初,德国化学家哈柏去美国进行科学考察,参观了一个模仿自然界雷雨放电来生产固定氮的工厂,这使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回国后,哈柏和学生罗塞格诺尔让氢气和氮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可怎么也得不到氨气。他们又给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通电火花,结果有微量的氨生成。

“电火花只能产生暂时的高温。”哈柏想。于是,他采用高温加热的方法,反复进行实验,但没有成功。后来,哈柏根据他人的研究,进行方法改进。1904年,哈柏对合成氨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他经过了6500多次压强和温度的改变实验,选用的催化剂材料达2500种之多。

1909年的一天,哈柏又在做实验。突然,他兴奋地喊道:“它滴下来了!你们看,它终于滴下来了!”经分析,他们制得的氨的浓度为8%,实验取得了实用价值的突破,合成氨终于成功。

1910年,第一座合成氨实验工厂诞生了。因发明氨合成法,哈柏荣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与氨气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